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9 09: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淑媚
研究生(外文):su may lin
論文名稱:花蓮地區詩歌研究(1945-1989)
指導教授:楊松年楊松年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花蓮詩歌區域文學傳統詩現代詩口傳詩歌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7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近年來,區域文學的研究在臺灣極爲盛行。嘉義、苗栗、彰化、台中的文學史陸續出現。這些文學史的特色在於以區域作爲單位來撰寫文學史,因此在有關區域中的一切文學活動、文學作品、文學作者都廣泛蒐集,仔細分析;甚至有關區域中的讀者習慣、民情風俗也不忽略。於是有古典的、民間的;傳統的、現代的;漢族的、少數民族的;都在研究的範圍。由於著眼點不同,關心的方面不同,所呈現的歷史,也就能够多方面的反映文學的狀况。本論文將焦點投注在花蓮地區(1945-1989)時期的傳統詩、現代詩、阿美族口傳詩歌、詩社及一切文學活動。
第一章為緒論,在第一節中,除了說明研究動機之外,並提出研究的主要目的為發掘花蓮地區各時期主要詩人的作品特色。而第二節,則針對參考的專書、期刊論文及傳記報導進行問題的研討,並提出論文的方向;第三節,就主題內容蒐尋出可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圍對象;第四節,根據花蓮地區人文地理環境的客觀條件及特殊性商榷研究之範疇。
於第二章中,延續緒論中所界定的研究範圍,首先探討花蓮地區的傳統詩發展,並由各時期的詩社活動、各樣的文學雜誌、文學活動及主要詩人和作品來看傳統詩在花蓮地區的文學價值。
第三章,接著討論現代詩的發展概況,分為四、五Ο年代的現代詩發展,及六Ο至八Ο年代的現代詩發展來研究,文中將就每一時代的背景、詩社、文學活動及詩人所呈現的作品來發掘現代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風貌。
第四章,就阿美族的口傳詩歌的發展和作品,來探討其在花蓮地區所呈現的濃厚地方色彩和在花蓮地區所造成的影響。
第五章為本論文的結語。首先為(1945-1989)傳統詩、現代詩和阿美族口傳詩歌的研究發現做一個說明,接著在詩歌的回顧中,將可預期九Ο年代以後詩歌的發展及展現的時代風貌。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 6
一、花蓮傳統詩歌主要參考資料 6
二、花蓮現代詩歌主要參考資料 7
三、阿美族口傳詩歌主要參考資料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視域 9
一、訪談法 9
二、歷史研究法 10
三、文獻分析法 11
第四節 研究範疇之商榷 14
一、區域作家之商榷 14
二、區域文學史的內涵 15

第二章 花蓮地區的傳統詩發展 17
第一節 前言 17
第二節 詩社及其活動 18
一、奇萊吟社 18
二、蓮社與花蓮詩社 20
第三節 主要作家和作品 21
一、重要詩人舉隅 21
(一)張采香 22
(二)駱香林 23
(三)王彥 28
(四)楊伯西 33
(五)顏崑陽 34
(六)陳竹峰 36
第四節 結語 37

第三章 花蓮地區的現代詩發展 38
第一節 四Ο、五Ο年代現代詩發展 38
一、前言 38
二、詩社、雜誌刊物 45
(一)詩社 45
(二)文學雜誌、報紙刊物 46
三、四Ο、五Ο年代崛起的主要作家作品 47
(一)葉日松 47
(二)陳錦標 49
(三)楊牧 51
第二節 六Ο至八Ο年代現代詩歌發展 60
一、前言 60
二、主要作家及作品研究 61
(一)陳黎 62
(二)陳義芝 74
(三)德亮 84
(四)陳克華 87
第三節 結語 91

第四章 阿美族口傳詩歌的發展 93
第一節 前言 93
第二節 阿美族在花蓮地區的族群分佈 94
第三節 光復後至八Ο年代的阿美族歌謠 96
一、歌謠的產生 96
二、歌謠的風格轉換 100
三、阿美族歌謠的功能 100
四、阿美族的歌謠分類 102
第四節 結語 105
第五章 結論 106
第一節 花蓮地區詩歌研究發現 106
第二節 回顧與展望 107

