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2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惠娟
研究生(外文):Hui-chuan Chang
論文名稱:入學管道及學生背景對在校成績表現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Entrance Paths and Students’Background on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林恭正林恭正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財稅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Malmquist生產力變動指數成績表現多元入學方案學生背景
外文關鍵詞:Malmquist TFP Indexacademic performancestudents’backgroundmultiple-college-entrance proje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8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大學入學管道始於民國43年之聯合招生,並自91學年度起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另一方面,由於近十年大學院校的遞增,使大學錄取率亦隨之提升,在此情況下,不同入學管道之學生在大學之成績表現是否有所差異?學生背景對不同入學管道之學生之在校成績表現影響又為何?
本文以90學年度入學,93學年度畢業之某校商學相關之甲系及乙系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採用Malmquist生產力變動指數比較兩系不同入學管道之學生,其在專業科目平均成績及總平均成績整體面、專業科目平均成績單一面及總平均成績單一面等三方面的成績表現,是受到學生內在改變或外在環境影響所致。再以複迴歸分析,探討哪些學生背景會影響三方面之成績表現,並提出招生訂定方案之相關建議,以提升入學學生素質。
研究結果顯示,從90學年度至93學年度,甲系一般推甄生及轉學生在整體面及專業科目平均成績單一面中,相較於甲系其他入學管道及乙系所有入學管道的學生均呈現進步的現象,而甲系的聯招生則僅在專業科目平均成績有進步,乙系各入學管道的學生不論在整體面或兩項單一面之成績表現上,均呈退步的現象。
關於學生背景對成績變動的影響上,發現市立高中高職的學生在整體面之表現較佳,縣立高中高職的學生則在總平均成績上表現較優,戶籍地分區上則以東部的學生在專業科目平均成績表現較差,另外,教師具博士學位的比率對三方面成績表現均呈顯著負相關,學生系排名則呈顯著正相關。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university began in 1954 and the multiple-college-entrance project of university started in 2002. Besides, the rate of enrollment of college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a rise in the quantity of univers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ntrance paths and different students’ background on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data of students from two departments (called A and B) of the business college at a university in central Taiwan. These students entered college in 2001 and graduated in 2004. We adopt the method of Malmquist TFP Index and consider the outputs in three respects: overall grades, average grade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otal average grades. Furthermore,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ascertain how the students’ background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three respects’ grades.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regulating the enrolling policies i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quali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commendation-selection for admission students and transfer students in department A show better progressiv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an the students from any other entrance paths. The students from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department A perform progressively only in average grade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Overall, the students from any entrance paths in department B reveal regressively in these three aspects of grades.
Regarding the impacts of students’ background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find that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ity (public) senior 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erform better in any aspect of grades, however, the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ounty (public) senior 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erform better in total average grades. The students from eastern Taiwan perform poorer in average grade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an those from other areas. In addition, the ratio of teachers with doctor’s degree to total teachers appears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respect to these three grades, but the student ranking in department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n.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章節目錄…………………………………………………………………………….III
圖目錄……………………………………………………………………………….IV
