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20: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幸峰
研究生(外文):Shing-Feng Lee
論文名稱:台中港特定區計畫發展變遷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volution of An Urban Plan: The Case of the Taichung Harbor Special District Plan
指導教授:劉曜華劉曜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都市計畫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1
中文關鍵詞:新市鎮藍圖式規劃台中港地方決心
外文關鍵詞:New TownTaichung HarborBlue-Print Land Use PlanLocal Determin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22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台中港特定區為台灣首例由省政府成立推動建設會報推動開發建設之地區,亦為台灣都市規劃上引進歐美整體、藍圖式規劃之都市計畫典範,其都市成長變遷過程受歷史時代背景與國家政策影響極深。民國88年精省後,台中港特定區之開發業務主導權由台灣省政府建設會報回歸地方自治,開啟特定區開發權落實地方自治由中央掌控權轉移地方之契機。
然而就都市規劃層面而言,從最具發展指標之市鎮中心之開發,遲至計畫發布施行後30餘年始進行實際重劃開發,顯示特定區在開發執行推展程序上是否有其面臨之困境亦或潛藏之背景因素?乃至今日,特定區內港口之發展成效與港區腹地之發展產生極大落差,無法有效促進港市共生之願景。因此,特定區未來的發展是否延續既有發展定位或轉換,受限於時空規劃背景與既有實質規劃藍圖之影響極大,本文透過文獻分析法與訪談,從歷史軸線檢視台中港特定區都市開發各階段歷程與脈絡,紀錄並探求計畫開發執行面之問題,提供思考台中港特定區未來發展與都市開發決策借鏡與參考。
The Taichung Harbor Urban Planning District was initiated by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staffed by a Joint Development Committee (JDC). It was also seen as one of the paradigms of Taiwan’s new town plans, modeled after western example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it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national policy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After functions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was frozen in 1999, administration of the Taichung Harbor Special Plan was transferred to the Taichung County government, a shift of central control to local control.
Development of the town center, key to the New Town Urban Plan, has been put off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 sign regarded by most critics as fatal to the execution of the original Urban Plan. This study takes up an in-depth review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from JDC’s archive as well as interviews of key participants in the JDC’s hey day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 Provincial to County government may not contribute much to the decade-old development issues, but do shed some li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 center. It is concluded that local determination might b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ichung Harbor New Town Plan, a factor not found in the JDC perio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計畫變遷研究的暫時性推演架構 1-6
第五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ㄧ節 計畫與政策關係之探討 2-1
第二節 計畫理論的發展變遷 2-5
第三節 政策執行理論 2-9
第四節 計畫變遷未來的趨勢 2-16

第三章 台中港特定區發展歷程探討
第一節 日治時期(1895~1944年)---殖民地政策下之港口腹地發展 3-1
第二節 醞釀期(1945年~1960年)---地方組織力促港區發展之發軔 3-5
第三節 萌芽期(1961年~1970年)---港口發展導引特定區計畫藍圖之建構 3-8
第四節 新市鎮開發時期(1971年~2000年)---省府威權時期新市鎮之開發 3-11
第五節 縣府開發時期(2000年以後)---縣港合一願景之催生 3-43

第四章 台中港特定區計畫內容之變遷與執行
第一節 台中港特定區實質計畫變遷之探討 4-1
第二節 實質計畫執行成果分析 4-18
第三節 特定區計畫執行權責分析 4-30