參考文獻 109
一、專書 109
二、譯著 116
三、期刊論文 118
四、傳記報導 124
五、網路資料 127
六、訪談紀錄 128
附錄(一) 128
附錄(二) 131
附錄(三) 133
附錄(四) 135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丁旭輝,《台灣圖象詩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山崎繁樹,《台灣史》武陵出版社出版,1985。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岳川、尚水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岳川,《藝術本體論》上海:三聯書店,1994。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王威智, 《在想像和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出版,1988。
王建元,《文學、文化與詮釋》台北:書林,2001。
王彥,《崇華雜詠》,華光書局,1975. 2。
王彥,《崇華百詠》,華光書局,1978.3。
王彥,《古今尊崇關盛文獻輯要》, 華光書局,1979. 1。
王浩威,《獻給雨季的歌》,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3。
王浩威,《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1995。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出版,1984。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06。
古繼堂,《台灣青年詩人論》台北:人間出版,1996。
吳明義,《哪魯灣之歌》觀光局東管處出版,1979。
吳保琛,《瞰海樓詩集》,華光書局,1973.2。
吳保琛,《瞰海樓詩集 續集》,華光書局,1977.2。
吳德亮,《劍的握手》,德馨室,1977。
吳德亮,《畫室》,德馨室,1978。
吳德亮,《月亮與劍》,益群,1982。
吳德亮,《國四英雄傳》,益群,1985。
吳德亮,《水色抒情》,林白,1991。
吳親恩,《人文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李幼蒸,《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幼蒸,《哲學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幼蒸,《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
周慶華,《台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
周慶華,《語言文化學》台北,生智,1997。
孟樊,《台灣當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2003。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上)台北:洪範,1987。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1989。
明立國,《神話與音樂之會面》原住民文化鄉土教材專輯,1992。
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研究》台東作者自刊,1979。
林信華,《符號與社會》台北,唐山,1999。
林桂枝,《花蓮縣阿美族里漏社的祭儀音樂》(未出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北:麥田出版,2001。
林道生,《阿美族的口碑傳說故事》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69。
林道生、豐月嬌,《阿美族民謠100首》國立花蓮師院出版,1988。
林道生,《阿美族的歷史風土傳奇》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89。
林道生,《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6。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
林燿德、孟樊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
林燿德,《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理論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
邱上林,《觀光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
金元浦,《文學解釋學:文學的審闡釋與意義生成》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姚一葦,《審美三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5年。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7年5 月。
胡永保,《太魯閣歌謠集》花蓮:萬榮國小校刊編輯委員會,1995.2。
胡亞敏,《敘事學》南京:華中師範大學,1994。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
奚密,《世紀末的滑翔練習》(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孫大川,《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出版社,1998。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經出版,2000。
宮本延人,《台灣&原住民族》,文興出版社出版,1985。
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秦嶽,《夏日‧幻想節的佳期》,台中:普天出版社,1970.9。
秦嶽,《井的傳說》,采風出版社,1988.9。
秦嶽,《臉譜》,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1998。
高宣揚,《結構主義》台北:遠流文化,1990。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1999。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1995。
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張芬齡,《現代詩啟示錄》,台北:書林出版,1992。
張家輝,《飲水集》,華元書局,1965.2。
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張國清,《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文化,2000。
莫渝,《台灣新詩筆記》台北:桂冠,2000。
莫渝,《新詩隨筆》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局,2001。
許常惠,《台灣山地民謠》台灣山地建設協會出版,1976。
許常惠,《台灣高山族民謠集》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出版,1976。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韵出版社,1977。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韵出版社,1977。
許常惠,《現階段民謠的研究》台北:樂韵出版社,1986。
許常惠,《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韵出版社,1987。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
陳竹峰,《寄園吟草》,華光書局,1980.1。
陳竹峰,《寄園吟草 續集 》,華光書局,1980.10。
陳竹峰,《寄園吟草 三集》,華光書局,1988.1。
陳克華,《騎鯨少年》,蘭亭出版社, 1982年初版。
陳克華,《星球記事》台北:時報出版社, 1987年初版。
陳克華,《我撿到一顆頭顱》,漢光文化出版社, 1988年初版。
陳克華,《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3年初版。
陳克華,《與孤獨的無盡遊戲》台北:皇冠出版社, 1993年初版。
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5年初版。
陳克華,《別愛陌生人》,元尊文化出版社, 1997年初版。
陳克華,《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圖書公司, 1997年初版。
陳克華,《新詩心經》,歡正文化出版社, 1997年初版。
陳克華,《因為死亡而經營的繁複詩篇》,探索文化出版社, 1998年初版。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
陳明台,《台中市文學史初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
陳香,《石榴花的圖案》,國聲文化公司,1947. 6。
陳香,《金沙溪的故事》,東南詩叢社,1947.5。
陳香,《長夜燈》,東南詩叢社,1947.8。
陳香,《大地之歌》,世界文藝社,1948.8。
陳香,《台灣古今詩選》,華光書局,1951.2。
陳香,《韓偓詩》台北:鳳凰城圖書公司,1951.2。
陳香,《紫藤花的繫戀》台北:立人出版社,1954.8。
陳香,《李白與杜甫詩選註》台北:鳳凰城圖書,1970. 6。
陳香,《臺灣十二家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70. 6。
陳香,《勝安宮詩聯彙集》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1971. 7。
陳香,《洄瀾集》, 華光書局,1974. 2。
陳香,《清代女詩人選》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77. 2。
陳香,《連雅堂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1. 6。
陳香,《白居易的新樂府》台北:國家書店,1982.2。
陳香,《詩中用字趣談》台北:國家書店,1982.3。
陳香,《禪詩六百首》台北:國家書店,1982.5。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3. 2。
陳香,《歷代仙逸詩選》台北:國家書店,1983.2。
陳香,《三韻詩三百首》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4. 2。
陳香,《梅詩九百首》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4.5。
陳香,《杜牧的絕句詩》,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4. 8。
陳香,《異體詩舉隅》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5. 2。
陳香,《柳枝詞與竹枝詞》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5. 5。
陳香,《施芸祝詩鈔》台北:臺灣商務人人文庫,1986. 2。
陳雄勳,《詩歌論》台北:文閣出版社,1965.2。
陳雄勳,《風雲樓合集》台北:世界書局,1969.8。
陳雄勳,《和鳴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2。
陳雄勳,《知止齋 詩歌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2。
陳義芝,《落日長煙》,台北詩人季刊,1977。
陳義芝, 《青衫》(詩及評論)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8。
陳義芝,《青衫》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陳義芝,《新婚別》台北:大雁出版社,1989。
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
陳義芝,《不盡長江滾滾來》台北:幼獅出版公司,1993。
陳義芝,《遙遠之歌》,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3。
陳義芝,《小孩與鸚鵡》, 台北:三民書局,1998 。
陳義芝,《不安的居住》 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陳義芝,《世紀詩選》 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
陳義芝,《二十五首詩》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
陳槐秋,《點個火》,海鷗詩社,1964
陳黎,《廟前》台北:東林出版社,1975。
陳黎,《動物搖籃曲》台北:東林出版社,1980。
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台北:圓神出版社,1990。
陳黎,《永恆的草莓園》台北:大呂出版社,1990年。
陳黎,《彩虹的聲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2年。
