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大學校院師資培育中心評鑑作業要點(2004修正)。
王燦槐(2000)。大學導師功能之再定位與措施--中央大學導師制度的新方向。學生輔導,67,42-47。王俊秀(2001a)。音景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環境社會學想像。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0,89-98。
王俊秀(2001b)。非正式課程的設計:開眼器與自我博物館。通識教育,8(4),135-146。王俊秀(2002)。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4版)。台北:五南。
王俊秀(2004)。高等教育潛在課程。台北:東吳。
王柏壽(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法(2005修正)。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2004修正)。
中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5)。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目標及LOGO-「蘊育全人,專業成長」。至聖先師,6,2006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srv.cc.cycu.edu.tw/education/epeper.htm。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麗文文化。
朱子君(2004)。高等教育階段的環境教育。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39-144)。台北:東吳大學。
朱苑瑜(2001)。國中實習教師之教師信念改變與其影響因素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江雪齡(2004)。服務學習提升文化認知與社會使命的利器。師友,443,1-3。
吳清基(1988)。正視教師身教的潛在課程影響。研習資訊,43,3-5。吳永軍(1996)。教學過程中潛在課程的若干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7(1),86-96。吳玉明(2002)。談有效的教學-由教師「教學信念」的角度探討。教師之友,43(1),39-42。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吳瓊如(2004)。不同師資培育課程理論對我國教育專業課程之啟示。教師之友,45(1),60-69。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31,117-132。李章瑋(1996)。國小學自然科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自然科教師及教學中的科學圖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李毓清、楊志強(2000)。教師信念之研究:以普通大學幼教學程學生為例。幼兒教育年刊,12,113-140。李麗君(2002)職前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改變之研究。中等教育學報,9,1-26。
李麗玲(2004)。九十二年度辦理教師研習成果及成效分析。菁莪季刊,16(2),63-75。李麗君(2004a)。師資培育在改變師資生教學信念上之意義及其困難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34-143。李麗君(2004b)。提升未來師資的教學品質-從檢視與導正師資生的教學信念做起。教師之友,45(4),2-11。何希慧(2004)。潛在課程之理念與應用。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台北:東吳大學。
但昭偉、邱世明、周崇儒(1998)。師範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幾個盲點。初等教育學刊,6,21-40。
谷家恆、王俊秀(1998)。技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契機與創新:高雄技術學院個案探討。 通識教育,5(2),1-15。周淑娟(1998)。談同儕關係研究的另類思考。教育資料研究,41(6),188-192。
周鳳美(2002)。教育改革下之師資培育教學改革:挑戰與導正師資生教學信念。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頁107-137)。高雄:復文。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林清江(1994)。教育的未來導向(3版)。台北:台灣書局。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
林清江(1997)。教育社會學(6版)。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育瑋(1998)。實習教師研習進修活動之探討。家政教育學報,1,89-105。林生傳(1998)。大學文化與教育學程的教學研析。教育研究資訊,6(5),1-20。林至善(2002)。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學生輔導,81,82-93。
林思伶(2005)。學習機構的創造與競爭--全系統觀的學習系統設計。教育研究,133,42-62。邱美華(2003)。大專生參與服務學習與生涯抉擇關係初探。僑光學報,21,105-120。邱素青(2005)。師資培育制度的理論與實際。台灣教育,631,54-62。
洪福財(1998)。潛在課程之意涵分析。國民教育,39(2),71-78。洪國峰(2002)。職業學校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7,21-28。洪國峰、呂秋慧(2002)。大學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研究。學生事務,41(1),34-42。施良方(1999)。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范德鑫(2002)。全人教育的淨土:慈濟大學的環境規劃與教育特色。學生事務,41(4),41-42。姜淑華(2003a)。大學社團的意義與精神。學生事務,42(1),61-63。姜淑華(2003b)。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強華(1989)。從教師社會化論師資培育的興革。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頁888-917)。台北:五南。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3。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8)。師資培育課程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情意學習。中等教育,49(1),59-68。
高熏芳、陳素蘭(2003)。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成效評鑑:以淡江大學為例。課程與教學,6(3),43-65。高熏芳、吳秀媛(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8(1),1-27。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05)。【師資培育數量現況】。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郭秀緞(2003)。班級同儕地位對訊息合理性判斷之影響。教育研究資訊,11(5),165-181。郭萱之(1998)。中等學校教育學程之課程與教學和職前教師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婷芳(1995)。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秋紋(1997)。淺談學校組織文化之重要性。彰化文教,42,18-23。陳木金(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3,14-29。陳振榮(1999)。潛在課程不容忽視。高中教育,4,39-41。
陳金貴(2000)。我國大學院校推動服務學習方案的檢討。教師天地,104,6-15。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永發(2001)。合作取向的教師專業成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4),178-194。陳正芬(2002)。營造校園視覺新環境。資優教育,83,32-36。陳伯璋、歐用生(2003)。課程與教學的饗宴。高雄:復文。
