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2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佩師
研究生(外文):LEE,PEI-SHIH
論文名稱: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 TEACHERS INVOLVING IN HIDDEN CURRICULUM AND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WITH THEIR EDUCATIONAL BELIEFS
指導教授:林梅琴林梅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MEI-C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教育信念
外文關鍵詞:hidden curriculuminformal curriculumeducational belief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8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討修讀國民小學教育學程之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關係之研究,並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師資生在潛在、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上的差異情形,同時分析潛在、非正式課程對教育信念的預測作用。針對全台灣設置國小教育學程之大學依分層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847份,有效問卷回收5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2.34%。所得資料以平均數和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部份,以認知層面的情況較為理想;參與非正式課程方面,以研習活動的參與情況較佳;而教育信念部分,以班級經營的情況較佳。其次,有關背景變項在感受潛在課程、參與非正式課程的差異情形,所就讀的學校、修讀學院皆有顯著差異;另外在教育信念部分,性別、就讀學校與修讀學院有顯著差異。最後,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之間具顯著正相關,且潛在及非正式課程對教育信念皆具預測力,整體來看,以對教育信念中同儕合作的預測力最高。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宜加強相關評鑑指標的具體性;師培中心方面宜強化潛在、非正式課程實施,特別是服務學習與認知層面的規劃;師資生則宜主動參與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以提升教育信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eachers in involving in hidden curriculum and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with their educational beliefs while learning in the centers to teacher educational at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 it gave the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in hidden curriculum, informal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al beliefs caused by the student teachers’ different backgrounds. It also analyzed the prediction of educational beliefs based on extend to which involving in the hidden and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The present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udy was students from universities with the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involving 847 random selected participants. The total useabl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were 528 with analyzable data reached 62.34%.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ncluding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t-test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s, one-way ANOVA,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tudent teachers felt hidden curriculum performed better at the cognition dimension. When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learning activities gave the best participation. With respect to educational beliefs, classroom management performed the best. There was a huge difference found in hidden and informal curriculum with a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school and major subjects. Also in educational beliefs, gender, the majors and school studied were the factors caused the differe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egrees of student teachers involving in hidden curriculum and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with their educational beliefs. The educational beliefs of student teachers could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by extend to which they involving in these two curricula. Among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beliefs, the peer-cooperation could be strongly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the board of education could specify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regarding the designs of the extra-curriculum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centers. The centers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enhance the practices of hidden and informal curricula, especially in providing service-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cognition dimension. Studen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volving in hidden curriculum and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l curriculu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ir educational beliefs.
目 次

謝詞............................................................ ix
摘要............................................................ xi
目次............................................................ xv

表次............................................................xvii
圖次............................................................ x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潛在課程之意涵與面向...................................... 9
第二節 非正式課程之意涵面向..................................... 22
第三節 教育信念之內涵、來源與指標................................ 29
第四節 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之關係.......................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建立效度與信度........................................... 56
第五節 研究實施................................................ 7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0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73
第二節 潛在課程之現況及與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75
第三節 非正式課程之現況及與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82
