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4: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悅禎
研究生(外文):WU, YUE-JEN
論文名稱:先秦兩漢孔子形象演變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for the evolution of Confucious' image from Pre-Chin through Western-Eastern Han dynasty
指導教授:林慶彰林慶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75
中文關鍵詞:孔子孔子形象聖人素王玄聖法家化經學化讖緯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2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春秋時,孔子的原始形象只是斯文在玆的君子;繼而是戰國風雲的聖人,轉而成兩漢奇形異狀的素王玄聖。孔子以一人而被賦予多重角色,學說貫穿歷史,並被反覆詮釋不已,放眼古今中外,也只有少數幾位宗教創始人能有此特殊際遇。藉由孔子面貌的呈現,可以具體而微地探析其中所寄寓的文化及政治意涵之歷史變化。本論文嘗試釐清800年左右孔子被各時代型塑後,所牽涉的政治、文化、教育等相關議題及其背後產生的原因。期間會觸及諸子百家主張異同、先秦兩漢學術流變、政治的運用、及歷史變化等複雜問題。
  全文共分為六大部分:一、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前人研究成果檢討。二、春秋時代的孔子:分為《論語》中的孔子形象,以及孔子的歷史地位與評價兩部分。前者包含《論語》中呈現的孔子評述(有:孔子自評、弟子贊述、他人的評述)、及《論語》主要思想體系的建構;後者包含從禮樂崩壞到士階級的興起、及「中國思想史」對孔子的評述。三、戰國時代聖人化的孔子形象:內容有諸子各家對孔子聖人形象的評述與運用、及孔子為何及如何被聖人化。分別探討《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對孔子的評述。並從儒分為八、托古尊古的傳統、百家爭鳴與稷下學宮等各種角度詮釋孔子被援用及被傳播的現象。四、西漢時代經學化的孔子現象:包括今文學家對孔子素王形象的建構與運用、及孔子為何是素王,與為漢制法的現象解析兩大子題。五、東漢時代讖緯化的孔子:分從讖緯化的玄聖孔子具體形象之建構、及孔子為何是玄聖素王,亦即神化現象之解析兩部分討論。六、結論。
  論文中每章第一節均致力於鈎勒孔子在各時代被塑造的形象,並隨文論證筆者對各家論點的看法。每章的第二節,著重在現象的解析,從政治、學術教育及觀念史演變等梳理理路。現有之各斷代史研究雖凸顯了各時代的學術橫切面的豐富性,卻沒有相應的篇幅深入討論孔子,更不能呈現孔子形象的演變,筆者選擇以先秦兩漢近800年的較長斷代的方式,既能避免通史論述易產生的疏漏或跳躍;又能突破單一朝代論述容易造成的斷裂性。
  孔子在各個時代所被塑造的形象,幾乎可說也正是各時代政治型態的投射。漢帝國是世界上甚早的大一統國家,其統治技術也經過摸索與修正。高抬孔子做為德治的典範,而行王霸雜治之實的統治架構,確立了中國式的政治模式。此後兩千年,中國社會在這套思想指導之下,致力天地君親師的道德層級建構,這個政治模式的早熟,也相應使得文化提早定型,知識份子所能發揮的極限與侷限亦提早顯現。
  總之,研究「孔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一位曾周遊列國的思想家,是具有高度理想性格及行動力的,這樣的人,對高遠深邃的理想有不可動搖的堅持,其洞察力也可能超越一般人,在凡人看來,即如有神通之能力,而其為實現理念所展現之自我克制,於困戹中對生死的態度又近乎於宗教家的超越,故後世對孔子各種形象的衍伸與塑造,都有其特定的合理脈絡可循。「孔子」在每個朝代都與政治、文化、教育等重大議題相關,以「孔子」為題,要時時注意,如何才不會被思想背景的其他議題淹沒,是筆者論文寫作過程,心力負擔最重之處。
提要 I
目次 III
緒論 1
第一章、春秋時代《論語》中的孔子 23
第一節、《論語》中的孔子形象 27
一、《論語》中呈現的孔子評述 27
(一)孔子的自述 27
(二)弟子對夫子的贊述 31
(三)他人對孔子的評述 34
二、《論語》主要思想體系的建構 37
(一)「道」是最高理想 37
(二)「仁」為體,「禮」為用,「學」以結合仁禮之發用 43
(三)忠孝觀的原型 54
(四)聖王觀與仁政德治 58
第二節、孔子的歷史地位與評價 64
一、從禮崩樂壞到士階級的興起 64
二、「中國思想史」對孔子的評述 70
第二章、戰國時代被諸子聖人化的孔子形象 81
第一節、諸子各家對孔子聖人形象的評述與運用 82
一、《墨子》對孔子的評述 82
二、《莊子》對孔子的評述 90
三、《孟子》對孔子的評述 97
四、《荀子》對孔子的評述 106
五、《韓非子》對孔子的評述 114
第二節、孔子為何及如何被聖人化:諸子援用「孔子」的現象解析 123
一、儒分為八:孔門內部勢力的分化與外部影響力的廣化 123
二、尊古託古傳統──聖人觀的歷史詮釋與運用 130
三、百家爭鳴與稷下學宮 138
第三章、西漢時代經學化的孔子形象 145
第一節、今文學家對孔子素王形象的建構與運用 147
一、孔子是素王 147
二、孔子作《春秋》與《春秋斷獄》的運用 155
三、孔子作《孝經》與忠孝觀的演變 163
第二節、孔子為何是素王:「為漢制法」的現象解析 171
一、聖王觀念──政教分離與道勢合一的互動 171
二、儒術獨尊──王霸雜治的帝國意識形態 179
三、通經致用──中國詮釋學的特色與運用 193
第四章、東漢時代讖緯化的孔子 203
第一節:讖緯化的孔子玄聖形象之建構 208
一、具體形象的神化 208
(一)感生而為玄聖素王 208
(二)聖人皆有異相特徵 210
(三)受符命而制作聖典 213
二、玄聖素王的使命 215
(一)受命制作──《春秋》、《孝經》 215
(二)文成道立──告天儀式 220
第二節:孔子為何是玄聖素王:神化現象的解析 223
一、聖王觀念與政權禪讓的解釋 223
二、儒學宗教化的探討 233
三、讖緯詮釋學的檢討 242
結論 253
參考書目 261
一、原典(依朝代先後排列)
1.〔周〕李 耳、〔晉〕王 弼注,《老子道德經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2.〔周〕莊 周、〔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3.〔周〕荀 況、〔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4.〔周〕韓 非、〔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5.〔漢〕司馬遷、〔南朝宋〕裴 駰集解,《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畧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6.〔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初版)。
7.〔漢〕桓 寬,《鹽鐵論》,《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8.〔漢〕劉 向、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9.〔漢〕班 固、〔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六版)。
10.〔漢〕劉 熙,《釋名》,《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一冊。
11.〔漢〕高 誘,《淮南子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初版)。
12.〔漢〕許 慎,《說文解字》(台北:洪葉文化文化公司,1998年)。