陳志強(2004)。文化再製過程中教師教育信念的成因與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陳昭雄、林合懋、鄧蘭(2005)。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續探-以全國七所公私立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為例。弘光學報,46,49-57。陳世佳、郭純芳、楊正誠(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β計畫」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09-433。張芬芬(1994)。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的來源探討。初等教育學刊,3,139-164。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張振成(1999)。如何塑造理想的學校文化。教育資料與研究,30,32-35。張雪梅(1999)。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瓊月(1999)。教師的教育信念。國教之聲,33(1),60-63。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火木(2000)。大學教育與社區服務關係之初探。載於劉源俊、傅木龍、林志善(等著),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頁171-178)。台北: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2)。學校為什麼需要推動服務學習。學生輔導,81,8-17。張明麗(2002)。學前教師教育信念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光武學報,25,13-59。張火木(2004)。課外活動與通識潛在課程關係之探討。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1-178)。台北:東吳大學。
張新仁(2004)。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台北:五南。
張民杰(2005a)。師資生從事國小數學科服務學習之行動研究-課後輔導的成效與建議。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35-157。張民杰(2005b)。師資培育課程應用服務學習成效之調查分析。載於輔仁大學(主編),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71-209)。台北:輔仁大學。
莊威冠(1998)。國小職前實習教師教育信念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導師制實施細則(2003修正)。
國立義守大學教育學程潛在課程實施規定(2003修正)。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的觀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1。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2)。中小學的潛在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17-33)台北:師大書苑。
黃敏(1994)。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兩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苓(1997)。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興大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玉(1999)。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臺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黃玉輝(2001)。關鍵年代的教育思維:擁抱科學、品味人文、全人發展。師說,150,46-51。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6版)。台北:文景。
黃春枝(2002)。大學生價值觀與學校服務性社團經驗之相關研究。學生事務,41(2),62-76。黃柏叡(2003)。作為道德教育的潛在課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151-167。黃玉(2004)。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75-107)。台北:東吳大學。
馮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單文經(2003)。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207-242。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湯梅英(1996)。教育本質的省思:談開放教育與潛在課程的重視。教師天地,81,26-30。楊美容(1994)。教師的信念與教學實務:一位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化學教師的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楊極東(1996)。我國大專院校導師制度實施現況與興革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楊昌裕(2002)。以服務學習的理念推展志願服務。學生事務,41(1),43-54。楊百世(2004)。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專業成長成效之質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學刊,23,87-110。葉連祺、李承華(1997)。國小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6),46-63。詹棟樑(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與目標。教育資料集刊,22,41-57。廖居治(2005)。從教師教學信念談師資培育機構應有的作為。研習資訊,22(3),89-94。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3版)。台北:復文。
歐用生(1996)。解構師資培育的潛在課程。國民教育,36(3),2-6。
蔡玉對(2000)。一個潛在課程的迴響。教師天地,107,77-78。蔡鳳芝(2005)。職前教師在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信念與教學反省行為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鄭玉卿(1999)。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93-207。
鄭照順(1988)。國中教師專業社會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潘玳玉(2001)。學校文化領導之研究—以一所教會學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碩士論文。劉華娟(2000)。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緒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蔚之(2001)。新世紀教學團隊的新風貌:由幾個佳例談教學研究會之運作。教師天地,114,37-46。劉茂玄(2003)。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彰化市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誌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姵蓁(2004)。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妙真(2005)。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9,201-212。賴綉哖(2000)。學校社團--培育新世紀領袖的搖籃。北縣教育,36,46-47。盧姿里(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下教師教育專業表現研究之回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5,83-98。謝瑩慧(1995)。影響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的教育理念研究。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93-210)。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謝政諭(1997)。體有益的大學社團活動--以達認識與充實生涯規劃。訓育研究,35(3),29-32。謝琇玲(1998)。教育學程實施之研究-教師專業社會化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謝琇玲(1999)。教師專業社會化與教育學程的實施研析。台灣教育,578,2-9。
