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士尊
研究生(外文):CHAO SHIH-TSUN
論文名稱:當我這樣唱:生命故事觀點看張雨生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
論文名稱(外文):When I sing this way:a life story of Chang Yu-Sheng
指導教授:丁興祥丁興祥引用關係王思峰王思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敘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4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摘 要

張雨生,1966年生,1989年政大外交系畢業,大三時因演唱〈我的未來不是夢〉而一夕成名,成為台灣紅極一時的偶像歌手,1991年退伍後力圖轉型創作,作品卻不受市場親睞,於是陷入要「市場接受」或是「創作理念」的矛盾間反覆掙扎,1997年終於才情乍現之際,卻因車禍而過世,得年31歲。九年的歌唱生涯中較知名的演唱歌曲有〈天天想你〉、〈沒有菸抽的日子〉、〈帶我去月球〉、〈大海〉、〈我期待〉、〈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等。

本研究因研究者對張雨生的喜愛和認同而發想,是一本張雨生的心理傳記,以生命故事的研究取向,深度描寫了張雨生從偶像歌手走向創作音樂人的心路歷程,並融入系統論的觀點,以1980到1990年代流行音樂產業的現象為對照,探討張雨生音樂創作成果,而後,加入「對話自我」的概念,呈現了他在「市場接受」和「創作理念」間掙扎的來由,及其尋求化解的過程。


關鍵字:
敘說、生命故事、心理傳記、張雨生、流行音樂、偶像認同、文化工業、創造力
目 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本研究之於心理學 1
第二節 我的關切與張雨生的牽動 3
第三節 我對張雨生的記憶 5
第四節 小結──研究目的 8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第一節 研究典範與方法 11
第二節 研究素材與研究內容 14

第三章 張雨生的生命故事
故事一:初試啼聲 22
故事二:狂飆年代 33
BOX 3.1:台灣流行音樂史裡的張雨生 39
故事三:風起雲湧 42
故事四:我要去當兵 49
BOX 3.2:唱片業偶像認同的操弄 57
故事五:打開天空 59
故事六:浪潮下 67
BOX 3.3:台灣唱片業的國際化 73
故事七:戲說雨生 76
故事八:這是張雨生 83
故事九:創作之路 89
BOX 3.4:以系統觀點談張雨生的創作力 101
故事十:才情乍現 104
故事十一:人散曲不終 113

第四章 市場與理想之間:張雨生生命歷程大事及其多重自我分析
第一節 張雨生生命歷程大事 119
第二節 張雨生的多重自我分析 125

第五章 研究結論、研究有效性與研究反思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1
第二節 研究有效性與研究限制 132
第三節 寫在口試之後(一):我的立場之於本研究的呈現 135
第四節 寫在口試之後(二):從張雨生的世界走出來 137

參考資料 140
附錄一 張雨生已出版詞曲創作曲目總覽 151
附錄二 張雨生已出版演唱曲目總覽 153
參考文獻
Hermas, H.M., Kempen, H.G., & Van Loon, R. J.(1992). The Dialogical Self---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rationalism. American Psycologist,47(1),23-33.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原著),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以系統觀點談創造力研究〉。《Handbook of Creativity》,五南出版社。
Richard Caves(原著),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Theodor W. Adorno(原著),李紀舍(譯)(1996):〈文化工業再探〉。《中外文學》(台灣),25卷,2期,146-153
William McKinley Runyan(原著),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方巧如(1996):〈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台灣),25卷,2期,82-108。
石文典、陸劍清、宋繼文、陳菲(2002):《市場營銷心理學》。台北:揚智。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究》(台灣),8期,171-208。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台灣),25期,55-72。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145-188,嘉義:南華社教所。
呂亮震(2000):《少年頭家創業的初期歷程─生命故事觀點─》。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岳奇(2002):〈唱片業的核心競爭力與E化轉型〉。《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年鑑》,163-170,台北:新聞局。
李逸歆(2000):《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清松(2000):《呂格爾》。台北:東大。
林怡伶(1996):〈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流行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台灣),25卷,2期,10-31。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台灣),2期,211-249。
施韻茹(2004):〈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傳播與管理研究》,4卷,1期,113-138。
洪瑞斌(2005):《尋覓噤聲的畫眉:對「男性失業者」的理解與重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玫玲(199-):〈流行歌曲在台灣──發展、反思和與社會變遷的交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8期。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圖書。
高國揚(2005):《外派大陸人員配偶之自我成長》。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台灣),25卷,2期,109-129。
張容瑛(2001):《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培仁(2002):〈從電子媒體看台灣音樂文化與發展〉。《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年鑑》,180-184,台北:新聞局。
張廣智、周兵(2001):《心理史學》。台北:揚智。
郭威君(2002):《台灣流行音樂唱片產業的未來在何方?》。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樂融(2002):〈華語流行音樂之都之優勢與挑戰〉。《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年鑑》,144-146,台北:新聞局。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華泰
楊忠衡(1997):〈不要指望音樂界,指望劇界吧〉。《音樂時代》,34期。出處:出處:《搖滾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張雨生音樂劇創作紀錄》歌詞本,豐華唱片。
楊國傑(2002):〈音樂產業之行銷通路與未來發展〉。《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年鑑》,130-135,台北:新聞局。
詹珮甄(2006):《「周杰倫」現象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21-57,嘉義:南華社教所。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期,76-95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1-20,嘉義:南華社教所。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台灣),25期,115-142。
蕭富峰(2001):《行銷聖經》。台北:商周
簡瑞榮(2002):〈從精緻藝術到流行文化〉。《人文藝術學報》,創刊號,413-434,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靜如(2001)。小學教師科學本質概念及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9(2),197-217。
2. 江啟昱(1995)。國小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性別差異。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94-102。
3. 方琰(1989)。訊息處理論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文粹」,18,106-125。
4. 池勝源(1998)。社會學習論-在教育上的啟示與應用。竹縣文教,17,P14-16。
5.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157-164。
6. 吳明昌(1994)。淺談電子書。出版界,39,13-17。
7. 邱美虹、 林秀蓁(2004) 。以CHILDES 分析一對一科學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共建科學知識的行為表現。科學教育學刊,12(2), 133-158。
8. 巫俊明(2002)。運用科學史增進學生對於科學本質的了解。國教世紀,199,61-68。
9. 李鴻亮(2000)。數位媒體與教材教法的結合。教學科技與媒體,50:27-41。
10. 林啟昌(1993)。新媒體與電子出版。藝術學報,52,6。
11.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3。
12. 洪文瓊(1999)。電子書對傳統童書的挑戰及其教育價值。出版界,42-48。
13. 洪振方(1996)。科學知識重建的認知取向分析。高雄師大學報,7,293-328。
14. 洪振方(1997)。科學史融入科學教學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8,233-246。
15. 洪振方(1998)。科學教學的另類選擇:融入科學史的教學。屏師科學教育,87(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