13.〔晉〕杜預集解,《春秋經傳集解》(台北:七畧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14.〔南朝宋〕范 曄、〔唐〕李 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集注》(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元月,五版)。
15.〔南朝宋〕劉 勰,《文心雕龍》(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元2月,再版)。
16.〔唐〕玄 應,《一切經音義》,《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二冊。
17.〔唐〕唐玄宗注、(宋)邢 昺疏,《孝經注疏》,《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初版)。
18.〔宋〕洪適,《隸釋》,《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三十八冊。
19.〔宋〕朱 熹,《四書集註》(台北:大孚書局,1991年3月、1996年7月,初版三刷)。
20.〔元〕馬端臨,《新校本文獻通考──經籍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9月,台一版)。
21.〔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一冊。
22.〔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文一版)。
23.〔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24.〔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10月,二版)。
2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井上靖,《孔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9月,初版二刷)。
2.王 民,《孔子的形象與思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初版)。
3.王令樾,《緯學探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4月)。
4.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5.王靜芝編著,《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72年,初版)。
6.王蘧常,《諸子學派要詮》(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12月,重印版)。
7.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台北:廣文書局,1990年)。
8.白 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第1版)。
9.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10.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11.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3刷)。
12.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一﹚:儒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13.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4.艾柯等著、王宇根譯,《詮譯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15.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編,《孔子.儒學研究文叢》(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6月,第1版)。
16.宋志明、劉成有,《批孔與釋孔──儒學的現代走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7.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1月,初版)。
1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臺初版)(一)。
19.牟宗三,《時代與感受》(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初版)。
20.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7月,三刷)。
21.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2.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第1版)。
23.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1998年)。
24.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9月,一刷)。
25.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6月,初版六刷)。
26.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9月,第三次印行)。
27.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11月,十六次印行)。
28.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29.呂 凱,《鄭玄之讖緯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初版)。
30.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31.李大釗、人民出版社編,《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32.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3.李長之,《孔子的故事》(香港九龍:中華書局,2002年5月,初版)。
34.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上冊)。
35.杜維明、曹幼華等譯,《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6.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37.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12月,初版)。
38.周月亮,《中國古代文化傳播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9.周予同、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
40.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年,初版)。
41.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3月,第1版)。
42.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9月)。
43.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初版)。
