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0: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情思
研究生(外文):Ching-Szu Chang
論文名稱:孔子思想與西方人本心理學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HUMANISTIC PS
指導教授:何廣棪何廣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wong-Yim 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1
中文關鍵詞:孔子思想西方心理學人本心理學
外文關鍵詞:WESTERN HUMANISTIC PSYCHOLOGYCONFUCIANISMWESTERN PSYCH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當今世界物質文明自西方工業革命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而一日千里,西風東漸的今天,中國倫理思想已然變遷,倫理實際也有變革。經由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影響,與消費時代的來臨,也使得人的日常生活被大量的物品所包圍,此由物品、商品所形成的社會內在宰制系統,即進一步徹底的剝奪了人存在的自然狀態,隨之而來的機械與呆板的生活,人們日常生活機能雖然更加便利與輕鬆,實際上則容易使人背離生命的自然之道,使得人的心靈反而日益空虛淺薄,其所表徵的是精神心靈的無處安頓、生命意義的喪失與迷失。

本文的研究是藉由對孔子思想之考察,兼顧傳統倫理思想和現代的倫理實際,來呈現以生命問題為中心,揭示有限的生命而有無限可能的探問,進而較論其與西方心理學的不同與可以會通之處。希望透過對古典哲學的處理,了解其時代意義,在今日的時代中,也建立一套能夠屬於現代,並且能作為理想揭示與現實指引的理論,重新找回倫理與道德之生機。
Nowadays, material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after west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ong with the fast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very passing day, Chinese ethics thought must have an overall evolution.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capitalism, globalization, the day of consumption coming, make the person's daily life a great deal of material surround. This is forming an internal society that deprives a person from the state of nature further and thoroughly, namely, following the mechanical and boring life. Although the daily life funct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relaxing, however, it is easily making the person deviate from the life of the way of the nature. The person's mind is empty and superficial increasingly on the contrary. It results in the mind nowhere to place. The life meaning is loosed and enchanting.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ncient Confucianism ethics thought, considering both sides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ethics thought, taking the life theme as center, announcing to the public what the limited life can find out infinite possibility , inquiring into what the dis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the ancient Confucianism ethics thought with the western psychology .

This study hop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c philosophy, understanding its time’s meaning, also building up a set of theories belong to the modern and do a guideline for the ideal and the realistic in the times of today, once again finding back the vitality of the ethics and morals.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說明...........16
第二章 「倫理」與「道德」................23
第一節 「倫理」的意義及來源............23
第二節 「道德」的意義...............29
第三節 倫理與道德的分辨..............32
第四節 倫理學研究的主題..............37
第五節 道德判斷的標準...............47
第三章 中國倫理思想的孕育與展開.............61
第一節 民神雜糅的巫教文化.............68
第二節 三代的宗天神學...............72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傳統天命神學的開展與轉化....86
第四章 孔子的倫理思想體系.............100
第一節 孔子與傳統...............101
第二節 性與天道的內涵.............105
第三節 仁之精神................118
第四節 禮的實質................125
第五章 第四節 結語..................170
第六章 孔子的人格類型層次..............173
第一節 聖人與仁人...............174
第二節 君子..................182
第三節 士...................191
第四節 小人..................196
第五節 鄉原..................198
第六節 結語..................200

第四節 結語..................218
第八章 結論....................223
參考文獻......................227
1. 專書部份.................227
2. 期刊論文部分...............236
一.專書部份:

