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王以仁(民71),<台灣省國民小學所在地、規模大小與教育素質有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鍾和(民84),<父母管教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秀媚(民75),<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與智力之比較>,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民77),《教育的未來導向》,臺北:文景。
林清江(民74),<進一步的教育機會均等政策與措施>,《教育的紮根與創新》第二輯,臺灣省政府教育廳,68-72。
林文達(民72),<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一卷,第48期,頁87。林明地(民91),《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江文吉(民89),<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學生學習與思考方式、創造性、認知與自我統整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新華(民85),《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李亦園(民72),《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歐用生(民81)。《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坤崇、歐慧敏(民85),《行為困擾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建興、簡茂發(民81),<縮短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山胞教育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茂興、余伯泉(民84)編譯,《行為態度》,台北:五南。
洪麗晴(民90),<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推理表現與其策略使用之差異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孫志麟(民83),<教育研究資訊>,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胡夢鯨(民84),<國中教育資源之探討>,國立高雄師大教育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隆盛(民78),<花蓮縣宜昌國小智力測驗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張佳琳(民82),<台灣教育史>,台灣省:台灣文獻會。
張建成、黃鴻文(民82),<家長教育程度及職業影響學童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莊勝義(民78),<臺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民75),<教育機會均等理想與實踐>,載於《理論與政策》,創刊號,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黃炳煌(民77),《教育問題透視》。臺北:文景。
黃昆輝(民61),<論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論叢》,臺北:文景。
黃昆輝(民67),<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0期。
黃茂夫、高淑芳、胡悅倫、溫寶珠(民84),《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蓋浙生(民76),《探尋教育的軌跡》,臺北:文景。
陳奎憙(民89),《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民8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楊 瑩(民81),<從教育機會均等談高級中等教育之改革>,《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楊 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傳國(民74),《山地學校問題》,台北:師大書苑。
華加志(民83),《山地學校缺乏文化刺激》,台北:師大書苑。《》
國立花蓮師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民83),《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教育部委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張建成、黃鴻文(民82),<光復以來台灣山胞之教育成就及其家庭相關因素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教育部(民83),《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3),《八十二學年度山胞教育研討會實錄》,教育部委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部(民92),《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5),《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台北:教育部編印。
許木柱(民81),《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木柱、李亦園(民76),<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族為例的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4輯。
許添明、廖鳴鳳,(民86),<我國教育優先區計劃問題與對策—以花蓮縣第一年實踐經驗為例>,《教育研究資訊》,台北:國家圖書館。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民80),《學習適應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陸君約、盧欽銘(民80),《國民中學智力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楊國樞(民74),《人格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楊孝(民81),《台灣地區山胞教育資料收集、整理與問題分析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委員會編印。
楊傳國(民74),<開發山地兒童天賦潛能>,《師友月刊》,第217期。楊 瑩(民77),<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孟穎(民91),<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孟穎(民9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台北:教育部編印。蔡中涵、林天生(民81),《山胞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劉慶中、藍瑞霓、謝高橋(民88),《原住民學童情緒管理》,台北:教育部教育委員會編印。
蕭全政,(民87),<從政治學三個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理論與政策》,台北:五南。盧 強(民75),<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調查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民82),《家庭環境診斷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高橋(民80),《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簡茂發(民73),<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復勇(民75),《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之比較》,台北:山地文化。
譚光鼎(民87),<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師大教育研究集刊》,第40輯。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C. A. (1967), “Sociological Factors in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in Social Objectives in Educational Planning”, Study Group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France:Paris
Apple, Michael W. (1986). "Review Article : Bringing the Economy back into Educational Theory." Educational Theory Vol. 36, no. 4 (Fall) :403-15.
Bowles, S. (1971), Unequal educ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New York:Basic Books.
Bowles, Samuel & Herbert Gintis(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Basic Books.
Burger, H.(1968). Ethnic-pedagogy: A manual in sensitivity with techniques for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teaching by fitting ethnical patterns, Alabamian, N.M.: Southwestern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Laboratory, Inc.
Christie, T. (1970),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 13~31.
Coleman, J.S. (1966),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 C. :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Cosin, J & M. Hales (eds.)(1983), Education ,Policy and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Dweck, C. S. (1986), “Motivation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1040~1048.
Evetts, J. (1973).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Idea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Flanagan, J. C. (1974), Project talent: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ess, R. & Shipman, V. (1965), “Early experience and socialization of cognitive mode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millan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9),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L. W. Anderson(ed.), The effective teach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 of mor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Maslow, A. H. (1968), “Som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ies”, Harward Educational Review, Fall, 38, 691.
Miller, P.H. and E.W. Cordon. (ed. ) (1974),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 Y.:AMS Press.
Moynihan, D. P. (1965), The Negro family: The case for national action,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Labor.
Parson,T. (1971),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 N.J.:Prentice-Hall.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Ruggiero, V. R. (1988), Teaching think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Harper & Row.
Sewell, W. H. & Hauser, R. M. (1975),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Earnings: Achievement in the early Career, New York: Academic.
Shulman, L. (1970),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0), 371~396.
Slavin, R. E. (1987), “Mastery learning reconsidered”,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57), 1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