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于正倫(1991),城市環境藝術-景觀與設施,博遠,台北。
于正倫(2004),城市環境創造,田園城市,台北。
王受之(2003),方格結構,藝術家,p422-447。王受之(2003),方格布局的形式-方格城市中的重點與開放空間,藝術家,57:6,p427-435。王敏順(1999),人造環境對使用者行為影響研究方法之探討,建築學報:29,p115-132。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臺隆書店,台北。
王錦堂譯(1973),外部空間的構成(蘆原義信著),臺隆書店,台北。
王錦堂譯(1987),環境心理學(K Norman W. Helmstra , Leslie H. McFARLING著),茂榮,台北。
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Francis T. McAndrew著),五南圖書,台北。
池穎怡(2000),民間機構參與文化建設整建、經營之可行性研究-以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威儀(1994),使用者本位的環境設計-做為都市所在的公共開放空間,空間雜誌,67期,p81-85。李端成譯(1982),都市空間(Rowe Colin著),六合,台北。
李婉婉譯(1981),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Craig M. Zimring、Janet E. Reizenstein著),建築師,107期,p32-38。
林慶怡、陳朝暉、鄧華譯(2004),The good of City優質城市形態(Kevin Lynch著),六合,台北。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創興,台北。
林義傑(2003),界面與介面之辨,臺灣建築報導,89期,p50-51。
何健銘(2003),都市廣場開放空間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碩士論文。宋思韋(2005),都會公園廣場空間結構對行人移動之研究,台灣大學,第七屆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景觀體驗與偏好篇,p18-32,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周欣宜(2002),開放空間語詞演變之研究-以廣場認知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台北。
洪紹涵(2004),親民.兼容.新中間路線/記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大趨勢,p37-41。
洪玎螢(2003),都市中行人徒步區設置使用與環境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繼光街與電子街行人徒步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柯俊成;黃恩宇;吳秉聲;吳金翰;林義傑(2003),邊界,臺灣建築報導,p50-53。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田園城市,台北。
孫全文、周宗憲(1985),建築之中介空間,建築師,11:2=122,p23-36。
倪淑真(2003),校園休憩設施中座椅的配置與使用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夏鑄九(1995),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
秦英豪(1997),領域深度之記號系統,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www.khcc.gov.t。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網站,http://www.kcg.gov.tw/~kcginfo/main.php。
陳朝興(1997),當代臺灣公共空間的困境,東海岸評論,p4-7。陳益仁(1989),從領域理論試探住宅之空間架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明竺(1997),都市設計,創興,台北。
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Jan Gehl著),田園城市,台北。
常懷生編譯(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田園城市,台北。
許添籌(1996),都市廣場,國父紀念館館訊:8,p105-118。
許亞儒(1980),由最大效用原理探討都市公共設施需求行為,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明月(1999),縣市文化中心功能與定位之省思,社教,p4-6。
黃相如(1994),邊緣空間與邊緣行為:以臺南市街廓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俊杰、林晏州(2000),都市人行道界面組成型態對行人知覺之影響,造園學報,6(1/2):35~54。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1991),你我的都市空間,時報文化,台北。
葉世宗(1992),分區與都市連接 一個空間行為學的試探,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欽太(2003),使用者觀點之都市河岸空間營造-以高雄市愛河河岸空間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克峰(2000),詮釋公共空間的公眾性,現代美術:91期,p69-73。劉美(1996),校園與城市的對話─大學校園界面空間之構成,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錢世皓(1997),動態都市空間結構理論之初探,復興學報,p55-62。謝慶達、莊建德譯(1987),都市設計概論(Jonathan Barnett著),創興,台北。
謝慶達譯(1996),找尋失落的空間(Roger Trancik著),田園城市,台北。
謝玫貞(1997),延展都市公私界面之環境行為研究-以台南市住宅區、商業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憲一(2004),從領域觀點探討特殊教育學校開放空間之研究-以國立桃園啟智學校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關紹箕譯(1973),The Hiddem Dimesion 隱藏的空間(Hall Edward Twitchell著),三山,台北。
顏名宏(2005),藝術場域的城市擴張,演講稿。
譚俊發、王春起譯(1978),開放空間的開放性The Openness of Open Space(Kevin Lynch著),逢甲建築:16,p12-26。
Jonge, Derk de(1967),Applied Hodology,Landscape 17:p10-11
Carmon, M.(2003),Public places - Urban spaces,Oxford:Arthitectural Press.
Altman, I. & Zube, E.H.(1989),Public places and spaces,Vol.10 of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New York:Plenum.
Carr, S., France, M., Rivlin, L.G. & Stone, A.M.(1992),Public Space,New York:Ge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iser, W.F.E., Rabinowitz, H.Z. & White, E.T.(1988),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AR,New York:Van Nostrand Pein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