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2: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維新
研究生(外文):Wei-Hsin Liao
論文名稱:安非他命犯罪防治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mphetamine Crime
指導教授:王謙王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政策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8
中文關鍵詞:安非他命毒品防治策略公共政策安非他命犯罪
外文關鍵詞:AmphetaminesDrug Prevention StrategyAmphetamine CrimesPublic Poli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5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隨著國內經濟富裕、社會開放及外在環境變遷,社會濫用成癮性之麻醉藥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蔚然成風,不僅嚴重戕害國民身心健康,破壞家庭和諧,更成為影響社會及國家的毒瘤,尤其又以安非他命之流行率冠於各類毒品,自從安非他命從民國七十九年大舉入侵國內,不僅造成國家社會秩序的敗壞、國家形象毀損、更因為槍毒合流嚴重影響社會治安,並連帶使得身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青少年族群犯罪率為之升高,政府為積極防制毒品危害,遏止毒品犯罪蔓延,並有效執行緝毒、拒毒及戒毒等三方面之工作,在民國八十二年間宣示「全民反毒」向毒品宣戰,接著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二十日頒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施行,並以前瞻性之反毒策略打擊安非他命犯罪,有效發揮緝毒功能,並將2005年至2008年訂為「全國反毒作戰年」持續推動貫徹政府反毒之決心。
本研究運用公共政策之系統理論,以描述性及相關性研究的科學方法,從文獻中蒐集安非他命氾濫概況、國內安非他命來源管道、毒品走私方式、安非他命交易方式以及我國毒品防治策略等相關資料,在實證研究部分採非機率抽樣中的立意抽樣方式,對台中地區檢、警、調、海巡等單位主管及臺中戒治所之受戒治者進行深度訪談,深入瞭解其心理狀況及行為樣態之關係,再結合社會控制理論以及抑制理論,從中分析瞭解安非他命犯罪的成因、安非他命與犯罪的關係、安非他命犯罪對台灣社會產生之影響,以及我國現行防治毒品犯罪的法律、機制、策略、及查緝政策之形成規劃以及執行成效,輔以公共政策理論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期許能夠對國內安毒氾濫的狀況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從反毒、拒毒、戒毒之政策經由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提供政府決策部門及各司法警察機關修訂反毒政策及安毒犯罪偵查上之參考,以提昇緝毒偵查效能,有效達到無毒害的社會。
With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an open society, and social change, the abuse of addictive narcotic drugs not only damages people’s health and spoils the harmony of a family, but also becomes a cancer that influences our society and nation. Among these narcotic drugs, amphetamines are the most popular. Since the invasion of amphetamines against our nation in 1990, amphetamines have not only destroyed social order and ruined the national image, but have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public security becaus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uns and drugs in gangs leading to the rise of juvenile crime rate. To actively prevent the damage of drugs, to stop the spread of drug crimes, and to effectively accomplish the mission of inspecting, rejecting, and giving up drugs, our government declared war on drugs with the slogan “Nationwide Anti-narcotics” in 1993. Then, “Law for the Control of Narcotics” was promulgated in May 20, 1998. The farsighted anti-drug strategies are used to crack down on amphetamine crimes to effectively perform the task of inspecting drugs. To continuously maintain her determination to crack down on drugs, our government declared 2005 to 2008 as “National Anti-narcotics Combat Year.”
This thesis uses the system theory of public polic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of descriptive and correlative research. Related data, such a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mphetamines abuse, the source of amphetamines in our nation, methods of drug smuggling, methods of trafficking amphetamines, and our nation’s drug prevention strategy, are collected from other research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part of the empirical study, every chief executive in the District Prosecutors’ Office, the police station, and the investigation station, and drug abusers who take treatment in the Taichung Drug Abuser Treatment Center have been interviewed according to purposive sampling, a type of non-probability sampling metho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and behavior. With the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this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cause of amphetamine crim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phetamines and crimes, and the effect of amphetamine crimes on Taiwan’s society. The law, mechanism, strategy of the prevention against drug crimes, and the formation and the result of the inspection policy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public policy theory. Finally, to provide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and the judiciary with the guidelines of revising the anti-drug policy and inspecting amphetamine crimes, to improve the results of inspecting and arresting drug crimes, and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to thoroughly get rid of drugs, this thesis concludes with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the abuse of amphetamines in our nation and the suggestion of policies of opposing, rejecting, and giving up drugs by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相關理論………………………………… 15
第一節 文獻探討……………………………………………… 15
第二節 相關理論……………………………………………… 33
第三章 現行防治安非他命犯罪政策………………………… 39
第一節 我國現行防治毒品犯罪之法律……………………… 40
第二節 我國現行防治毒品犯罪之機制……………………… 53
