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9: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嘉菁
研究生(外文):Chia-ching Wang
論文名稱:探討兒童與成人對於疾病病因和預防之概念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disease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children and adults.
指導教授:袁之琦袁之琦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疾病概念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2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自從Piaget提出對於兒童因果推理與生物性概念的看法,強調兒童認知概念的發展是具有階段性的,即引發近二、三十年來,許多學者針對疾病概念的研究,像是Bibace & Walsh (1980)、Perrin&Gerrity(1981) 與Koopman、Baars、Chaplin & Zwinderman(2004),發現在疾病概念的發展上,其時間表也有著不變的次序,並與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相對應。然而,另有學者認為,即使是年幼的學齡期兒童,還是對疾病具有相當程度的細菌論概念,能夠正確判斷疾病生物性病因,並知道拒絕內在正義病因 (Springer & Ruckel,1992;Kalish,1996a、1996b)。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兒童與成人對疾病病因及預防的概念,是否受到年齡、疾病傳染性、疾病表現型態、題目敘述方式,以及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實驗對象包括小班中班組、大班低年級組、中年級高年級組兒童與成人組共九十人,以 「視覺類比量表」 取代傳統的開放式問答或選擇題的方式來進行施測。 結果顯示,年幼的小班中班組兒童傾向將所有疾病都判斷為是具有傳染性的,對於疾病生物性病因(細菌理論)的概念也不完整,容易將所有疾病都判斷為是內在正義病因引起,在預防概念上,他們選擇以較熟悉的選項來做答,如:「常洗手」,這顯示出小班中班組兒童並不具有真實的預防概念。而大班低年級組兒童無論是在疾病傳染性、生物性病因及預防概念上,表現皆優於小班中班組,其中在病因較具體的疾病(便秘、曬傷)上,表現又優於病因較抽象的疾病(傳染性疾病、氣喘),可見大班低年級組兒童在疾病概念較簡單具體的部分上,已有初步的認識。至於中年級高年級組兒童,在疾病傳染性、生物性病因和預防概念的判斷上,幾乎已經與成人組相似,不過,由分數中得知,此階段兒童在答題的確定度上,並沒有成人那麼肯定,尤其在傳染性疾病與氣喘上顯得特別明顯,顯示出此階段兒童對於較抽象的疾病概念,仍然不是相當清楚。在成人組的表現中,無論是疾病傳染性、生物性病因或是疾病預防概念上,都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疾病,做出正確判斷,唯有在感染性腸胃炎的傳染性上表現較差,這可能是因為低估了傳染性腸胃炎的傳染性所造成的。而在題目敘述方式上,從實驗一A、一B與實驗四A、四B的比較中得知, 以「病因症狀名」做為描述時,比使用「疾病名」更能夠增加年幼兒童對於不熟悉疾病病因的理解程度,使他們在判斷疾病病因及預防概念時有較好的表現,對於較大兒童與成人則無太大差異。至於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對疾病概念的影響上,由實驗結果中得知,有經驗者比無經驗者在大多數疾病的傳染性、生物性病因及預防概念上,都有較高的得分。由此可見,無論是年齡、疾病傳染性、疾病表現型態,還是題目敘述方式、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都是影響受測者對疾病概念判斷的一大重要因素。
目錄
第一章 相關研究的脈絡與問題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7
第二節 從Piaget之觀點探討兒童對疾病的概念 ……………………………10
一、兒童疾病概念的起源 ………………………………………………10
二、從兒童因果推理概念探討兒童對疾病的概念 ……………………10
三、從兒童生物性概念探討兒童對疾病的概念 ………………………12
第三節 與疾病概念相關研究之整理與討論…………………………………13
一、兒童與成人對疾病概念之相關研究 ………………………………13
二、與疾病概念相關研究之問題與討論 ………………………………26
第二章 研究目的……………………………………………………………………31
一、疾病概念研究對臨床醫護人員與學校教師的意義 ………………31
二、兒童研究量表 ………………………………………………………31
三、兒童與成人疾病概念之研究 ………………………………………32
第三章 實驗…………………………………………………………………………36
第一節 實驗一:探討成人與兒童對病因-傳染性的概念…………………37
一、實驗一A:成人與兒童對「疾病名」的傳染性概念研究 ………37
二、實驗一B:成人與兒童對「病因症狀名」的傳染性概念研究 …54
第二節 實驗二:探討成人與兒童對病因-細菌理論的概念………………66
第三節 實驗三:探討成人與兒童對病因-內在正義的概念………………84
第四節 實驗四:探討成人與兒童對疾病預防的概念………………………100
一、實驗四A:成人與兒童對「疾病名」的預防概念研究 …………100
二、實驗四B:成人與兒童對「病因症狀名」的傳染性概念研究 …117
第四章 綜合討論 ………………………………………………………………… 127
第一節 兒童與成人對疾病病之病因與預防的概念 ………………………127
一、年齡對疾病概念的影響…………………………………………… 127
二、疾病傳染性對疾病概念的影響…………………………………… 127
三、疾病表現型態對疾病概念的影響………………………………… 129
四、年齡、疾病傳染性與疾病表現型態之交互作用對疾病概念的影響…130
五、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對疾病概念的影響 …………………………130
六、題目敘述方式對疾病概念的影響 …………………………………130
七、疾病預防的概念 ……………………………………………………131
八、本研究在教育與臨床工作上的應用 ………………………………132
第二節 未來的研究方向 ……………………………………………………134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基本資料及疾病經驗經驗與知識問卷 …………………………………138
附錄二、各實驗之計分表 …………………………………………………………138
參考文獻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定點監測周報第一卷第十九期。民94年11月18日,取自:http://203.65.72.83/internet-cdc/CDC-periodical/all.htm