44.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社,1992年3月)(上冊)。
45.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2月)。
46.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修訂第2版)。
47.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4年)(新增訂本)。
48.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一卷)。
49.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七刷)。
50.胡信田,《孔子論證》(台北:頂淵文化公司,1990年3月,一刷)。
51.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9月,十一版三刷)。
52.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二版一刷)。
53.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第1版)(第一卷)。
54.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7月,初版二刷)。
55.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56.徐興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第1版)。
57.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6月,初版)。
58.約恩.呂森著、綦甲福、來炯譯,《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60.哲學雜誌編委會,《世紀末讀論語.哲學雜誌(6)》(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10月)。
61.孫 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2.高 正,《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63.高 明,《高明孔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年2月,三版)。
64.高宣揚,《解釋學簡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6月)。
65.秦彥士,《諸子學與先秦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66.郝大維、安樂哲著,《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67.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68.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修訂再版)。
69.張良才、修建軍,《原始儒學與齊魯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0.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節——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8月)。
71.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期)。
72.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7月)。
73.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書局,1986年)。
7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6月,一版二刷)。
75.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國學術經典梁啟超卷》(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76.理查.羅逖(Richard Rorty)著、徐文瑞譯,《偶然.反諷與團結──一個實用主義者的政治想像》(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4月,初版)。
77.雅士培、陳迺臣譯,《哲學的偉人》(台北:新理想出版社,1977年)。
78.郭沬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12月,北京第2刷)。
79.陳 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份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80.陳 拱,《儒墨平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版)。
81.陳 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2月)。
82.陳大齊,《孔子言論貫通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6月)。
83.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84.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增訂臺一版)。
85.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1月,增訂五版)。
86.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月,初版)。
87.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88.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2月,初版)。
89.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初版)。
90.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2月)。
91.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8月,初版)。
92.黃進興,《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年7月)。
93.楊亮功,《孔學四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5月,第三次印行)。
94.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95.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第1版)。
96.蒙培元,《中國思維偏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第1版)。
97.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月,初版四刷)第一卷。
98.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II: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7月,初版)第二卷。
