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5,81-91。方崇雄(1998)。科技教育師資培育的夥伴關係。中學工藝教育,31(5),8-12。
王一道(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班級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王華芬(2001)。讓學校和社區、教師和家長同步成長。北縣教育,38,31-36。王貴瑛(2000)。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學校義工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任秀媚(1985)。家長參與幼兒學校學習活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新竹師專學報,12,125~180。李大正、張麗鵑、蔣東霖(2002)。教育基本法重要議題之探討。教育社會學通訊,35,9-22。李子建(無日期)。學習困難、補償與輔導教育:尋找《改革方案》的理論基礎。2005年11月9日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hkier/content/document/
OP/Op38.pdf
李文益(2003)。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社會資本理論的詮釋。教育社會學通訊,47,12-17。李柏佳(2005)。家長對教育事務法制化探討-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35,5-13。李逢堅(2000)。國民教育階段家長會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 。中等教育,51(6),74-88。
汪世德(199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分寸待拿捏。英國文教輯要,9,9。
余安邦(2002)。校長遴選的美麗與哀愁:家長觀點。北縣教育,42,11-17。
利百芳(2003)。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沈姍姍(2000)。教育基本法的社會學分析。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會議手冊,51-69。
何瑞珠(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當代華人教育學報,2(1)。
波士頓辦事處文化組(1994)。教育訊息。教育資料與研究,創刊號,87-88。
吳迅榮(2003)。家庭與學校合作:理念與革新。教育發展與課程革新:兩岸四地的視域和經驗,192-201,香港: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
吳武典、林繼盛(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係。師大心理學報,15,127-138。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師大心理學報,18,97-116。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吳清山(1994)。有興趣,大家一起來-談美國家長會組織。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27,6-9。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41-26。
吳清山(1996)。共創學校與家長會雙贏的局面。北縣教育,13,14-19。吳清山(1998)。三頭馬車跑不動,三輪馬車跑得快-建立學校行政、教師會與家長三者良性互動之探究。2005年9月11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new
/1/cd3.htm
吳清山(1999)。教育名詞:教育基本法。教育資料與研究,30,68。
吳清山(2000)。教育基本法與教育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32,2-10。
吳國淳(2001)。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臺北:五南。
吳璧如(1998)。校(園)長與教師對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4),9-29。吳璧如(2003a)。家庭-社區-學校之夥伴關係:理論、涵義及研究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52,84-91。吳麗君(1986)。以家長參與提昇資優教育的品質。資優教育季刊,20,10-12。吳璧如(2003b)。母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85-112。
林文瑛(2004)。淺談家長會與教育權,2005年12月1日取自
http://www.e-parents.org.tw/showA.asp?ID=100
林水木(1996)。多元社會變遷下學校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28,125-139。林天祐(1997)。學校家長關係。有效能的學校,141-160。
林利俐(2003)。家長參與學校義工組織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雙月刊,51,30-40。林明地(1997)。家長參與--常被教育改革忽略的一環。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665-1682。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林美惠(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振春(1996)。社區時代中家長會的角色與任務,社教雙月刊,73,40-41。林海清(2000)。教育基本法之訴求與省思。教育基本法及相關法規理論與實務研討會。109-119。
林淑娥(2002)。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進生(2002)。點燃親師之間的心燈。師友,423,81-83。
周新富(1998)。提高家長參與子女學習的有效途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3),162-172。周新富(2003)。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研究與實務。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69-92。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洪福財(1995)。親師合作。學前教育,12,50-51。洪福財(1996)。如何強化學校家長會的功能。教育資料文摘,216,148-174。洪麗玲(1999)。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秦秀蘭(2005)。親師合作與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5,38-47。徐綺穗(1996)。從人際溝通的互動模式探討親師溝通的障礙與對策。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9,207-227。
高曉婷(2004)。家長參與教育之動機與期望。中等教育,55(4),142-154。
教育部(2005)。《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草案總說明》。2005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 LAW
/0322.doc
許瑛珍(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教育品質。現代教育論壇,3,258-261。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北:學富。
張耐、王文瑛(1994)。家長參與教育的過去與現在-西方親職教育的發展。社會福利,113,21-25。張佳琳(2004)。教育夥伴關係課程發展模式。教育資料研究,48,60-68。
張茂源(2001)。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58-63。張啟忠(2001)。搭起一座親師合作的橋樑。屏縣教育,7,4-6。
張國恩(1999)。班級家長會如何配合開放教育的實施?海闊天空開放教育(家長篇:家長資源的整合與運用)。臺北:聯經。
張德銳、丁一顧(2000)。我國中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途徑與具體措施。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會議手冊,209-238。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薇雅(2005)。家長參與教育之探討。師友,456,40-43。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陳方儀(2000)。家長為什麼需要參與學校事務,臺南:臺南市健全家長會功能運作研討會。
陳怡君(2003)。「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影響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13),50-61陳啟榮(2004)。莫教學校淪為教師與家長團體的競技場-論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適當性。學校行政,32,129-141。
