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00: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如靜
研究生(外文):CHOU JU CHING
論文名稱:我因思愛成病-生命意義的追尋
論文名稱(外文):I am overcome with love. I am overcome with love.
指導教授:丁興祥丁興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NG SHING S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生命意義憂鬱症信仰自傳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4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這是一個有關信仰醫治我憂鬱症的故事,源自於我從小就一直想要探究的---何謂生命的意義?以自傳性文本透過童年的記憶回溯這段艱辛的醫治過程。「眷村」是我小時候成長的背景,直到小學畢業為止。而「家」是我依戀至深的情感依託,我最在意也願意付出最多的地方。「矛盾」是我最早期發現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指標。至於「焦慮」是發展自我產生痛苦而有的意識。我以「憂鬱症」也就是我文本故事的主題,來充分演繹我的悲觀性格。「生命意義的獲得」是暢言我與姊姊的對話。至於「奇蹟」,是神的恩典也是我降服於祂之後的禮物。

信仰是生命的意義與生病的一個橋樑,意識到生命意義是生病的一個起始點,追尋的過程裡經歷了失敗,卻也是建立了信仰的基石。傳統的心理學忽略了信仰,非常令人惋惜,人類最為可貴之處就在我們的靈魂得救,現在持續攀升的文明病(如憂鬱症),就是由於缺乏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和生命意義的價值,把人性的終極關懷置之不理,人並非用機械論可以解釋與化約的,這樣的主張只會讓人陷入虛空、虛無,想用一死百了結束人生的困境,希望這本論文能夠讓人更重視個人生命意義的追尋,讓心理學回歸意義的道路。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命名「思愛成病」的由來…………………………………….………1
第二節 文本面臨的問題………………………………………………….……4

第二章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13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13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19

第三章 方法論………………………………………………………………………23
第一節 我對方法的反思………………………………………………………23
第二節 研究取向………………………………………………………………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32
第四節 文本的創作歷程………………………………………………………42

第四章 文本………………………………………………………………….…..….48
第一篇 眷村……………………………………………………………….……49
第二篇 家…………………………………………………………………….....58
第三篇 矛盾………………………………………………………….…………73
第四篇 焦慮………………………………………………….………….……...82
第五篇 憂鬱症……………………………………………………………..…...90
第六篇 生命意義的獲得………………………………………………….......105
第七篇 奇蹟……………………………………………………………………115

第五章 分析結果……………………………………………………………...…….125
第一節 「眷村」、「家」、「矛盾」、「焦慮」、「憂鬱症」、「生命意義的獲得」與「奇蹟」的連貫性如何組織……………………………………………………125
第二節 我的病…………………………………………………………………128
第三節 生命意義追尋的錯置…………………………………………………136
第四節 被神治癒後的生活態度………………………………………………140
第五節 以Kenneth J Gergen & Mary M Gergen (1982)的敘事形式來看
我的敘說文本結構……………………………………………………143

第六章 討論…………………………………………………………………………148
第一節 齊克果的存在主義與亞隆‧歐文的《 存在心理治療 》.……….148
第二節 法蘭可具有宗教性質的意義觀……………………………….…….151
第三節 信仰將是心理學的終極關懷………………………………….…….153

第七章 涵義與結論…………………………………………………………………157
第一節 涵義……………………………………………………………………157
第二節 結論……………………………………………………………………159

參考文獻………………………………………………………………………………163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William Mckinley Runyan著《 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 》,台北:遠流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2000)《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王潤華譯(1966)卡繆著《 異鄉人 》,台北:中華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 質的研究方法 》王麗雲〈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麗文
王勇智、鄧明宇合譯(2003)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 敘說分析 》,台北:五南
朱侃如譯(2004)Rollo May著《 焦慮的意義 》,台北:立緒
朱西甯(2004)《 破曉時分:朱西甯作品集3 》,台北:印刻
李欣容譯(1998)Kay R.Jamison著《 躁鬱之心 》,台北:天下文化
余也魯譯(1999)C. S. Lewis著《 返璞歸真 》,台北:海天書樓
杜明城譯(1999)Mihaly Csiksentmihalyi著《 創造力 》,台北:時報出版
吳鯤生主編(2005)《 校園雙月刊 》,台北:校園
孟祥森譯(1998)Dostoyevsky Fydor著《 地下室手記 》,台北:萬象
林克明譯(1993)佛洛依德著《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台北:志文
易之新譯(2003)Irvin D. Yalom著《 存在心理治療 》,台北:張老師文化
周功和(2004)《 正反不合:現代、後現代、聖靈時代 》,台北:校園書房
若水譯(1992)李安德著《 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 》,台北:桂冠
胡幼慧主編(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馬世芳、許允斌、姚瑞中、陳光達、黃威融合著(1998)《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台北:大塊文化
翁德明譯(1999)Pascale Roze著《 零戰 》,台北:先覺