陳黎,《給時間的明信片》台北:皇冠出版社,1992。
陳黎,《親密書》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
陳黎,《小宇宙》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
陳黎,《家庭之旅》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陳黎,《島嶼邊緣》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
陳黎,《童話風》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陳黎,《陳黎詩集Ⅰ:1973-1993》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
陳黎,《冷艷的音樂火焰:盧炎》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年。
陳黎,《貓對鏡》台北:九歌出版公司,1999年。
陳黎,《陳黎詩選:1974─2000》台北:九歌出版公司,2001年。
陳黎,《黑白狂想曲》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陳國球,《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1994年。
陳錦標,《玫瑰底神話》,現代詩社,1958。
陳錦標,《千眼蒼茫》,海鷗詩社,1988。
陳贊昕,《燔餘集》,華興書局,1980.9。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新論》台北:萬卷樓,2001。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圖書,1990。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
彭明輝,《歷史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黃宣衞,《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區,1991。
黃憲作,《野薑花的秘密》,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4。
黃憲東,《茉莉家鄉》,東林文學社,1980。
黃錦成,《暗處聆聽》,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
楊大春,《解構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
楊大春,《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楊牧,《花季》,藍星詩社,1960。
楊牧,《水之湄》,藍星詩社,1960。
楊牧,《燈船》,文星詩社,1966。
楊牧,《傳說》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
楊牧,《傳統的現代的》臺北:洪範書店,1974。
楊牧,《瓶中稿》,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
楊牧,《楊牧詩集[1956-74]》臺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北斗行》台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
楊牧,《海岸七疊》,臺北:洪範書店,1980。
楊牧,《禁忌的遊戲》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8月,二版。
楊牧,《有人》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4月,初版。
楊牧,《現代中國詩選Ⅰ》,洪範書店,1989。
楊牧,《現代中國詩選Ⅱ》,洪範書店,1989。
楊牧,《完整的寓言》臺北:洪範書店1991。
楊牧,《楊牧詩集Ⅱ》臺北:洪範書店,1995。
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出版,1987。
葉日松,《月夜戀歌》,綠穗雜誌,1947。
葉日松,《她的名字》,野風,1951。
葉日松,《讀星的人》,野風,1953。
葉日松,《紫色的愛》,葡萄園詩社,1954。
葉日松,《金門馬祖》,文林周刊社,1956。
葉日松,《五人抒情集》,一元,1959。
葉日松,《黎明之歌》,一元,1960。
葉日松,《鑄一座古銅色中國》,花蓮青年寫作協會,1968。
葉日松,《童詩夏令營》,欣大,1978。
葉日松,《童詩賞析》,光田,1979。
葉日松,《葉日松童詩集》,光田,1979。
葉日松,《把鏡頭對準東海岸》,東潮文藝社,1984。
葉日松,《童詩開獎》,民聖文化,1984。
葉日松,《回故鄉看晚霞》,文學街,198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出版,1983。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出版,1988。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44期,1967. 2。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1994。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2001。
廖美菊,《自然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廖鴻基,《環保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蒲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常民文化出版社,1965.2。
蒲忠成,《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試探》,文學台灣,1993.4。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1991。
劉斌雄,《阿美雅美兩族的口傳文學》臺北:國科會補助,1983.7。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8。
蓮社,《蓮社吟草》,華光書局,1995.10。
蓮社,《蓮社二十周年紀念冊》,華光書局,1975.10。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90。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9。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出版,1984。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1。
駱香林、王彥,《駱香林、王彥詩合集》,華光書局,1974.3。
駱香林,《駱香林全集》,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78.3。
駱香林,《駱香林先生紀念集》,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88.3。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1993。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鍾孝上,《台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出版,1977。
簡政珍、林燿德主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社,1999。
簡瑛瑛,《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1997。
顏文雄,《阿美民謠研究》, 中國一周,1965.2。
顏崑陽,《滄海月明珠有淚》,偉文出版社,1978。
顏崑陽,《喜怒哀樂》,故鄉出版社,1979。
顏崑陽,《平林新月》,長橋出版社,1980。
顏崑陽,《藏微室詩詞稿》,自印,1980。
顏崑陽,《月是故鄉明》,故鄉出版社,1981。
顏崑陽,《顏崑陽古典詩集》,台北:漢藝色研,1998。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圖書,1992。
羅綱,《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二、譯著
巴什拉爾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凱倫‧蒂芬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北縣:駱駝,1998。
史帝文‧貝斯特、道格拉斯‧凱爾納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出版社,1994。
本雅明著,王炳鈞、楊勁譯,《經驗與貧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伊哈布.哈山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6。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北縣:駱駝出版社,1994。
艾略特著,王恩衷編譯,《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
克萊夫‧貝爾著,周金環、馬鍾元譯,《藝術》台北:商鼎,1991。
杜夫海納著,孫非譯,《美學與哲學》台北:五洲,1987。
叔本華著,林建國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彼得‧福克納著,鄒羽譯,《現代主義》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阿多諾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阿多諾著,林宏濤、王華君譯,《美學理論》台北:美學書房,2001。
保羅‧德‧曼著,《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埃德蒙特‧胡塞爾著,楊富斌譯,《內在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席勒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
恩斯特‧卡西勒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1998。
桑塔耶那著,杜若洲譯,《美感》,台北:晨鐘出版社,1983。
泰納著,傅雷譯,《藝術哲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班雅明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馬庫色著,陳昭瑛譯,《美學的面向》台北:南方出版社,1987。
陳黎,《聶魯達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
陳黎,《神聖的詠歎:但丁》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
陳黎,《密絲特拉兒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
陳黎,《沙克絲詩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
陳黎,《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89。
陳黎,《永恆的草莓園》台北:大呂出版社,1990。
陳黎,《神聖的詠歎:但丁導讀》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
陳黎,《冷艷的音樂火焰:盧炎》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
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
喬納森‧卡勒著,陸揚譯,《論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雅克‧德里達著,趙興國等譯,《文學行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
楊牧編譯,《西班牙人浪人吟》,現代文學雜誌,1966。
楊牧編譯,《葉慈詩選》臺北:洪範書店,1997年3月,初版二印。
詹明信著,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
漢斯‧羅伯特‧耀斯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赫伯特‧曼紐什著,古城里譯,《懷疑論美學》台北:商鼎文化,2000。
德尼斯‧于斯曼著,欒棟、關寶艷譯,《美學》台北:遠流出版,1994。
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0。
羅曼‧英加登著,陳燕谷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1991。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蘭特利奇、麥克列林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1994。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北京:三聯書店,1997。

