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1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菁徽
研究生(外文):Ching-Huei Chen
論文名稱:開放空間邊界使用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Behavioral Study on Edge space at the Kaohsiung Chiang Kai-Shek Culture Center
指導教授:李英弘李英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g-Hung 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景觀與遊憩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景觀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開放空間邊界使用後評估可及性
外文關鍵詞:Open spaceEdgeAccessibilityPost-Occupa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12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往昔的公共開放空間如公園廣場都是圍牆或欄杆環繞,空間邊界是視覺穿透而行為阻隔的界定型式,行人總是被迫步行在空間外圍,人們進入公共空間受限於規劃設計的出入口,無法自由的使用公共空間。人與環境的交流,受到開放或封閉的限制影響人們的行為,因此本研究目的以使用後評估探討使用者對邊界設施的滿意度,以及邊界空間型式與使用行為的關連性。
邊界設施、停留活動因素與邊界型式可及性是本研究探討主要因子。研究結果發現,文化中心邊界開放之後,原本屬於邊界的灰色區域釋放融入周邊的環境,邊界空間的設施使用者最滿意草坪與夜間照明,最不滿意休憩座椅。邊界停留活動因素主要受到自然元素影響;邊界可及性認同項目中主要認為文化中心進出更方便,且會吸引人們在邊界停留,可及性項目使用者最認同象徵可及性。此外,研究結果發現邊界型式可及性認同度與停留活動因素具有相互影響之程度,顯示邊界空間的使用行為受到二者構面的潛在影響。因此,邊界的型式會改變人與空間之互動方式,進而影響場所的特質。藉由本研究之結果瞭解邊界空間的開放及形式,對使用者行為及開放空間的使用程度影響,藉以提供相關單位在未來的開放空間規劃設計的考量依據。
In traditionally, open space such as park and plaza are surrounded by fence or railings and the space edge is a defined form of separation conducted by visual penetration and invariably. Thus, pedestrians are forced to walk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space. When people enter the open space, they are constrained by the design planning of the entry and exit and they cannot use the open space freel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on the edge facility by user;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dge space form and the utilization behavior.
Edge facility, activity factors and the edge form accessibility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discover that after the open access of the cultural center edge, the gray area that is originally belonged to the edge is released and merged in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dge space facility users, the most satisfactory is the lawn and nighttime lighting; and the most dissatisfaction is resting seats. The edge activity factor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factor. In the edge accessibility identified items, mainly it is of the opinion that if the entry and exit of the cultural center can be more convenient, people will be attracted to stay temporary at the edge space. The accessibility item that is mostly identified is the symbolic accessibility.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ge form accessibility identification level and the activity factors have mutual effect. It shows the utilization behavior of edge is affected by the potential effect degree of the two structures. Therefore, the edge form will change the interaction patterns between people and space and further this will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access and form of edge space, the effect on the behavior of user, and the degree of utilization of open spa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levant knowledge as a basic of consideration for op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3
第二章 相關文獻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人與公共開放空間..............................................................5
第二節  邊界空間............................................................................12
第三節 使用後評估理論................................................................19
第四節 相關研究............................................................................22
第三章 實證研究
第一節 基地概述與環境現況調查................................................24
第二節 研究架構............................................................................31
第三節 研究調查計畫....................................................................34
第四章 市民藝術大道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使用者屬性與行為特性....................................................38
第二節 市民藝術大道設施滿意度................................................46
第三節 使用者停留活動因素........................................................49
