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明智
研究生(外文):Guo ming-jhih
論文名稱:1880年代德國社會保險法的形成
論文名稱(外文):Forming of the Germany social insurance law at 1880s
指導教授:周惠民周惠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社會保險法國家利益社會主義保險法資產功效經濟俾斯麥政府政策工業化
外文關鍵詞:Social insuranceOtto von BismarckSocialismNational benefitGovernment policyIndustrial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德國被喻為是世上第一個由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不過最初的保險制度卻與現代的保險制度形成原因不同。19世紀末的德國社會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使得社會問題加遽,同時社會主義者也不斷地威脅著當時的資產階級和政府。於是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政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與威脅,在1880年代逐步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雖然當時的保險制度並非真正是以幫助勞工為出發點,不過對於勞工生活的保障也起了一定程度的功效。雖然俾斯麥在1890年辭職下台,但社會保險制度卻不斷的修改,同時這樣的政策成為歷代政府遵行不悖的政策,一直至今仍持續地運作。
Germany wa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 set up a system of social insurance. However, the reason for forming the initial insurance system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dern insurance system. German society dur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was influenced by an economic depression, which made social concerns more aggravating. In addition, the socialists threatened the capitalistic class and the government constantly.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hreats, Bismarck (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 set up a system of social insurance in the 1880s. Though the insurance system did not really set out to help laborers, but the system did to a certain degree improve the laborers’ lives. Bismarck resigned as prime minister in 1890, and since then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has been modified constantly. Each of the following governments followed the policy of providing social insurance, and it is still being operated today.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 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8
第四節、研究限制 ……………………………………… 12
第一章、德國統一與經濟危機 …………………………… 14
第一節、統一的國家 …………………………………… 14
第二節、戰後經濟危機 ………………………………… 19
第三節、工人的困境 …………………………………… 24
第二章、社會主義者的主張 ……………………………… 30
第一節、基督教會的反應 ……………………………… 30
第二節、資產階級的反應 ……………………………… 34
第三節、社會主義者的活動 …………………………… 39
第三章、推動社會立法 …………………………………… 44
第一節、俾斯麥生平與其政治理念 …………………… 44
第二節、政府的因應措施 ……………………………… 48
第三節、立法過程 ……………………………………… 54
第四章、社會立法的成效 ………………………………… 64
第一節、法案本身的侷限 ……………………………… 64
第二節、工人生活最低限度的保障 …………………… 68
第三節、緩和勞資間的衝突 …………………………… 70
第四節、社會主義者立場的改變 ……………………… 71
第五節、國家社會立法模式的建立 …………………… 74
結論 ………………………………………………………… 77
附錄 ………………………………………………………… 82
參考書目 …………………………………………………… 83
西文部份:
Blackbourn, David. Fontana 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Fontana Press, 1997.
Bismarck, Otto von. The Memoirs: Being the Reflections and Reminiscences of Otto Prince von Bismarck, Written and Dictated by Himself after His Retirement from Office. New York: H. Fertig, 1966.
Carr, William. History of Germany 1815-1945.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9.
───. A history of Germany, 1815-2001. Arnold: Routledge, 2003.
Craig, Gordon A. Germany, 1866-1945. New York: G. P. Putnam, 1982.
Dawson, William Harbutt. Bismarck and State Socialism: An Exposi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egislation of Germany since 1870. New York: Howard Fertig, 1973.
───. German Empire: 1867-1914 and the Unity Movement. Hamden: Archon, 1966.
───. Social Insurance in Germany 1883-1911. New York: Scribner, 1912.
Dixon, John (ed.). Social Welfare in Socialist Countries. London: Routledge.
Eyck, Erich. Bismarck and the German Empire. New York: Norton&Company, 1964.
Federico, Ronald C. The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An Introduction. Lexington, Mass: Toronto, 1976.
Feuchtwanger, Edgar., Imperial Germany, 1850-1918. Boston: Routledge, 2001.
───. Bismarck. London: Routledge, 2002.
Grebing, Helga. The History of German Labor Movement. Leamington Spa, Warwickshire: Berg Publishers, 1985.
Hamerow, Theodore S. The Age of Bismarck: Documents and Interpret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
───.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German Unification, 1858-1871, Ideas and institution. Princeton : The Univ. Press, 1972.
Hamerow, Theodore S. (ed.). Otto von Bismarck: A Historical Assessment. Lexing, Mass: D. C. Heath, 1962.
Henderson, W. O. The Rise of German Industrial Power 1834-1914. California: Univ. of California, 1975.
───.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urope : Germany, France, Russia 1815-1914.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8.
Hoffmann, Walther G. The Take-Off in Germany. In The Economics of Take-Off into Sustained Growth , ed. W. W. Rostow. London: Macmillan, 1963.