三、期刊論文
丁旭輝,〈陳黎圖象詩探析〉,《創世紀》詩季刊一二五期(2000 年12 月)。
戈壁,〈新向──寫給陳義芝〉《詩人季刊》(1977.1)。
王浩威,〈道德者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九歌,1995)。
王鐿容,〈後現代風?試論陳黎《島嶼邊緣》的「震驚」書寫〉,發表於第一屆全國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02 年6 月8 日於東華大學)。
王鐿容,〈思索「島嶼」靜默的奧義— — 陳黎新詩的後殖民書寫初探〉,發表於第二十一屆中部地區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1 年12 月15 逢甲大學)。
石大,〈評介《騎鯨少年》〉,《詩友季刊》(1984.3.29)。
石計生,〈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5月),臺初版,頁375~389。
石計生,〈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詩〉,《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34~252。
向陽,〈在年輪的漩渦裏——評楊牧《楊牧詩集Ⅱ》〉,《聯合文學》12卷4期(1996年2月),頁164。
何雅雯,〈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5)。
吳當,〈生命的掙扎與超越〉《中國語文月刊》(1996.8)。
吳潛誠,〈九十年代台灣詩(人)的國際視野〉,發表於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1995 年5 月)。
吳繼文,〈孤寂的青春日:陳克華傳奇〉,《文訊》(1986.8)。
宋田水,〈狂放中帶著野性──談陳義芝的身體詩〉《文訊雜誌》(1999.3)。
岑梵,〈人應該是全面的人:陳克華專訪〉,《書香月刊》(1995)。
李一恆,〈李賀詩析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5月。
李元洛,〈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略論陳義芝的詩〉《文訊月刊》(1994.6)。
李癸雲,〈不存在的戀人:以陳黎、楊澤、羅智成的詩為例〉,發表於台灣現代詩研討會(2000 年8 月19 日,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李敏勇,〈反鎮壓宣告〉,《台灣文藝》一五七期(1996 年10 月)。
李瑞騰,〈釋楊牧的「向遠古」〉,《幼獅文藝》48卷5期(1978年11月),頁20~26。
沈奇,〈時間、家園與本色寫作──評陳義芝的詩〉《文訊雜誌》(1996.12)。
亞菁,〈從「抒情」到「敘事」——楊牧(葉珊)作品的綜合考察〉,《現代文學評論》臺北:東大,(1983),頁19~25。
周文龍,〈濃與淡:淺論楊牧和羅青的詩〉,《中外文學》18卷12期(1990年5月),頁32~58。
孟樊,〈台灣現代語言詩──以陳黎、夏宇、林燿德的詩作為例〉,發表於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學術研討會(2002 年6 月27 日於吉隆坡)。
林桂枝,〈阿美族的歌謠世界〉,《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燿德,〈幽幽吐出一株雪香的蘭──論陳義芝的詩〉《文藝月刊》(1986.11)。
柯慶明,〈根之茂者其實遂──《陳義芝世紀詩選》〉序(爾雅出版,1990)。
柳文哲,〈燈船〉,《笠》(1969年2月),頁61~62。
洪淑苓,〈詩的鈕扣,情的瘡痂──讀陳義芝《青衫》詩集〉《文訊》(1985.6)。
洪淑苓,〈遊戲開始了──陳義芝詩作的新變及其意義〉(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998.6)。
洪淑苓,〈試論童詩的美感與想像— — 陳黎、朵思童詩集評論〉,《臺灣詩學季刊》二十六期(1999 年3 月)。
奚密,〈從現代到當代— — 從米羅的《吠月的犬》談起〉,《中外文學》二十三卷三期(1994 年8 月)。
奚密,〈從透明的海岸出發— — 《當代台灣詩人新作展》〉,《中外文學》二十四卷十一期(1996 年4 月)。
奚密,〈本土詩學的建立— — 讀陳黎《島嶼邊緣》〉,《中外文學》二十五卷十二期( 1997 年5 月)。
奚密,〈世紀末的滑翔練習— — 陳黎的《貓對鏡》〉,《中外文學》二十八卷一期(1999 年6 月)。
奚密,〈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08~
孫大川,〈原住民的文學與發展〉,《山海文薈千古情》(2001)。
孫維民,〈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臺灣詩學季刊》27期(1999年6月),頁124~127。
徐國能,〈是誰,篡奪了我們不存在的意義?— — 論陳黎〈英文課〉〉,《乾坤詩刊》十六期(2000 年10 月)。
徐望雲,〈讀陳黎詩集《小丑畢費的戀歌》〉,原載《文訊雜誌》革新十七期(1990年5 月)。