99.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12月,初版)。
100.熊秉真,《童年憶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8月,再版)。
101.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102.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103.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8月,初版)。
104.錢 穆,《論語要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105.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0月,六刷)。
106.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0月,七版)。
107.錢 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12月,第9次印行)。
108.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6月,東大三版)。
109.鍾肇鵬,《讖諱論略》(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4年9月,初版)。
110.藍思基著、王慶力譯,《權力與特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12月,初版)。
111.羅 熾、劉澤亮,《易文化傳統與民族思維方式》(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112.羅夢冊,《孔子未王而王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11月,臺初版)。
113.顧立雅著、高專誠譯,《孔子與中國之道──現代歐美人士看孔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114.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重印本)。
115.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16.龔鵬程,《儒學反思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初版)。
117.Lewis A. Coser﹙科塞﹚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12月,初版)。
118.Josef Bleicher著、賴曉黎譯,《當代詮譯學》(台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8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太 翔,〈儒家與宗教〉,《學園》3卷1期(1967年5月),頁6-7。
2.王景琳,〈《莊子》內篇孔、顏形象考論〉,《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頁49-54、115。
3.任劍濤,〈倫理與政治的內在關係——孔子思想的再詮釋〉,《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頁13-22。
4.柯金木,〈《孟子》書中的孔子形象析論〉,《孔孟月刊》36卷7期(1998年3月),頁5-14。
5.柯金木,〈《荀子》書中孔子形象析論——兼論孟荀對孔子認知之異同〉,《孔孟學報》76(1998年9月),頁123-156。
6.吳文璋,〈論儒家與儒教——從儒家是否為宗教談起〉,《語文教育通訊》22(2001年6月),頁87-130。
7.吳秀英,〈孟子一書論述孔子之探討〉,《逢甲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頁19-39。
8.李宗桂,〈尋求思想統一:秦漢之際的社會思潮〉,《中國文化月刊》第124期(1990年2月),頁60-72。
9.李宗桂,〈論董仲舒對封建文化的整合〉,《學術研究》1994年第1期、總122期(1994年2月),頁55-58。
10.岡田武彥著,〈孔子的運用〉,《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頁23-31、22。
11.林安梧,〈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儒學、《論語》與交談〉,《通識教育季刊》第四卷第三期(1997年9月),頁33-53。
12.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6期(1998年12月),頁72-89。
13.林惠勝,〈王充之〈問孔〉研究——兼論儒學之現代化〉,《臺南師院學報》22,1989年。
14.林義正,〈孔子晚年心志蠡測──並為〈莫春篇〉作一新解〉,《臺大哲學論評》第24期(2001年1月),頁47+49-74。
15.金榮權,〈司馬遷與孔子〉,《人文雜誌》1991年第2期(1991年4月),頁77-81。
16.夏長樸,〈子為政焉用殺──論孔子誅少正卯〉,《臺大中文學報》第十期(1998年5月),頁55-80。
17.徐進雄,〈孔子的另一部書——緯書〉,《幼獅月刊》39卷4期(1974年4月),頁60-62。
18.洪安全,〈孔子之春秋與司馬遷之史記〉,《孔孟學報》第34期(1977年9月),頁31-44。
19.馬育良,〈荀子批判諸子及儒家之學檢討〉,《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頁85-95、116。
20.高志林,〈一代儒宗馬一浮〉,《傳統文學》第84卷第6期(2004年6月),頁45-53。
21.高瑞泉,〈試論熊十力的哲學創造與經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頁95-108。
22.張簡茂宏,〈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問學》4(2002年3月),頁147-160。
23.張隆溪,〈代聖人立言──談評注對經文的制約〉,載於《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2年6月26-28日),頁54-55。
24.張福政,〈從「少也賤」到「天縱之聖」——關於孔子形象的一個臆測〉,《勤益學報》第9期(1992年3月)頁337-345。
25.張宏生,《四種先秦書中的孔子形象》,《孔子研究》1988年第1期,頁35-43。
26.莊文福,《《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探析》,《馬偕學報》3期(2003年5月),頁247-262。
27.莊萬壽,〈莊子書中的孔子〉,《師大國文學報》19期(1990年6月),頁65-79。
28.郭 沂,〈儒學的發展與孔子形象的演變──孟荀對孔子形象的塑造和改造〉,載趙宗正等編《孔孟荀比較研究》(濟南:山東大學,1989年),頁238-248。
29.陳 靜,〈黃老道家的隱退——從《淮南子》的「道論」看漢初的思想演變〉,載於《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2年6月26-28日),頁133-134。
30.陳全得,〈韓非子中有關孔子形象及兩家學說異同之比較〉,《中華學苑》41(1991年6月20日)頁61-87。
31.陳美朱,〈論熊十力與馬一浮對《孝經》的評價〉,《雲漢學刊》4(1997年5月),頁1-11。
32.陳福濱,〈先秦兩漢儒家思想內在轉化之研究〉,《哲學與文化》21卷9期、總244期(1994年9月),頁813-822。
33.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頁79-116。
34.傅佩榮,〈馮友蘭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7期(1991年6月),頁88-89。