吳幸娟、陳秀蓉(民91)。以五種疼痛評估量表探討手術後病童之疼痛程度。慈濟醫學,14(5),311-315。

鄭惟尹(民92)。從屬性知識分類作業探討兒童的生物與非生物概念。
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Bibace, R. & Walsh, M. E. (1980).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ncepts of illness. Pediatrics, 66 (6), 912-917.

Campbell, J. D. (1975). Illness is a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ncepts of illness. Child Development, 46, 92-100.

Goswami, U.(1998)。兒童認知(羅雅芬譯)。台北市:心理。

Gratz, R. R. & Piliavin, J. A. (1984). What makes kids sick: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causative factors of illness. Spring, 12 (4), 156-162.

Hergenrather, J. R. & Rabinowitz, M. (1991).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ill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 (6), 952-959.

Kalish, C. W. (1996a). Pre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germs as invisible mechanisms . Cognitive Development, 11, 83-106.

Kalish, C. W. (1996b). Causes and symptoms in preschoolers’ conceptions of illness . Child Development, 67, 1647-1670.

Kister, M. C. & Patterson, C. J. (1980).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causes of illness: understanding of contagion and use of immanent justice. Child Development, 51, 839-846.

Koopman, H. M., Baars, Rolanda M., Chaplin, J. & Zwinderman, K. H. (2004). Illness through the eyes of chil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illnes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55, 363-370.

Kushner, H. S. (1983).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Meyerowitz, B. E. (1980).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breast cancer and its treatm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7, 108-131.

Myant, K. & Williams, J. M. (2005). Children's concepts of health and illness: understanding of contagious illness, non-contagious illness and injurie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0 (6), 805-819.

Perrin, E. C. & Gerrity, P. S. (1981). There’s a demon in your belly: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llness . Pediatrics, 67 (6), 841-849.

Raman, L. & Winer, G. A. (2002). Children’s and adults’ understanding of illness: evidence in support of a coexistence model.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8 (4), 325-355.

Shaffer, D. R.(1999)。發展心理學(蘇建文譯)。台北市:學富。

Wong, D. L. & Baker, C. M. (1988). Pain in children: comparison of assessment scales .Pediatric Nursing, 14 (1), 9-17.

Solomon, G. E. A. & Cassimatis, N. L. (1999). On facts and conceptual systems: young children’s integration of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germs and contag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 (1), 113-126.

Springer, K. & Ruckel, J. (1992). Early beliefs about the cause of illness: evidence against immanent justi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7, 429-443.

Williams, J. M. & Binnie, L. M. (2002). Children’s concepts of illness: an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knowledg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7, 129-14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梅玲(2002)。美國大學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的探討。大學圖書館,6(2),65-87。
2. 王秋絨、張稚凰(1999)。台北市成人之資訊素養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社會教育學刊,28,161-204。
3. 吳美美(2002)。網路時代國家現代化指標資訊素養與資訊政策。現代化研究,34,1-10。
4. 李建興(2001)。遠距教學之特性與展望。社會教育年刊,49,6-12。
5. 周子敬(2001)。國內大學會計專業教師對於遠距教育的需求評估。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3 ,143-172。
6.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7-12。
7. 胡立耘(2005)。論資訊素養的結構與意義。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71-480。
8. 孫治民(2004)。社區大學學員資訊素養與網上學習行為之研究。南亞學報,24,290-314。
9. 徐式寬(2002)。從學習滿意度談遠距教學面對面的問題,隔空教育論叢,14。2005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nou.edu.tw/~research/data/book_14_06.htm。
10. 郭倩琳(2005)。成人隔空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月刊,7,38-44。
11. 黃孟元、黃嘉勝 (1999)。遠距教育的定義、演進及其理論基礎。臺中師院學報,13,495-508。
12. 黃明月(1999a)。遠距教學與終身學習。教育資料集刊,24,45-49。
13.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
14. 謝宜君、紀文章(2003)。從學習動機、學習傾向及學習滿意度來探討遠距教學的學習支持--以網路教學為例。隔空教育論叢,15,39-54。
15. 謝宜芳(2001)。資訊素養的相關概念。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