馬蘇菲(Silvia Marijnissen)撰,李家沂譯,〈「造物」:臺灣現代詩的序列形式——以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為例〉,《中外文學》 368期(2003年1月),頁192~207。
高大鵬,〈我家江水初發源──評陳義芝《青衫》〉《聯合文學》(1985.12)。
張芬齡〈《廟前》的世界〉,原載《大地詩刊》十六期(1976 年3 月),收於《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書林出版公司,1999)。
張芬齡,〈地上的戀歌— — 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試論〉,《中外文學》九卷二期(1980 年7 月)。
張芬齡,〈在時間對面— — 析陳黎、楊澤的兩首詩〉,《書評書目》八十一期(1980 年1 月)。
張芬齡,〈《小丑畢費的戀歌》註釋〉,《小丑畢費的戀歌》(圓神出版社,1990)。
張芬齡,〈《家庭之旅》詮釋〉,《家庭之旅》(麥田出版公司,1993)。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 — 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二十一期(1994 年2 月)。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21期(1994年2月),頁44~59。
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下〉,《幼獅文藝》548期(1999年8月),頁42~48。
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上〉,《幼獅文藝》546期(1999年6月),頁56~59。
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中〉,《幼獅文藝》547期(1999年7月),頁50~59。
張春榮,〈溫柔的堅持──陳義芝《不安的居住》〉《文學年鑑》(1998)。
張健,〈評“水之湄”〉,《文星》7卷5期(1961年3月),頁34。
※本文亦見於張健撰:《中國現代詩論評》臺北:純文學,1968年7月,初版,頁89~97。
張漢良,〈現代詩導讀——冰涼的小手〉,《中華文藝》18卷4期(1979年12月),頁186~187。
張漢良,〈導讀陳黎的〈在學童當中〉〉,《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1979)。
張默,〈論葉珊的詩——兼評其處女詩集「水之湄」〉,《大學生活》7卷21期(1962年3月),頁31~34。
張默,〈抒情傳統的維護者──讀陳義芝的詩小感〉《德馨室出版》(1978)。
張默,〈人性閃光──評陳義芝的《新婚別》〉《聯合文學》(1990.1)。
悉密,〈本土詩學的建立:讀陳黎的《島嶼邊緣》〉,《中外文學》25卷12期(1997年5月),頁159~169。
莫渝,〈瞬間的場景— — 賞析陳黎《小宇宙》〉,《國語日報》第五版(1999 年12 月3日)。
莊裕安,〈甜意的觸電〉,《皇冠雜誌》四七六期(1993 年10 月)。
許俊雅,〈從困境、求索到新生— — 談台灣新詩中的二二八〉,《台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師大書苑,1997)。
許悔之,〈少年之眼.哀愁之心〉,《聯合報》1998年3月2日47版。
許悔之,〈無邪的工作︰關於陳克華的詩〉,《藍星詩刊》(1985.10.5)。
陳去非,〈一片晦暗的九0年代台灣現代詩壇 - 一個年輕人的觀察報告〉,《台灣詩學季刊》 12期, (1995.9)。
陳仲義,〈新古典主義的看家本領〉《大陸:青年詩人月刊》(1995.9)。
陳克華,〈看台灣解嚴後的脫序演出〉,《九歌雜誌》(1998.8.10)。
陳明柔,〈楊牧詩作〈夭〉之語意分析〉,《國文天地》14卷1期(1998年6月),頁58~66。
陳芳明,〈一點螢火從廢園舊樓處流來〉,《大地詩刊》4期(1973年3月),頁56~60。
陳芳明,〈真和美的情詩——葉珊的「松村」〉,《鏡子和影子》臺北:志文,(1974年3月),初版。
陳芳明,〈燃燈人——論「燈船」時期的葉珊〉,《鏡子和影子》臺北:志文,(1974年3月),初版。
陳家帶,〈在有詩的時代,寫有味的嬗遞──評《新婚別》〉《民生報讀書周刊》(1990.2.24)。
陳萬益,〈現階段區域文學史撰寫的意義和問題〉,《文訊雜誌》第174期,(2000年4月),頁31-36。
陳義芝,〈「狼」賞析〉,《聯合文學》1卷2期(1984年12月),頁115。
陳慧樺,〈從神話的觀點看現代詩〉,《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5月,臺初版,頁53~85。
陳黎,〈尋求歷史的聲音〉,《東海岸評論》八十五及八十六期(1995 年8 月╱9 月)。
陳黎,〈尋求歷史的聲音〉,《東海岸評論》85期、86期(1995年8月/9月),頁121~122。
陳黎,〈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8 年2月15 日)。
傅敏、陳鴻森,〈蓋棺話葉珊〉,《笠》(1972年4月),頁64~67。
傅敏,〈談詩的語言性兼及葉珊〉,《大地詩刊》4期(1973年3月),頁52~55。
掌杉,〈淵雅中見真情──評陳義芝的《落日長煙〉》,《詩人季刊》(1978.4)。
曾珍珍,〈楊牧作品中的海洋意象〉,《臺灣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1996)。頁33~64。
