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本參考文獻分成專書、碩博士論文、期刊論文三部份。
2.專書部分又分為馮友蘭之著述、研究馮友蘭之著述、及其他三類。
3.書目順序依著作者筆畫數排列。
壹、專書
一、馮友蘭之著述
《三松堂全集》計十四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版。
二、研究馮友蘭之著述
王鑒平:《馮友蘭哲學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田文軍:《馮友蘭與新理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田文軍:《馮友蘭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中華編:《馮友蘭先生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中華:《馮友蘭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宋志明、梅良勇:《馮友蘭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汪中江、高秀昌編:《馮友蘭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金春峰:《馮友蘭哲學生命歷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
殷鼎:《馮友蘭》,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高秀昌編:《舊邦新命――馮友蘭研究第2輯》,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陳戰國:《馮友蘭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程偉禮:《信念的旅程-馮友蘭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馮鍾璞等編:《馮友蘭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
單純、曠昕主編:《解讀馮友蘭》(四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蔡仲德:《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蔡仲德編:《馮友蘭研究》第1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鄭家棟:《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年。
鄭家棟、陳鵬選編:《追憶馮友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鄭家棟、陳鵬選編:《解析馮友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三、其他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王充 :《論衡》 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委員會 ,1978年。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 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王先謙 :《荀子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年。
朱熹:《四書集注》 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朱熹 :《朱子語類》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0年。
朱熹:《二程遺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朱熹 :《四書集註》 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4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 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 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李明輝(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4。
金岳霖:《論道》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 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 臺北:東方出版社,1996年。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 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洪謙:《維也納學派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臺灣:學生書局,1986。
孫希旦:《禮記集解》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孫詒讓:《墨子閒詁》 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 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高思謙:《中外倫理哲學比較研究》 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張載 :《張子全書》 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
張立文 :《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張昭軍:《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郭慶藩 :《莊子集釋》 臺北:中華書局 ,1973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陳來:《有無之境 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臺北:商務印書館,2002年。
焦循:《論語通釋》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黃公偉:《中國近代學術思想變遷史》 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
黃宗羲:《明儒學案》 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黃宗羲:《宋元學案》 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程顥、程頤 :《二程集》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賀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
賀麟:《文化與人生》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鄔昆如:《倫理學》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熊十力 :《讀經示要》 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
黎靖德:《朱子語類》 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 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劉輝章:《齊克果的人生哲學》 臺中:普天出版社,1969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與現代化》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錢穆 :《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二)、(五)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0年。
錢穆:《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錢穆 :《中國思想史》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譚嗣同 :《譚嗣同全集》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
貳、碩博士論文
馬亞蘭:〈論馮友蘭的人倫學說〉,黑龍江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東超:〈生命的層級馮友蘭人生境界說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博士論文,1997年。
参、期刊論文
金春峰:〈關於馮友蘭先生的幾個有爭論的問題〉,《哲學與文化》,29卷3期,2002年3月。金春峰:〈馮友蘭先生批孔的前前後後及其教訓-兼論「新理學」體系非新儒學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0年2月。洪曉楠:〈馮友蘭與維也那學派〉,《中州學刊》,1992卷2期,1992年3月。
柴文華 李文遠:〈馮友蘭的人生境界說探析〉,《天府新論》2001年第2期。
陳來:〈馮友蘭先生的終極關懷〉,《中國文化》,1991年春季號。
張岱年:〈馮友蘭先生《貞元六書》的歷史意義〉,《中州學刊》,1991卷第1期,1991年1月。
傅偉勳:〈馮友蘭的學思歷程與生命坎坷〉,臺灣《當代》,1987年第13、14期。塗又光:〈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中州學刊》,1989卷1期,1989年1月。
楊國榮:〈道德與人的存在〉,《中州學刊》,2001卷4期,2001年7月。
馮契:〈「新理學」的理性精神〉,《學術月刊》,1991年2月。
蒙培元:〈評馮友蘭的境界說〉,《學術月刊》,1991年5月。
範鵬:〈馮友蘭的境界說〉,中國現代哲學史研究會編《中國現代哲學與文化思潮》,求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劉述先:〈平心論馮友蘭〉,臺灣《當代》,1988年第35期。鄭家棟:〈馮友蘭新理學再評價〉,《中州學刊》,1989卷6期,1989年11月。
蕭萐父、田文軍:〈舊邦新命 真火無疆〉,《中州學刊》,1991卷6期,1991年11月。
嚴書翔:〈馮友蘭哲學的兩種方法論析〉,《中州學刊》,1992卷2期,199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