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江(1979)。棒球打擊技術之研究。新竹:南宏公司。
王敏男(1982)。棒球投手攻擊技術--擊球訓練。台北:健從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王慧、周家穎、孫柑慶、鐘曹岳、朱西尤(1995)。中國部分優秀棒球選手揮擊技術動作的分析。西安體育學報,12(2),1-4。
中華民國棒球規則(1979)。台北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呂明賜、陳錦煇(1992)。亞洲巨砲呂明賜。台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林武城(2004)。棒球滑步與抬腿打擊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林宗賢(1991)。棒球投手與打擊手之運動學研究。中華體育,5(1), 35-40。林德隆、林清和(1997)。編製棒、壘球揮棒擊球評分標準之研究。體育學報,(22),319-328。林德隆(1987)。棒球員左右打擊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周家穎、王慧、趙果豐(1996)。我國棒球運動員揮擊技術的現狀與對策。西安體育學報,13(1),35-38。
洪得明(1980)。棒球打擊技術和全壘打之力學分析與研究。台北市:華崗體育研究。
唐昭鈞(2003)。棒球打擊表現與揮棒時間之相關因素探討。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唐恩江(1979)。棒球打擊動作之力學分析。輔大體苑,33,2-5。
孫柏慶、周家穎、王慧、姚康樂、陳學方、鐘曹岳(1995)。棒球揮擊速度的研究。西安體育學報,12(1),30-34。
郭展能、黃長福、郭明松(2004)。優秀女壘選手打擊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6(2),151-160。許樹淵(1976)。人體運動力學。台北市:協進圖書公司。
許樹淵(1988)。運動技術指導原理。台北市:協進圖書公司。
曾慶裕(1999)。棒球投手訓練法。台北:科正。
張茂三(2002)。少棒打擊動作動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葉日好(1997)。棒球學理-教你看棒球。台北市:祺齡出版社。
陳國華(1980)。棒球打擊技術與理論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陳太正(1987)。棒壘球運動之動學分析。台北縣: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楊利華(1979)。棒球理論與實際。高雄縣:汎歐出版社。
楊清瓏(1997)。棒球「攻擊」。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21-23。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楊賢銘(1997)。棒球投手投球動作之定性分析。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579-597。劉碧華譯(1992)。運動科學-物理定律與最佳成績表現。台北:財團法人徐亨文教基金會。
賴平常(2000)。肘關節角度與力矩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2),27-36。
鄒桂楨(1995)。棒球運動員打擊基本能力與技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台北縣。謝清文(1978)棒球運動圖解。台北市:徐氏基金會。
日文部份
田尾安志(2003)。絕對うまるバツテインヶ。東京都:日本文藝社。14-37。
本間政夫(2003)。少年野球ユーチング基本練習法。東京都:西東社。
田中慎太郎(2004)。ヅユニフ野球ユーチングと練習,東京都:株式會社池田書店。30-57。
松井秀治(1984)。野球的科學。講談社,105-176。
廣瀨啟二(2005)。野球上達テクニツクバツテインダ新版,東京都:成美堂出版社。42-43 、72-73 、100-101。
廣瀨啟二(2005)。奇蹟のバシテイング術,東京都:成美堂出版社。
英文部份
Barham、J. N. (1978). Mechanical kinesiology. Louis、MO: The C.V. Mosloy Company.
Breen、J. L. (1967). What makes a good hitter ﹖Journal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38 (4)、36-39.
Donald、E. R. (1961). A Cinematographic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xtemmal movements involved in hiuuing a Baseball eff-echvely. Research Quanerly、32 (3)、404.
Donald、G. B. (1964).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records. Research Quarterly、35 (1)、75-79.
Eric、w. p. (1980). A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baseball battingSwings involved in opposite-field and samefield hitting. Nonh Texas State University.
Hay、J .G. (1993). The Biomechanics of Sports Technique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ay、J .G. (1973). The Biomechanics of Sports Techniques. Prentice Hall、209.
James、L. B. (1967). What makes a good hitter. 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38、36-39.
Kitzman E.W. (1964). Baseball Electromyographic study of batting swing. Research Quarterly、35、(2)、166-178.
Lund、R. J. (1997). The effects of a torso strengthening and rotational power program vs strength training on angular shoulder and linear bat head velocity in male college baseball player's. University of Oregene.
Messier、S. P. (1982). Relationships among selected kinetic parameters.bat velocities、and three methods of striding by female softball batters. Temple University.
Messier、S. P. & Owen、M. G. (1984). Bat dynamics of female fast pitch softball.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55(2)、141-145.
Messier、S. P. & Owen、M. G. (1984). The mechanics of batting:Analysis of ground reaction forcos and lower extremity kinema-tic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56 (2)、138-143.
Williams、T. (1986). The Science of Hitting. Simon and Schuster、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