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丁旭輝,《台灣圖象詩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山崎繁樹,《台灣史》武陵出版社出版,1985。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岳川、尚水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岳川,《藝術本體論》上海:三聯書店,1994。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威智, 《在想像和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出版,1988。
王建元,《文學、文化與詮釋》台北:書林,2001。
王彥,《崇華雜詠》,華光書局,1975. 2。
王彥,《崇華百詠》,華光書局,1978.3。
王彥,《古今尊崇關盛文獻輯要》, 華光書局,1979. 1。
王浩威,《獻給雨季的歌》,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3。
王浩威,《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1995。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出版,1984。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06。
古繼堂,《台灣青年詩人論》台北:人間出版,1996。
吳明義,《哪魯灣之歌》觀光局東管處出版,1979。
吳保琛,《瞰海樓詩集》,華光書局,1973.2。
吳保琛,《瞰海樓詩集 續集》,華光書局,1977.2。
吳德亮,《劍的握手》,德馨室,1977。
吳德亮,《畫室》,德馨室,1978。
吳德亮,《月亮與劍》,益群,1982。
吳德亮,《國四英雄傳》,益群,1985。
吳德亮,《水色抒情》,林白,1991。
吳親恩,《人文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李幼蒸,《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幼蒸,《哲學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幼蒸,《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
周慶華,《台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
周慶華,《語言文化學》台北,生智,1997。
孟樊,《台灣當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2003。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上)台北:洪範,1987。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1989。
明立國,《神話與音樂之會面》原住民文化鄉土教材專輯,1992。
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研究》台東作者自刊,1979。
林信華,《符號與社會》台北,唐山,1999。
林桂枝,《花蓮縣阿美族里漏社的祭儀音樂》(未出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北:麥田出版,2001。
林道生,《阿美族的口碑傳說故事》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69。
林道生、豐月嬌,《阿美族民謠100首》國立花蓮師院出版,1988。
林道生,《阿美族的歷史風土傳奇》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89。
林道生,《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6。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
林燿德、孟樊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
林燿德,《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理論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
邱上林,《觀光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
金元浦,《文學解釋學:文學的審闡釋與意義生成》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姚一葦,《審美三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5年。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7年5 月。
胡永保,《太魯閣歌謠集》花蓮:萬榮國小校刊編輯委員會,1995.2。
胡亞敏,《敘事學》南京:華中師範大學,1994。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
奚密,《世紀末的滑翔練習》(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孫大川,《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出版社,1998。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經出版,2000。
宮本延人,《台灣&原住民族》,文興出版社出版,1985。
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秦嶽,《夏日‧幻想節的佳期》,台中:普天出版社,1970.9。
秦嶽,《井的傳說》,采風出版社,1988.9。
秦嶽,《臉譜》,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1998。
高宣揚,《結構主義》台北:遠流文化,1990。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1999。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1995。