表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7
第三節 研究架構……………………………………………………………...8
第二章  文獻回顧……………………………………………………………….....9
第一節 入學管道及學生背景對在校成績影響之文獻…................................9
第二節 關於影響成績之相關變數選取之文獻…………..............................15
第三節 衡量成績表現之研究方法之相關文獻…………..............................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流程....………………………………………………....21
第一節 相關分析……………………………………………………………...21
第二節 Malmquist生產力變動指數……………………………………….....23
第三節 複迴歸模型分析…………………………………………...................33
第四節 研究流程……………………………………………………………...37
第四章  實證結果及分析………………………….……………….......................40
第一節 母體與樣本…………………………………………………………...40
第二節 資料蒐集………………………..……………………….....................41
第三節 有效樣本特性分析…………………………………………………...41
第四節 Malmquist生產力變動指數之實證分析………….............................49
第五節 敘述統計與Malmquist生產力變動指數研究結果之比較………....59
第六節 複迴歸模型之實證分析……………………………………………...60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限制……………………………………………………..72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72
第二節 研究限制………………………………………………………………75
參考文獻……………………………………………………………………………..78
附錄一 變數內容…………………………………………………………………..83
附錄二 標準化殘差直方圖及常態P-P圖………………………………………...87
一、國內文獻
王愷(2001),「多元入學方式與學業成績之關聯-以中國工商專校為例」,中國工商學報,22,67-79。
王媛慧(2006),「我國大學院校技術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輔仁管理評論,13(1),163-185。
王媛慧(2005),「我國財團法人醫院經營績效之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學報,19,133-153。
王國明(1991),「DEA模式在教育評鑑上應用之研究」,現代教育,6(1),118-127。
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年5月30日),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1-123。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32。
李宜倫(2001),解除管制之經營效率分析—台灣商業銀行案例,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沈文華(2000),具集團企業背景的銀行面對金融風暴前後經營效率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邢台平(2001),「臺灣地區警察機關刑事偵防工作生產力發展評估模式─麥式指數之應用」,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1,17-39。
林震岩(2006),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智勝。
林惠玲、陳正倉(1999),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
林容萱(2003),「以資料包絡法分析89、90年度臺灣地區科技大學的經營效率」,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73-396。
邱玉葉(2001),「技職院校經營效率評估方法之探討」,吳鳳學報,9,251-261。
邱永和(2004),「電子業廠商生產力之比較分析─兼論海外投資與研發投入之效果」,管理會計,68,21-44。
姚霞玲(2000),「推薦甄選實施成效的追蹤調查:1994-1999」,應用心理研究,5,195-212。
徐正宇(1999),AHP模式應用於招生策略與學生特質分析之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徐作聖(2005),「中正理工學院教育資源運用效率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19,61-79。
徐清俊(2005),「臺灣納入金控公司之14家銀行經營績效分析」,臺灣銀行季刊,56(1),27-37。
高強、黃旭男、末吉俊幸(2003),管理績效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台北:華泰。
高子荃、陳振遠、周建新(2004),「臺灣地區產險業經營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法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輔仁管理評論,11(1),53-75。
陳一如、李弘斌(2000),「入學方式對學生入學後成績表現之影響」,技術學刊,15(3),423-430。
陳牡丹(2006),「我國技專校院會計系自我評鑑之探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7,19-43。
陳仁惠(2005),「不同權屬與評鑑等級醫院之效率評估─DEA法之應用」,醫護科技學刊,7(4),346-362。
陳慶文(2004),「新民營商業銀行之生產力成長和技術進步與效率改善之分析比較」,臺灣銀行季刊,55(4),26-47。
教育部網站統計資料(2006),http://www.edu.tw。
黃旭男(1993),資料包絡分析法使用程序之研究及其在非營利組織效率評估上之應用,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義中(2002),大學的經營績效與品質,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張國華、李東隆(2001),「以資料包絡分析法之觀念評量學習成績」,中原學報,29(1),69-76。
張邵勳、林秀娟(2005),SPSS高等統計分析,台北:滄海。
張瑪莉(2006),影響水價成本動因之實證分析,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石柱(2004),「以策略觀點探討新舊銀行之經營效率─結合平衡計分卡及資料包絡分析法」,當代會計,5(2),207-234。
張石柱(2005),「軍人納入全民健保後國軍醫院經營效率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6(3),274-290。
張萃中(2005),「食品公司投入生物技術產業對其經營績效影響之探討」,東海學報,46,111-133。
張慶洪(2005),「基於DEA的中國壽險企業經營效率分析」,保險學報,2,175-198。
張秀珍(2003),「臺灣地區銀行經營效率之研究─DEA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樹德科技大學學報,5(1),25-38。
章定煊(2002),「我國各縣市財政支出與經營績效之研究」,臺灣土地研究,5,45-66。
許宏仁(2004),「我國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後效率之評估」,蘭陽學報,3,37-44。
許鈺佩(2005),「金融控股公司實施對臺灣銀行業經營效率影響之分析」,金融風險管理季刊,1(2),33-56。
曹以明(2003),「三軍官校各系辦學成效評鑑之資料包絡分析法」,黃埔學報,44,261-275。
曾昭玲(2005),「逾放比對銀行經營績效影響之多期性分析」,臺灣金融財務季刊,6(4),41-68。