Hajo Holborn.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945.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4.
───.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40-1945.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9.
───. Germany and Europe: Historical Essays. New York: Alfred A.Knopf, 1954.
James, J. Sheehan. German History 1770-1866. Oxford: Clarendon, 1989.
Lichtheim, George. The Origins of Socialism. New York: Prager, 1969.
Lidtke, Vernon Leroy. The Outlawed Party Social Democracy in Germany, 1878-1890. Princeton: The Univ. Press, 1966.
Lowe, John. Great Power, Imperialism, and the German Problem,1865-1925. London: Routledge, 1994.
William, Harvey Maehl, August Bebel: Shadow Emperor of the German Workers.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80.
Mommsen, Wolfgang J. Imperial Germany,1867-1918. London: Arnold, 1995.
───. The Emergence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Britain and Germany, 1850-1950. London: Croom Helm, 1981.
Mommsen, Wolfgang J, Deveson, Richard trans.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London: Arnold, 1995.
Palmer, Alan. Bismarck. London : Weidenfeld&Nicolson, 1976.
Peter, Mathias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1978.
Pinson, Koppel Shub. Modern Germany : Its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m Company, 1954.
Postan, M.M. (ed.).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1.
Ritter, Gahard A. Social Welfare in Germany and Britain. New York: Berg, 1986.
Rose, J. H. German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reeport: Books for Libraries press, 1967.
Snyder, Louis L. Documents of German History.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58.
Stern, Fritz. Gold and Iron. New York: Vintage, 1979.
Stiles, Andrina.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1815-90.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86.
Taylor, A. J. P. Bismarck : the Man and the Statesman. London: New English Lib., 1974.
───. The Course of German History: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y since 1815. New York: Capricorn, 1946.
Treitschke, Heinrich von. History of German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icago: The Univ. Press, 1975.
Vermeil, Edmond. Germany’s Three Reichs: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New York: Howard Fertig, 1966.
Waller, Bruse. Bismarck. Barcelona: Ariel, 2002.
───. Themes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1830-90. London: Routledge, 1998.
Wehler,Hans-Ulrich. The German Empire, 1871-1918. New York: Berg, 1991.
Williamson, D. G. Bismarck and Germany 1862-1890. London: Longman, 1998.


中文部份:
丁建弘、李霞著,《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丁建弘、陸世澄主編,《德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甘友蘭、鄭樞俊著,《社會主義運動史》,香港,1957。
何兆武、陳啟能著,《西方近代社會思潮史》,濟南:山東教育,2001。
何勤華編,《德國法律發達史》,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00。
李鳳苞著,《使德日記》,北京:中華,1985。
周惠民著,《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台北:三民,2003。
林萬億著,《福利國家—歷史比較與分析》,台北:巨流,1994。
孫炳輝、鄭寅達著,《德國史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康國瑞著,《社會保險》,台北市:黎明,民68。
張世雄著,《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
郭少棠著,《德國現代化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陳世澄著,《德國文化與現代化》,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楊世雄著,《馬克思的經濟哲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
劉淸波著,《社會主義國家法制》,台北市:黎明文化,民81。
賴麗琇著,《德國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譯著:
卡爾‧艾利希‧博恩等著,張載揚等譯,《德意志史》上冊第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艾密爾.魯特維克著,韓潔等譯,《俾斯麥》,北京:國際文化,1999。
林恩.艾布拉姆(Lynn Abrams)著,鄭明萱譯,《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臺北市:麥田出版,2000。
勃朗科.霍爾瓦特著,吳宇暉等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論》,長春市:吉林人民,2001。
勃朗科•霍爾瓦特著,吳宇暉、馬春文、陳長源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論》,長春市:吉林人民,2001。
契波拉著,《歐洲經濟史》,〈工業革命篇I〉,張彬村譯,〈工業革命篇II〉,張彬村譯,台北市:允晨, 1984。
派克等著,李明譯,《工業社會學》,台北市:桂冠,1986。
迪特爾‧拉夫著,《德意志史—從古老帝國到第二共和國》,波恩出版社, 1985。
海曼著,馬康莊譯,《勞工運動》,台北市:桂冠,1988。
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資本論》,第三卷,台北:時報出版社,民79。
蕭(William H. Shaw)著,陳中人譯,《馬克思的歷史理論》,台北市:結構群, 民79。
羅.巴克(Paul Barker)主編,洪惠芬、簡守邦合譯,《福利國家的創建者 : 十六位英國社會改革先驅的故事》,臺北市:唐山,民88。
鶴見佑輔著,《火與劍的一生 : 鐵血宰相俾斯麥傳》,台北市:遠流,1990。


期刊論文:
Nicole A. Radich, 〈A Single Health Care System for a Reunified Germany〉,《Perspectives on Business & Economics》,Vol.14, 1996. Bethlehem: Lehigh University.
