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福林(1991)。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錠堯(2003,8月6日)。體育保送制度。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第150期)。資料引自http://140.123.226.100/epsport/mainep.asp
田秀蘭(1997)。大學女生生涯阻隔因素與生涯選擇行為模式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呂君榮(2000)。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信念與生涯發展阻隔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終生生涯輔導與諮商(余鑑譯)(1999)。台北: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年,1992年)。
沈彩梅(1994)。青少年家庭功能、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偉康(1987)。學習態度、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測試焦慮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李詠秋(2001)。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隔因素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李慶生(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岡。
吳知賢(1990)。學習動機的研究—成就動機、制握信念、習得無助、歸因理論的文獻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3,277-326。
吳淑珠(1998)。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周宏室(2002)。大專院校優秀運動選手培訓及參賽期間有關課業輔導措施之規劃。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邦傑(1997)。大學生生涯發展量表之編製(三)。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山、張春興(198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林國棟(1984)。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美華、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67-190。紀政(1984)。論運動員之學業及就業。國民體育季刊,13(4),45-46。洪立(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洪蘭(1999,12月1日)。背景知識為大師和生手的最大差別。博客來網路書店。資料引自http://www.books.com.tw/data/magazine/globalviews.nsf/Item_View/
胡金枝(1994)。國小資優生的學習動機、批判思考與其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基礎統計學(蔡碧鳳、邱心怡、游宜君譯)(2002)。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 1997年)。
郭子元(2000)。我國優秀女子田徑運動員訓練歷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連廷誥(1996)。專科學生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9(2),21-28。張宏亮(1996a)。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習行為。中華體育,10(1),23-31。張宏亮(1996b)。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業與其因應策略。臺灣體育,86,9-13。張芝萱(1995)。國民小學資優生學習動機、學習認知、學習方式偏好與學校生活素質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蕊苓(1991)。性別、預期得分、選課理由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111-129。
莊耀嘉(1980)。國中生的人格特質. 學業成就歸因及其學習行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黃金山(2002)。高職汽車科學生專業實習學習動機及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永發(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學業成績、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陳欣怡(2000)。依附關係與生涯探索、生涯不確定源、生涯定向狀態之相關研究-以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國立台灣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建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131-132。許義雄(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台北:文景出版社。
許樹淵(1974)。保送生甄試之學科基本體能與專長測驗成績之比較分析。國民體育季刊,22,48-62。許樹淵(1979)。論運動績優保送生學術科的問題。現代體育,2(1),8。
許樹淵(1981)。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科成績之比較分析。體育學報,2,121-127。游淑燕(1987)。年級、性別、自我統整與成敗歸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程炳林(1995)。自我調整學習的模式驗證及其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項必蒂(1991)。師院生學習教育心理學之動機與策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楊文玲(1989)。目標設定、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與工作表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智馨(1997)。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葉麗琴(2002)。不同運動水準與運動員認同之體育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就業前生涯決策焦慮與因應方式之差異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廖逢錦(1975)。國立台灣師院大學體育系保送生與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與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124-147。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空中大學。
二、英文部分
Alpert, R., & Haber, R. (1960). Anxiet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07-215.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Van Nostrand.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J: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Brophy, J.(1987). On motivating students. In D. Berliner., & Rosen-shine. (Eds.). Talks to teacher’s, 201-245. New York: Random House.
Culler, R. E., & Holahan, C. J. (1980). Test anxie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study-related behavi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1), 16-20.
Dweck, C. S., & Elliott, E. S. (1983).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P.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643-691. New York: J.Wiley & Sons.
Eccles, J.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 academic behaviors. In J.I. Spen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75-146. San Francisco:Freeman.
Ginzberg, E., Ginsburg, S. W., Axelrad, S.,& Herma, J.(1951).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y.
McClelland, D. C., Atkinson, J.W., Clark, R. A., & Lowell, E.L. (1953). The achievement motive. New York: Appletion.
Nevill, D. D.,& Super, D. E.(1988). Career maturity and commitment to work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2, 139-151.
Pintrich, P. R. (1987).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3-40.
Pintrich, P. R.,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1989).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igan: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Rotter, J. B. (1966) .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80, 1-27.
Schunk, D. H. (1996) . Learning theories: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NJ: Prentice-Hall.
Stumpf, A.,& Colarelli, S.M.(1980). Career exploration:Development of the dimensions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sychological Reports, 35, 254-269.
Stumpf, A., Colarelli, S.M., & Hartman, K. (1983)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Exploration Survey(C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2, 191-226.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s.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 associate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197-261).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uper ,D.E.,&Hall ,D.T.(1978).Career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 In M.R. Rosenzeig &L.W. Porter( 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9, 333-372.
Thomas, J. R.,& Nelson, J. K.(1990).Research methods in phvsical. Champagi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392-393.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Review, 92, 548-573.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3-25.
Wigifield, A. (1984). Relationship between ability perceptions, other achievement-related beliefs, and school perform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