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書籍
王國芳與郭本禹。《拉岡》。台北:生智,1997。
王逢振。《女性主義》。台北:揚智,1995。
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1999。
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1999。
李小江。《解讀女人》。南京:江蘇人民,1999。
李小紅、朱虹、董秀玉合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李志薔。《電視電影‧偶像劇/艷光四射歌舞團──一部電影的完成》。台北:遠足,2004。
李彥春等。《影視藝術欣賞》。台北:五南,2002。
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台北:揚智,1996。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88。
肖魏。《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周華山。《閱讀性別》。南京:江蘇人民,1999。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1994。
林芳玫等。《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2000。
金一虹與劉伯紅。《世紀之交的中國婦女與發展:理論、經濟、文化與健康》。南京:南京大學,1998。
金元浦編。《影視藝術鑑賞》。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9。
洪鎌德。《女性主義》。台北:一橋,2003。
高鑫編。《影視藝術欣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1。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1997。
張健編。《影視藝術欣賞》。台北:五南,2002。
張國剛編。《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張敏杰。《中國古代的婚姻與家庭》。杭州:浙江人民,2004。
張鳳鑄等。《影視藝術新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0。
張樹棟與李秀領。《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1996。
陳文泉。《影視戲劇導演技術基礎》。台北:合記,1987。
陳光中。《電視社會學》。台北:桂冠,1993。
陳龍。《中國近代通俗戲劇》。台北:東大,2002。喬昭華等編。《服飾與生活》。北縣蘆洲:空大,2003。
閔家胤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楊大春。《傅柯》。台北:生智,1995。
粱濃剛。《回歸佛洛依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89。
葉立誠。《中西服裝史》。台北:商鼎,2000。
雷庚玲。《國內八點檔連續劇所顯示的親子互動模式》。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1996。
趙耀。《圖框世界》。台北:志文,1988。
劉現成編。《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2001。
歐陽洁。《女性與社會權力系統》。藩陽:遼寧畫報,2000。
蔡琰。《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2000。
鄭曉江編(1999),《中國文化生育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
盧嵐蘭。《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1996。
謝章富。《電視映像美學析論》。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會,1996。
謝鵬雄。《男人的美學》。台北:方智,1998。
魏國英編。《女性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2000。
顧燕翎與鄭至慧合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
(二)翻譯專書
Allen, Robert C.原著。李天鐸譯。《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1993。
Archer, John原著。簡皓瑜譯。《性與性別》。台北:巨流,2004。
Aumont , Jacques原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1996。
Barthes, Roland原著。敖軍譯。《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碼》。台北:桂冠,1998。
Barthes, Roland原著。許薔薔與許綺玲合譯。《神話學》。台北:桂冠,1998。
Basow , Susan A.原著。劉秀娟與林明寬合譯。《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1996。
Berger, Arthur Asa原著。黃新生譯。《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1992。
Clatterbaugh , Kenneth原著。劉建台與林宗德合譯。《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女書文化,2003。
Cohan, Steven原著。張方譯。《 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1997。
Eagleton, Terry原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
Farrell , Warren原著。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合譯。《男性解放》。台北:婦女新知,1987。
Fiske, John原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1995。
Goldberg, Herb原著。劉兆蘭譯。《兩性新關係》。台北:新苗文化,2000。
Gratch, Alon原著。張美惠譯。《這就是男人》。台北:張老師,2001。
Gurevitch, Michael原著。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1994。
Hobson , Dorothy原著。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合譯。《肥皂劇》。台北:弘智,2004。
Hopcke, Robert H.原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1997。
Katz, Steven D.原著。井迎兆譯。《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台北:五南,2002。
Leader, Darian原著。龔卓軍譯。《拉岡》。台北:立緒,1998。Lurie, Alison原著。李長青譯。《解讀服裝》。台北:商鼎文化,1994。
O’Sullivan, Tim原著。楊祖珺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1998。
Pittman , Frank原著。楊淑智譯。《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台北:牛頓,1995。
