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6: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月雲
研究生(外文):HUANG YUEH YUN
論文名稱:戲曲文武場教學之研究-以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為例
指導教授:林谷芳林谷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藝術學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戲曲文武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文以臺灣戲曲音樂現況與其戲曲音樂文武場人才之關係,研究戲曲音樂教育、人才培養及戲曲音樂藝術發展的影響。並藉由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傳統音樂科,專業戲曲音樂教育的發展歷程背景分析及主要研究對象。
第一章:緒 論 第二章:台灣目前文武場現況及成科緣由
第三章:課程的設計 第四章:教師與學生的素質 第五章:學生出路的分析
第六章:結論 參考書目 附表 訪談紀錄
專 書
蔣 青 《中國戲曲音樂》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5)頁2、10、18、19、 20
徐希茅 《音樂美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頁51
丹青藝叢編委會 《民族音樂概論》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9)
林鋒雄 《我國戲曲教育芻論》 (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1981)
栗桂娟 《中國曲藝與曲藝音樂》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9)
張光濤、曹俊麟 《國劇職業學校課程科目表》 (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1985)
韓幼德 《戲曲表演美學探索》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5)
張德林 《京劇藝術教程》 (江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何為 《戲曲音樂研究》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5)
許德寶 《戲曲音樂思辦》 (陜西:陜西旅遊出版社 2002)
何為 《何為戲曲音樂論》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8)
張澤倫 《中國戲曲音樂概論》 (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中國戲劇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中國崑劇研究會編 《中國戲曲藝術教程》
(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3)
常靜之 《中國近代戲曲音樂研究》 (北京:民音樂出版社 2000)



論 文
王學彥 (台灣京劇文武場教育發展現況與影像) 《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在職碩士班音樂教育組碩士論文 2003》
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申請改制台灣戲曲學院計畫書 2006)
王士儀 (試論國具高等教育學程規劃與發展) 《兩岸表演藝術教育研討會論
文集 1989》
林顯源 (傳統戲曲在台灣精緻化的過程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
士論文 1998》
侯剛本 (台灣京劇教育與就業現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2001》
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戲曲風華~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元年專輯 1997)


期 刊
王 遠 (基礎音樂教育改革) 《中國音樂季刊 2005》 頁193、194
周 龍 (高等戲曲藝術院校發展策略思考)《中國戲曲學院學報 2005》 頁6
趙 岩 (論音樂教育的文化拓展) 《藝術教育 2005》 頁24
沈惠如 (匠代西學思潮對中國戲曲的影像兼論匠代中西戲曲文化交流歷史定
位)《戲曲研究 2004》
漢寶德 (我國藝術教育番展之障礙) 《復興學刊第十八期 台北國立復興劇
藝實驗學校 1996》
鍾傳幸 (我們需要一套能學以致用的戲曲教育) 《復興學刊第十八期 台北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1996》
魏子雲 (一探科班教育) 《表演藝術雜誌第三十六期 1995》
齊建華 (戲曲藝術的市場意誤與現象意誤) 《戲曲研究 2004》
陳幼韓 (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美學個性的今日觀) 《中國戲曲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滙編
1987》
何為 (戲曲聲樂的傳統與未來) 《中國戲曲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滙編 1987》

荊乃立 (中國戲曲的現狀及其未來發展的預測) 《中國戲曲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滙編
1987》
朱穎輝 (中國戲曲改革的道路) 《中國戲曲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滙編 198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智和,〈明代職業戶的初步研究〉,《明史研究專刊》,4期,1981年12月。
2. 吳智和,〈明代的江湖盜〉,《明史研究專刊》,1期,1978年7月。
3. 吳智和,〈明代江河船戶〉,《明史研究專刊》,1期,1978年7月。
4.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8期,2003年8月。
5. 朱鴻,〈明惠帝的用人政策〉,《師大歷史學報》,13期,1985年6月。
6. 呂士朋,〈明代之中越關係〉,《東海圖書館學報》,11期,1972年6月。
7. 林為楷,〈明代偵防體制中的夜不收軍〉,《明史研究專刊》,13期,2002年3月。
8.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會風氣變遷——禮制與價值觀的改變〉,《大陸雜誌》,88卷3期,1994年。
9. 邱仲麟,〈點名與簽到--明代京官朝參、公座文化的探索〉,《新史學》,9卷2期,1998年6月。
10. 邱澎生,〈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九州學刊》,5卷2期,1992年。
11. 許振興,〈論明太祖的家法-《皇明祖訓》〉,《明清史集刊》,卷3,1997年。
12. 許賢瑤,〈明代的勾軍〉,《明史研究專刊》6期,1983年6月。
13. 連啟元,〈明代的巡倉御史〉,《明史研究專刊》,14期,2003年8月。
14.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之數量分析〉,《思與言》,16卷2期,1978年7月。
15. 蔣竹山,〈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8卷2期,199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