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0: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靖琦
研究生(外文):huang ching chy
論文名稱:菩薩道與菩薩戒關係之研究--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nd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Based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Yogācāra-bhūmi‧śīla-patala》
指導教授:劉國威劉國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菩薩菩薩道菩薩戒三聚淨戒人間佛教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1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呈現菩薩戒精神內涵與特色,以做為大乘佛教實踐理論的基礎;並給予有心持守菩薩戒者不拘泥戒相、怯畏於菩薩道的實踐。讓菩薩行者把握菩薩戒的精神,活用於生活,不落於眼高手低的偏差。再者,從菩薩行為準則(菩薩戒)的角度切入菩薩解脫之道(菩薩道),探討兩者所呈顯的因果、含攝關係,以增進菩薩行者持戒的信心與力量。
本文以初期大乘時期的菩薩道思想與漢譯的瑜伽菩薩戒為考察範圍。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資料處理為主,將資料咀嚼消化後,教證多於理證,歸納多於演繹,展現在菩薩道與菩薩戒兩個範疇之間的關係。
關於章節內容:第二章文中首先探討菩薩一辭來源、本生談與菩薩思想的產生,尋求菩薩於大乘佛教時期的意義、人格特質。包含菩薩道形成、修行階位;最後依菩薩道的實踐原則來論說實踐六度四攝的意義。第三章討論到大乘戒歷史淵源及基本戒學概念;並從大乘經論內容理解菩薩戒內涵、特點,再銜接到中國菩薩戒的傳承發展。最後以《瑜伽師地論‧戒品》,提出總攝菩薩戒的三聚淨戒意涵與實踐。第四章從實踐、因果與輔助關係,論說菩薩道三心為菩薩戒的實踐方針,菩薩戒為成就佛果的究竟行,菩薩戒為推動菩薩落實淨土之行。第五章探討臺灣人間佛教推動者對菩薩戒的看法。並對論文的各種探析縱觀性回顧,對於本研究未來尚可發揮與不足之處作檢討,以期使本文有更臻充實、適切發揮的空間。
研究結果:(1)發菩提心之後,若不修習大乘之行,雖然可獲得善果,但難以成就。若要實現「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願,必須修學菩薩學處,精進、不退懈。(2)持菩薩戒為自我期許的戒行後,如構成犯戒,除了懺悔還淨外,與三要門相應,方能循序持守菩薩淨戒。(3)瑜伽菩薩戒是止惡、修善、利生,落實於六度四攝的實踐,其實踐德目所展現的現世關懷,使菩薩戒具有豐富的人間性,福慧雙修的人間行。(4)從太虛、印順、星雲法師對菩薩戒看法與傳授到聖嚴法師另尋菩薩戒典範,表示了人間佛教對菩薩戒的重視,與菩薩戒的應變性。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hisattva Path and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Based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Yogācāra-bhūmi‧śīla-patal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綱要 ………………………………………………………12
第二章 菩薩道的開展與菩薩道實踐德目…………………………………………16
第一節 菩薩思想的起源 ………………………………………………………16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22
第三節 菩薩道的實踐德目 ……………………………………………………28
小 結 ……………………………………………………………………………38
第三章 大乘菩薩戒及其思想意涵…………………………………………………40
第一節 大乘戒的發展 …………………………………………………………40
第二節 大乘菩薩戒 ……………………………………………………………50
第三節 三聚淨戒之思想意涵 …………………………………………………70
小 結 ……………………………………………………………………………87
第四章 菩薩道與菩薩戒之關係……………………………………………………90
第一節 實踐關係:菩薩道三門為菩薩戒的實踐方針 ………………………90
第二節 輔佐關係:菩薩戒輔佐菩薩落實淨土之行 …………………………98
第三節 因果關係:菩薩戒為成佛果德的究竟行……………………………107
小 結……………………………………………………………………………111
第五章 結 論………………………………………………………………………113
第一節 臺灣佛教菩薩道的現代發揚與倫理道德之推動……………………113
第二節 全文回顧與研究結果…………………………………………………127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132
參考書目 ……………………………………………………………………………134
附錄 …………………………………………………………………………………140
【參考書目】
一、原 典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五十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後秦‧鳩摩羅什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大智度論》百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五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北涼‧曇無讖譯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二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姚秦‧竺佛念譯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四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陳‧真諦譯
《攝大乘論》三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一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經》六十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一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東晉‧實叉難陀譯
《八十華嚴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唐‧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卷百,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唐‧窺基撰
《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三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唐‧道士撰
《法苑珠林》,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三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唐‧智首撰
《四分律疏》二十卷,收於《卍續藏經》第六十六冊,(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會印行,1967)。
宋‧僧伽跋摩譯
《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八冊,(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社,1978年)。