1.台灣地區
丁興祥校閱,陳正文等譯,《人格理論》,台北,萬卷樓,1999。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史》(上)(下),台北,洪葉,1995。
王臣瑞,《倫理學》,商務書局,1980。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1994。
王邦雄,《儒道之間》,台北,漢光,1987。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1987。
方東美,《方東美演講集》,台北,黎明,1988。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書局,1993。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孫智燊譯,台北,黎明書局,1993。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台北,問學,1980。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主編,《中國道德哲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81。
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學生書局,1988。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學生,1995二刷。
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東大圖書公司,1990。
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之研究》(一)儒家思想,台北,幼獅,1977。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1993五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生,1994再版八刷。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1997八版。
弗洛姆著,徐進夫譯,《心理分析與禪》,台北,幼獅,1983四版。
弗洛姆著,孫石譯,《自我的追尋》,台北,志文,1988。
弗洛姆著,于人瑞譯,《超越佛洛伊德》,台北,志文,1991。
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才北,光啟,1992。
弗蘭克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 台北,遠流,1992。
弗里德里希‧包爾生著,何懷宏、廖申白譯,《倫理學體系》,淑馨出版社,1999。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1980。
江光榮,《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1。
李瑞全,《儒家的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2000再版。
李紹崑,《美國的心理學界》,台北,商務印書館,1991。
李幼蒸,《倫理學危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李 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1992。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1991。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1991。
李雄揮編譯,《倫理學》,台北,五南,1990。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1997。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1998。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74。
李天慈,《輔導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編印。
阿德勒著,葉頌姿譯,《自卑與生活》,台北,志文,1987 再版。
宋巴特,《人學》,台北,天華,1979。
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貝斯洛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1992。
車文榑,《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2001。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1989。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1992。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1975。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90。
沈清松,《中國人性論》,台大哲學系主編,台北,東大,1990。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台北,業強,1992。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
法蘭克著,謝力中譯《科學的哲學》,台北,黎明,1982。
林火旺,《倫理學》,台北,空大,1997。
林安梧,《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1987。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1983。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1987。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1994。
林宗鴻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1997。
周克勤,《道德觀要義》(上)(中)(下),台北,商務,1970。
姜允明,《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台北,明文書局,1994。
胡適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台北,牧童,1977。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台北,商務,1980。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香港,文友堂,1970。
范庭育譯,《現象學入門》,台北,康德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出版部,1988。
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卷一〈文明的發生〉,台北幼獅,1972。
韋政通,《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出版社,1971。
韋政通,《倫理思想的突破》,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
韋政通,《孔子》,台北,東大,1996。
韋政通,《傳統中國理想人格的分析》,台北,桂冠,1988。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1979五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1989。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學生出版社,1988。
袁廷棟,《普通倫理學》,台北,黎明,198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1982。
徐復觀,《周秦政治社會之研究》,台北,學生,1981。
徐漢昌,《先秦諸子》台北,臺灣書店,1997。
馬斯洛著,結構群編譯,《動機與人格》,台北,結構群文化,1991。
張先直,《早期中國文化》,坎貝理志,哈佛大學,1976。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貫雅,1991。
張春興、楊國樞合著,《心理學》,台北,三民,1973。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台北,東大,1991。
張立文,《天》,台北,七略出社,1996。
張肇祺,《論人》,台北,三民,1972。
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貓頭鷹,2000。
郭慰萱譯,《胡塞爾現象學的心理學》,台北,幼獅,1990。
陳百希編著,《倫理學》,台中,光啟出版社。
陳秉璋,《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1998。
陳福濱,《倫理與中國文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8。
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台北,志文,1993。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台北,學生,1984。
許慎撰,清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1987。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文史哲,1993。黃希庭,《人格心理學》,台北,東華,1998。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1999。
黃慧英,《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台北,東大,1988。
普汶著,洪光遠、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桂冠,1995。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崇基,1980。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台北,漢先,1987。
曾昭旭,《進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先,1983。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1。
鄔昆如編著,《西洋哲學史》,國立編譯館,1971。
鄔昆如,《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
傅佩榮,《釐清自我的真相》,台北,天下遠見,2003。
雷登‧貝克等著,葉玄譯,《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巨流,1979。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1987。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1994。
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台北,桂冠,1993。
楊國樞,《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3。
楊中芳,《如何研究中國人》,台北,桂冠,1996。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1990。
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合譯,《榮格自傳》,台北,張老師,1997。
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契的心理學— 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文化,1992。
熊哲宏,《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貓頭鷹,2000。
輔仁大學第三屆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哲學與倫理》(上)(下),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1994。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學生,1988。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民1990。
蔡仁厚,《儒家哲學與文化真理》,台北,人生,1971。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1999。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1990。
蔡英文,《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台北,文史哲,1986。
黎建球,《先秦天道思想》,台北,箴言,1974。
鄭志明,《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1998。
鄭玄藏譯,《人本心理學入門—真誠關懷》,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
樊和平,《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五南,1995。
樊 浩,《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台北,文史哲,1994。
錢 穆,《中國學術通論》,台北,臺灣學生,1977。
錢 穆,《歷史與文化論叢》,台北,東大,1979。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199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部,1985。
龍應台,《百年思索》,台北,時報,1999。
羅素‧蕭圖著,易之新譯,《聖徒與瘋子》,台北,張老師,2001。
蘇新鋈,《先秦儒學論集》,台北,文津,1992。
黨士豪,《心理學與教育》,台北,水牛,1987。

