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典(依朝代先後排列)
1.〔周〕李 耳、〔晉〕王 弼注,《老子道德經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2.〔周〕莊 周、〔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3.〔周〕荀 況、〔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4.〔周〕韓 非、〔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5.〔漢〕司馬遷、〔南朝宋〕裴 駰集解,《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畧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6.〔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初版)。
7.〔漢〕桓 寬,《鹽鐵論》,《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8.〔漢〕劉 向、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9.〔漢〕班 固、〔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六版)。
10.〔漢〕劉 熙,《釋名》,《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一冊。
11.〔漢〕高 誘,《淮南子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初版)。
12.〔漢〕許 慎,《說文解字》(台北:洪葉文化文化公司,1998年)。
13.〔晉〕杜預集解,《春秋經傳集解》(台北:七畧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14.〔南朝宋〕范 曄、〔唐〕李 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集注》(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元月,五版)。
15.〔南朝宋〕劉 勰,《文心雕龍》(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元2月,再版)。
16.〔唐〕玄 應,《一切經音義》,《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二冊。
17.〔唐〕唐玄宗注、(宋)邢 昺疏,《孝經注疏》,《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初版)。
18.〔宋〕洪適,《隸釋》,《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三十八冊。
19.〔宋〕朱 熹,《四書集註》(台北:大孚書局,1991年3月、1996年7月,初版三刷)。
20.〔元〕馬端臨,《新校本文獻通考──經籍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9月,台一版)。
21.〔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五十一冊。
22.〔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文一版)。
23.〔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4月,新四版)。
24.〔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10月,二版)。
2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井上靖,《孔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9月,初版二刷)。
2.王 民,《孔子的形象與思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初版)。
3.王令樾,《緯學探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4月)。
4.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5.王靜芝編著,《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72年,初版)。
6.王蘧常,《諸子學派要詮》(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12月,重印版)。
7.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台北:廣文書局,1990年)。
8.白 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第1版)。
9.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10.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11.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3刷)。
12.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一﹚:儒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13.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譯,《緯書與中國神秘思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4.艾柯等著、王宇根譯,《詮譯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15.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編,《孔子.儒學研究文叢》(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6月,第1版)。
16.宋志明、劉成有,《批孔與釋孔──儒學的現代走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7.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1月,初版)。
1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臺初版)(一)。
19.牟宗三,《時代與感受》(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初版)。
20.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7月,三刷)。
21.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2.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第1版)。
23.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1998年)。
24.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9月,一刷)。
25.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6月,初版六刷)。
26.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9月,第三次印行)。
27.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11月,十六次印行)。
28.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29.呂 凱,《鄭玄之讖緯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初版)。
30.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31.李大釗、人民出版社編,《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32.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3.李長之,《孔子的故事》(香港九龍:中華書局,2002年5月,初版)。
34.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上冊)。
35.杜維明、曹幼華等譯,《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6.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37.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12月,初版)。
38.周月亮,《中國古代文化傳播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9.周予同、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
40.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年,初版)。
41.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3月,第1版)。
42.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9月)。
43.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初版)。
44.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社,1992年3月)(上冊)。
45.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2月)。
