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18: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孟宗
研究生(外文):Meng-Tsung Lu
論文名稱:台灣高速鐵路離站接駁運具選擇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gress Mode Choices for Taiwan High Speed Rail
指導教授:溫傑華溫傑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eh-Hua W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交通工程與管理所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敘述性偏好羅吉特模式高速鐵路接駁運具
外文關鍵詞:LogitStated preferenceEgress modeHigh speed rai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12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高鐵雖具有速度快、安全、準點等優勢,但許多車站均遠離各地區的市中心,接駁相當不便。良好的聯外運輸規劃,方便讓旅客到達或離開車站,才能提升高鐵的載客人數。本研究利用敘述性偏好法,探討高鐵接駁運具之選擇行為,並比較高鐵及台鐵接駁運具選擇之異同。本研究分別調查台北至台中、台北至台南、台北至高雄三條路線,目前使用台鐵、客運、航空及小汽車的城際旅運者。本研究利用間斷選擇模式找出影響旅客選擇高鐵及台鐵接駁運具的重要因素。多項羅吉特模式之校估結果發現,總旅行時間、總旅行成本、個人所得、車站至目的地的距離、行李數、費用來源等,均會影響旅運者選擇高鐵或台鐵的接駁運具。旅運者對接駁運具的總旅行時間較總旅行成本敏感,尤其是大眾運輸。最後本研究提出改善高鐵接駁運具服務的建議。
As the safe, reliable, comfortable and high-speed passenger rail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intercity passenger travel, lack of good access or egress transport services at Taiwan HSR stations may create potential problem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develop disaggregate mode choice models that can identify important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HSR egress modes, and to propose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of accessibility to HSR stations. Because the Taiwan HSR is not yet available, the stated preference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collect data on behavioral response to egress mod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multinomial logit and nested logit choice models reveal that egress time, egress cost, personal income, number of baggage, and pay or reimburse travel expense are significant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oice of HSR egress modes. The planned or new egress mode services, such as rapid transit systems and rail branch lines, can attract significant proportions of potentail HSR travelers. Respondent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in egress time than egress cost, especially for public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Suggestions on improvements of HSR access or egress mode services are propose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Ⅲ
圖目錄 Ⅴ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2
1.4研究步驟及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 高鐵營運方式 5
2.2 高鐵聯外道路接駁運輸系統現況 6
2.2.1 台南市沙崙站發展現況 6
2.2.2 高雄市左營站發展現況 9
2.2.3 台中烏日站發展現況 12
2.3接駁運具選擇回顧 15
2.3.1 高鐵接駁運具選擇 15
2.3.2 捷運接駁運具選擇 15
2.3.3 機場接駁運具選擇 18
2.3.4 小結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3.1 敘述性偏好法 20
3.2 離站接駁運具選擇方案 21

3.3 運具屬性值訂定 22
3.3.1 運具屬性值訂定說明 24
3.3.2 直交設計 43
3.4 個體選擇模式理論 46
3.4.1 多項羅吉特模式理論 47
3.4.2 敘述性偏好之巢式羅吉特模式理論架構 48
第四章 問卷設計與資料分析 49
4.1 問卷設計 49
4.2 調查方式 54
4.2.1 調查計劃 54
4.3 基本統計 57
4.3.1樣本社經特性分析 57
4.4 高鐵離站與台鐵離站比較 79
第五章 模式校估結果 80
5.1 效用函數設定 80
5.2 高鐵離站接駁運具選擇模式 81
5.2.1多項羅吉特模式 81
5.2.2巢式羅吉特模式 83
5.3 台鐵離站接駁運具選擇模式 85
5.3.1多項羅吉特模式 85
5.3.2巢式羅吉特模式 87
5.4總體彈性分析 89
5.4.1高鐵接駁運具時間及成本彈性 90
5.4.2台鐵接駁運具時間及成本彈性 95
5.5高鐵接駁運具規劃的建議 99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00
6.1 結論 100
6.2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3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4
圖2.1 營運初期列車停站方式與行車時間……………………… 5
圖2.2 高鐵台南站與鄰近重要據點空間圖……………………… 7
圖2.3 高鐵左營站與鄰近重要據點空間圖 …………………… 10
圖2.4 高鐵左營站三鐵共站與三鐵行經路線圖 ……………… 12
圖2.5 高鐵烏日站圖與鄰近重要據點空間圖 ………………… 13
圖3.1 離站高鐵運具選擇模式假構圖 ………………………… 21
圖3.2 離站台鐵運具選擇模式假構圖 ………………………… 22
圖3.5 敘述性偏好法多項羅吉特迄點運具選擇模式 ………… 47
圖4.1 電腦問卷首頁 …………………………………………… 50
圖4.2 電腦問卷社經特性 ……………………………………… 50