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張芬齡,《現代詩啟示錄》,台北:書林出版,1992。
張家輝,《飲水集》,華元書局,1965.2。
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張國清,《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文化,2000。
莫渝,《台灣新詩筆記》台北:桂冠,2000。
莫渝,《新詩隨筆》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局,2001。
許常惠,《台灣山地民謠》台灣山地建設協會出版,1976。
許常惠,《台灣高山族民謠集》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出版,1976。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韵出版社,1977。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韵出版社,1977。
許常惠,《現階段民謠的研究》台北:樂韵出版社,1986。
許常惠,《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韵出版社,1987。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
陳竹峰,《寄園吟草》,華光書局,1980.1。
陳竹峰,《寄園吟草 續集 》,華光書局,1980.10。
陳竹峰,《寄園吟草 三集》,華光書局,1988.1。
陳克華,《騎鯨少年》,蘭亭出版社, 1982年初版。
陳克華,《星球記事》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7年初版。
陳克華,《我撿到一顆頭顱》,漢光文化出版社, 1988年初版。
陳克華,《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3年初版。
陳克華,《與孤獨的無盡遊戲》台北:皇冠出版社, 1993年初版。
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5年初版。
陳克華,《別愛陌生人》,元尊文化出版社, 1997年初版。
陳克華,《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圖書公司, 1997年初版。
陳克華,《新詩心經》,歡正文化出版社, 1997年初版。
陳克華,《因為死亡而經營的繁複詩篇》,探索文化出版社, 1998年初版。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
陳明台,《台中市文學史初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
陳香,《石榴花的圖案》,國聲文化公司,1947. 6。
陳香,《金沙溪的故事》,東南詩叢社,1947.5。
陳香,《長夜燈》,東南詩叢社,1947.8。
陳香,《大地之歌》,世界文藝社,1948.8。
陳香,《台灣古今詩選》,華光書局,1951.2。
陳香,《韓偓詩》台北:鳳凰城圖書公司,1951.2。
陳香,《紫藤花的繫戀》台北:立人出版社,1954.8。
陳香,《李白與杜甫詩選註》台北:鳳凰城圖書,1970. 6。
陳香,《臺灣十二家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70. 6。
陳香,《勝安宮詩聯彙集》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1971. 7。
陳香,《洄瀾集》, 華光書局,1974. 2。
陳香,《清代女詩人選》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77. 2。
陳香,《連雅堂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1. 6。
陳香,《白居易的新樂府》台北:國家書店,1982.2。
陳香,《詩中用字趣談》台北:國家書店,1982.3。
陳香,《禪詩六百首》台北:國家書店,1982.5。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3. 2。
陳香,《歷代仙逸詩選》台北:國家書店,1983.2。
陳香,《三韻詩三百首》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4. 2。
陳香,《梅詩九百首》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4.5。
陳香,《杜牧的絕句詩》,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4. 8。
陳香,《異體詩舉隅》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5. 2。
陳香,《柳枝詞與竹枝詞》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5. 5。
陳香,《施芸祝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6. 2。
陳雄勳,《詩歌論》台北:文閣出版社,1965.2。
陳雄勳,《風雲樓合集》台北:世界書局,1969.8。
陳雄勳,《和鳴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2。
陳雄勳,《知止齋 詩歌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2。
陳義芝,《落日長煙》,台北詩人季刊,1977。
陳義芝, 《青衫》(詩及評論)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8。
陳義芝,《青衫》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陳義芝,《新婚別》台北:大雁出版社,1989。
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
陳義芝,《不盡長江滾滾來》台北:幼獅出版公司,1993。
陳義芝,《遙遠之歌》,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3。
陳義芝,《小孩與鸚鵡》, 台北:三民書局,1998 。
陳義芝,《不安的居住》 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陳義芝,《世紀詩選》 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
