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23: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東倫
研究生(外文):HSIEH,TUNG-LUN
論文名稱:數位博物館使用行為分析:以輔仁大學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for the Use of Textiles & Costume Digital Museum
指導教授:林麗娟林麗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圖書資訊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圖書資訊檔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1
中文關鍵詞:數位典藏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
外文關鍵詞:Digital ArchivesTextiles & Costume Digital MuseumInformation Need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22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數位典藏建置之目的在於保存重要的文化資源,並提供社會大眾運用。本研究主要探究織品服裝與流行設計經營學系學生對「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的使用反應,並分析學生的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式透過訪談,並設計任務讓使用者參與,總計蒐集22位參與者之資料。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資訊需求來自於報告與設計方面的動機,所需求的主題與類型相當的多元,並常透過報章雜誌與上網來蒐集所需的資料,對圖像資料的需求與品質要求。學生對於織品數位博物館資料分類方式、圖片資料的品質以及多媒體呈現方式皆給予正面的評價,但要求在網站的層次、資料內容以及圖片的呈現上能夠更符合需求。研究建議包括:設計符合不同使用者需求的內容和介面、持續擴增並更新資料內容、建立互動學習與溝通的管道。而未來可繼續針對不同的族群進行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useums is to preserve and provide access to the important culture resources through the digital coll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use behavior of the Textiles & Costume Digital Museum among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Textiles &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Design & Fashion Retailing. A total of 22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and involved in the search tasks given in the study. Their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at most students’ information needs came from their class assignments. To fulfill their class requirements, students used to collect needed information from internet,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for different subject areas. High quality pictorial information was often required. From their use of the Textiles & Costume Digital Museum, students were positive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pictures, an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However, a more user-oriented structure and higher resolution pictures were both needed.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 different contents and interfaces can be designed for use among different user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and updating in content and increasing channels for learning interaction might be a way to promote the use of the digital museum. Future studies might focus on the use the system among different commun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分析 8
第一節 數位典藏與數位博物館 8
一、數位典藏的定義、目的與發展 8
二、數位博物館的定義、種類與發展 11
第二節 專業學習與資訊素養 15
第三節 資訊尋求與線上使用行為 18
第四節 數位博物館的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32
第一節 系統簡介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2
第五節 訪談設計 44
第六節 問卷及訪談前測 50
第七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51
第四章 資料整理與分析 56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資料分析 57
第二節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 64
第三節 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資料內容之使用反應 98
第四節 使用者對數位博物館使用與需求 121
第五節 使用者檢索過程分析 143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2
第一節 結論 172
第二節 建議 177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 181
參考書目 183
附錄一: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使用者基本資料初稿 193
附錄二: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使用者基本資料定稿 194
附錄三: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訪談導引初稿 195
附錄四: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訪談導引定稿 197
附錄五:使用者檢索題目 199
附錄六:訪談逐字稿 200
附錄七:MEMBER CHECK信件檔 201
一、中文書目
(一)圖書
1.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合著;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臺北市:巨流,民86年。
2.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臺北縣:桂冠,民84年。
3.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民91年。
4.尤政平。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鐘毓西南 子計畫四: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典藏資料數位化及網站之系統設計。台北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民9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22-H-030-0205。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民國94年至97年計畫暨民國104年展望。台北市:經建會,民93年。