毛莉雯著,〈論俾斯麥之國家社會立法〉,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琪著,〈德國工業化初期的政經發展、社會變遷與勞工問題〉,《成大西洋史集刊》,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第10期,2002年6月,頁287-310。
任懷國著,〈德國工人階級政黨的演變〉,《歷史教學》,1995年04期,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歷史教學社,1995年。
吳佩真著,〈德國社會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呂坤煌著,〈德國的法定年金保險制度—勞工、職(僱)員及礦業人員年金保險(下)〉,《立法院院聞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一期,台北:立法院,1994年12月。
呂坤煌著,〈德國的法定年金保險制度—勞工、職(僱)員及礦業人員年金保險(上)〉,《立法院院聞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一期,台北:立法院,1994年11月。
李巧雯著,〈德意志帝國時期中產階級在政治和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1871-1914)〉,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玉君著,〈德國健康保險制度組織體制之探討〉,《歐美研究》,第三十卷第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9月,頁41-88。
肖輝英著,〈德國的城市化、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世界史》,第2期,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8年,頁79-88。
林進成著,〈德國工業化道路的一些特點〉,《世界史》,第11期,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82年,頁61-67。
姜德昌著,〈重評拉薩爾在俾斯麥統一德國中的作用〉,《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第1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95年。
封德彝著,〈19世紀中期德意志地區工業革命研究—以普魯士為中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唐志明著,〈論俾斯麥的社會保險立法〉,《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第6期,貴陽:貴州民族學院,2006年12月,頁33-36。
唐俊著,〈德國率先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深層次原因〉,《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第1期,湖北: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頁76-79。
徐震著,〈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第107期,2004年9月,頁22-31。
桂莉著,〈社會保障制度起源於德國的原因淺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第22卷,第5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02年9月,頁109-111。
桂莉著,〈簡論德意志第二帝國社會保障制度〉,《武漢大學學報》,第58卷,第5期,武漢:武漢大學,2005年9月,頁618-625。
張新平、崔斌、孫碧玉、徐海鋒著,〈德國健康保險的逐步發展機制〉,《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第17卷,第1期,武漢: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3月,頁9-14。
許永璋、于兆興著,〈俾斯麥與德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創立〉,《許昌師專學報》,第13卷第2期,許昌:許昌師專,1994年,頁68-74。
陳郴著,〈19世紀德國統一前後的勞工罷工運動(1869~1875)〉,《台師大歷史學報》,第28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2000年6月,頁171-199。
陳劍敏著,〈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原因〉,《河北大學學報》,第30卷,第5期,河北:河北大學,2005年9月,頁25-28。
趙星鐵著,〈社會立法的風風雨雨—略論俾斯麥社會立法〉,《歷史教學問題》,第2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2004年,頁16-21。
鄧紅英著,〈試論俾斯麥的王朝中心觀及對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影響〉,《江漢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湖北:江漢大學,2005年2月,頁86-90。
魯桂根編譯,〈德國工業傷害保險體系〉,《環境與職業醫學》,第19卷,第5期,上海:環境與職業醫學編輯部,2002年10月,頁37-339。
盧明燕著,〈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與普法戰爭〉,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呂坤煌著,〈德國的法定年金保險制度—勞工、職(僱)員及礦業人員年金保險(下)〉,《立法院院聞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一期,台北:立法院,1994年12月。
2.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介入研究:著重於環境行動、內控觀、與環境責任感的成效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1),139-172。
3. 高翠霞(2002)。論析環境教育研究方法與議題趨勢。環境教育學刊,1,55-82。
4. 高翠霞(1989)。環境教育之理念。環境教育季刊,3,8-11。
5. 王琪著,〈德國工業化初期的政經發展、社會變遷與勞工問題〉,《成大西洋史集刊》,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第10期,2002年6月,頁287-310。
6. 劉潔心、邱詩揚、晏涵文、李恆華、潘瓊如、馮嘉玉(2004)。大學院校環境教育指標系統之發展與建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1,97-122。
7. 靳知勤(1995)。環境教育師資培育與教師能力之養成。環境教育季刊,24,54-57。
8. 楊國賜(1997)。談我國學校環境教育的發展。環境教育季刊,33,2-7。
9.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1,1-11。
10. 楊冠政、汪靜明、陳佩正(1995)。我國的環境教育經驗。環境教育季刊,24,54-59。
11.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12.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9, 。
13. 李崑山(1999)。落實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策略與方法。環境教育季刊,40,63-70。
14. 徐震著,〈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第107期,2004年9月,頁22-31。
15. 李玉君著,〈德國健康保險制度組織體制之探討〉,《歐美研究》,第三十卷第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9月,頁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