第五章 台中港特定區計畫執行思維與困境分析
第一節 中央主導下計畫執行思維 5-1
第二節 地方主導下計畫執行思維 5-4
第三節 計畫發展的困境與挑戰 5-10
第四節 小結 5-1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6-1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
附錄一 附1-1
附錄二 附2-1
附錄三 附3-1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參考書籍及文章】
1. 丁仁方,(2002),全球與地方新主義,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內政(評)091-234號。
2.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1984),新市鎮開發條例研究報告,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3.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台灣研究季刊,第34期,頁71。
4. 古宜靈、吳慶烜,(1997),臺灣區域空間結構之變遷及展望,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4卷第2期,頁132。
5. 台灣省交通處台中港務局,(1997),台中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6. 台灣省政府,(1998),變更台中港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書。
7. 台灣省政府,(1989),台中港新鎮整體開發計畫。
8. 台灣省政府,(1985), 變更台中港特定區計畫(不含龍井鄉)(通盤檢討)書。
9. 台中縣政府,(2006),台中港特定區發展策略報告(期末報告)。
10.台中縣政府,(2002),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訂)簡明版。
11.台中縣政府,(2004),台中港特定區(市鎮中心)市地重劃可行性分析。
12.台中港建港籌備處,(1970),台中港規劃報告。
13.台中縣政府、港務局、台中縣94年度都市計畫業務研討會議手冊。
14.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99),台中港特定區是否適宜繼續以新市鎮方式開發之檢討---問卷調查分析。
15.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編製,(1994),台中港特定區南山區截水溝存廢及替代方案檢討報告(第六方案修正案)。
16.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1972),台中港特定區計劃。
17.交通部台中港務局,(2003),台中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91至95年)。
18.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規劃小組,(1970),台中港都市發展綱要計畫。
1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
20.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十項重要建設評估。
21.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1970),台灣中部區域計畫。
22.辛晚教,(1991),都市及區域計劃,中國地政研究所。
23.吳剛立,(2003),從建構全球地方化之永續農村地景的角度論農村地景規劃的意涵及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機制在管理農村地景資源上的角色與功能,九十二年年會暨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研討會。
24.李允傑、丘昌泰,(2004),政策執行與評估,國立空中大學。
25.李國鼎,(1999),台灣的經濟計劃及實施,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26.李惠宗、張壯熙(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內政部八十六年度研究報告。
27.林鐘沂,(1994),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8.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9.林寶琴,(1991),西海岸的神話,荷風出版社。
30.林鐘沂、柯義龍、陳志瑋譯,Michael Hill着,(2003),現代國家的政策過程,委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31.柯三吉,(1993),政策執行理論與研究途徑之探討,行政管理論文選集第七辑,頁151-184,考試院銓敘部。
32.倪安順、林光,(2004),港埠經營與管理,航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3.黃世孟,(1992),新高港都市計畫與台中港特定區計畫規劃範型之比較分析,都市與計畫,第19卷第1期,頁53-p74。
34.葉志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出版社。
35.陳正茂,(2003),台灣經濟發展史,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36.陳健民,(2001),「市港合一」相關法律問題評析,國政評論,憲政(評)090-120,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37.張景森,(1997),台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38.劉士傑,(1963),計畫學--計畫理論、技術與實務,計劃世界雜誌社。
39.劉曜華,(2001),台中港與台中港灣都市的發展願景,釜山研討會引言稿。
40.戴寶村,(1987),台中港開發史,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41.顧忠華,(1999b),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允晨文化。