陳義芝,《二十五首詩》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
陳槐秋,《點個火》,海鷗詩社,1964
陳黎,《廟前》台北:東林出版社,1975。
陳黎,《動物搖籃曲》台北:東林出版社,1980。
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台北:圓神出版社,1990。
陳黎,《永恆的草莓園》台北:大呂出版社,1990年。
陳黎,《彩虹的聲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2年。
陳黎,《給時間的明信片》台北:皇冠出版社,1992。
陳黎,《親密書》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
陳黎,《小宇宙》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
陳黎,《家庭之旅》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陳黎,《島嶼邊緣》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
陳黎,《童話風》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陳黎,《陳黎詩集Ⅰ:1973-1993》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
陳黎,《冷艷的音樂火焰:盧炎》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年。
陳黎,《貓對鏡》台北:九歌出版公司,1999年。
陳黎,《陳黎詩選:1974─2000》台北:九歌出版公司,2001年。
陳黎,《黑白狂想曲》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陳國球,《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1994年。
陳錦標,《玫瑰底神話》,現代詩社,1958。
陳錦標,《千眼蒼茫》,海鷗詩社,1988。
陳贊昕,《燔餘集》,華興書局,1980.9。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新論》台北:萬卷樓,2001。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圖書,1990。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
彭明輝,《歷史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黃宣衞,《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區,1991。
黃憲作,《野薑花的秘密》,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4。
黃憲東,《茉莉家鄉》,東林文學社,1980。
黃錦成,《暗處聆聽》,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
楊大春,《解構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
楊大春,《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楊牧,《花季》,藍星詩社,1960。
楊牧,《水之湄》,藍星詩社,1960。
楊牧,《燈船》,文星詩社,1966。
楊牧,《傳說》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
楊牧,《傳統的現代的》臺北:洪範書店,1974。
楊牧,《瓶中稿》,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
楊牧,《楊牧詩集[1956-74]》臺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北斗行》台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
楊牧,《海岸七疊》,臺北:洪範書店,1980。
楊牧,《禁忌的遊戲》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8月,二版。
楊牧,《有人》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4月,初版。
楊牧,《現代中國詩選Ⅰ》,洪範書店,1989。
楊牧,《現代中國詩選Ⅱ》,洪範書店,1989。
楊牧,《完整的寓言》臺北:洪範書店1991。
楊牧,《楊牧詩集Ⅱ》臺北:洪範書店,1995。
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出版,1987。
葉日松,《月夜戀歌》,綠穗雜誌,1947。
葉日松,《她的名字》,野風,1951。
葉日松,《讀星的人》,野風,1953。
葉日松,《紫色的愛》,葡萄園詩社,1954。
葉日松,《金門馬祖》,文林周刊社,1956。
葉日松,《五人抒情集》,一元,1959。
葉日松,《黎明之歌》,一元,1960。
葉日松,《鑄一座古銅色中國》,花蓮青年寫作協會,1968。
葉日松,《童詩夏令營》,欣大,1978。
葉日松,《童詩賞析》,光田,1979。
葉日松,《葉日松童詩集》,光田,1979。
葉日松,《把鏡頭對準東海岸》,東潮文藝社,1984。
葉日松,《童詩開獎》,民聖文化,1984。
葉日松,《回故鄉看晚霞》,文學街,198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出版,1983。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出版,1988。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44期,1967. 2。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1994。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2001。
廖美菊,《自然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廖鴻基,《環保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蒲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常民文化出版社,1965.2。