2.大陸地區: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1998。
朱義祿,《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瀋陽,遼寧教育,1991。
朱義祿,《從聖賢人格到全發展-中國理想人格探討》,西安,人民,1992。
朱耀廷、李月修,《諸子人才觀與現代人才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8。
朱耀廷,《諸子百家論人才》,北京,北京大學,1988。
朱伯崑,《關于中國傳統哲學的未來走向》,上海,人民,1994。
余英時,《中國傳統的現代詮釋》,上海,人民,1989。
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上海,人民,1996。
李亞農,《李亞農史集》,上海,人民,1978。
張 平,《孔子西遊記-中西人格研究法之比較》,南京,江蘇教育,1998。
陳谷嘉,《儒家倫理哲學》,北京,人民,1996。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1996。
陳 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遼寧,沉陽,2000。
符 浩,《先秦儒家的道德觀》,桂林,師範大學,1998。
黃壽祺,《周易經注》,上海,上海古籍,1989。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長沙,商務,1940。
赫根漢,《現代人格心理學歷中導引》,北京,人民,1988。
劉黎明,《先秦人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
韓慶祥、鄒詩鵬,《人學-人的問題的當代闡釋》,昆明,雲南,2001。
蕭萬源、徐遠和主編,《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北京,東方,1994。

二.期刊論文部份:

1.台灣地區
王更生,<從論語蠡測孔子的天道思想>,《孔孟月刊》第19捲第1期,1980。
王健文,<古代中國的天人關係及其中介角色>,《大陸推誌》第84卷第6期,1992/6。
王永智,<人類共生主義的道德理想-兼論儒家倫理的現代價值>,宗教哲學,1995/10。
方立天,<早期儒家人格觀及其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1991/4。
巨克毅,<當代天人之學研究的新方向-反省與重建>,《宗教哲學》1996/1。
方俊吉,<淺釋幾個關於「倫理」與「道德」的問題>,《孔孟月刊》1992/4。
田文棠,<儒家文化與天人哲學>,《哲學與文化》1995/6。
石 穎,<「人學」的詮釋問題>,《哲學雜誌》,第四期,1993。
成中英,<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化>,《哲學與文化》1990/7。
江雪蓮,<道德義務的它律性和自律性>,《哲學與文化》1994/11。
朱 嵐,<君子、仁人、聖人>,《孔孟月刊》1997/8。
朱維煥,<儒家「人性論」之觀念演進與形而上根源>,《鵝湖》第19卷第5期,1993/11。
何保中,<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學思想的傳承與演變>,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6。
吳疆,<儒家中的天人合一與神密體驗>,《宗教哲學》第3 卷第4 期,1997/10。
呂宗麟,<試論先秦儒家的宗教哲學觀-傳統與現代的思考>,《宗教哲學》1996/1。
呂宗麟,<論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宗教哲學》弟3 卷第4期,1997/10。
呂傑男,<談孔子的天斂觀與仁的實踐>,《育達學報》,第3 期1990/2。
呂漁亭,<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1999/10。
李彥榮,<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本位與社會本位之辨>,《孔孟月刊》1996/6。
沈清松,<對應快速科技發展的道德教育之人類學基礎>,《哲學與文化》1985/6。
李景林,<殷周至春秋天人關係觀念之演進初論>,《孔孟學報》70期1995/9。
李景林,<殷周至春秋天人關係觀念之演進初論>,《孔孟學報》第70期1995/9。
李景林,<孔子性、命、天道思想新論>,《孔孟月刊》第32卷第11期。
徐復觀,<孔子的性與天道-人性論的建立者>,《民主評論》第11卷第22期,1960/12。
孫效智,<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的發展-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哲學與文化》1995/4。
許 波,<人本主義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較研究>《心理學探新》,第1 期2001,
張永雋,<儒家「禮樂教化」之宗教精神與人文理想-歷史之回顧與展望>,《哲學與文化》1994/2。
袁信愛,《先秦人學研究》,輔大哲研所博士論文,1994。
陳 寧,<儒家的「知命」內容分析>,《哲學推誌》第27期,1999/1。
曾慶豹,<「天人合一」與「神人差異」的對比性批判詮釋>(上),《哲學與文化》1995/1。
曾慶豹,<「天人合一」與「神人差異」的對比性批判詮釋>(下),《哲學與文化》1995/2。
喬清舉,<天人關係:中國古代人學的本體基礎>,《文史哲》,第4期,1999。
項退結,<孔子與孟子對天的看法>,《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四期,1988。
黃清榮,<孔子以前之宗教形而上觀>,《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3期,1990/3。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系88學年度博士論文。
楊國榮,<儒家人論的原始型態>,《孔孟學報》第71期,1996。
鄔昆如,<孔孟道德形上學的傳統與當代>,《哲學年刊》第6期,1988/10。
鄔昆如,<知性形上學的承傳與創新>,《哲學與文化》1998/3。
鄔昆如,<從人際關係看天、人、物、與位格──比較中西哲學對人的定位>,《哲學與文化》1991/11。
蔡仁厚,<孔子思想中的「義」「命」觀念>,《孔孟月刊》第10卷第4期,1977/12。
趙雅博,<左傳國語中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1996/10。
趙吉惠,<論儒學就是哲學又是道德宗教>,《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8期,2000/8。
趙雅博,<詩書經中的天人關係之探討>,《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二期,1977/4。
潘小慧,<德行與原則──孔、孟、荀、儒家道德哲學基型之研究>,《哲學與文化》1992/12。
諶中和,<從殷周天道觀的變遷談周人尚德與殷人尚刑>,《哲學與文化》2000/11。
謝仲明,<道德形上學之構想及其問題-牟宗三先生「現象與物自身」一書之討論>,《中國文化月刊》第9期,1980/7。
傅佩榮,<儒家倫理的現代化>,《哲學雜誌》第十二期,1995/4。