6.林珊如,本土化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使用者研究: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與使用行為之探討。 台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民92年。
7.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民85年。
8.徐典裕,「科博館數位知識庫建置模式」,在博物館典藏數位再造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民國91年11月27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編(臺北市:編者,民92年)。
9.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民91年。
10.許素朱。「解構數位博物館之網頁設計」,在第一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91年7月)。
11.許素朱。「數位博物館「互動式學習設計」之創意研究」。在第二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92年7月23日,頁63-71。
12.喬昭華。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以苗族為例 總計劃。台北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民91,。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750-H-030-090。
13.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辦公室,「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簡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民92年1月)。
14.蔡順慈、陳健智、黃火燦。「故宮文物數位內容創意加值應用之挑戰與機會」。在2003年數位內容創意加值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92年11月19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應用服務分項計畫編,31-39。台北市:編者,2003。
15.謝清俊。「國家數位典藏計劃簡介」,在新世紀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趨勢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民90年11月)。

(二)期刊
1.卜小蝶。「台灣網路使用者檢索行為探析」。大學圖書館4卷2期 (民89年9月),頁23-37。
2.王嵩山、陳玉苹。「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卷3期(民91年7月),頁7-13。
3.王美玉。「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成果」。科學發展月刊28卷4期(民89年4月),頁249-253。
4.宋思齊。「數位博物館任遨遊」。科學月刊33:4 (民88年4月),頁301-306。
5.林玲君。「藝術教師資訊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藝術學院為例」。大學圖書館 4卷2期(民89年9月),頁115-131。
6.林美和。「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期 (民85年6月),頁7-12。
7.林珊如。「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期(民91年12月),頁35-47。
8.林珊如。「鄉土教育網站使用者研究之應用:以「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為例」。大學圖書館6卷2期 (民91年9月),頁51-64。
9.林玉雲、李士傑、李德財。「探索「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機構化的新方向:來自參訪加拿大CHIN、美國MCN2004及GETTY的啟發」。博物館學季刊 19卷3期 (民94年7月),頁99-112。
10.林菁、李曉媛。「網路教學的媒體呈現方式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 65 (民 92年9月),頁34-58。
11.吳美美。「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民85年6月),頁4-5。
12.柳映甄、林育新。「數位典藏紅磚文化」。創造力雙月刊13期(民94年11月),頁6-8。
13.許有真。「人機介面隱喻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 58 (民90年12月),頁26-33。
14.陳和琴。「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研討」。大學圖書館5卷2期(民90年9月),頁2-11。
15.陳百薰等。「數位博物館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6卷3期(民91年7月),頁15-37。
16.陳明琪。「多媒體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比較-以商業類科為 例」。教學科技與媒體 63 (92年3月),頁49-61。
17.張嘉彬。「運用深度訪談法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系統」。大學圖書館6 卷1期 (民91年3月),頁94-118。
18.梁朝雲、許明潔。「人機互動領域的設計議題」。教學科技與媒體 58 (民90年12月),頁54-66。
19.項潔等著。「數位典藏加值運用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 2卷1期(民93年6月),頁1-17。
20.黃嘉琳。「觀者不出門 遍知天下事--清蔚園網際虛擬博物館」。科學月刊29卷7期(民87年7月),頁563-567。
21.溫明正。「跨世紀網路教學之探討」。師友396卷 (民89年6月),頁10-16。
22.謝清俊。「「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簡介」。資訊與教育雜誌91卷(民91年10月),頁3-9。
23.謝宜芳。「資訊素養的相關概念」。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7卷4期 (民90年12月),頁91-103。轉譯自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1.
24.蘇諼。「網路環境中的資訊行為:理論與模式的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 2期 (民90年12月),頁163-179。
25.蘇芳儀,「傳統博物館教育與網路博物館教育比較之研究」,科技博物 7:3 (民92年10月),頁53-64。

(三)網頁資料
1.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91年2月3日。< http://www.cam.org.tw/home.htm >(民94年3月29日)。
2.系所資源。織品服裝學系。<http://www.tc.fju.edu.tw/facilities/facilities.htm > (民94年4月13日)。
3.宗旨與特色。織品服裝學系。< http://www.tc.fju.edu.tw/tc_fm/fm.htm> (民94年4月13日)。
4.宗旨與特色。流行設計學系。<http://www.tc.fju.edu.tw/ar_accessory/accessory.htm> (民94年4月13日)。
5.柯皓仁。「數位博物館規劃流程」。數位博物館專業訓練課程(導論課程一)。<http://140.112.192.8/dlm/dlm/active/3year/professional/class1/pclass1-2-1.ppt> (民93年10月)。
6.柯皓仁。「數位博物館與文化、藝術傳播」。< http://www.cc.nctu.edu.tw/~claven/course/lecture/dm_broadcast.ppt >(民94年9月)。
7.計劃簡介。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 http://www.ndap.org.tw/Introduction/index.shtml >(民93年1月15日).