蒲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試探》,文學台灣,1993.4。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1991。
劉斌雄,《阿美雅美兩族的口傳文學》臺北:國科會補助,1983.7。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8。
蓮社,《蓮社吟草》,華光書局,1995.10。
蓮社,《蓮社二十周年紀念冊》,華光書局,1975.10。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90。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9。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出版,1984。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1。
駱香林、王彥,《駱香林、王彥詩合集》,華光書局,1974.3。
駱香林,《駱香林全集》,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78.3。
駱香林,《駱香林先生紀念集》,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88.3。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1993。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鍾孝上,《台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出版,1977。
簡政珍、林燿德主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社,1999。
簡瑛瑛,《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1997。
顏文雄,《阿美民謠研究》, 中國一周,1965.2。顏崑陽,《滄海月明珠有淚》,偉文出版社,1978。
顏崑陽,《喜怒哀樂》,故鄉出版社,1979。
顏崑陽,《平林新月》,長橋出版社,1980。
顏崑陽,《藏微室詩詞稿》,自印,1980。
顏崑陽,《月是故鄉明》,故鄉出版社,1981。
顏崑陽,《顏崑陽古典詩集》,台北:漢藝色研,1998。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圖書,1992。
羅綱,《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二、譯著
巴什拉爾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凱倫‧蒂芬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北縣:駱駝,1998。
史帝文‧貝斯特、道格拉斯‧凱爾納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出版社,1994。
本雅明著,王炳鈞、楊勁譯,《經驗與貧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伊哈布.哈山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6。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北縣:駱駝出版社,1994。
艾略特著,王恩衷編譯,《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
克萊夫‧貝爾著,周金環、馬鍾元譯,《藝術》台北:商鼎,1991。
杜夫海納著,孫非譯,《美學與哲學》台北:五洲,1987。
叔本華著,林建國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彼得‧福克納著,鄒羽譯,《現代主義》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阿多諾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阿多諾著,林宏濤、王華君譯,《美學理論》台北:美學書房,2001。
保羅‧德‧曼著,《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埃德蒙特‧胡塞爾著,楊富斌譯,《內在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席勒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
恩斯特‧卡西勒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1998。
桑塔耶那著,杜若洲譯,《美感》,台北:晨鐘出版社,1983。
泰納著,傅雷譯,《藝術哲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班雅明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馬庫色著,陳昭瑛譯,《美學的面向》台北:南方出版社,1987。
陳黎,《聶魯達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
陳黎,《神聖的詠歎:但丁》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
陳黎,《密絲特拉兒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
陳黎,《沙克絲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
陳黎,《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9。
陳黎,《永恆的草莓園》台北:大呂出版社,1990。
陳黎,《神聖的詠歎:但丁導讀》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
陳黎,《冷艷的音樂火焰:盧炎》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
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
喬納森‧卡勒著,陸揚譯,《論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雅克‧德里達著,趙興國等譯,《文學行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