曾珍珍,〈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讀楊牧以現代陳黎以後現代詩筆書寫立霧溪〉,發表於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2000 年5 月)。
曾珍珍,〈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2003年1月),頁161~191。
游喚,〈古典的變奏──陳義芝論〉,《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書林出版,1997)。
焦桐,〈前衛詩的形式遊戲〉,《中外文學》二十四卷四期( 1995 年9 月)。
黃肇南,〈論楊牧「孤獨」〉,《中央日報》1977年5月9日10版。
黃憲作,〈花蓮傳統詩社發展概述〉,《花蓮文化季刊》,45/46合輯,(1997.12)。
黃憲作,〈花蓮地區傳統文學採集整理與觀察〉,台灣文學史料編纂研討會,中正大學主辦,(2000.10)。
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上)〉,《國文天地》16卷12期,(2001.5)。
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下)〉,《國文天地》17卷1期,(2001.6)。
黃麗明,〈何遠之有?楊牧詩中的本土與世界〉,《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133~160。
楊子澗,〈深得古典風味的楊牧〉,《中學白話評選》(1980)。
楊宗翰,〈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臺灣詩學季刊》14期(1996年3月),頁114~120。
楊宗翰,〈現代詩劇,休走!——從楊牧《吳鳳》談起〉,《國文天地》14卷4期(1998年9月),頁80~88。
楊明,〈以詩駕馭群星:陳克華的祕密遊戲〉,《明道文藝》(1988.2)。
楊牧,《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文化中心》,1998。
楊照,〈滄桑與浪漫天真的長期角力——楊牧的《楊牧詩集》〉,《中國時報》(1999.2)。
葉維廉等,〈評葉珊「十二星象練習曲」——第一屆詩宗獎(創作)綜合評審意見〉,《詩宗季刊》5期(1972年3月)。
路況,〈永恆回歸的懷舊之旅— — 評陳黎詩集《親密書》〉,《現代詩》復刊十九期( 1993 年2 月)。
廖咸浩,〈玫瑰騎士的空中花園— — 讀陳黎新詩集《島嶼邊緣》〉,《東海岸評論》九十期( 1996 年1 月)。
廖咸浩,〈時光命題.昔我往矣〉,《中國時報》1998年3月12日42版。
劉志宏,〈拚組,拉扯,撕抓破碎的物象人生──讀陳黎詩集《貓對鏡》〉,《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文化,2002 年)。
劉紀蕙,〈故宮博物院 vs. 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二十五卷七期(1996 年12 月)。
劉紀蕙,〈燈塔、鞦韆與子音:論陳黎詩中的花蓮想像與陰莖書寫〉,發表於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1997 年12 月)。
潘亞暾,〈演化而常新——楊牧近期的新詩〉,《國文天地》5卷7期(1989年12月),頁85~89。
鄭樹森,〈陳義芝的《遙遠之歌》〉,《香港:素葉文學》(1994.3)。
蕭蕭,〈導讀陳黎的〈威尼斯早讀〉〉,《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1979)。
蕭蕭,〈始於自塑,終於動人──評陳義芝詩集《落日長煙》〉,《詩人季刊社出版》(1989)。
賴芳伶,〈追尋生命與詩藝的顛峰— — 試論陳黎〉,發表於第四屆現代詩學研討會(1999 年5 月)。
賴芳伶,〈《涉事》楊牧的最新詩集〉,《洪範季刊》65期(2001年7月)。
賴芳伶,〈楊牧山水詩的深邃美——以〈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和〈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為例〉,《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1.11),初版,頁355~392。
賴芳伶,〈《時光命題》暗藏的深邃繁複〉,《興大中文學報》14期(2002年2月),頁21~64。
賴芳伶,〈有限的英雄主義,無盡的悲劇意識——楊牧〈卻坐〉與〈失落的指環〉的深沉內蘊〉,《興大中文學報》22期(2002年6月),頁55~88。
賴芳伶,〈楊牧〈近端午讀Eisenstein〉的色╱空拼貼〉,《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17~233。
簡文志,〈楊牧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6)。
簡政珍,〈新世代詩人陳克華〉,《國文天地》(1989.8)。
顏文雄,〈阿美民謠研究〉,《中國一周》第746期(1964. 2)。
瘂弦,〈閃爍的星群——簡介二十位軍中詩人〉,《新文藝》99期(1946年6月),頁30。