表目錄

表 2-1 高鐵台南車站進出旅次運具分配 8
表 2-2 高鐵左營站於目標年進出旅次運具分配 11
表 2-3 高鐵烏日站於108年進出旅次運具分配 14
表 3-1 各接駁運具屬性水準值訂定原則 23
表3-2 高雄與台中高鐵及台鐵站接駁運具水準值訂定 25
表3-3 高雄與台中高鐵及台鐵站各接駁運具水準值訂定方式(續) 26
表 3-3 高雄與台中高鐵站屬性水準值 27
表 3-4 台南高鐵及台鐵站各接駁運具水準值訂定 28
表 3-5 台南高鐵及台鐵站各接駁運具水準值訂定(續) 29
表 3-6 台南高鐵站屬性水準值 30
表 3-7 高雄與台中高鐵站0-5公里直交設計屬性水準值 31
表 3-8 高雄與台中高鐵直交設計5-15公里屬性水準值 32
表 3-9 高雄與台中高鐵直交設計15-30公里屬性水準值 33
表 3-10 台南高鐵站直交設計0-5公里屬性水準值 34
表 3-11 台南高鐵站直交設計5-15公里屬性水準值 35
表 3-12 台南高鐵站直交設計15-30公里屬性水準值 36
表 3-13 高雄與台中台鐵站0-5公里直交設計屬性值 37
表 3-14 高雄與台中台鐵站直交設計5-15公里屬性值 38
表 3-15 高雄與台中台鐵站直交設計15-30公里屬性值 39
表 3-16 台南台鐵站直交設計0-5公里屬性值 40
表3-17 台南台鐵站直交設計5-15公里屬性值 41
表 3-18 台南台鐵站直交設計15-30公里屬性值 42
表 3-19 直交表 45
表 4-1 問卷份數 56
表4-2 台北至高雄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 59
表4-3 台北至高雄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60
表4-4 台北至高雄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61
表 4-5 台北至高雄路線四種城際市場佔有率 63
表4-6 台北至台中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 66
表4-7 台北至台中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67
表4-8 台北至台中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68
表4-9 台北至台中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0
表4-10 台北至台南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3
表4-11台北至台南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4
表4-12 台北至台南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5
表4-13 台北至台南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6
表4-14 台北至台南路線四種城際運具樣本次數分析表(續) 78
表 4-15 高鐵與台鐵到站接駁距離與離站接駁距離 79
表 5-1 高鐵離站多項羅吉特模式 82

表 5-2 高鐵離站巢式羅吉特模式 84
表 5-3 台鐵離站多項羅吉特模式 86
表 5-4 台鐵離站巢式羅吉特模式 88
表5-5 台北至高雄高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總體彈性值 91
表 5-6 台北至台中高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 93
表 5-7 台北至台南高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 94
表 5-8 台北至高雄台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 96
表 5-9 台北至台中台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 97
表 5-10 台北至台南台鐵離站旅行時間及旅行成本 98
一、中文部份
1.曾平毅、王傳芳、馮正民,捷運車站鄰近地區交通設施規劃之研究, 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三屆學術論文集,331頁~352頁,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2.林卓漢,「捷運到站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3.王小娥、姜渝生、鄭雪萍,台鐵捷運化營運策略之課題及建議,第五屆亞太地區交通運輸發展會議,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4.高速鐵路車站站區交通及聯外運輸系統規劃(嘉義、台南、高雄站)摘要報告,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委託鼎漢及中興顧問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5.高速鐵路車站站區交通及聯外運輸系統規劃(桃園、新竹、台中站),摘要報告,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委託亞聯工程顧問公司,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6.濮大威、張學孔、鍾慧諭、陳柏君,公車捷運系統本土化之探討,第五屆亞太地區交通運輸發展會議,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7.台中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整合規劃,都會區與臨近較大城市間建設新運輸系統之研究報告(三),台北市道路交通安全促進會,民國八十年九月。