楊牧編譯,《西班牙人浪人吟》,現代文學雜誌,1966。
楊牧編譯,《葉慈詩選》臺北:洪範書店,1997年3月,初版二印。
詹明信著,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
漢斯‧羅伯特‧耀斯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赫伯特‧曼紐什著,古城里譯,《懷疑論美學》台北:商鼎文化,2000。
德尼斯‧于斯曼著,欒棟、關寶艷譯,《美學》台北:遠流出版,1994。
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0。
羅曼‧英加登著,陳燕谷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1991。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蘭特利奇、麥克列林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1994。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北京:三聯書店,1997。
三、期刊論文
丁旭輝,〈陳黎圖象詩探析〉,《創世紀》詩季刊一二五期(2000 年12 月)。
戈壁,〈新向──寫給陳義芝〉《詩人季刊》(1977.1)。
王浩威,〈道德者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九歌,1995)。
王鐿容,〈後現代風?試論陳黎《島嶼邊緣》的「震驚」書寫〉,發表於第一屆全國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02 年6 月8 日於東華大學)。
王鐿容,〈思索「島嶼」靜默的奧義— — 陳黎新詩的後殖民書寫初探〉,發表於第二十一屆中部地區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1 年12 月15 逢甲大學)。
石大,〈評介《騎鯨少年》〉,《詩友季刊》(1984.3.29)。
石計生,〈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5月),臺初版,頁375~389。
石計生,〈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詩〉,《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34~252。向陽,〈在年輪的漩渦裏——評楊牧《楊牧詩集Ⅱ》〉,《聯合文學》12卷4期(1996年2月),頁164。何雅雯,〈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5)。吳當,〈生命的掙扎與超越〉《中國語文月刊》(1996.8)。
吳潛誠,〈九十年代台灣詩(人)的國際視野〉,發表於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1995 年5 月)。
吳繼文,〈孤寂的青春日:陳克華傳奇〉,《文訊》(1986.8)。宋田水,〈狂放中帶著野性──談陳義芝的身體詩〉《文訊雜誌》(1999.3)。
岑梵,〈人應該是全面的人:陳克華專訪〉,《書香月刊》(1995)。
李一恆,〈李賀詩析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
李元洛,〈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略論陳義芝的詩〉《文訊月刊》(1994.6)。李癸雲,〈不存在的戀人:以陳黎、楊澤、羅智成的詩為例〉,發表於台灣現代詩研討會(2000 年8 月19 日,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李敏勇,〈反鎮壓宣告〉,《台灣文藝》一五七期(1996 年10 月)。
李瑞騰,〈釋楊牧的「向遠古」〉,《幼獅文藝》48卷5期(1978年11月),頁20~26。沈奇,〈時間、家園與本色寫作──評陳義芝的詩〉《文訊雜誌》(1996.12)。亞菁,〈從「抒情」到「敘事」——楊牧(葉珊)作品的綜合考察〉,《現代文學評論》臺北:東大,(1983),頁19~25。
周文龍,〈濃與淡:淺論楊牧和羅青的詩〉,《中外文學》18卷12期(1990年5月),頁32~58。孟樊,〈台灣現代語言詩──以陳黎、夏宇、林燿德的詩作為例〉,發表於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學術研討會(2002 年6 月27 日於吉隆坡)。
林桂枝,〈阿美族的歌謠世界〉,《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燿德,〈幽幽吐出一株雪香的蘭──論陳義芝的詩〉《文藝月刊》(1986.11)。柯慶明,〈根之茂者其實遂──《陳義芝世紀詩選》〉序(爾雅出版,1990)。
柳文哲,〈燈船〉,《笠》(1969年2月),頁61~62。
洪淑苓,〈詩的鈕扣,情的瘡痂──讀陳義芝《青衫》詩集〉《文訊》(1985.6)。洪淑苓,〈遊戲開始了──陳義芝詩作的新變及其意義〉(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998.6)。
洪淑苓,〈試論童詩的美感與想像— — 陳黎、朵思童詩集評論〉,《臺灣詩學季刊》二十六期(1999 年3 月)。
奚密,〈從現代到當代— — 從米羅的《吠月的犬》談起〉,《中外文學》二十三卷三期(1994 年8 月)。奚密,〈從透明的海岸出發— — 《當代台灣詩人新作展》〉,《中外文學》二十四卷十一期(1996 年4 月)。奚密,〈本土詩學的建立— — 讀陳黎《島嶼邊緣》〉,《中外文學》二十五卷十二期( 1997 年5 月)。奚密,〈世紀末的滑翔練習— — 陳黎的《貓對鏡》〉,《中外文學》二十八卷一期(1999 年6 月)。奚密,〈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08~孫大川,〈原住民的文學與發展〉,《山海文薈千古情》(2001)。
孫維民,〈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臺灣詩學季刊》27期(1999年6月),頁124~127。徐國能,〈是誰,篡奪了我們不存在的意義?— — 論陳黎〈英文課〉〉,《乾坤詩刊》十六期(2000 年10 月)。徐望雲,〈讀陳黎詩集《小丑畢費的戀歌》〉,原載《文訊雜誌》革新十七期(1990年5 月)。
馬蘇菲(Silvia Marijnissen)撰,李家沂譯,〈「造物」:臺灣現代詩的序列形式——以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為例〉,《中外文學》 368期(2003年1月),頁192~207。高大鵬,〈我家江水初發源──評陳義芝《青衫》〉《聯合文學》(1985.12)。