Schwanitz, Dietrich原著。劉海甯與郜世紅合譯。《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台北:商周,2003。
Simmons, Rachel原著。曾如瑩譯。《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台北:商周,2003。
Stam, Robert原著。陳儒修與郭幼龍合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2002。
Tong , Rosemarie Putnam原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
Tong, Rosemarie Putnam原著。艾曉明等譯。《女性主義思潮導論》。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2002。
Tumer , Graeme原著。唐維敏譯。《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1998。
Ward, Peter原著。廖億蒼譯。《影視攝影與構圖》。台北:五南,2005。
Weedon , Chris原著。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
Zettl , Herbert原著。葉春華譯。《錄影製作:觀念、原理與科技》。台北:亞太,1999。
Zettl, Herbert原著。廖祥雄譯。《映像藝術》。台北:志文,1989。
Zoonen, Liesbet van原著。張錦華與劉容玫譯。《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2001。
(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王世哲。〈男性情慾研究後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00):37-48。
王雅各。〈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996):1-6。余芳珍。〈五四女權論述下的陰影與重生〉。《聯合文學》150(2002):88-116。
吳知賢。〈國內八點檔連續劇的價值意涵分析〉。《視聽教育》45.3(2003):15-24。
吳娟寧。〈畫出生命的靈魂:關錦鵬鏡頭下的才女潘玉良〉。《公視之友》71(2004):7-9。
李宗定。〈許文學一個未來:從「人間四月天」的流行談文學的永恆與再生〉。《聯合文學》16.7(2000):120-130。李美枝與鍾秋玉。〈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1996):260-299。
李嘉齡與李嘉宜。〈言情小說對女性性別角色的建構--以臺大電機系BBS羅曼史版的發言為例〉。《清雲學報》22.1(2002):283-291。
李慧馨。〈電視劇製播與收視率—一個情境和結構取向的探討〉。《藝術學報》71(2002):115-123。林志鴻。〈濃豔的文化色調 流動的燦麗詩篇-葉錦天的創作時態〉。《藝術家》57.3(2003):468-475。林奇伯。〈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很交織鄉土劇〉。《光華》25.1(2000a):86-93。林奇伯。〈八點檔連續劇小傳〉。《光華》25.1(2000b):94-95。林奇伯。〈擦亮八點檔招牌--台灣電視再逢春〉。《光華》27.12(2002):80-87。林芳玫。〈「阿信」連續劇觀眾研究:由觀眾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台灣社會研究》22(1996):153-193。
夏士芬。〈連續劇內容之社會價值觀分析〉。《民意研究季刊》189(1994):98-140。孫康宜。〈男性「自我認同」危機新看〉。《當代》95(1994):88-95。祝平一。〈說「猛男」〉。《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3(1999):7-8。
高肖梅。〈三種境界.百般情緒--小津、溝口與山田洋次〉。《電影欣賞》15.6(1997):20-22。張昌彥。〈「日本通俗劇專題」引言〉。《電影欣賞》15.6(1997):10-15。張筠。〈「紅樓夢」婦女服裝色彩初探〉。《東方人文學誌》2.4(2003):183-198。張維安。〈生活世界與兩性關係〉。《婦女與兩性學刊》5(1994):109-131。張潔宇。〈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音愛與被愛的故事〉。《歷史月刊》147(2000):42-48。曹琬凌。〈文學活了 橘子紅了—公視文學劇場精緻策略之個案探討〉。《廣電人》80(2001):43-47。畢恆達。〈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2003):51-84。陳佑任。〈父權意識形態下的男性經驗探究:以三位國小教育人員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7(2003):121-156。陳淑美。〈回首「人間四月天」-徐志摩永遠的「追尋」〉。《光華》25.3(2000):42-51。陳莉青。〈戲劇金三角,品質沒煩惱—「橘子紅了」讓八點檔直逼電影美學〉。《公視之友》37(2001):6-8。
陳莉青。〈畫魂—關錦鵬大導演首度跨足小螢幕的精心之作〉,《公視之友》65(2003):4-6。
陳碧月。〈淺談琦君「橘子紅了」所呈現的意義〉。《台灣文學評論》1.2(2001):220-228。
喻國雄。〈淺談戲曲服裝其美學與功能〉。《台灣戲專學刊》7(2003):157-185。
彭懷真。〈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996):16-26。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2000):5-42。黃 囇莉。〈是盟友還是對手?男性研究V.S.女性主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00):25-27。
黃白雪。〈「人間四月天」驚奇叫座:志摩的抉擇炒熱愛情市場〉。《新新聞》674.675(2000):122-129。楊明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武術再現的政治〉。《海峽兩岸電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95-101。
楊照。〈失去父親的男人們〉。《聯合文學》12.10(1996):68-71。鄒景平。〈網路人間四月天:台灣網友著「摩」,兩岸文化再交流〉。《兩岸雙贏》14(2000):40-45。趙庭輝。〈英國媒體與文化研究的回顧: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傳統〉。《傳播文化》7(1999):47-100。趙庭輝。〈電視偶像劇《薰衣草》:愛情神話的建構與再現〉。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傳播與風險社會」學術研討會。澳門地區,2004。
趙庭輝。《台灣電視中的大陸歷史劇—美學、敘事與陽剛特質》。財團法人張思恆文教基金會。2004b。
趙庭輝。〈電視偶像劇《吐司男之吻》:寫實主義的建構與再現〉。《傳播與管理研究》5.1(2005a):27-58。趙庭輝。〈大陸歷史劇《三國演義》:陽剛特質的建構與再現〉。《藝術學報:綜合類》1.2(2005b):31-52。趙庭輝。〈電視偶像劇【薰衣草】:愛情神話的建構與再現〉。《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2(2005c):131-172。趙喬。〈單元連續劇與女性意識—從中日連續劇比較談起〉。《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1997):239-259。