陳啟榮(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議題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6,140-147。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陳慕華(2001)。國民中學家長參與校務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靜音(2005)。學校班親會的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35,14-25。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湯梅英(2000)。許孩子一個未來─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保障。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會議手冊,267-284。
彭森明(2000)。如何促進學校、家庭及社會的教育伙伴關係。文教新潮,5(3), 16-21。曾端真(1999)。家長-兒童輔導的阻力或助力。國民教育,39(3),7-11。曾榮華(1999)。淺談「教育基本法」。國教輔導,39,2,40-44。楊巧玲(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199-217。
楊巧玲(2002)。教師與家長參與學校決策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00,108-116。楊巧玲(2005)。國中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調查研究及社會學分析。教育研究月刋,135,92-107。萬佩萱(2003)。臺灣民主化進程中家長會參與學校教育的自主研究。2006年1月20日取自http://hcpu.e-parents.org.tw/about/showAll/show1/a08/f0101
楊惠琴(2000)。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縣教育局資料(2006)。2006年2月1日取自http://sol.tpc.edu.tw/edu/index0/data.asp
劉世閔(2004)。家長參與教育權對學校行政之意涵。教育研究月刊,122,150-152。
劉巧麗(2003)。學校與家長關係。研習資訊,20(6),85-91。歐陽誾、柯華葳、梁雲霞(1980)。我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13,265-308。
劉嘉琳(1998)。老師如何因應家長的需求。蒙特梭利雙月刊,18,48-55。
劉鎮寧(1998)。學校義工組織經營發展之評析。教育資料文摘,248,169-175。劉慶仁(1996)。家庭參與學習夥伴計畫。美國教育新知選輯,2,83-184。
劉慶仁(2000a)。學校推動父母參與的具體措施。教師天地,108,18-25。劉慶仁(2000b)。美國教育改革概況表(1994-2000)。美國教育新知選輯,6,1-8。
劉慶仁(2002)。從「不讓孩子落後法」看美國中小學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21,76-80。鄭新輝(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臺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10,389-415。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臺北:高等教育。
盧乃桂(2003)。家校合作的反思與展望。2005年12月26日取自http://embhsc.hkedcity.netchigetEssay.phpc_id=34
賴佳杏(2002)。家庭、學校、社區三合一的夥伴關係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期刊,38。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花蓮師院學報, 11,21-35。謝金青、侯世昌、趙靜菀(2002)。國民中學家長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1-24。
薛水福(2002)。教育基本法對家長參與的影響及其因應之道。現代教育論譠,6,38-39。
薛明瑤(2003)。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
顏國樑(2002)。教育基本法的立法過程與立法精神。現代教育論譠,6,15-25。
顏國樑(2004)。教育法規。高雄:麗文。
英文部分
Aronson, J. Z., (1996). How schools can recruit hard-to-reach parent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3(7), 58-60.
Becker, H. L. & Epstein, J. L. (1982). Parent involvement: A survey of teacher practic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2), 85-102.
Berger, E. H. (1991). Parent involvement: Yesterday and today.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09-219.
Cochran, M., & Dean, C. (1991). Home-school relations and the empowerment proces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61-269.
Comer, J. P. & Haynes, N. M. (1991). Parent involvement in school: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71-277.
Coleman, J. S. (1987). Families and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6(6), 32-38.
Gestwicki, C. (1987).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New York: Delmer.
Greenwood, G. E. & Hickman, C. W. (1991). Research in parent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79-288.
Grossman, S. (1999). Examining the origins of our beliefs about parents. Childhood Education, 76(1), 24-27.
Epstein, J. L. & Jansorn, N. R. (2004).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link the plan. The Education Digest, 69(6), 19-24.
Hoover-Dempsey, K. V. & Sandler, H. M. (1997). Why do parents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67(1), 3-40.
Lareau, A. (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April), 73-85.
Lee, V. E., Bryk, A. S., & Smith, J. B. (1992). The organization of effective secondary school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62, 171-267.
McCarthey, S. J. (2000). Hone-school connectio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3(3), 145-153.
Nord, C. W. (1998). Father Involvement in Schools. Form: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ampaign I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9632)
Rasinski, T. V. & Fredericks, A. D (1989). Dimension of parent involvemen, The Reading Teacher, 43(2), 180-82.
Riessman, F. (1962). The culturally deprived chil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kidmore, D. (1999). Continuities and developments into research into the education of pupil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7(1), 3–16.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 Strong families, strong schools: Building 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illiams, L. Jr. & Chavkin, N. F. (1989). Essential elements of strong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Education Leadership. 47(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