張芬齡〈《廟前》的世界〉,原載《大地詩刊》十六期(1976 年3 月),收於《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書林出版公司,1999)。
張芬齡,〈地上的戀歌— — 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試論〉,《中外文學》九卷二期(1980 年7 月)。
張芬齡,〈在時間對面— — 析陳黎、楊澤的兩首詩〉,《書評書目》八十一期(1980 年1 月)。
張芬齡,〈《小丑畢費的戀歌》註釋〉,《小丑畢費的戀歌》(圓神出版社,1990)。
張芬齡,〈《家庭之旅》詮釋〉,《家庭之旅》(麥田出版公司,1993)。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 — 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二十一期(1994 年2 月)。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21期(1994年2月),頁44~59。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下〉,《幼獅文藝》548期(1999年8月),頁42~48。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上〉,《幼獅文藝》546期(1999年6月),頁56~59。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中〉,《幼獅文藝》547期(1999年7月),頁50~59。張春榮,〈溫柔的堅持──陳義芝《不安的居住》〉《文學年鑑》(1998)。
張健,〈評“水之湄”〉,《文星》7卷5期(1961年3月),頁34。※本文亦見於張健撰:《中國現代詩論評》臺北:純文學,1968年7月,初版,頁89~97。
張漢良,〈現代詩導讀——冰涼的小手〉,《中華文藝》18卷4期(1979年12月),頁186~187。
張漢良,〈導讀陳黎的〈在學童當中〉〉,《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1979)。
張默,〈論葉珊的詩——兼評其處女詩集「水之湄」〉,《大學生活》7卷21期(1962年3月),頁31~34。
張默,〈抒情傳統的維護者──讀陳義芝的詩小感〉《德馨室出版》(1978)。
張默,〈人性閃光──評陳義芝的《新婚別》〉《聯合文學》(1990.1)。悉密,〈本土詩學的建立:讀陳黎的《島嶼邊緣》〉,《中外文學》25卷12期(1997年5月),頁159~169。
莫渝,〈瞬間的場景— — 賞析陳黎《小宇宙》〉,《國語日報》第五版(1999 年12 月3日)。
莊裕安,〈甜意的觸電〉,《皇冠雜誌》四七六期(1993 年10 月)。
許俊雅,〈從困境、求索到新生— — 談台灣新詩中的二二八〉,《台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師大書苑,1997)。
許悔之,〈少年之眼.哀愁之心〉,《聯合報》1998年3月2日47版。
許悔之,〈無邪的工作︰關於陳克華的詩〉,《藍星詩刊》(1985.10.5)。陳去非,〈一片晦暗的九0年代台灣現代詩壇 - 一個年輕人的觀察報告〉,《台灣詩學季刊》 12期, (1995.9)。
陳仲義,〈新古典主義的看家本領〉《大陸:青年詩人月刊》(1995.9)。
陳克華,〈看台灣解嚴後的脫序演出〉,《九歌雜誌》(1998.8.10)。
陳明柔,〈楊牧詩作〈夭〉之語意分析〉,《國文天地》14卷1期(1998年6月),頁58~66。陳芳明,〈一點螢火從廢園舊樓處流來〉,《大地詩刊》4期(1973年3月),頁56~60。
陳芳明,〈真和美的情詩——葉珊的「松村」〉,《鏡子和影子》臺北:志文,(1974年3月),初版。
陳芳明,〈燃燈人——論「燈船」時期的葉珊〉,《鏡子和影子》臺北:志文,(1974年3月),初版。
陳家帶,〈在有詩的時代,寫有味的嬗遞──評《新婚別》〉《民生報讀書周刊》(1990.2.24)。
陳萬益,〈現階段區域文學史撰寫的意義和問題〉,《文訊雜誌》第174期,(2000年4月),頁31-36。陳義芝,〈「狼」賞析〉,《聯合文學》1卷2期(1984年12月),頁115。
陳慧樺,〈從神話的觀點看現代詩〉,《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5月,臺初版,頁53~85。
陳黎,〈尋求歷史的聲音〉,《東海岸評論》八十五及八十六期(1995 年8 月╱9 月)。
陳黎,〈尋求歷史的聲音〉,《東海岸評論》85期、86期(1995年8月/9月),頁121~122。
陳黎,〈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8 年2月15 日)。
傅敏、陳鴻森,〈蓋棺話葉珊〉,《笠》(1972年4月),頁64~67。
傅敏,〈談詩的語言性兼及葉珊〉,《大地詩刊》4期(1973年3月),頁52~55。
掌杉,〈淵雅中見真情──評陳義芝的《落日長煙〉》,《詩人季刊》(1978.4)。
曾珍珍,〈楊牧作品中的海洋意象〉,《臺灣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1996)。頁33~64。
曾珍珍,〈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讀楊牧以現代陳黎以後現代詩筆書寫立霧溪〉,發表於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2000 年5 月)。
曾珍珍,〈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2003年1月),頁161~191。游喚,〈古典的變奏──陳義芝論〉,《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書林出版,1997)。
焦桐,〈前衛詩的形式遊戲〉,《中外文學》二十四卷四期( 1995 年9 月)。
黃肇南,〈論楊牧「孤獨」〉,《中央日報》1977年5月9日10版。
黃憲作,〈花蓮傳統詩社發展概述〉,《花蓮文化季刊》,45/46合輯,(1997.12)。
黃憲作,〈花蓮地區傳統文學採集整理與觀察〉,台灣文學史料編纂研討會,中正大學主辦,(2000.10)。
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上)〉,《國文天地》16卷12期,(2001.5)。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下)〉,《國文天地》17卷1期,(2001.6)。黃麗明,〈何遠之有?楊牧詩中的本土與世界〉,《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133~160。楊子澗,〈深得古典風味的楊牧〉,《中學白話評選》(1980)。