二、中文論著
(一)著 書(依姓氏筆劃序分)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太虛法師《瑜伽戒本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六冊,(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出版年不詳)。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冊,(台北:佛光文化,2004年)。
王海林 釋譯《瑜伽師地論》,(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年初版)。
中村 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股份有限公司,1997)。
印順法師《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年)
《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年)。
《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人間佛教論集》,(台北:正聞出版社,2002年)。
平川 彰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10初版)。
平川彰 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水野弘元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2年)。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7年)。
汪宗衍《天然和尚年譜》,載藍吉富《大藏經補續》卷二十二,(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宗喀巴造,釋大勇譯《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新文豐,1987年)。
宗喀巴著,湯薌銘譯《菩提正道菩薩戒論》,(台北:佛教出版社,1989年)。
吳汝均《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依淳法師《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87年)。
星雲法師《佛光教科書‧佛光學》第十一冊,(台北:佛光文化,1999年)。
昭慧法師《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
陳兵《重讀釋迦牟尼》,(台北:橡樹林文化,2003年)。
梶山雄一等十人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4年)。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1999年)。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2000年)。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學思歷程》,(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戒律學綱要》,(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8年)。
《法鼓山的方向》,(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淨土在人間》,(台北:法鼓文化,2003年)。
《菩薩戒指要》,(台北:法鼓文化,2004年3月,二版)。
演培法師《入中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滿濟法師《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慧嚴法師《淨土概論》,(台北:東大出版,1998年)。
證嚴法師《慈濟的訊息》,(台北:慈濟,1990年)。
續明法師《戒學述要》,(高雄:慈源禪寺,1993年)。
體韜法師《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二)叢 書(依姓氏筆劃序分)
太虛法師<人生佛學的說明>,載《太虛大師全書》第五冊,(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出版年不詳)。
<佛教人乘正法論>,載於《太虛大師全書》第五冊,(台北:善導寺流通處)。
<瑜伽戒本講錄>,載《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六冊,(台北:善導寺流通處)。
<菩薩學處>,載於《太虛大師全書》第三十三冊,(台北:善導寺流通處)。
<志行之自述>,《太虛大師全書》第三十三冊,(台北:善導寺流通處)。
<建設人間淨土論>,載《太虛大師全書》第四十九冊,(台北:善導寺流通處)。
木村泰賢<菩薩論>,載《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六十九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7年)。
佐伯定胤<瑜伽師地論解題>,載《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九十六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星雲法師<瑜伽師地論>,載《佛教叢書之二:經典》,(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5年)。
<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載《人間佛教系列‧佛教篇》(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佛光教科書‧佛光學》第十一冊,(台北:佛光文化,1999年)。
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下,載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六冊,(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11月)。

(三)期 刊(依姓氏筆劃序分)
干瀉龍祥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起源與展開>,載於《菩提樹》342期,(1971年5月)。
王順民<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
朱斐<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和實踐之道>,載於《慧炬雜誌》第317期,1990年9月。
見晨法師<大乘菩薩道思想的形成:從原始佛教時期貫通到部派佛教時期>,載於《宗教哲學》第34期,2005年10月。
吳洲<人間佛教與現代倫理>,載於《普門學報》第18期,2003年。
空寂法師<論佛教戒律觀對「罪」的看法>,載於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93年3月29日。
林崇安<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載於《內觀雜誌》,2004年。
屈大成<佛教戒律的方便精神>,載於《佛教與當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2月。
佛慈法師<入大乘的不二法門—菩提心>,載於《閩南佛學院》第二輯,2003年。
星雲法師<星雲日記>,載於《普門雜誌》第202期,1996年。
<中國佛教階段的發展芻議>,載於《普門學報》第1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0年)。
界文法師<瑜伽菩薩戒之特質初論>,載於《戒幢佛學》第三卷,(湖南省:岳麓書社,2005年)。
惠敏法師<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載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台北:中華學研究所,1998年)。
聖嚴法師<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載於《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
黃俊威<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菩薩思想初探>,載於《華梵人文學報》創刊號,2003年7月。
楊曾文<新世紀人間佛教與佛教文化建設>,載於第五屆《「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
滿耕法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簡論>,載於《普門學報》第21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
鄧子美<20世紀中國佛教智慧的結晶——人間佛教理論的建構與運作>,載於《法音》第6、7期,1998年。
藍吉富<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載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年)。

(四)論 文(依姓氏筆劃序分)
王惠雯《宗喀巴菩薩戒思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六月。
妙延法師《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詮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滿紀法師《「菩薩唯識觀行」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4年3月。

二、日文論著(依姓氏筆劃序分)
平川 彰《初期大乘仏教の研究》二,(東京:株式会社春秋社,1997年,三版)
干瀉龍祥《本生經類の思想史的研究》第三章(改訂增補版,山喜房)。
西義雄《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東京:東大出版社,昭和47年6月10日)。
羽田野伯猷 編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チペット佛典研究會. 第二輯第一分冊版下》(京都:法藏館,1993年)。

三、辭 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藍吉富編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星雲法師監修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四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