46.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修訂第2版)。
47.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4年)(新增訂本)。
48.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一卷)。
49.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七刷)。
50.胡信田,《孔子論證》(台北:頂淵文化公司,1990年3月,一刷)。
51.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9月,十一版三刷)。
52.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二版一刷)。
53.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第1版)(第一卷)。
54.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7月,初版二刷)。
55.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56.徐興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第1版)。
57.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6月,初版)。
58.約恩.呂森著、綦甲福、來炯譯,《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60.哲學雜誌編委會,《世紀末讀論語.哲學雜誌(6)》(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10月)。
61.孫 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2.高 正,《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63.高 明,《高明孔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年2月,三版)。
64.高宣揚,《解釋學簡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6月)。
65.秦彥士,《諸子學與先秦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66.郝大維、安樂哲著,《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67.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68.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修訂再版)。
69.張良才、修建軍,《原始儒學與齊魯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0.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節——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8月)。
71.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期)。
72.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7月)。
73.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書局,1986年)。
7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6月,一版二刷)。
75.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國學術經典梁啟超卷》(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76.理查.羅逖(Richard Rorty)著、徐文瑞譯,《偶然.反諷與團結──一個實用主義者的政治想像》(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4月,初版)。
77.雅士培、陳迺臣譯,《哲學的偉人》(台北:新理想出版社,1977年)。
78.郭沬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12月,北京第2刷)。
79.陳 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份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80.陳 拱,《儒墨平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版)。
81.陳 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2月)。
82.陳大齊,《孔子言論貫通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6月)。
83.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84.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增訂臺一版)。
85.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1月,增訂五版)。
86.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月,初版)。
87.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88.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2月,初版)。
89.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初版)。
90.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2月)。
91.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8月,初版)。
92.黃進興,《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年7月)。
93.楊亮功,《孔學四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5月,第三次印行)。
94.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95.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第1版)。
96.蒙培元,《中國思維偏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第1版)。
97.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月,初版四刷)第一卷。
98.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II: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7月,初版)第二卷。
99.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12月,初版)。
100.熊秉真,《童年憶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8月,再版)。
101.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102.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103.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8月,初版)。
104.錢 穆,《論語要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105.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0月,六刷)。
106.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0月,七版)。
107.錢 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12月,第9次印行)。
108.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6月,東大三版)。
109.鍾肇鵬,《讖諱論略》(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4年9月,初版)。
110.藍思基著、王慶力譯,《權力與特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12月,初版)。
111.羅 熾、劉澤亮,《易文化傳統與民族思維方式》(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112.羅夢冊,《孔子未王而王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11月,臺初版)。
113.顧立雅著、高專誠譯,《孔子與中國之道──現代歐美人士看孔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114.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重印本)。
115.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16.龔鵬程,《儒學反思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初版)。
117.Lewis A. Coser﹙科塞﹚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12月,初版)。