劉毓秀。〈走出「唯一」,流向「非一」:從佛洛伊德到依蕊格萊〉。《中外文學》24.11(1996):8-39。蔡篤堅。〈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00):16-19。
樸月。〈惺惺相惜各成痴-琦君的橘子紅了〉。《明道文藝》311(2002):134-139。蕭瓊瑞。〈造型與美感〉。《藝術家》58.2(2004):302-307。
簡成熙。〈男性研究在性/別研究及教育上的價值〉。《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00):20-24。
蘇志徹與張阿青。〈從情慾之意象探索服飾語彙之表現〉。《樹德科技大學學報》5.2(2003):145-157。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創刊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998年7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六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998年12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十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999年4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十九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0年2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三十七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1年7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六十五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3年11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之友》第七十一期。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4年5月。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1998-1999》。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999。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 1999-2000》。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0。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 2001》。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1。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 2002》。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2。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 2003》。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3。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年度報告 2004》。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4。
(四)學術論文專著
牛慶福。《由電視劇看中國婦女角色的變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81。王敏如。《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0。王韻儀。《我國電視連續劇在製作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86。田易蓮。《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社會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2000。吳菊芳。《「莒光園地電視教學」單元劇之文本、解讀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北投區,1996。宋詩盈。《台製偶像劇的本質與「擬像」-以流星花園為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縣官田鄉,2005。阮梨碧。《潘玉良的人格發展與藝術創作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中正區,2005。周君蘭。《電視收視與價值觀認同之關聯性分析—以「飛龍在天」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大林鎮,2002。林欣平。《台灣八點檔電視劇內容價值觀分析及國小學童電視劇價值觀批判思考教學探討》。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中區,2003。林惠珊。《民視「日正當中」行銷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士林區,2004。林端瑞。《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1。
夏士芬。《連續劇內容之價值體系與社會指標的關聯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士林區,1993。秦嘉菁。《電視劇中家庭概念之呈現方式及閱聽人解讀型態之研究—以「中視劇場—花系列」節目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99。耿慧茹。《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4。袁櫻珊。《華語地區無線電視產業競爭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淡水鎮,2002。高世威,《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0。許麗雪。《機器裡的靈魂:當代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2005。郭江東。《家庭價值取向之變遷:傳統與現代—電視連續劇的分析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78。陳怡君。《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4。陳明輝。《台灣無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交通大學文化社會策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2002。陳慧玲。《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2003。陳慧婷。《台灣媒體諷刺文化之社會意涵分析—以諷刺劇我們一家都是人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99。曾維瑜。《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1。楊維倫。《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3。