楊宗翰,〈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臺灣詩學季刊》14期(1996年3月),頁114~120。楊宗翰,〈現代詩劇,休走!——從楊牧《吳鳳》談起〉,《國文天地》14卷4期(1998年9月),頁80~88。楊明,〈以詩駕馭群星:陳克華的祕密遊戲〉,《明道文藝》(1988.2)。
楊牧,《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文化中心》,1998。
楊照,〈滄桑與浪漫天真的長期角力——楊牧的《楊牧詩集》〉,《中國時報》(1999.2)。
葉維廉等,〈評葉珊「十二星象練習曲」——第一屆詩宗獎(創作)綜合評審意見〉,《詩宗季刊》5期(1972年3月)。
路況,〈永恆回歸的懷舊之旅— — 評陳黎詩集《親密書》〉,《現代詩》復刊十九期( 1993 年2 月)。廖咸浩,〈玫瑰騎士的空中花園— — 讀陳黎新詩集《島嶼邊緣》〉,《東海岸評論》九十期( 1996 年1 月)。廖咸浩,〈時光命題.昔我往矣〉,《中國時報》1998年3月12日42版。
劉志宏,〈拚組,拉扯,撕抓破碎的物象人生──讀陳黎詩集《貓對鏡》〉,《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文化,2002 年)。
劉紀蕙,〈故宮博物院 vs. 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二十五卷七期(1996 年12 月)。劉紀蕙,〈燈塔、鞦韆與子音:論陳黎詩中的花蓮想像與陰莖書寫〉,發表於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1997 年12 月)。
潘亞暾,〈演化而常新——楊牧近期的新詩〉,《國文天地》5卷7期(1989年12月),頁85~89。鄭樹森,〈陳義芝的《遙遠之歌》〉,《香港:素葉文學》(1994.3)。
蕭蕭,〈導讀陳黎的〈威尼斯早讀〉〉,《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1979)。
蕭蕭,〈始於自塑,終於動人──評陳義芝詩集《落日長煙》〉,《詩人季刊社出版》(1989)。
賴芳伶,〈追尋生命與詩藝的顛峰— — 試論陳黎〉,發表於第四屆現代詩學研討會(1999 年5 月)。
賴芳伶,〈《涉事》楊牧的最新詩集〉,《洪範季刊》65期(2001年7月)。
賴芳伶,〈楊牧山水詩的深邃美——以〈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和〈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為例〉,《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1.11),初版,頁355~392。
賴芳伶,〈《時光命題》暗藏的深邃繁複〉,《興大中文學報》14期(2002年2月),頁21~64。賴芳伶,〈有限的英雄主義,無盡的悲劇意識——楊牧〈卻坐〉與〈失落的指環〉的深沉內蘊〉,《興大中文學報》22期(2002年6月),頁55~88。
賴芳伶,〈楊牧〈近端午讀Eisenstein〉的色╱空拼貼〉,《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17~233。簡文志,〈楊牧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6)。簡政珍,〈新世代詩人陳克華〉,《國文天地》(1989.8)。顏文雄,〈阿美民謠研究〉,《中國一周》第746期(1964. 2)。瘂弦,〈閃爍的星群——簡介二十位軍中詩人〉,《新文藝》99期(1946年6月),頁30。
四、傳記報導類
小民,〈我也不能遺忘──陳義芝新詩集讀後〉,《青年日報副刊》(1993.4.27)。
包黛瑩,〈陳克華突破權威顛覆道德寫作〉,《中國時報》(1995.10.24)。
包黛瑩,〈陳克華-騎鯨少年的作家夢〉,.《中國時報》 (1995)。
古繼堂,〈詩國的風浪中迎風弄潮的陳黎〉,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4 年6 月12 日)。
古繼堂,〈台灣後現代詩的重鎮— — 評陳黎的《島嶼邊緣》〉,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7 月20╱27 日)。
朱雙一,〈包容那幽渺的與廣大的— — 陳黎論〉,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2 月2 日)。
江中民,〈路寒袖與陳克華詩話連篇〉,《聯合報》(1997.7.4)。
米胥肯,〈蛋的隨想〉,《中國時報》(1995.2.16)。
余光中,〈從嫘祖到媽祖──讀陳義芝的《新婚別》〉,《聯合報副刊》(1989年.8.月9日)。
余光中,〈歡迎陳黎復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0 年9 月29 日)。
余光中,〈藝術如何消化政治?— — 評〈秋風吹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 年10 月24 日),
吳當,〈耕耘思想的花園— — 〈罰站〉賞析〉,國語日報《國語文天地》(1994 年4 月22 日)。
吳潛誠,〈閱讀花蓮:地誌書寫— — 楊牧與陳黎〉,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11 月9 日)。
呂澤加,〈陳克華在詩與非詩之間〉(上),《中央日報》(1995.8.18)。
呂澤加,〈陳克華在詩與非詩之間〉(下),《中央日報》(1995.8.19)。
李玉娟,〈陳克華-下筆有神一氣呵成〉,《中央日報》(1996.3.20)。
李有成,〈簡評《不能遺忘的遠方》〉,《聯合報副刊》(1993.4.30)。
李有成,〈原住民被殖民史— — 短評〈福爾摩莎‧一六六一〉〉,《聯合報副刊》(1995 年9 月20 日)。
李祖琛,〈人生與宇宙是詩人永恆的主題〉,《聯合文學》(1995)。
沙牧,〈從古典濾出的新韻──讀陳義芝詩集《青衫》〉,《台灣日報副刊》 (1985.7.22)。
亞弦,〈學院的出走與回歸──讀陳義芝《不安的居住》〉,《中央日報副刊》 (1998.1)。
林燿德〈重新認知本位的陳黎〉,原載《青年日報副刊》(1990 年2 月28 日)。
林燿德,〈性裡性外〉,《中國時報》(1995.1.12)。
初安民,〈評介《親密書》〉,原載中國時報《開卷版》(1992 年7 月10)。
邱婷,〈凸顯男作家的情色觀點〉,《民生報》(1994.9.18)。
洪淑玲,〈美麗深邃的亞細亞〉,《中國時報》(1997.5.29)。