四、傳記報導類
小民,〈我也不能遺忘──陳義芝新詩集讀後〉,《青年日報副刊》(1993.4.27)。
包黛瑩,〈陳克華突破權威顛覆道德寫作〉,《中國時報》(1995.10.24)。
包黛瑩,〈陳克華-騎鯨少年的作家夢〉,.《中國時報》 (1995)。
古繼堂,〈詩國的風浪中迎風弄潮的陳黎〉,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4 年6 月12 日)。
古繼堂,〈台灣後現代詩的重鎮— — 評陳黎的《島嶼邊緣》〉,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7 月20╱27 日)。
朱雙一,〈包容那幽渺的與廣大的— — 陳黎論〉,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2 月2 日)。
江中民,〈路寒袖與陳克華詩話連篇〉,《聯合報》(1997.7.4)。
米胥肯,〈蛋的隨想〉,《中國時報》(1995.2.16)。
余光中,〈從嫘祖到媽祖──讀陳義芝的《新婚別》〉,《聯合報副刊》(1989年.8.月9日)。
余光中,〈歡迎陳黎復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0 年9 月29 日)。
余光中,〈藝術如何消化政治?— — 評〈秋風吹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 年10 月24 日),
吳當,〈耕耘思想的花園— — 〈罰站〉賞析〉,國語日報《國語文天地》(1994 年4 月22 日)。
吳潛誠,〈閱讀花蓮:地誌書寫— — 楊牧與陳黎〉,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11 月9 日)。
呂澤加,〈陳克華在詩與非詩之間〉(上),《中央日報》(1995.8.18)。
呂澤加,〈陳克華在詩與非詩之間〉(下),《中央日報》(1995.8.19)。
李玉娟,〈陳克華-下筆有神一氣呵成〉,《中央日報》(1996.3.20)。
李有成,〈簡評《不能遺忘的遠方》〉,《聯合報副刊》(1993.4.30)。
李有成,〈原住民被殖民史— — 短評〈福爾摩莎‧一六六一〉〉,《聯合報副刊》(1995 年9 月20 日)。
李祖琛,〈人生與宇宙是詩人永恆的主題〉,《聯合文學》(1995)。
沙牧,〈從古典濾出的新韻──讀陳義芝詩集《青衫》〉,《台灣日報副刊》 (1985.7.22)。
亞弦,〈學院的出走與回歸──讀陳義芝《不安的居住》〉,《中央日報副刊》 (1998.1)。
林燿德〈重新認知本位的陳黎〉,原載《青年日報副刊》(1990 年2 月28 日)。
林燿德,〈性裡性外〉,《中國時報》(1995.1.12)。
初安民,〈評介《親密書》〉,原載中國時報《開卷版》(1992 年7 月10)。
邱婷,〈凸顯男作家的情色觀點〉,《民生報》(1994.9.18)。
洪淑玲,〈美麗深邃的亞細亞〉,《中國時報》(1997.5.29)。
洪淑苓,〈評《不安的居住》〉,《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8.3.12)。
紀弦,〈一籃子的蓮霧〉,《中央日報副刊》(1996.9.12)。
奚密,〈詩的膨脹與收縮— — 評介《給詩間的明信片》〉,原載中時晚報《時代副刊》(1992 年8 月9 日)。
奚密,〈脆弱而巨大的存在— — 評《親密書》〉,原載中時晚報《時代副刊》(1992年9 月27 日)。
徐淑卿,〈陳克華《砍頭》之後海闊天空〉,《中國時報》(1997. 7. 24)。
徐開塵,〈懸壺寫作:醫生作家想什麼?〉,《民生報》(1990.7.15)。
徐開塵,〈自我顛覆:陳克華重整詩集〉,《民生報》(1997.7.4)。
張子樟,〈評介《童話風》〉,《民生報》三十九版(1997 年11 月7 日)。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現代詩》(1984)。
張芬齡,〈交響的悲憫— — 讀陳黎〈戰爭交響曲〉〉,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5 年7 月23 日)
張芬齡,〈《親密書:英譯陳黎詩選1974-1995》導言〉,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6 月8 日)。
張春榮,〈那雙挽住夕照霞光的眼──評陳義芝詩集《青衫》〉,《青年日報副刊》(1986.5.31)。
張瑜純,〈悲天憫人且熱情的陳克華〉,《爾雅人》(1993.7.10)。
莫渝,〈一首動人的情歌〉,《國語日報》(1998.7.2)。
莊裕安〈隔壁心房的歌— — 評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時代副刊》(1990 年5 月6 日)。
許悔之,〈進退失據的扮裝秀〉,《聯合報》(1997.6.9)。
陳文芬,〈燙襯衫百分之百村上村樹〉,《中國時報》(1997.7.4)。
陳克華,〈五百五十五本破爛〉,《台灣時報》(1996.10.12)。
陳克華,〈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圖〉,《中央日報》(1998.9.3)。
陳辛,〈評介《親密書》〉,原載聯合報《讀書人版》(1992 年7 月9 日)。
陳義芝〈島嶼的夢,歷史的心— — 評《小丑畢費的戀歌》〉,民生報《讀書週刊》Ο六三號(1990 年5 月19 日)。
陳黎,〈洄漩的聲音,抽象的波濤──讀陳義芝詩集《新婚別》〉,《自立早報副刊》(1989.9.7)。
陳黎,〈展現明亮的詩風──評介《不能遺忘的遠方》〉,《聯統日報大地副刊》(1993.3.28)。
陳黎,〈閱讀花蓮文學系列講座10 〉,《更生日報》(1998.10.4)。
傅士珍,〈燦立於生活角落裡的詩〉,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2000年4 月29 日)。
焦桐,〈黃昏的魔術師──陳義芝詩集《不能遺忘的遠方》中之變貌〉,《中時晚報時代文學周刊》(1993.5.2)。
焦桐,〈忐忑的苦戀──評陳義芝詩集《不安的居住》〉,《幼獅文藝》(1998.2)。
黃永武,〈古典蒼老的中國──一九八九年度文學好書排行榜,簡評《新婚別》〉,《聯合報副刊》(1989.12.31)。
愛亞,〈不讀詩的人可以讀的詩──《不安的居住》〉,《自由時報北台在地版》(1998.4.26)。
楊兮鳳,〈春願〉,《中華日報》(1994.6.1)。
楊牧,〈雪滿前川──讀陳義芝詩集《青衫》〉,《聯合報副刊》(1984.10.20)。
楊顯榮,〈傘姿— — 賞析陳黎的〈傘〉〉,國語日報《少年文藝》(2001 年6月18日)
鴻鴻,〈生命重量與詩質──評介《不能遺忘的遠方》〉,《中國時報開卷版》(1993.4.23)。
鴻鴻,〈評介《家庭之旅》〉,聯合報《讀書人版》(1993 年5 月13 日)。
顏艾琳,〈在死亡中看見輪迴之花〉,《中央日報》(1998.7.22)。
羅任玲,〈陳克華在紅塵中修行〉,《中央日報》(1997.8.16)。
羅青,〈楊牧的「松村」(上)〉,《大華晚報》第7版(1974.10.7)。
羅青,〈楊牧的「松村」(下)〉,《大華晚報》第7版(1974.10.14)。
羅青,〈楊牧的「孤獨」(上)〉,《大華晚報》第7版(1975.7.16)。
羅青,〈楊牧的「孤獨」(下)〉,《大華晚報》第7版(1975.7.23)。
羅智成,〈最美的一種無奈──我看《不安的居住》〉,《自由時報副刊》(1998.1)。