8.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九十四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計 劃」。在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民94年4月24日)。
9.項潔、陳雪華、鄭惇方。「數位典藏之產業前景探討」。< http://aps.csie.ntu.edu.tw/document/forcasting4DA.pdf > (民94年4月15日)。
10.典藏庫。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http://www.tcdm.fju.edu.tw/Chinese/Showroom/index.htm > (民94年4月10日)。
11.蕃薯藤網路調查。蕃薯藤。<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4/chart/index.php>(民94年4月24日)。
12.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dats.ndap.org.tw/result_index.html> (民94年4月11日)。
13.「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技術彙編。<http://www.ndap.org.tw/TechReport/ > (民93年10月)。
14.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 http://dlm.ntu.edu.tw/dlm/web/link.htm> (民94年4月6日)。
15.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資料室。「地方復興、社區再造─英格蘭博物館、圖書館及檔案館委員會」。數位典藏國際資源觀察報告 第3卷第1期(民94年7月)。<http://www.sinica.edu.tw/~ndaplib/watch%20report/v3n1/watch%20report_v3n1.htm#sec4 >( 民94年9月26日)。
16.織品服裝研究所,織品服裝研究所,<http://www.tc.fju.edu.tw/graduate/graduate.htm> (民94年4月23日)。
17.蘭嶼數位博物館-人之島。蘭嶼數位博物館-人之島。< http://dlm.ncnu.edu.tw/lanyu/index-old.htm > (民94年4月6日)

(四)博碩士論文
1.王秋閔。「由認知、情感與實體層面探討大學生之全球資訊網搜尋行為」。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2.李逸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以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學生為例」。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3.吳秉蓁。「數位博物館網路學習環境設計之評估研究—以「蝴蝶生態面面觀」系統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4.吳靜宜。「影像內容檢索系統之使用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5.林中秋。「多媒體資訊技術應用在會計教育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
6.邱子恆。「圖書資訊服務業知識資源組織之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1年。
7.高蓁瑩。「不同族群於博物館網站介面操作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民93年。
8.曾聖峰。「藝術數位圖書館推廣利用之研究-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書館為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9.劉純芳。「全球資訊網使用者瀏覽行為分析」。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10.鄭聰騰。「臺北市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資訊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圖書館行政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民91年。
11.蕭銘均。「台灣大學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12.鍾國文。「博物館網站視覺設計之探討-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網站」設計創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二、西文書目
(一)圖書
1.The Museum, 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Accessibility of museum, Library and archive websites: the MLA audit. London: The Museum, Libraries and Archives, 2005.
2.Mann, Thomas. Library Research Models: A Guide Classification, Cataloging, and Computers. New York: Oxford, 1993.

(二)期刊
1.Bilal, Dania and Kirby, Jo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Information Seeking: Children and Adults as Web User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38(September 2002):649-670.
2.Belkin, N.J.“Cases, script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on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9 (November 1995):379–395.
3.Chen, Lihui and Chue, Wai Lian. “Using Web structure and summarisation techniques for Web content min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41:5 (September 2005):1225-1242.
4.Dong, Xiaoying “Searching In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rnet: A Chinese Academic User Survey.” 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 35:2-4 (June-December 2003):163-187.
5.Detlor, Brian.“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use in organizations: an information studies perspective.”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13:2 (April 2003):113-132.
6.Fidel, Raya & Soergel, Dagobert.“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Bibliographic Retriev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4:3 (May 1983):163-180.
7.Fidel, Raya.“Qualitative method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5 (Summer 1993):219-247.
8.Lepouras G ; Katifori A ; Vassilakis C ; Charitos D. “Real exhibitions in virtual museum.” Virtual Reality 7 (March 2004): 120-128.
