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鵬廷,以旅運者行為探討中長程國道客運市場之行銷契機,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6月。
【2】吳沛儒,任務型共乘接駁計程車之規劃與設計,私立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3】謝文淵,高鐵北高城際旅客旅次規劃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4】洪怡君,「高速鐵路接駁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以台中烏日站為例」,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20屆論文研討會,民94年11月。
【5】林卓漢,捷運到站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張仲杰,以成對組合羅吉特模式探討城際間運具選擇行為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7】唐富藏、張有恆,「都市大眾捷運系統之接運系統規劃設計」,運輸計畫季刊,第十一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一年,頁467-482。
【8】丁迺龍,「捷運接駁小巴士之研究,都市交通,民國84年3月,頁29-42。【9】陳榮輝、傅介棠、黃培原,「捷運系統旅客到站及離站個體運具選擇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中華技術,第二十八期,民國84年10月,頁17-30。【10】姜榮新,捷運系統票價彈性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11】段良雄、劉慧燕,「敘述偏好模式之實驗設計與校估方法」,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民國85年,頁1-44。
【12】方仁鳳、曹慈容,「捷運車站旅客到站及離站運具選擇模式之建立」,捷運技術,民國84年3月,頁5-15。【13】寇世傑,「以習慣性領域理論探討推動通勤者共乘行為之契機」,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14】張有恆,都市公共運輸,二版
【15】龍天立,「戶到戶公共運輸系統在台北市可行性之初步研究」,運輸計畫季刊,第五卷,第一期,民國65年1月,頁29~63。
【16】陶治中、洪嘉琪,”都會區車輛共乘系統供需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20屆研討會,民94年。
【17】許采蘋,「計程車共乘與撥召計程車可行條件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18】賴淑芬,「工業區實施車輛共成之可行性研究與規劃」,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
【19】何依栖,「都會區計程車共乘制度實施及管理之探討」,運輸計畫季刊,第18卷,第4期,民國75年,頁507-518。
【20】林明德,「供給導向之都會區最是運具組合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民國84年。【21】郭瑜堅,「都市旅次成本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22】曾國雄,「合車共乘(carpool)在台灣地區之可行性」,能源季刊,12卷第三期,民國71年,頁13-19。【23】曾國雄,「租車共乘(vanpool)在台灣地區之可行性」,能源季刊,12卷第三期,民國71年,頁20-29。
【24】Keijer, M.J.N. and Rietveld, P. (2000) “How Do People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Dutch Experienc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Vol. 23, pp.215-235.
【25】Psaraki, V. and Costas, A. (2002) “Access Mode Choice for Relocated Airports: the New Athens International Airport,”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Vol.8, No.2, pp.89-98.
【26】Korf, J. and Demetsky, M. (1981) “Analysis of Rapid Transit Access Mode Ch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817, pp.29-35.
【27】Kroes, E. and Sheldon, R. (1988) “State preference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22, pp11-25.
【28】Fan, K., Eric, J. and Daniel, B. (2000) “Modeling Rail Access Mode and Station C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413, pp.49-59.
【29】Ben-Akiva, M.E. and Martin G. (1976)” Disaggregate Multimodal Model for Work Trips in the Netherland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569, pp107-123.
【30】Hensher, D. (1994)“State Preference Analysis of Travel Choice: the State of Practice,” Transportation 21, pp107-133.
【31】Krygsman, S. and Dijst, M. and Arentze, T.(2004)” Multimodal public transport: an analysis of travel time elements and the interconnectivity ratio” Transport Policy 11, Issue 3, pp. 265-275
【32】Jefferson, Colin. (1996)”Improving Access by Public Transpor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5, pp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