洪淑苓,〈評《不安的居住》〉,《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8.3.12)。
紀弦,〈一籃子的蓮霧〉,《中央日報副刊》(1996.9.12)。
奚密,〈詩的膨脹與收縮— — 評介《給詩間的明信片》〉,原載中時晚報《時代副刊》(1992 年8 月9 日)。
奚密,〈脆弱而巨大的存在— — 評《親密書》〉,原載中時晚報《時代副刊》(1992年9 月27 日)。
徐淑卿,〈陳克華《砍頭》之後海闊天空〉,《中國時報》(1997. 7. 24)。
徐開塵,〈懸壺寫作:醫生作家想什麼?〉,《民生報》(1990.7.15)。
徐開塵,〈自我顛覆:陳克華重整詩集〉,《民生報》(1997.7.4)。
張子樟,〈評介《童話風》〉,《民生報》三十九版(1997 年11 月7 日)。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現代詩》(1984)。
張芬齡,〈交響的悲憫— — 讀陳黎〈戰爭交響曲〉〉,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5 年7 月23 日)
張芬齡,〈《親密書:英譯陳黎詩選1974-1995》導言〉,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6 月8 日)。
張春榮,〈那雙挽住夕照霞光的眼──評陳義芝詩集《青衫》〉,《青年日報副刊》(1986.5.31)。
張瑜純,〈悲天憫人且熱情的陳克華〉,《爾雅人》(1993.7.10)。
莫渝,〈一首動人的情歌〉,《國語日報》(1998.7.2)。
莊裕安〈隔壁心房的歌— — 評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時代副刊》(1990 年5 月6 日)。
許悔之,〈進退失據的扮裝秀〉,《聯合報》(1997.6.9)。
陳文芬,〈燙襯衫百分之百村上村樹〉,《中國時報》(1997.7.4)。
陳克華,〈五百五十五本破爛〉,《台灣時報》(1996.10.12)。
陳克華,〈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圖〉,《中央日報》(1998.9.3)。
陳辛,〈評介《親密書》〉,原載聯合報《讀書人版》(1992 年7 月9 日)。
陳義芝〈島嶼的夢,歷史的心— — 評《小丑畢費的戀歌》〉,民生報《讀書週刊》Ο六三號(1990 年5 月19 日)。
陳黎,〈洄漩的聲音,抽象的波濤──讀陳義芝詩集《新婚別》〉,《自立早報副刊》(1989.9.7)。
陳黎,〈展現明亮的詩風──評介《不能遺忘的遠方》〉,《聯統日報大地副刊》(1993.3.28)。
陳黎,〈閱讀花蓮文學系列講座10 〉,《更生日報》(1998.10.4)。
傅士珍,〈燦立於生活角落裡的詩〉,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2000年4 月29 日)。
焦桐,〈黃昏的魔術師──陳義芝詩集《不能遺忘的遠方》中之變貌〉,《中時晚報時代文學周刊》(1993.5.2)。
焦桐,〈忐忑的苦戀──評陳義芝詩集《不安的居住》〉,《幼獅文藝》(1998.2)。黃永武,〈古典蒼老的中國──一九八九年度文學好書排行榜,簡評《新婚別》〉,《聯合報副刊》(1989.12.31)。
愛亞,〈不讀詩的人可以讀的詩──《不安的居住》〉,《自由時報北台在地版》(1998.4.26)。
楊兮鳳,〈春願〉,《中華日報》(1994.6.1)。
楊牧,〈雪滿前川──讀陳義芝詩集《青衫》〉,《聯合報副刊》(1984.10.20)。
楊顯榮,〈傘姿— — 賞析陳黎的〈傘〉〉,國語日報《少年文藝》(2001 年6月18日)
鴻鴻,〈生命重量與詩質──評介《不能遺忘的遠方》〉,《中國時報開卷版》(1993.4.23)。
鴻鴻,〈評介《家庭之旅》〉,聯合報《讀書人版》(1993 年5 月13 日)。
顏艾琳,〈在死亡中看見輪迴之花〉,《中央日報》(1998.7.22)。
羅任玲,〈陳克華在紅塵中修行〉,《中央日報》(1997.8.16)。
羅青,〈楊牧的「松村」(上)〉,《大華晚報》第7版(1974.10.7)。
羅青,〈楊牧的「松村」(下)〉,《大華晚報》第7版(1974.10.14)。
羅青,〈楊牧的「孤獨」(上)〉,《大華晚報》第7版(1975.7.16)。
羅青,〈楊牧的「孤獨」(下)〉,《大華晚報》第7版(1975.7.23)。
羅智成,〈最美的一種無奈──我看《不安的居住》〉,《自由時報副刊》(1998.1)。
五、網路資料
http://www.hainnu.edu.cn/LICB/LearningMethod/ResearchMethod1.htm
http://www.wenxue.com/scene/b5/critic/161.htm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yangmu.htm
http://issue.udn.com/CULTURE/WRITER/CHEN/f4.htm
http://163.23.66.66/content/cd001/works/calvin/public_html/new_page_50.htmhttp://s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openfind.php?cat=001&key=%C3C%B1X%B6%A7
http://www.ndhu.edu.tw/~tcsun/
http://www.sinobooks.com.tw/feature/teliang/list.htm
http://cls.hs.yzu.edu.tw:88/LAIHE/words/cca300001-li-v8_067-0001-i.pdf
六、訪談紀錄
附錄(一)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4月1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亞士都飯店 受訪者:葉日松
附錄(二)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4月18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亞士都飯店 受訪者:邱上林
附錄(三)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5月9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受訪者:孫大川教授
附錄(四)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5月19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受訪者:顏崑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