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維梅譯,1994,《成長中的美國博物館運動》。博物館學季刊,第8期,pp.3-10。
王秀美,2004,《地方文化館經營策略之規劃研究--以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例》。台南藝術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王宏鈞,1995,《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建會,2000,《博館利用叢書十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2,《2002文化論壇系列實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2,《異想空間 文化漫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3,《文化統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3,《地方活力再現》。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2,《地方文化館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1,《北投溫泉博物館專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江依芳,2004,《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滿意度及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步道生態之旅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易駿,2002,《都市社區工作新思維:公民社會觀點的工作模式》。
。社區發展季刊。
呂理政,2002,《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摘自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余幸娟,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南鯤鯓代天府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育璋,2003,《台中20號倉庫服務品質與參觀者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怡安,2002,《以遊客滿意度探討博物館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澄枝,1997,《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活動手冊》。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政弘、張沛華,1990,《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內政部。
林宏熒,2005,〈個人化的選擇—談博物館的語音導覽服務〉。《故宮文物月刊》268:103-107。
林水波、王崇彬,1999,《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執行成果評估與機制強化策略規劃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林潔盈譯Sharron Dickman,2002,《如何行銷博物館》。台北:五觀。
林宜緒,2005,《國內地方博物館經營管理評估指標建立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林淑心,2003,《談博物館商店的相關問題》。歷史文物,第123期,pp..80-83。
周文賢,2003,《服務業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桂雅文譯Timothy Ambrose,2001,《新博物館管理》。台北:五觀。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高大剛,1999,《非營利組織行銷溝通特性、顧客特質、服務品質與顧客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辛治寧,2002年,《繁榮的夥伴—文化觀光與博物館》。博物館簡訊,第19期, pp.7-9。
翁文蒂,2002,《非營利組織推動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秦裕傑,1992,《博物館絮語》。台北:漢光。
秦裕傑,2005,《再論博物館社會資源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pp.115-124。財團法人八頭里仁協會,2004,《北投社雜誌季刊》。台北,八頭里仁協會。
許美雲,2002,《公立博物館現行委外經營模式探討間談其衝突與和諧》。
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歷史文物,pp.105,。
郭義復,1999,《科學博物館展示的變革》。博物館學季刊。第13期,pp.97-103。郭義復,2001,《科學博物館展示的變革》。博物館學季刊。第15期,pp. 3-11。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南天。
張英陣,1999,《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關係》。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pp.30-35。張家銘,2001,《博物館全方位經營管理》。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張惠婷,2004,《博物館遊客滿意評量之研究—以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昆生,2005,《活動服務品質與遊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泳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婉貞,2004,《博物館門票的訂價策略與營運:以法國的經驗為例》。
博物館學季刊,第18期,pp..111-127。
張譽騰譯G.Ellis.Burcaw,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
馮瑞傑,2004,《台灣公民社會與民主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銘修,2003,《百貨聯名卡持卡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陳國寧,1997,《臺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
委員會。
陳澤義,2005,《服務管理》。台北,華泰。
陳耀茂,2003,《服務行銷與管理》。台北,高立。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國立空中大學。
陳俊男,2004,《七股鹽場鹽山遊客之遊憩動機、遊憩環境體驗與遊憩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錦煌 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
家發展季刊》2:3:63 -90。
陳家萍,2002,《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鳳儀,2005,《導覽解說技巧》。故宮文物月刊,第268期,pp.95-101。黃世輝,1999,《社區博物館的展示與經營方式之研究—台灣與日本之比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黃武忠,2002,《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台北:文建會。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藝術家。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出版社。
黃正儒、高忠義和譯,1995,《1990年代的博物管理念》。博物館學季刊,第9期pp.1 -8。
黃富娟,2004,《為地方文化館請命—地方文化館之發展定位暨經營管理之概念性思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期,pp.101 -107。
黃世輝,2002,《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楊世瑩,2005,《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旗標。
楊志彬,2004,《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北投文化雜誌季刊,第七期。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
廖明豊,2003,《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潘美君,2005,《博物館宣傳的新思維:整合行銷傳播》。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pp.85-105。鄭惠英,1989,譯Mensch Van Peter,《博物館學與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第3期。閻亞寧,1999,《台北市三級古蹟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設置溫泉博物館之規劃與修建》。空間雜誌特別增刊—建築技術,第14期pp.121-199。
蘇佳鈴,2003,《觀光節慶活動遊客意象、滿意度、忠誠度關聯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宗雄,2000,《現代美術館中的標示系統設計》。現代美術雙月刊,第89期,pp.25-30。蘇振明,2004,《產業藝術化.藝術產業化-「發現臺灣農業之美畫展」之策展理念》。美育,第129期,pp.94-96羅秀華,2000,《以社區充權的觀點解析齊布茲組織並探討其對台灣在地的參考意涵》。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pp.326 -346。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社區博物館之興起及其問題》。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ison L.Grinder & E.Sue McCoy,1985,The God Guide,Arizona: Ironwood Press. p.11.
Barry Lord & Gail Dexter Lord,1997,The Manual of Museum Management, UK : The Sationery Office
Bolton, R. N. and Drew, J. H. , 1991, A Multistage Model of Customers’ Assessment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Valu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7, No.4 pp. 375-384.
Churchill,G.A. and Surprenant C.,1982,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19,pp.491-504.
Crawford, J.C.and Getty , J.M,1991, The Marketing of Services:AQualityPerspective,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rketig,Vo1.8, No.1, 1991, pp5-15.
Cronin, J. Joseph, Jr. and Steven A. Taylor,1992,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no. 3: 55-68.
Des Griffin & Morris Abraham,2000,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useums: Cohesive Leadership and Visitor-Focused Public Programming.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vol.18,pp.335-368.
Eva M.Reussner,2003,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Visitor-Oriented Museum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9,pp95-108.
Foley,M.W.,& Edwards,B.,1998, Beyond Tocquevile: 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erican Behavioral 2:50-20.
Garvin,1987, Competing on the Eight Dimensions of Qua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pp. 101-109.
Garvin, D. A. , 1984, 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26, No. 1 pp. 25-43.
Jerry-Clay,1998,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useums: Cohesive Leadership and Visitor-Focused Public Programming.
Hollenhorst,S.,D.Olson & Fortney, R.,1992, Use of 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 to Evaluate State Park Cabins: The Case of The West Virginia State Park System,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Vol. 10, No. 1, pp. 1-11.
Knight,B.Pharoah,C.,& Dmerdom,M.,1998, From voluntary sector to civil society. In B.Knight,M.Dmerdom , & C Pharoah.Building civil society :Current initiatives in voluntary action
Lee Judith A, 1994,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D. & Plastrik,P.,1997, Banishing Bureaucracy-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 Company, Inc.
Peter Vergo,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Reaktion Books.
Selnes,F. ,1993,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Product Performance on Brand Repution,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No.9 :19-35.
Parasuraman A.,Zeithaml V.A. and Berry L.L,1988,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Vol.64,No.1,pp.12-40.
Zeithaml, 1988,Valarie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 52, no. 3: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