趙培華。《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鼓山區,2001。劉惠君。《貞子爬出古井之後:當代日本恐怖電影之女性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淡水鎮,2005。劉菁菁。《電視戲劇節目描述的人際衝突及其抒解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1987。蔡秀玲。《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為研究對象》。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0。蔡雅敏。《日本偶像劇行銷宣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大安區,2003。鄭智銘。《日劇在台所引發哈日風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士林區,2004。謝佳凌。《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文山區,2001。蘇宇鈴。《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1999。(五)報紙新聞
江中明。〈公視文學劇 人間四月天 令觀眾著了摩〉。《聯合報》(2000年1月25日)。第7版。
李筱雯。〈畫魂「視敗」 李嘉欣恐「劇」〉。《星報》(2004年4月8日)。第5版。
徐賢淑。〈徐志摩有愛 網友最愛〉。《民生報》(2000年1月20日)。第21版。
盛榮萱。〈大師巧手密密逢 人物性格慢慢磨 葉錦添 紅了橘子〉。《星報》(2001年6月17日)。第2版。
粘嫦鈺。〈靈魂、自由、成長…摩語正流行 收視率1﹪網路引爆狂熱 徐立功被電視台追著跑〉。《聯合報》(2000年1月25日)。第7版。
粘嫦鈺。〈公視新八點檔 橘子紅了三妻四妾今晚登場〉。《聯合報》(2001年7月2日)。第26版。
彭素娟。〈人間四月天 熱得不像話〉。《星報》(2000年2月2日)。第5版。
游淑綺。〈本土偶像劇 現在正流行〉。《星報》(2004年12月13日)。C3版。
楊起鳳。〈惠聚揮摩棒 大發人間財 取得DVD VCD發行權 放手撈一票〉,《星報》(2000年2月2日)。第5版。
褚姵君。〈李嘉欣「畫魂」中文台重播〉。《民生報》(2004年8月10日)。C3版。
褚姵君與吳起綜。〈偶像劇大洗牌 八點檔戰況激烈〉,《民生報》(2004年12月14日)。CS4版。
(六)網站電子化資料
http://www.pts.org.tw/公共電視網站
http://202.130.245.40/chinese/CU-c/420494.htm《北京青年報》(2003年10月13日)
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51864《銘報即時新聞》(2004年2月5日),銘傳大學傳播學院。
http://www.chiungyao.com.tw/瓊瑤官方網站
http://www.yuntech.edu.tw/~scc/column/AA/d/d_01/d_01_02.htm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心靈園地專欄
二、英文部分
Althusser, L.’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J.G. Hanhardt, ed. Video Culture: A Critical Investigation, pp.56-95. NY: Visual Studies Group Press, 1986.
Ellis, J. ’Broadcast TV as Culture From’/’Broadcast TV as Sound and Image’, Visual Fictions: Cinema, Television, Video, pp.111-144. London: Routledge,1992.
──‘Broadcast TV Narration’. Visual Fictions: Cinema , Television ,Video , pp.145~159. London:Routledge , 1992.
Fiske, J. ’Gendered Television: Masculinity’, Television Culture, pp.198-223.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7.
──‘Narrative’, Television Culture:Popular Pleasures and Politics, pp.128-148.
London:Methuen, 1987
──‘Realism’, Television Culture: Popular Pleasures and Politics, pp.21~36.
London: Methuen, 1987
Gledhill, C.’ Genre and Gender: The Case of Soap Opera’, S. Hall, ed. Repres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337-386. London: Sage,1997.
Hall, S.’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M. Gurevitch, et al.,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56-90. London: Routledge, 1982.
Mulvey, L.(1975)’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een,16(3):6-18.
Newcomb, H. ’Toward a Television Aesthetic’, Television: The Critical View, 4th edition, pp.613-627.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Nixon, S.’Exhibiting Masculinity’,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291-336. London: Sage, 1997.
Pease, B.’ The Men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New Men’s Studies’, Recreating Men:Postmodern Masculinity Politics ,pp.11-25.London and Thousand Oaks:Sage,2000
Sabo, D. and Jansen, S.’Image of Men in Sport Media: The Social Reproduction
of Gender Order’, S. Craig, ed. Men, Masculinity and the Media, pp.169-184.Thousand Oaks and London: Sage, 1992.
Sarup, M.’Lacan and Psychoanalysis’,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2nd edition, pp.5-31.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1993.
Warner, W.’ Spectacular Images: Rombo and the Popular Pleasures of Pain’ ,L. Grossberg, ed.,Cultural Studies, pp.672-688. London:Routledge,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