二、英文部份

1.Demetsky, M.J. and Korf, J.L. (1980) “Specification of Rapid Transit Access Mode Requirements,”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Vol.14, No.3, pp.255-274.
2.Harvey, G. (1986) “Study of Airport Access Mode Choic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112, No.5, pp.525-545.
3.Keijer, M.J.N. and Rietveld, P. (2000) “How Do People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Dutch Experienc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Vol. 23, pp.215-235.
4.Koppelman, F.S. and Wen, C.-H. (2000) “The Paired Combinatorial Logit Model: Properties,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Vol.34B, No.2, pp.75-89.
5.Korf, J. and Demetsky, M. (1981) “Analysis of Rapid Transit Access Mode Ch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817, pp.29-35.
6.Kuby, M. and Barranda, A. (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Light-Rail Station Board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Vol.38A, No.3, pp.223-247.
7.Innes, J.D. and Doucet, D.H. (1990) “Effects of Access Distance and Level of Service on Airport Choic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116, No.4, pp.507-516.
8.Louviere, J.J., Hensher, D.A. and Swait, J.D. (2000) “Stated Choice Method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Pels, E., Nijkamp, P. and Rietveld, P. (2003) “Access to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Airports: A Case Study for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p.71-83.
10.Psaraki, V. and Costas, A. (2002) “Access Mode Choice for Relocated Airports: the New Athens International Airport,”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Vol.8, No.2, pp.89-98.
11.Sethi, V. and Koppelman, F.S. (2000) “Incorporating Complex Substitution Patterns and Variance Scaling in Long Distance Travel Choice Models,” IATBR paper.
12.Sobieniak, J. (1979) “Choice of Access Mode to Intercity  Termina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728, pp.47-53.
13.Tsamboulas, D., Golias, J. and Vlahoyannis, M. (1992)  “Model Development for Metro Station Access Mode Choice,”Transportation, Vol.19, No.3, pp.231-244.
14.Fan, K., Eric, J. and Daniel, B. (2000) “Modeling Rail Access Mode and Station Co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413, pp.49-59.
15.Lo, K. ,Yip, C. ,Wan, K. (2004) “Modeling Competitive Multi-Modal Transit Services: a Nested Logit Approach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2,pp.251-272.
16.Gozen, B. ,Chandra, B. (2004) “A Parameterized Consideration Set Model for Airport Choice: an application to San Francisco Bay Are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Vol. 38 ,PP.889-904.






三、網站部份

1.台灣高鐵網站
http://www.thsrc.com.tw/main/main.asp
2.高雄市政府捷運局
http://www.kcg.gov.tw/~mtbu/
3.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OpenDatabase
4.台灣鐵路管理局網站
http://www.railway.gov.tw/
5.台灣地區計程車費率 http://home.pchome.com.tw/travel/ourtaxi/twprices.html
6.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
http://w3.cpami.gov.tw/district6/i4.htm
7.台南市政府交通局網站
http://www.tncg.gov.tw/
8.台中市停車資訊網
http://tcparking.tccg.gov.tw/tolrec/index.asp
9.台南縣政府交通觀光局
http://www.tainan.gov.tw/index.php3
10.高雄市政府交通停車管理中心
http://kpp.tbkc.gov.tw/big5/Parklist/index.asp
11.台北捷運局網站
http://www.trtc.com.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