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鍾任琴(1995)。國小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教育專業信念差異變化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3-56。蕭詠琴(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藍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羅中展(2004)如何落實潛在教育-就社團活動經驗為題探討。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9-196)。台北:東吳大學。
羅寶鳳(2004)。發現學習的真實面貌:正規教育中的非正式學習。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3,1-36。饒見維(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取向與典範之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59-84。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Donald, K.(2000)。學術這一行(第一版)(楊振富譯)。台北:天下遠見(原出版年:n.d.)。
Schein, E. H.(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第五版)(陳千玉、鄭伯壎編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2)。
外文部分
Astin, A. W., & Sax, L. J. (1998). How undergraduates are are affected by servic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9(3), 251-263.
Amy, S. C. L. (2005). Lessons learned from service learning and reverse mentoring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technology training.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1), 25-42.
Barton, A. C. (2000). Crafting multi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 with preservice teachers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2(6), 797-820.
Brenda, H. S., Anne, M. C. & Teresa, C. (2005).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learning on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n after-school program.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2, 119-133.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T.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9-102.
Donahue, D. M. (2000). Charity basket or revolution: Beliefs, experiences, and context in preservice teachers’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Inquiry, 30(4), 429-450.
Dorchester Curriculum Group. (2002). Towards a curriculum for all: A practical guide for developing an inclusive curriculum for pupils attaining signigicantly below age-related expectations. London: David fulton.
Gordon, D. (1982). The concep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Philosiphy of Education, 16(2), 187-198.
Graber, K. C. (1996). Influencing student beliefs: The design of a “high impac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5), 451-466.
Johnson, S. (1992). Image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8(2), 123-136.
Johnson, K. E. (1994). The emerging belief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preservic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0(4), 439-452.
Kagan, D. M. (1992a).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65-90.
Kagan, D. M. (1992b).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2), 129-169.
Keyton, J. (2005).Communication and oragnizational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ler, J. M., McKenna, M. C., & McKenna, B. A. (1998).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ly and traditionally prepared teacher.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9(3), 165-176.
Nettle, E. B. (1998).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beliefs of student teachers during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2), 193-204.
Oliva, P. F. (2001).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inar, W.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 Lang.
Posner, G.. J. (2004).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3rd ed.). Boston: McGraw-Hill.
Stuart, C. & Thurlow, D. (2000). Making it their own: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belief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2), 113-121.
Silva, k. & Paul G. (2005). Assessing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2(3), 79-93.
Sue, V. (2005). Beliefs: The heart of teaching. YC Young Children, 60(5), 76-86.
Tillema, H. H.(1994).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xpertise: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new information and preexisting belief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6), 601-615.
Vallance, E. (1991). Hidden curriculum.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curriculum. Oxford: 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