董銘惠、黃燕飛(2006),「臺北科技大學四技多元入學學生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http://scholar.google.com.tw。
葉季森(2000),「聯考生與推甄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以某校醫務管理系五專部學生為例」,醫護科技學刊,2(4),335-343。
葉正國(2005),「資料包絡分析法應用於空軍福利營站績效評估之研究」,空軍學術月刊,589,89-101。
溫逸菁(2005),「我國消防機關於新興傳染病流行期間執行緊急救護之效率評估」,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學報,6,323-341。
費業勳(2004),「臺灣地區高等技職教育體系學校之經營效率─資料包絡法之應用」,嶺東學報,16,37-66。
楊奕農、柴蕙質(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計量分析:經濟學課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93-21。
練有為(2002),「德明技術學院人力資本運用評析」,德明學報,20,133-148。
練有為(2002),「我國商業專科學校人力資本運用評析(1981-2000)」,德明學報,19,191-205。
練有為(2000),「改善公共基礎建設經營管理之研究─以我國鐵路運輸系統為例」,運輸計劃,29(4),781-816。
劉祥熹(2005),「臺灣地區生技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DEA方法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產業論壇,7(3),63-100。
賴士葆(2004),「臺灣生物科技公司經營效率之研究」,管理與資訊學報,9,63-88。
顏月珠(2002),商用統計學,台北:三民。

二、國外文獻
Abbott, M. and C. Doucouliagos(2003), “The efficiency of Australian universities: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 89-97.
Anderson, Gordon, Dwayne Benjamin and Melvyn A. Fuss(1994), “Th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in university introductory economics courses, ”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5, 99-119.
Borg, Mary O’Malley and Harriet Stranahan(2002),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race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ity type, ” Applied Economics , 34, 589-598.
Coelli, Tim(1998), 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U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Horowitz, John B. and Lee Spector(2005), “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education on college performance?, ”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4, 189-195.
Hartnett, Neil, Jennifer Romcke and Christine Yap(2004), “Student performance in tertiary-level accounting: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ocus, ” Accounting and Finance , 44, 163-185.
Lane, Alison and Mike Porch(2002), “The impact of background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onspecialis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accounting modules—a longitudinal study: a research note, ” Accounting Education , 11(1), 109-118.
Naser, Kamal and Michael J. Peel(199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ntervening variable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course, ” Accounting Education, 7(3), 209-223.

Rhine, Sherrie L. W.(1989), “The effect of state mandate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2), 231-235.
Teachman, Jay D.(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Watts, Michael(1987), “Student gender and school district differences affecting the stock and flow of economic knowledge,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9, 561-56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邱玉葉(2001),「技職院校經營效率評估方法之探討」,吳鳳學報,9,251-261。
2. 林容萱(2003),「以資料包絡法分析89、90年度臺灣地區科技大學的經營效率」,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73-396。
3. 王愷(2001),「多元入學方式與學業成績之關聯-以中國工商專校為例」,中國工商學報,22,67-79。
4. 姚霞玲(2000),「推薦甄選實施成效的追蹤調查:1994-1999」,應用心理研究,5,195-212。
5. 高子荃、陳振遠、周建新(2004),「臺灣地區產險業經營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法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輔仁管理評論,11(1),53-75。
6. 陳一如、李弘斌(2000),「入學方式對學生入學後成績表現之影響」,技術學刊,15(3),423-430。
7. 張國華、李東隆(2001),「以資料包絡分析法之觀念評量學習成績」,中原學報,29(1),69-76。
8. 葉季森(2000),「聯考生與推甄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以某校醫務管理系五專部學生為例」,醫護科技學刊,2(4),335-343。
9. 楊奕農、柴蕙質(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成效及影響因素之計量分析:經濟學課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2),193-21。
10. 練有為(2002),「德明技術學院人力資本運用評析」,德明學報,20,133-148。
11. 練有為(2002),「我國商業專科學校人力資本運用評析(1981-2000)」,德明學報,19,191-205。
12. 練有為(2000),「改善公共基礎建設經營管理之研究─以我國鐵路運輸系統為例」,運輸計劃,29(4),78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