第四節 市民藝術大道邊界型式分析............................................54
第五節 綜合分析討論....................................................................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建議....................................................................................66
參考文獻
于正倫(1991),城市環境藝術-景觀與設施,博遠,台北。
于正倫(2004),城市環境創造,田園城市,台北。
王受之(2003),方格結構,藝術家,p422-447。
王受之(2003),方格布局的形式-方格城市中的重點與開放空間,藝術家,57:6,p427-435。
王敏順(1999),人造環境對使用者行為影響研究方法之探討,建築學報:29,p115-132。
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臺隆書店,台北。
王錦堂譯(1973),外部空間的構成(蘆原義信著),臺隆書店,台北。
王錦堂譯(1987),環境心理學(K Norman W. Helmstra , Leslie H. McFARLING著),茂榮,台北。
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Francis T. McAndrew著),五南圖書,台北。
池穎怡(2000),民間機構參與文化建設整建、經營之可行性研究-以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威儀(1994),使用者本位的環境設計-做為都市所在的公共開放空間,空間雜誌,67期,p81-85。
李端成譯(1982),都市空間(Rowe Colin著),六合,台北。
李婉婉譯(1981),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Craig M. Zimring、Janet E. Reizenstein著),建築師,107期,p32-38。
林慶怡、陳朝暉、鄧華譯(2004),The good of City優質城市形態(Kevin Lynch著),六合,台北。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創興,台北。
林義傑(2003),界面與介面之辨,臺灣建築報導,89期,p50-51。
何健銘(2003),都市廣場開放空間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碩士論文。
宋思韋(2005),都會公園廣場空間結構對行人移動之研究,台灣大學,第七屆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景觀體驗與偏好篇,p18-32,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周欣宜(2002),開放空間語詞演變之研究-以廣場認知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台北。
洪紹涵(2004),親民.兼容.新中間路線/記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大趨勢,p37-41。
洪玎螢(2003),都市中行人徒步區設置使用與環境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繼光街與電子街行人徒步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俊成;黃恩宇;吳秉聲;吳金翰;林義傑(2003),邊界,臺灣建築報導,p50-53。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田園城市,台北。
孫全文、周宗憲(1985),建築之中介空間,建築師,11:2=122,p23-36。
倪淑真(2003),校園休憩設施中座椅的配置與使用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夏鑄九(1995),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
秦英豪(1997),領域深度之記號系統,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www.khcc.gov.t。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網站,http://www.kcg.gov.tw/~kcginfo/main.php。
陳朝興(1997),當代臺灣公共空間的困境,東海岸評論,p4-7。
陳益仁(1989),從領域理論試探住宅之空間架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竺(1997),都市設計,創興,台北。
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Jan Gehl著),田園城市,台北。
常懷生編譯(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田園城市,台北。
許添籌(1996),都市廣場,國父紀念館館訊:8,p105-118。
許亞儒(1980),由最大效用原理探討都市公共設施需求行為,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月(1999),縣市文化中心功能與定位之省思,社教,p4-6。
黃相如(1994),邊緣空間與邊緣行為:以臺南市街廓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杰、林晏州(2000),都市人行道界面組成型態對行人知覺之影響,造園學報,6(1/2):35~54。
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1991),你我的都市空間,時報文化,台北。
葉世宗(1992),分區與都市連接 一個空間行為學的試探,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欽太(2003),使用者觀點之都市河岸空間營造-以高雄市愛河河岸空間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克峰(2000),詮釋公共空間的公眾性,現代美術:91期,p69-73。
劉美(1996),校園與城市的對話─大學校園界面空間之構成,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世皓(1997),動態都市空間結構理論之初探,復興學報,p55-62。
謝慶達、莊建德譯(1987),都市設計概論(Jonathan Barnett著),創興,台北。
謝慶達譯(1996),找尋失落的空間(Roger Trancik著),田園城市,台北。
謝玫貞(1997),延展都市公私界面之環境行為研究-以台南市住宅區、商業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憲一(2004),從領域觀點探討特殊教育學校開放空間之研究-以國立桃園啟智學校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紹箕譯(1973),The Hiddem Dimesion 隱藏的空間(Hall Edward Twitchell著),三山,台北。
顏名宏(2005),藝術場域的城市擴張,演講稿。
譚俊發、王春起譯(1978),開放空間的開放性The Openness of Open Space(Kevin Lynch著),逢甲建築:16,p12-26。
Jonge, Derk de(1967),Applied Hodology,Landscape 17:p10-11
Carmon, M.(2003),Public places - Urban spaces,Oxford:Arthitectural Press.
Altman, I. & Zube, E.H.(1989),Public places and spaces,Vol.10 of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New York:Plenum.
Carr, S., France, M., Rivlin, L.G. & Stone, A.M.(1992),Public Space,New York:Ge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iser, W.F.E., Rabinowitz, H.Z. & White, E.T.(1988),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AR,New York:Van Nostrand Peinhol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