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9 20: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文宜
研究生(外文):TSAI WENYI
論文名稱:REITs與S&P500股票市場波動來源之分析與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REITs and S&P500 Stock Markets
指導教授:李阿乙李阿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AHYEE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3
中文關鍵詞:REITs變異數分解投資人基本面報酬率不動產階段股票波動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近年在台灣新興的金融產品不動產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在台灣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在美國的發展歷史已超過四十年,市場已臻誠熟,被視為一般股票、債券之外的重要投資工具。雖然投資REITs的報酬率不遜於股票及債券,但REITs的波動程度卻遠低於股票。且REITs依法每年至少將90%的應納稅收入已股息的形式分配給股東,顯示了REITs的重要財務特性即為穩定的高配息股票。這個重要的財務特性是與S&P500截然不同的。因為股利將反應大部分的股票價格表現,因此,股利的穩定與否,對於預測未來股價與報酬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

  股票波動的因素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股利是驅動股市波動的最重要因素。Campbell(1991)以股利率模型為架構,推導出股票報酬的變異數分解模型。根據此一模型,股票報酬的預估誤差可以被分解成對未來股利與對未來股票報酬的預期修正。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在利用Campbell和Shiller(1988)及Campbell(1991)所提出來的模型,對美國REITs與S&P500股票市場的股票報酬的預測誤差進行變異數分解,探討引起REITs與S&P500股票市場中引起股票報酬變動的解釋因素,並且了解每一解釋變數在股票報酬波動中所具備的解釋能力。本文中將未預期到的股票報酬拆解成兩項因素:對未來股票報酬的預期修正以及對未來股利的預期修正,我們對未來股票報酬的預測有所偏誤的原因最主要是無法觀察到未預期到的股票報酬,而影響股價偏離基本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未來股利的預期以及對未來股票報酬的預期做出了修正有關。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第一節 股價預測模型的沿革 3 
第二節 股票價格波動相關研究  4
第三節 對股票價格波動的預測  6
第四節 REITs的財務特性與文獻探討  7
第三章 理論模型     9
  第一節 股利收益率模型  9
  第二節 未預期到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分解模型    13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17
第一節 資料來源說明與變數定義  17
第二節 單根檢定  19
第三節 向量自我回歸模型之最適落後期數選擇  21
第四節 實質股票報酬之VAR結果  23
第五章 結論   28
附錄A:靜態Gordon Model推導   29
參考文獻  31
參考文獻

李阿乙、廖咸興、梅建平,不動產投資概論,華泰書局,第2版,1995年9月

呂紹甫,2005,不動產投資信託憑證的股利與股價研究-以Campbell與Shiller的模型為基礎,輔仁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群荐,2004,不動產投資信託的泡沫研究,輔仁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Ammer,John amd Jianping Mei(1996),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inkages with Stock Market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51.

Campbell,J.Y.,A.Lo and R.J.Shiller.(1988a). “The Dividend Price Ratio and Exceptions of Future Dividend and Discount Factors” Reivew of Financial Studies,1(3):195-228.

Campbell,J.Y.(1991).”A Varance Decomposition For Stock Returns” The Economic Journal,101:157-179.

Campbell,John Y. and John Ammer(1993), “What moves the stock and bond markets? A variance Decomposition for Long-term Asset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48,3-37.

Campbell,John Y. and Yasushi Hamao(1992),”Predictable retur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 study of Long Term Capital Markets Integration”. Journal of Finance,47,43-70.

Chen,K.C and Tzang,D.T(1988),”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3,13-22.

Clayton,Jim and Greg MacKinnon.2000,”REIT Market Maturation and Pricing Dynamics”, Real Estate Finance,17:3.
Liang,Y.,W. McIntosh, and J. Webb.(1995a),”Intertemporal Changes in the Riskness of REIT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10,4,427-443.

Malliaropulous,Dmitrios(1998), “Excess Stock Returns and News: Evidence form European Market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4(1),29-46.

Patelis, Alex D. “Stock Return Predictability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2. 1997. pp,1951-197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