第四節 教育信念之現況及與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88
第五節 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與教育信念間的關係....................... 96
第六節 師資生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間的關係......................104
第七節 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間預測力..........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 127
中文部分........................................................ 127
外文部分........................................................ 137

附錄 ...................................................... 141
一 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關係之調查問卷…… 141
二 建立專家效度指導教授請託函............................... 147
三 師資生參與潛在、非正式課程及其教育信念之調查問卷(建立專家效度用)151
四 專家效度問卷具體意見及修正說明............................. 159
五 師資生感受潛在課程及參與非正式課程與教育信念關係之預問卷...... 175
中文部分
大學校院師資培育中心評鑑作業要點(2004修正)。
王燦槐(2000)。大學導師功能之再定位與措施--中央大學導師制度的新方向。學生輔導,67,42-47。
王俊秀(2001a)。音景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環境社會學想像。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0,89-98。
王俊秀(2001b)。非正式課程的設計:開眼器與自我博物館。通識教育,8(4),135-146。
王俊秀(2002)。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4版)。台北:五南。
王俊秀(2004)。高等教育潛在課程。台北:東吳。
王柏壽(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法(2005修正)。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2004修正)。
中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5)。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目標及LOGO-「蘊育全人,專業成長」。至聖先師,6,2006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srv.cc.cycu.edu.tw/education/epeper.htm。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麗文文化。
朱子君(2004)。高等教育階段的環境教育。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39-144)。台北:東吳大學。
朱苑瑜(2001)。國中實習教師之教師信念改變與其影響因素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雪齡(2004)。服務學習提升文化認知與社會使命的利器。師友,443,1-3。
吳清基(1988)。正視教師身教的潛在課程影響。研習資訊,43,3-5。
吳永軍(1996)。教學過程中潛在課程的若干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7(1),86-96。
吳玉明(2002)。談有效的教學-由教師「教學信念」的角度探討。教師之友,43(1),39-42。
吳清山(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
吳瓊如(2004)。不同師資培育課程理論對我國教育專業課程之啟示。教師之友,45(1),60-69。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31,117-132。
李章瑋(1996)。國小學自然科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自然科教師及教學中的科學圖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毓清、楊志強(2000)。教師信念之研究:以普通大學幼教學程學生為例。幼兒教育年刊,12,113-140。
李麗君(2002)職前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改變之研究。中等教育學報,9,1-26。
李麗玲(2004)。九十二年度辦理教師研習成果及成效分析。菁莪季刊,16(2),63-75。
李麗君(2004a)。師資培育在改變師資生教學信念上之意義及其困難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34-143。
李麗君(2004b)。提升未來師資的教學品質-從檢視與導正師資生的教學信念做起。教師之友,45(4),2-11。
何希慧(2004)。潛在課程之理念與應用。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台北:東吳大學。
但昭偉、邱世明、周崇儒(1998)。師範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幾個盲點。初等教育學刊,6,21-40。
谷家恆、王俊秀(1998)。技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契機與創新:高雄技術學院個案探討。 通識教育,5(2),1-15。
周淑娟(1998)。談同儕關係研究的另類思考。教育資料研究,41(6),188-192。
周鳳美(2002)。教育改革下之師資培育教學改革:挑戰與導正師資生教學信念。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頁107-137)。高雄:復文。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清江(1994)。教育的未來導向(3版)。台北:台灣書局。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
林清江(1997)。教育社會學(6版)。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育瑋(1998)。實習教師研習進修活動之探討。家政教育學報,1,89-105。
林生傳(1998)。大學文化與教育學程的教學研析。教育研究資訊,6(5),1-20。
林至善(2002)。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學生輔導,81,82-93。
林思伶(2005)。學習機構的創造與競爭--全系統觀的學習系統設計。教育研究,133,42-62。
邱美華(2003)。大專生參與服務學習與生涯抉擇關係初探。僑光學報,21,105-120。
邱素青(2005)。師資培育制度的理論與實際。台灣教育,631,54-62。
洪福財(1998)。潛在課程之意涵分析。國民教育,39(2),71-78。
洪國峰(2002)。職業學校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7,21-28。
洪國峰、呂秋慧(2002)。大學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研究。學生事務,41(1),34-42。
施良方(1999)。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范德鑫(2002)。全人教育的淨土:慈濟大學的環境規劃與教育特色。學生事務,41(4),41-42。
姜淑華(2003a)。大學社團的意義與精神。學生事務,42(1),61-63。
姜淑華(2003b)。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強華(1989)。從教師社會化論師資培育的興革。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頁888-917)。台北:五南。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3。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8)。師資培育課程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情意學習。中等教育,49(1),59-68。
高熏芳、陳素蘭(2003)。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成效評鑑:以淡江大學為例。課程與教學,6(3),43-65。
高熏芳、吳秀媛(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8(1),1-27。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05)。【師資培育數量現況】。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秀緞(2003)。班級同儕地位對訊息合理性判斷之影響。教育研究資訊,11(5),165-181。
郭萱之(1998)。中等學校教育學程之課程與教學和職前教師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婷芳(1995)。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秋紋(1997)。淺談學校組織文化之重要性。彰化文教,42,18-23。
陳木金(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3,14-29。
陳振榮(1999)。潛在課程不容忽視。高中教育,4,39-41。
陳金貴(2000)。我國大學院校推動服務學習方案的檢討。教師天地,104,6-15。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永發(2001)。合作取向的教師專業成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4),178-194。
陳正芬(2002)。營造校園視覺新環境。資優教育,83,32-36。
陳伯璋、歐用生(2003)。課程與教學的饗宴。高雄:復文。
陳志強(2004)。文化再製過程中教師教育信念的成因與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昭雄、林合懋、鄧蘭(2005)。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續探-以全國七所公私立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為例。弘光學報,46,49-57。
陳世佳、郭純芳、楊正誠(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β計畫」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09-433。