118.Josef Bleicher著、賴曉黎譯,《當代詮譯學》(台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8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太 翔,〈儒家與宗教〉,《學園》3卷1期(1967年5月),頁6-7。
2.王景琳,〈《莊子》內篇孔、顏形象考論〉,《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頁49-54、115。
3.任劍濤,〈倫理與政治的內在關係——孔子思想的再詮釋〉,《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頁13-22。
4.柯金木,〈《孟子》書中的孔子形象析論〉,《孔孟月刊》36卷7期(1998年3月),頁5-14。5.柯金木,〈《荀子》書中孔子形象析論——兼論孟荀對孔子認知之異同〉,《孔孟學報》76(1998年9月),頁123-156。6.吳文璋,〈論儒家與儒教——從儒家是否為宗教談起〉,《語文教育通訊》22(2001年6月),頁87-130。7.吳秀英,〈孟子一書論述孔子之探討〉,《逢甲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頁19-39。8.李宗桂,〈尋求思想統一:秦漢之際的社會思潮〉,《中國文化月刊》第124期(1990年2月),頁60-72。9.李宗桂,〈論董仲舒對封建文化的整合〉,《學術研究》1994年第1期、總122期(1994年2月),頁55-58。
10.岡田武彥著,〈孔子的運用〉,《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頁23-31、22。
11.林安梧,〈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儒學、《論語》與交談〉,《通識教育季刊》第四卷第三期(1997年9月),頁33-53。12.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6期(1998年12月),頁72-89。13.林惠勝,〈王充之〈問孔〉研究——兼論儒學之現代化〉,《臺南師院學報》22,1989年。14.林義正,〈孔子晚年心志蠡測──並為〈莫春篇〉作一新解〉,《臺大哲學論評》第24期(2001年1月),頁47+49-74。
15.金榮權,〈司馬遷與孔子〉,《人文雜誌》1991年第2期(1991年4月),頁77-81。
16.夏長樸,〈子為政焉用殺──論孔子誅少正卯〉,《臺大中文學報》第十期(1998年5月),頁55-80。17.徐進雄,〈孔子的另一部書——緯書〉,《幼獅月刊》39卷4期(1974年4月),頁60-62。18.洪安全,〈孔子之春秋與司馬遷之史記〉,《孔孟學報》第34期(1977年9月),頁31-44。19.馬育良,〈荀子批判諸子及儒家之學檢討〉,《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頁85-95、116。
20.高志林,〈一代儒宗馬一浮〉,《傳統文學》第84卷第6期(2004年6月),頁45-53。
21.高瑞泉,〈試論熊十力的哲學創造與經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頁95-108。22.張簡茂宏,〈兩漢經學中之讖緯與災異現象〉,《問學》4(2002年3月),頁147-160。23.張隆溪,〈代聖人立言──談評注對經文的制約〉,載於《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2年6月26-28日),頁54-55。
24.張福政,〈從「少也賤」到「天縱之聖」——關於孔子形象的一個臆測〉,《勤益學報》第9期(1992年3月)頁337-345。25.張宏生,《四種先秦書中的孔子形象》,《孔子研究》1988年第1期,頁35-43。
26.莊文福,《《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探析》,《馬偕學報》3期(2003年5月),頁247-262。
27.莊萬壽,〈莊子書中的孔子〉,《師大國文學報》19期(1990年6月),頁65-79。28.郭 沂,〈儒學的發展與孔子形象的演變──孟荀對孔子形象的塑造和改造〉,載趙宗正等編《孔孟荀比較研究》(濟南:山東大學,1989年),頁238-248。
29.陳 靜,〈黃老道家的隱退——從《淮南子》的「道論」看漢初的思想演變〉,載於《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2年6月26-28日),頁133-134。
30.陳全得,〈韓非子中有關孔子形象及兩家學說異同之比較〉,《中華學苑》41(1991年6月20日)頁61-87。31.陳美朱,〈論熊十力與馬一浮對《孝經》的評價〉,《雲漢學刊》4(1997年5月),頁1-11。32.陳福濱,〈先秦兩漢儒家思想內在轉化之研究〉,《哲學與文化》21卷9期、總244期(1994年9月),頁813-822。33.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頁79-116。34.傅佩榮,〈馮友蘭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7期(1991年6月),頁88-89。35.傅佩榮,〈徐復觀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8期(1991年7月),頁74-75。36.傅佩榮,〈勞思光筆下的孔子〉,《國魂》第549期(1991年8月),頁80-81。37.湯一介,〈再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1期,頁83-90。
38.湯一介,〈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學術界》2001年第4期、總第89期(2001年7月),頁97-113。
39.湯一介,〈論中國先秦解釋經典的三種模式〉,《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66-72。
40.黃開國,〈論漢代讖緯學〉,《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第1期(1997年2月),頁55-60。
41.楊儒賓,〈馬浮「六藝統於一心」思想析論〉,《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頁21-55。42.熊公哲,〈兩漢經學與孔子〉,《孔孟學報》第13期(1967年4月),頁13-24。
43.蔡彥仁,〈比較宗教經典與儒學研究——問題與方法芻議〉,《漢學研究》15卷2期、總第30期(1997年12月),頁239-253。44.劉光義,〈從莊子重要篇章看莊子對孔子的態度〉,《道教文化》3卷10期(1984年3月),頁5-15。45.劉蘊之,〈司馬遷列孔子《世家》而列老子《列傳》抉微〉,《人文雜誌》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頁73-77。
46.歐陽翠屏,〈馮友蘭筆下的孔子〉,《中正學刊》第22期(1998年11月),頁20-32。47.蔣豐年,〈馬浮經學思想的解釋學基礎〉,《東海學報》33卷(1992年6月),頁155-166。
48.鄭家棟,〈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問題〉﹙上、下﹚,《孔子研究》1996年第2、3期、總42、43期(1996年3、6月),頁99-108、77-85。
49.謝大寧,〈莊子對孔子的評價〉,《中國學術年刊》12期(1991年4月),頁45-56。50.鍾雲鶯,〈儒家思想被宗教詮釋之形成的探討〉,《孔孟學報》第79期(2001年9月),頁149-172。51.顏天佑,〈生命的輝映——司馬遷和孔子〉,《國文天地》3卷4期、總28期,(1987年9月),頁29-31。
52.譯宇權,〈從春秋繁露這本書看中國思想的延續性〉,《東方雜誌》9卷4期(1975年10月),頁36-40。
四、學位論文
1.王志攀,《緯書裡的孔子》(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2.吳彰裕,《歷代興業帝王政治謎思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3.林啟屏,《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4月)。4.林義正,《從公羊學論春秋的王道思想》(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5.姚彥琪,《《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6.殷善培,《讖諱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7.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8.洪春音,《緯書與兩漢經學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9.梁裕康,《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查理斯.泰勒承認政治論之分析》(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0.陳郁芬,《東漢讖諱與政治》(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
11.陳穗錚,《先秦時期「中國」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12.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13.楊兆貴,《先秦古籍孔子論、述的分析》(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14.盧瑞容,《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15.蘇德昌,《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五、工具書
1.文物出版社編輯部,《中國歷史年表簡表》(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3月,初版)。
2.吳根梁等編,《孔子:周秦漢晉文獻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
3.鄭樑生等編譯,《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台北:三通圖書公司,1984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