五、網路資料
http://www.hainnu.edu.cn/LICB/LearningMethod/ResearchMethod1.htm

http://www.wenxue.com/scene/b5/critic/161.htm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yangmu.htm

http://issue.udn.com/CULTURE/WRITER/CHEN/f4.htm

http://163.23.66.66/content/cd001/works/calvin/public_html/new_page_50.htmhttp://s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openfind.php?cat=001&key=%C3C%B1X%B6%A7

http://www.ndhu.edu.tw/~tcsun/

http://www.sinobooks.com.tw/feature/teliang/list.htm

http://cls.hs.yzu.edu.tw:88/LAIHE/words/cca300001-li-v8_067-0001-i.pdf










六、訪談紀錄

附錄(一)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4月1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亞士都飯店 受訪者:葉日松

附錄(二)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4月18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亞士都飯店 受訪者:邱上林

附錄(三)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5月9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受訪者:孫大川教授


附錄(四)
訪談紀錄:
時間:95年5月19日 訪問者:林淑媚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受訪者:顏崑陽教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21期(1994年2月),頁44~59。
2. 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 — 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復刊二十一期(1994 年2 月)。
3. 馬蘇菲(Silvia Marijnissen)撰,李家沂譯,〈「造物」:臺灣現代詩的序列形式——以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為例〉,《中外文學》 368期(2003年1月),頁192~207。
4. 徐國能,〈是誰,篡奪了我們不存在的意義?— — 論陳黎〈英文課〉〉,《乾坤詩刊》十六期(2000 年10 月)。
5. 孫維民,〈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臺灣詩學季刊》27期(1999年6月),頁124~127。
6. 奚密,〈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368期(2003年1月),頁208~
7. 奚密,〈世紀末的滑翔練習— — 陳黎的《貓對鏡》〉,《中外文學》二十八卷一期(1999 年6 月)。
8. 奚密,〈本土詩學的建立— — 讀陳黎《島嶼邊緣》〉,《中外文學》二十五卷十二期( 1997 年5 月)。
9. 奚密,〈從透明的海岸出發— — 《當代台灣詩人新作展》〉,《中外文學》二十四卷十一期(1996 年4 月)。
10. 奚密,〈從現代到當代— — 從米羅的《吠月的犬》談起〉,《中外文學》二十三卷三期(1994 年8 月)。
11. 洪淑苓,〈詩的鈕扣,情的瘡痂──讀陳義芝《青衫》詩集〉《文訊》(1985.6)。
12. 林燿德,〈幽幽吐出一株雪香的蘭──論陳義芝的詩〉《文藝月刊》(1986.11)。
13. 周文龍,〈濃與淡:淺論楊牧和羅青的詩〉,《中外文學》18卷12期(1990年5月),頁32~58。
14. 沈奇,〈時間、家園與本色寫作──評陳義芝的詩〉《文訊雜誌》(1996.12)。
15. 李瑞騰,〈釋楊牧的「向遠古」〉,《幼獅文藝》48卷5期(1978年11月),頁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