張芬芬(1994)。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的來源探討。初等教育學刊,3,139-164。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
張振成(1999)。如何塑造理想的學校文化。教育資料與研究,30,32-35。
張雪梅(1999)。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瓊月(1999)。教師的教育信念。國教之聲,33(1),60-63。
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火木(2000)。大學教育與社區服務關係之初探。載於劉源俊、傅木龍、林志善(等著),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頁171-178)。台北: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2)。學校為什麼需要推動服務學習。學生輔導,81,8-17。
張明麗(2002)。學前教師教育信念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光武學報,25,13-59。
張火木(2004)。課外活動與通識潛在課程關係之探討。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1-178)。台北:東吳大學。
張新仁(2004)。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台北:五南。
張民杰(2005a)。師資生從事國小數學科服務學習之行動研究-課後輔導的成效與建議。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35-157。
張民杰(2005b)。師資培育課程應用服務學習成效之調查分析。載於輔仁大學(主編),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71-209)。台北:輔仁大學。
莊威冠(1998)。國小職前實習教師教育信念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導師制實施細則(2003修正)。
國立義守大學教育學程潛在課程實施規定(2003修正)。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的觀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1。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2)。中小學的潛在課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17-33)台北:師大書苑。
黃敏(1994)。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兩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苓(1997)。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興大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玉(1999)。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臺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輝(2001)。關鍵年代的教育思維:擁抱科學、品味人文、全人發展。師說,150,46-51。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6版)。台北:文景。
黃春枝(2002)。大學生價值觀與學校服務性社團經驗之相關研究。學生事務,41(2),62-76。
黃柏叡(2003)。作為道德教育的潛在課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151-167。
黃玉(2004)。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75-107)。台北:東吳大學。
馮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單文經(2003)。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207-242。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湯梅英(1996)。教育本質的省思:談開放教育與潛在課程的重視。教師天地,81,26-30。
楊美容(1994)。教師的信念與教學實務:一位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化學教師的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極東(1996)。我國大專院校導師制度實施現況與興革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昌裕(2002)。以服務學習的理念推展志願服務。學生事務,41(1),43-54。
楊百世(2004)。國民中學實習教師專業成長成效之質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學刊,23,87-110。
葉連祺、李承華(1997)。國小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6),46-63。
詹棟樑(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與目標。教育資料集刊,22,41-57。
廖居治(2005)。從教師教學信念談師資培育機構應有的作為。研習資訊,22(3),89-94。
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3版)。台北:復文。
歐用生(1996)。解構師資培育的潛在課程。國民教育,36(3),2-6。
蔡玉對(2000)。一個潛在課程的迴響。教師天地,107,77-78。
蔡鳳芝(2005)。職前教師在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信念與教學反省行為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玉卿(1999)。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93-207。
鄭照順(1988)。國中教師專業社會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玳玉(2001)。學校文化領導之研究—以一所教會學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華娟(2000)。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
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緒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蔚之(2001)。新世紀教學團隊的新風貌:由幾個佳例談教學研究會之運作。教師天地,114,37-46。
劉茂玄(2003)。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彰化市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誌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姵蓁(2004)。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妙真(2005)。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9,201-212。
賴綉哖(2000)。學校社團--培育新世紀領袖的搖籃。北縣教育,36,46-47。
盧姿里(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下教師教育專業表現研究之回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5,83-98。
謝瑩慧(1995)。影響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的教育理念研究。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93-210)。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謝政諭(1997)。體有益的大學社團活動--以達認識與充實生涯規劃。訓育研究,35(3),29-32。
謝琇玲(1998)。教育學程實施之研究-教師專業社會化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謝琇玲(1999)。教師專業社會化與教育學程的實施研析。台灣教育,578,2-9。
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鍾任琴(1995)。國小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教育專業信念差異變化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3-56。
蕭詠琴(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藍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中展(2004)如何落實潛在教育-就社團活動經驗為題探討。載於王俊秀(等作),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9-196)。台北:東吳大學。
羅寶鳳(2004)。發現學習的真實面貌:正規教育中的非正式學習。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3,1-36。
饒見維(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取向與典範之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59-84。
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Donald, K.(2000)。學術這一行(第一版)(楊振富譯)。台北:天下遠見(原出版年:n.d.)。
Schein, E. H.(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第五版)(陳千玉、鄭伯壎編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2)。

外文部分
Astin, A. W., & Sax, L. J. (1998). How undergraduates are are affected by servic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9(3), 251-263.