2.大陸地區:
王文波,<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整合的新趨向>,《晉陽學刊》,2002/6。
王一多、翟治縑著,<人格心理學的人性研究方法>,《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
陳志尚,<人學-21世紀的顯學>,《北京大學學報》第三期,1995/10。
秦紅增,<天人關係:從神話到哲學的文化嬗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0/3。
黃楠森,<人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0。
趙源一,<孔子的天人關係探微>,《船山學刊》第1期,2001。
韓慶祥、鄒詩鵬,<當代哲學的主題型態何以是人學?---我們的哲學觀>,《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20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沈清松,<對應快速科技發展的道德教育之人類學基礎>,《哲學與文化》1985/6。
2. 楊國榮,<儒家人論的原始型態>,《孔孟學報》第71期,1996。
3. 李彥榮,<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本位與社會本位之辨>,《孔孟月刊》1996/6。
4. 趙雅博,<詩書經中的天人關係之探討>,《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二期,1977/4。
5. 黃清榮,<孔子以前之宗教形而上觀>,《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3期,1990/3。
6. 呂漁亭,<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1999/10。
7. 呂傑男,<談孔子的天斂觀與仁的實踐>,《育達學報》,第3 期1990/2。
8. 呂宗麟,<論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宗教哲學》弟3 卷第4期,1997/10。
9. 呂宗麟,<試論先秦儒家的宗教哲學觀-傳統與現代的思考>,《宗教哲學》1996/1。
10. 吳疆,<儒家中的天人合一與神密體驗>,《宗教哲學》第3 卷第4 期,1997/10。
11. 朱維煥,<儒家「人性論」之觀念演進與形而上根源>,《鵝湖》第19卷第5期,1993/11。
12. 江雪蓮,<道德義務的它律性和自律性>,《哲學與文化》1994/11。
13. 趙吉惠,<論儒學就是哲學又是道德宗教>,《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8期,2000/8。
14. 趙雅博,<左傳國語中的天道思想>,《哲學與文化》1996/10。
15. 蔡仁厚,<孔子思想中的「義」「命」觀念>,《孔孟月刊》第10卷第4期,19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