9.McClure, Charles R.“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June 1994):115-126.
10.MacDonald, George F.“Digital Visionary” Museum news March/April 2000.
11.Marchionini,Gary. “Information seeking in electronic environm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20 (Sept./Dec. 1995)
12.Marty, Paul F “The Evolving Role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Museum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0:5 (Jun/Jul 2004):20-24.
13.Pacey, Philip.“How art students use libraries: if they do.”Art Libraries Journal (Spring 1982): 35-38.
14.Payette, Sandra D and Rieger, Oya Y. “Supporting scholarly inquiry: incorporating users in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4:2(Mar. 1998):121-129.
15.Robert, Taylor.“Question-negotia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Libraries.”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9 (1968):178-194.
16.Reed;Bonnie;Tanner;Donald R. “INFORMATION NEEDS AND LIBRARY SERVICES FOR THE FINE ARTS FACULTY.”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7:3 (May2001):229-234.
17.Stam, Deirdre C.“Artists and art libraries.”Art Libraries Journal 20:2 (1995): 21-24.
18.Vosniadou, Stella“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1994):45-69.
19.Yuan, Weijing. ”End-User Searching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8:3(March 1997): 218-234.

(三)網路資源
1.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6 July 2001,< http://icom.museum/hist_def_eng.html >(23 Much 2005).
2.Museums Association,MA,September 1998,<http://www.museumsassociation.org/ixbin/hixclient.exe?_IXSESSION_=ONHYEFS2PBG&$with+cms_con_core_identifier+is+8028=.&_IXFPFX_=full/mt&_IXMAXHITS_=1&submit-button=summary&_IXMENU_=faqs > (29 Much 2005).
3.Marty Paul F. and Twidale Michael B. “Lost in gallery spa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usability flaws of museum Web sites,” Fist Monday 9 no.9 (September 2004).<http://www.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9_9/marty/ >(30 September 2005).
4.The British Museum, The British Museum,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education/index.html> (6 April 2005).
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ttp://www.metmuseum.org/home.asp > (6 April 2005)
6.Virtual Museum of Canada. “Online Visitor Survey.” in Online! .January 2005.<http://www.chin.gc.ca/English/Members/Reports/VMC_Visitor_Survey_2004.pdf >(30 September 200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王美玉。「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成果」。科學發展月刊28卷4期(民89年4月),頁249-253。
2. 9.林玉雲、李士傑、李德財。「探索「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機構化的新方向:來自參訪加拿大CHIN、美國MCN2004及GETTY的啟發」。博物館學季刊 19卷3期 (民94年7月),頁99-112。
3. 8.林珊如。「鄉土教育網站使用者研究之應用:以「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為例」。大學圖書館6卷2期 (民91年9月),頁51-64。
4. 7.林珊如。「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期(民91年12月),頁35-47。
5. 6.林美和。「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期 (民85年6月),頁7-12。
6. 14.陳和琴。「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研討」。大學圖書館5卷2期(民90年9月),頁2-11。
7. 13.許有真。「人機介面隱喻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 58 (民90年12月),頁26-33。
8. 11.吳美美。「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民85年6月),頁4-5。
9. 5.林玲君。「藝術教師資訊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藝術學院為例」。大學圖書館 4卷2期(民89年9月),頁115-131。
10. 4.宋思齊。「數位博物館任遨遊」。科學月刊33:4 (民88年4月),頁301-306。
11. 10.林菁、李曉媛。「網路教學的媒體呈現方式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 65 (民 92年9月),頁34-58。
12. 2.王嵩山、陳玉苹。「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卷3期(民91年7月),頁7-13。
13. 1.卜小蝶。「台灣網路使用者檢索行為探析」。大學圖書館4卷2期 (民89年9月),頁23-37。
14. 蔡啟源(2000)老人居家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1期,頁252-268。
15. 楊培珊(1999)居家照顧機構對服務員遭受性騷擾事件的處遇。福利社會,75期,頁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