【參考論文】
1. 余奉霖,(1996),台灣地區土地發展管制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吳英明、鄭明達,(2001),全球治理與地方國家,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論文集。
3. 洪佳君,(2003),全球與在地的對話:台中市都市規劃的空間想像,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黃嘉珉,2004,全球化經濟時代高雄港區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5.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利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許嘉緯,(1999),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 (1966-1971)對臺灣都市規劃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黃德榮,(2002),台中港資源規劃及核心能力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 張寒青,(1992),我國選罷法執行之研究--以台北市第二屆國代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湯國榮,(1996),台中市空間發展政治經濟史考察(1945-1995),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p42-43。
10.蔡昇晃,(1999),精省後台灣地區都市規劃制度擬定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1.蔡佳燕,(1996),我國職工福利政策執行之研究--以政策執行理論與企業組織回應策略的角度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碩士論文。
12.賴志彰,(1997),投機城市的興起--戰後台中都市空間轉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13.潘惠珠,(2002),梧棲的空間發展與演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新聞、會議紀錄、統計資訊】
1. 工商時報,1992.6.23.第3版,加速開發林口、台中港新市鎮。
2. 中央日報,91.04.28.第11版/全民論壇,市港合一回歸基本精神。
3. 內政部營建署91.5.7.內授營都字第0910083411號函,「研商大坪頂、林口及台中港等三處特定區計畫之開發課題及檢討改善對策等相關事宜」會議紀錄,。
4. 內政部92.10.27內授營字第 0920089808 號函,「研商台中縣政府函為台中港特定區計畫請專案呈報行政院同意解除適用新市鎮開發條例一案」會議紀錄。
5.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1978-2005年人口統計。
6. 立法院公報,第88卷第13期院會紀錄,頁66。
7. 台中縣統計要覽(1978-2005年)。
8. 台灣日報,1969.08.20,中部6縣市地方首長在臺北指出:闢台中港為國際港的優越條件。
9. 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3次會議紀錄。
10.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8次會議紀錄。
11.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2次會議紀錄。
12.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1、22次會議紀錄,住都局提案。
13.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6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四。
14.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0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一。
15.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4次會議紀錄提案說明。
16.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5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五。
17.台中縣議會第十屆議員宣誓就職典禮暨議長副議長選舉與第一次臨時會會議紀錄,決議案縣二字號。
18.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2次會議紀錄報告事項五。
19.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6次會議紀錄報告事項六。
20.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16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七。
21.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2次會議紀錄提案三。
22.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1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三。
23.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會第24次議紀錄。
24.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5次會議紀錄報告事項二。
25.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6次會議紀錄,台中縣政府,研擬「解決台中港特定區道路中心樁問題」工作計畫書,頁10-p12。
26.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7次會議紀錄報告事項二。
27.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29次會議紀錄提案一。
28.台灣省台中港特定區都市建設會報第30次會議紀錄提案一。
29.台中縣議會第九屆第七次臨時大會議事錄,1979,頁7。
30.台中縣議會第九屆第七次臨時大會議事錄,1979,頁23。
31.台灣省議會「何民富先生等陳情案」專案第二次調處會議紀錄。
32.台中港務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tchb.gov.tw/main.php,營運實績。
33.行政院68.1.26.台68內字第 0864 號函及內政部68年4月9日台內營字第 2509號函指示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為台中港新市鎮開發之主體機構負責策劃並推動開發工作。
34.行政院93.2.27院臺內字第0930008143號函,「所報台中縣政府建請台中港特定區之開發免適用新市鎮開發條例規定一案,請照本院經建會研商結論辦理」。
35.行政院公報,90.04.04,「行政院第2726次會議院長提示暨院會決定決議事項」,第7卷/13期,頁125-130。
36.法務部91.1.22法律字第0910000097號函。
37.高雄市政府網站,http://www.kcg.gov.tw,行政組織。
38.基隆市政府網站,http://www.klcg.gov.tw/web/home.asp,機關組織。
39.經濟日報,1979.3.16.第2版,台灣綜合開發政院通過計畫。
40.聯合報,1971.12.31.第2版,台中港特定區省府核定計劃。
41.聯合報,1972.04.03.第2版,陳大慶指示省府各單位,依據台灣開發綱要協同研議細部計畫。
42.聯合報,1972.12.20..第2版,省主席謝東閔昨指出革新省政主要目標,建設地方為民造福。
43.聯合報,1972.07.03.第1版,政府擬定通盤計畫 推行都市區域發展促進土地利用合理分佈人口 配合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實施。
44.聯合報,1977.09.24.第8版,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口頭報告全文。
45.聯合報,1977.9.24.第1版,政府將推動十二項建設計畫使台灣呈現新面貌。
46.聯合報,1977.10.25.第13版,有效開發新市鎮(阮肇彬)。
47.聯合報,1973.10.15.第二版,台中港特定區開發計畫決定明年七月開始辦理。
48.聯合報,2002.01.12,第20版,監院糾舉公文引發爭議 台中港管委會 公會拒推代表。

二、英文參考文獻
1. Dunsire ,Andrew.(1990),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Bureaucracy,in Younis, T. ed., Implementation in Public Policy.” Dartmouth, Aldersjot, Hants.
2. Friend , J.K., J.M. Power and C.J.L Yewlett(1974), Public Planning : The intercroporate dimension,London:Tavistock。
3. Friend , J.K., J.M. Power and C.J.L Yewlett(1974), Public Planning:The intercroporate dimension,London:Tavistock。
4. Porter, M. E.(1996),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譯本︰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邱如美譯,台北:天下文化)。
5. Robertson, Roland.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6. Smith , B. C.(1976), Policy Making in British Govemment , London:Martin Robertson。
7. Smith,B.C.(1976), Policy Making in British Govemment , London:Martin Robertson。
8. Skocpol ,Theda(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In Peter B.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and Theda Skocpol,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8-9.
9. Van Meter , D. and C.E. Van Horn(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 6(4),pp.445-88.
10. Wallerstein , Immanuel. (1975), World Inequality : Origin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Ststem. In.New York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21-1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