Amy, S. C. L. (2005). Lessons learned from service learning and reverse mentoring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technology training.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1), 25-42.
Barton, A. C. (2000). Crafting multi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 with preservice teachers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2(6), 797-820.
Brenda, H. S., Anne, M. C. & Teresa, C. (2005).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learning on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n after-school program.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2, 119-133.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T.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9-102.
Donahue, D. M. (2000). Charity basket or revolution: Beliefs, experiences, and context in preservice teachers’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Inquiry, 30(4), 429-450.
Dorchester Curriculum Group. (2002). Towards a curriculum for all: A practical guide for developing an inclusive curriculum for pupils attaining signigicantly below age-related expectations. London: David fulton.
Gordon, D. (1982). The concep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Philosiphy of Education, 16(2), 187-198.
Graber, K. C. (1996). Influencing student beliefs: The design of a “high impac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5), 451-466.
Johnson, S. (1992). Image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8(2), 123-136.
Johnson, K. E. (1994). The emerging belief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preservic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0(4), 439-452.
Kagan, D. M. (1992a).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65-90.
Kagan, D. M. (1992b).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2), 129-169.
Keyton, J. (2005).Communication and oragnizational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ler, J. M., McKenna, M. C., & McKenna, B. A. (1998).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ly and traditionally prepared teacher.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9(3), 165-176.
Nettle, E. B. (1998).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beliefs of student teachers during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2), 193-204.
Oliva, P. F. (2001).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inar, W.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 Lang.
Posner, G.. J. (2004).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3rd ed.). Boston: McGraw-Hill.
Stuart, C. & Thurlow, D. (2000). Making it their own: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belief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2), 113-121.
Silva, k. & Paul G. (2005). Assessing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2(3), 79-93.
Sue, V. (2005). Beliefs: The heart of teaching. YC Young Children, 60(5), 76-86.
Tillema, H. H.(1994).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xpertise: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new information and preexisting belief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6), 601-615.
Vallance, E. (1991). Hidden curriculum.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curriculum. Oxford: Pergam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盧姿里(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下教師教育專業表現研究之回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5,83-98。
2. 范德鑫(2002)。全人教育的淨土:慈濟大學的環境規劃與教育特色。學生事務,41(4),41-42。
3. 賴綉哖(2000)。學校社團--培育新世紀領袖的搖籃。北縣教育,36,46-47。
4. 劉妙真(2005)。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9,201-212。
5. 蔡玉對(2000)。一個潛在課程的迴響。教師天地,107,77-78。
6. 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
7. 李麗玲(2004)。九十二年度辦理教師研習成果及成效分析。菁莪季刊,16(2),63-75。
8. 吳玉明(2002)。談有效的教學-由教師「教學信念」的角度探討。教師之友,43(1),39-42。
9. 廖居治(2005)。從教師教學信念談師資培育機構應有的作為。研習資訊,22(3),89-94。
10. 詹棟樑(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與目標。教育資料集刊,22,41-57。
11. 葉連祺、李承華(1997)。國小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6),46-63。
12. 楊昌裕(2002)。以服務學習的理念推展志願服務。學生事務,41(1),43-54。
13. 湯梅英(1996)。教育本質的省思:談開放教育與潛在課程的重視。教師天地,81,26-30。
14.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207-242。
15. 黃柏叡(2003)。作為道德教育的潛在課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15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