第三節 防治毒品犯罪的策略………………………………… 58
第四節 安非他命犯罪的查緝方式與成效…………………… 62
第四章 安非他命犯罪問題:訪談內容分析………………… 71
第一節 安非他命濫用衍生犯罪的成因……………………… 71
第二節 安非他命犯罪者訪談研究分析……………………… 75
第三節 檢察官及司法警察訪談研究分析……………………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事項……………………………………………… 91
第三節 後續研究議題………………………………………… 99
一、書籍
1.行政院(2003),《九十二年反毒報告書》,台北:漢大。
2.行政院(2004),《九十三年反毒報告書》,台北:華鵬。
3.行政院(2005),《九十四年反毒報告書》,台北:東欣。
4.行政院(2006),《九十五年反毒報告書》,台北:金雨‧
5.林宜君、陳仟萬 (1999),《抓毒專家小六法》,台北:永然文化。
6.李美華等譯(1998),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7.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8.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之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9.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4),《犯罪學》,台北:三民。
10.施志茂 (2000),《安非他命危害與犯罪防治》,台北:華泰。
11.徐宗國譯(2002),《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12.楊士隆、林健陽 (2001),《犯罪矯制-問題與對策》,台北:五南。
13.楊士隆(2001),《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14.林鍾沂、柯義龍等譯(2003),《現代國家的政策過程》(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State),台北:韋伯。
15.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 Thomas R.Dye著,《公共政策新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初版一刷)台北:韋伯。
16.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初版一刷),台北:元照。
17.楊志誠(1998),《中華民國憲政民主之探討》,台北:大中國。
18.歐陽濤、陳澤憲(1992),《毒品犯罪及對策》,台北:群眾。
19.駱宜安(1994),《毒品認識與毒害防制》,台北:台北書店。
20.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台北:五南。
21.張家麟譯(2000),Kenneth Hoover and Todd Donovan 著,《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思維》,台北:韋伯。
22.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台北:智聖文化。
23.蔡德輝(1986),《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台北:偉成。
24.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3),《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25.謝瑞智(2000),《犯罪與刑事政策》,台北:正中‧
二、研討會論文
1.任海傳(2004),《國家安全與犯罪防制之研究-以查緝毒品犯罪為例》,海峽兩岸犯罪問題-關於兩岸毒品犯罪問題與緝毒工作研討會論文,未出版。
2.鄭幼民(2004),《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之研析》,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研討會論文,未出版。
3.蔡德輝(2004),《青少年藥物濫用與防治對策》,吳鳳技術學院反毒教育學術研討會,未出版。
4.郭崇武(2004),《中國大陸毒品犯罪問題與緝毒工作》,海峽兩岸犯罪問題-關於兩岸犯罪問題與緝毒工作研討會論文,未出版。
三、碩博士論文
1.詹德傑(2003),《吸毒犯行認知基模之萃取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楊瑞美(2003),《毒品政策對施用毒品者之影響--以某成年男性戒治所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顏正芳(2003),《青少年使用安非他命研究:濫用與復發預測相關因子之調查》,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4.蔡富原(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安非他命取得管道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鄭幼民(2004),《我國毒品犯罪問題與防治機制-以緝毒工作為核心分析》,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6.張忠龍(2001),《海峽兩岸犯罪問題之研究:以打擊毒品犯罪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蔡鴻文(2002),《台灣地區毒品犯罪實證分析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曾明川(2004),《我國當前「防治偷渡政策」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9.柯錫聰(2004),《現行小三通政策與海岸國境安全-以金門地區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10.李名盛(1997),《犯罪模式分析之研究-台灣海洛因及安非他命交易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任全鈞(1997),《一般性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之驗證-以少年吸毒行為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期刊
1.黃徵男(2001),《毒品犯之現況分析、矯治模式與處遇對策》,《矯正月刊》第108期,頁43-54。
2.王一芝(2002),《解毒亞洲》,經典第五十二期,頁48-105‧
3.駱宜安(2000),《毒品、社會與犯罪》,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一期,頁45-62。
4.司法院(2002),《司法院公報第45卷1期》,司法院。
5.法務部調查局(2002),《經濟及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法務部調查局‧
6.法務部調查局(2003),《經濟及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法務部調查局‧
五、電子媒體
1.法務部統計處(2006)<最新統計資料>,《毒品案件統計摘要》,【線上資料】,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5093&CtNode=7866,2006/02/24。
2.教育部http://www.edu.tw/military/warondrugs
六、未出版教材及研究報告
1. 楊志誠(2004),《政策規劃、執行與評估》,國家文官培訓所課程教材,逢甲大學‧
2.蔡健崇(2006),《我國毒品先驅化學品管制之現況缺失予策進作為研究》,未出版手稿,台中市調查站。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駱宜安(2000),《毒品、社會與犯罪》,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一期,頁45-62。
2. 朱惠足﹙2002﹚:〈天皇制與沖繩老嫗的糞便―由「走在那條叫做和平通的街上」談沖繩的抵抗〉,《當代》,第174期。頁92-113。
3. 朱雙一﹙1998﹚:〈廣角鏡對準臺灣都市叢林—黃凡論〉,收於黃凡著《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319-326。
4. 江寶釵﹙2006﹚:〈錯愛―我對「理論重要嗎?」的一些看法〉,《文訊》,第243期。頁35-37。
5. 李永熾﹙1988﹚:〈法西斯運動的型態與思想〉,《當代》第27期。頁6-15。
6. 李宗榮﹙1991﹚:〈後現代與民主〉,《當代》,第67期。頁70-87。
7. 李鴻瓊(2002):〈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中外文學》,第30卷‧第8期。頁217-250。
8. 林瑞明﹙1999﹚:〈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頁321-337。
9. 林麗如﹙2002﹚:〈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思想與創作―專訪陳映真先生 〉,《文訊》,196期。頁79-82。
10. 胡民祥﹙1989﹚:〈「三度思維空間」的〈山路〉〉,《新文化》,第5期。頁88-95。
11. 若林正丈﹙1987﹚:〈日據時代台灣籍民的中國結〉,《當代》,第9期。頁44-55。
12. 郝譽翔﹙2001﹚:〈永遠的薛西弗斯―陳映真訪談錄〉,《聯合文學》,第201 期。頁27-31。
13. 張毅弘﹙1990﹚:〈東亞與東歐權威主義體制的比較〉,《當代》,第56期。頁121-127。
14. 郭強生(2004):〈從超載到失重《大學之賊》中的政治隱喻〉,《文訊》,第230期。頁18-19。
15. 陳文芬﹙2004﹚:〈宋澤萊在鹿港〉,《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捌號。頁14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