翁開誠主編(2005)《 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 》,台北:五南
秦賢次編(1979)《 梁遇春散文集 》,台北:洪範
唐崇榮(1993)《 罪、義、神的審判 》,台北:中福
棣新譯(1989)遠藤周作著《 白晝的惡魔 》,香港:基督教文藝
陳俊輝(2002)《 祁克果存在詮釋學 》,台北:師大書苑
許澤民譯(2004)邁可‧博藍尼著《 個人知識 》,台北:商周
陳姿穎譯(2005)聖修伯理著《 小王子 》,台北:小知堂
黃光國譯(1971)Alfred Adler著《 自卑與超越 》,台北:志文
黃堅厚(1999)《 人格心理學 》,台北:心理
黃光雄主譯(2001)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 質性教育研究 》,台北:濤石
黃秀如譯(2005)Aljoscha A.Schwarz & Ronald P. Schweppe合著《 你管柏拉圖怎麼想 》,台北:究竟
鹿橋(1992)《 人子 》,台北:遠景
梁永安譯(1998)C. S. Lewis著《 四種愛 》,台北:立緒
梁燕成(2004)《 尋訪東西哲學境界 》,台北:宇宙光
張致斌譯(2002)村上龍著《 希望之國 》,台北:大田
張文亮(2003)《 回到起初:科學大師發現的起點 》,台北:時報出版
戚一斐譯(2000)時枝武著《 憂鬱病患的日記 》,台北:小知堂
舒煒光(1994)《 科學哲學導論 》,台北:五南
賈長安譯(1994)沙林傑著《 麥田捕手 》,台北:桂冠
楊牧(1994)《 葉珊散文集 》,台北:洪範
蔡美珠(1986)《 齊克果存在概念 》,台北:水牛
舒煒光(1994)《 科學哲學導論 》,台北:五南
鮑會園總編輯(1996)《 聖經 》,台北:更新傳道會
蔡怡佳、劉宏信譯(2001)威廉‧詹姆斯著《 宗教經驗之種種 》,台北:立緒
鄭至慧譯(1999)Sylvia Plath著《 瓶中美人 》,台北:先覺
鄭納無譯(2001)Viktor E. Frankl著《 意義的呼喚 》,台北:心靈工坊
賴明珠譯1993)村上春樹著《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台北:時報文化
蕭乾(2000)《 蕭乾散文 》,浙江:浙江文藝出版
魏嘉瑩譯(2003),哈維亞˙阿瑪多著《 I am not sick , I don’t need help 》,台北:心靈工坊

英文部分

Ainsworth, M.D.S.,Blehar, M.C.,Water, E.,& Wall, T.(1978)Patterns of Attachment. Hillsdale, NJ:Erlbaum.
Frager, R. & Fadiman, J. (1984)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N. Y. : Harper & Row.
Heckhause, J. & Schulz, R. (1955) A Life-Span Theory of Control.Psychological Review,102,284~30
Kuhn, T. (1962,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slow, A. H. (1962).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Maslow, A. H. (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Polkinghorne, D.(1983) Methodology for the Human Sciences : System of Inquiry.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unyan (1982), W. M. The psychobiography debate: An analytical review. In L. Wheeler (ed),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everly Hills, Calif.:Sage,
Ricoeur, P.(1984).Time and Narra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essman,C.K.(1993).Narrative Analysis.Newburg Park, CA:Sage
Spence,D.R.(1982). Narra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Psychoanalysis.New York:Norton.

Sabin, T. R. (Ed). (1986a)The Narrative as a Root Metaphor for Psychology.In T. R. Sabin(Ed.),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pp3~21)New York : Praeger.
Sabin, T. R. (Ed). (1986b) Narrative Psychology :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 : Praeger.
Tolstoy,L(1929) My Confession ,My Religion, The Gospel in Brief.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高金桂,數罪併罰之修正與檢討,月旦法學,第92期,2003年1月。
2. 2.李聖傑,從性自主權思考刑法的性行為,中原財經法學,第10期,2003年6月。
3. 3.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04年1月,
4. 4.孟玉梅,新刑法與性犯罪,全國律師,第9卷第9期,2005年9月。
5. 6.林明傑,性犯罪之再犯率、危險評估、及未來法律展望,律師雜誌,第301期,2004年10月。
6. 7.林明傑、張晏綾、陳英明、沈勝昂,性侵害犯罪加害人之處遇-較佳方案及三個爭議方案,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2003年5月。
7. 10.林建中,隱私權概念初探-從美國法之觀點切入,憲政時代,23卷1期,1997年7月。
8. 11.朱柏松,個人資科保護之研究一近代隱私權概念之形成及發展(上),法學叢刊,114期,1984年4月。
9. 12.林順昌,犯罪者處遇政策新動向-以日本中間處遇制度之發展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2006年3月。
10. 13.林錫堯,法律保留原則之理論與實踐,法學叢刊,第200期,2005年10月。
11. 17.張秀鴛,性侵害犯罪面面觀,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1期,2001年12月。
12. 22.朱柏松,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近代隱私權概念之形成及發展(上),法學叢刊,第114期,1984年4月。
13. 23.江慶興,閉路監視器(CCTV)應用於警察工作之探討─以英國為例,警專學報第2卷第8期,2000年。
14. 24.許福生,犯罪者處遇理念變遷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7卷第6期,2003年2月12日。
15. 27.陳文清,論隱私權-以使用RFID於追蹤病人及員工之醫院為例收錄於醫院:醫療資訊,第38卷第3期,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