35.傅佩榮,〈徐復觀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8期(1991年7月),頁74-75。
36.傅佩榮,〈勞思光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9期(1991年8月),頁80-81。
37.湯一介,〈再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1期,頁83-90。
38.湯一介,〈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學術界》2001年第4期、總第89期(2001年7月),頁97-113。
39.湯一介,〈論中國先秦解釋經典的三種模式〉,《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66-72。
40.黃開國,〈論漢代讖緯學〉,《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第1期(1997年2月),頁55-60。
41.楊儒賓,〈馬浮「六藝統於一心」思想析論〉,《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頁21-55。
42.熊公哲,〈兩漢經學與孔子〉,《孔孟學報》第13期(1967年4月),頁13-24。
43.蔡彥仁,〈比較宗教經典與儒學研究——問題與方法芻議〉,《漢學研究》15卷2期、總第30期(1997年12月),頁239-253。
44.劉光義,〈從莊子重要篇章看莊子對孔子的態度〉,《道教文化》3卷10期(1984年3月),頁5-15。
45.劉蘊之,〈司馬遷列孔子《世家》而列老子《列傳》抉微〉,《人文雜誌》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頁73-77。
46.歐陽翠屏,〈馮友蘭筆下的孔子〉,《中正學刊》第22期(1998年11月),頁20-32。
47.蔣豐年,〈馬浮經學思想的解釋學基礎〉,《東海學報》33卷(1992年6月),頁155-166。
48.鄭家棟,〈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問題〉﹙上、下﹚,《孔子研究》1996年第2、3期、總42、43期(1996年3、6月),頁99-108、77-85。
49.謝大寧,〈莊子對孔子的評價〉,《中國學術年刊》12期(1991年4月),頁45-56。
50.鍾雲鶯,〈儒家思想被宗教詮釋之形成的探討〉,《孔孟學報》第79期(2001年9月),頁149-172。
51.顏天佑,〈生命的輝映——司馬遷和孔子〉,《國文天地》3卷4期、總28期,(1987年9月),頁29-31。
52.譯宇權,〈從春秋繁露這本書看中國思想的延續性〉,《東方雜誌》9卷4期(1975年10月),頁36-40。
四、學位論文
1.王志攀,《緯書裡的孔子》(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2.吳彰裕,《歷代興業帝王政治謎思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3.林啟屏,《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4月)。
4.林義正,《從公羊學論春秋的王道思想》(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5.姚彥琪,《《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6.殷善培,《讖諱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7.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8.洪春音,《緯書與兩漢經學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9.梁裕康,《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查理斯.泰勒承認政治論之分析》(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0.陳郁芬,《東漢讖諱與政治》(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
11.陳穗錚,《先秦時期「中國」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12.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13.楊兆貴,《先秦古籍孔子論、述的分析》(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14.盧瑞容,《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15.蘇德昌,《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五、工具書
1.文物出版社編輯部,《中國歷史年表簡表》(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3月,初版)。
2.吳根梁等編,《孔子:周秦漢晉文獻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
3.鄭樑生等編譯,《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台北:三通圖書公司,1984年1月,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1.陳美朱,〈論熊十力與馬一浮對《孝經》的評價〉,《雲漢學刊》4(1997年5月),頁1-11。
2. 30.陳全得,〈韓非子中有關孔子形象及兩家學說異同之比較〉,《中華學苑》41(1991年6月20日)頁61-87。
3. 27.莊萬壽,〈莊子書中的孔子〉,《師大國文學報》19期(1990年6月),頁65-79。
4. 24.張福政,〈從「少也賤」到「天縱之聖」——關於孔子形象的一個臆測〉,《勤益學報》第9期(1992年3月)頁337-345。
5. 22.張簡茂宏,〈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問學》4(2002年3月),頁147-160。
6. 21.高瑞泉,〈試論熊十力的哲學創造與經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頁95-108。
7. 18.洪安全,〈孔子之春秋與司馬遷之史記〉,《孔孟學報》第34期(1977年9月),頁31-44。
8. 17.徐進雄,〈孔子的另一部書——緯書〉,《幼獅月刊》39卷4期(1974年4月),頁60-62。
9. 16.夏長樸,〈子為政焉用殺──論孔子誅少正卯〉,《臺大中文學報》第十期(1998年5月),頁55-80。
10. 13.林惠勝,〈王充之〈問孔〉研究——兼論儒學之現代化〉,《臺南師院學報》22,1989年。
11. 12.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6期(1998年12月),頁72-89。
12. 11.林安梧,〈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儒學、《論語》與交談〉,《通識教育季刊》第四卷第三期(1997年9月),頁33-53。
13. 8.李宗桂,〈尋求思想統一:秦漢之際的社會思潮〉,《中國文化月刊》第124期(1990年2月),頁60-72。
14. 7.吳秀英,〈孟子一書論述孔子之探討〉,《逢甲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頁19-39。
15. 6.吳文璋,〈論儒家與儒教——從儒家是否為宗教談起〉,《語文教育通訊》22(2001年6月),頁8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