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作品集
《聞一多紀念文集》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
《聞一多卷》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1988年初版。
《聞一多全集》 上海,開明書局,1992年。
《聞一多全集》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
《聞一多》 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7年。
《聞一多全集》 台北,里人書局,2002年12月15日初版。
《聞一多選刊》 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初版。
《聞一多選集》 台北,文學史料研究會,1956年。
《聞一多選集》 香港,文藝出版社,1969年。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
《聞一多書信選集》 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聞一多選集》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7年。
《聞一多古典文學論著選集》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1993年初版。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舊體詩文淺注》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年。
《紅燭》 上海,泰東書局,1923年。
《紅燭》 上海市,上海書局,1985年。
《紅燭》 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聞一多集外集》 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
《古瓦集》 西安市,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聞一多詩學編》 杭州市,浙江文藝出版社,1955年初版。
《詩經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楚辭校補》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神話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唐詩人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周易與莊子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聞一多詩經講義》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聞一多傳記、作品評論
(一)、傳記
王康:《聞一多傳》,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方念人:《聞一多在美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余嘉華:《聞一多在昆明的故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文:《聞一多》,石家庄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許芥昱:《新詩的開路人》,香港,波文書局,1994年。
梁實秋:《談聞一多》,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聞立鵬、張同霞:《聞一多》,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聞黎明:《聞一多傳》,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
聞黎明,侯菊坤編;聞立雕審定:《聞一多年譜長編》,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志權:《聞一多傳》,北京市,團結出版社,1999年。
魯非、凡尼:《古典、唯美而又激進的詩人》,台北,海風出版社,1989。
(二)、作品評論
吳宏聰:《聞一多的文化觀及其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余嘉華,熊朝雋主編:《聞一多研究文集》,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李聞二烈士紀念委員會編輯:《李公僕、聞一多先生遇刺紀實》,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林曼叔:《聞一多研究》,九龍,新源出版社,1974年。
武漢大學聞一多研究室編:《聞一多研究叢刊》,武昌,武漢大學出版,1989年。
季鎮淮主編:《聞一多研究四十年》,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年。
俞兆平:《聞一多美學思想論稿》,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張巨才編:《聞一多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出版,2000年。
商金林:《聞一多研究述評》,天津市,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許毓峰:《聞一多研究文集》,北京市,北岳文藝出版社,1981年。
喬志航:《聞一多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時萌:《聞一多,朱自清論》,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陳衛:《聞一多詩學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介民:《尋覓時空最佳點》,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劉烜:《聞一多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潘皓:《跨文化求學中的詩化人生》,濟南市,濟南出版社,2005年。
鄧喬彬,趙曉嵐:《學者聞一多》,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蘇志宏:《聞一多新編》,北京市,中央編輯出版社,1999年。
(三)、期刊、論文
丁燕石:〈聞一多遇刺前後〉,《傳記文學》,2003年11月,頁數4-24。中國現代文化學會聞一多研究彙編:《聞一多研究動態》,北京,2004年。
呂怡菁:〈譜在世紀交錯的狂濤--聞一多、郭沫若詩歌「河」、「海」意象的時代特徵〉,《國文學誌》,2004年12月,頁數201-229。李凌:〈詩人之戀--聞一多的婚姻與愛情〉,《歷史月刊》,2000年4月,頁數54-64。陳靜宜:〈聞一多「靜夜」詩賞析〉,《古今藝文》,1998年5月,頁數52-54。楊昌年:〈聞一多與格律詩〉,《歷史月刊》,2001年4月,頁數117-120。聞黎明:〈聞一多與胡適〉,《傳記文學》,1998年3月,頁數107-112。雷頤:〈聞一多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歷史月刊》,1999年4月,頁73-77。謝泳:〈對聞一多之死的再認識〉,《傳記文學》,2001年6月,頁數70-80。(一)、專書
天虛升:《新詩作法》,台南市,中華出版社,1969年台灣再版。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台北,東大出版,1994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史》,台北縣蘆洲鄉,空中大學出版,1995年初版。
艾萬斯(Evans Ifor)著,呂文忠譯:《英國文學史略》,台北市,書林出版社,1995年一版。
王瑤:《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1998年初版。
巴特勒(Butle Marilyn)著,黃梅、陸建德譯:《浪漫派・叛逆者・反動派:論十八、十九世紀英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新版。
皮述民:《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7年一版。
古遠清:《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初版。
朱光潛:《談美》,台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64年臺五版。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市,萬卷樓出版社,1990年。
朱垂:《現代應用文書》,台北市,大中國出版社,1996年三版。
朱棟霖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初版。
朱耀偉:《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台北縣・板橋市,1992年。
汪榮祖:《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初版。
沈從文:《沈從文自傳》,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初版。
沈師謙:《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79年初版。
沈師謙等著:《文學創作與鑑賞》,台北市蘆洲,空中大學出版,2000年初版。
沈師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初版。
沃茲華斯,妮可麗塔:《四大浪漫詩選》,台北市,格林文化出版,1998年。
亞當斯((Adams,Hazard),博士珍:《西方文學理論四講》,台北市,洪範出版社,2000年。
周伯乃:《現代詩的欣賞》,台北市,三民出版社,1970年。
周伯乃:《早期新詩的批評》,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初版。
林明德:《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拜倫(Byron,George Gordon)原著,查良錚翻譯:《唐璜》,台北市,光復出版社,1998年。
周策縱,周陽山:《五四與中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年。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6年。
胡適:《嘗試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8年。
胡適紀念館:《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與楊聯陞往來書札》,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8年。
周錦:《中國新文學簡史》,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初版。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台北市,文化出版社,1975年再版。
徐志摩・朱自清:《徐志摩朱自清全集》,高雄市,光明出版社,1980年再版。
徐志摩・葉公超・梁實秋主編:《新月選集》,台北市,德華出版社,1980年。
孫陵:《我熟識的三十年代作家》,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初版。
宮靜:《泰戈爾》,台北市,東大出版社,1992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出版社,1999年初版。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市,三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
郭沫若:《郭沫若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雪萊(Shelley,Perey Bysshe)原著,查良錚翻譯:《雪萊抒情詩選》,台北市,光復出版社,1998年。
陳敬之:《「新月」及其重要作家》,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初版。
梁實秋:《英國文學史》〉,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一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台北市,巨流出版社,1976~1979年。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市,洪範出版社,1984年。
黃祖植:《詩美十談》,香港,九龍出版社,2000年。
黃曼君:《郭沫若作品欣賞》,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1990年初版。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台北市,桂冠出版社,2000年初版。
舒蘭:《五四時代的新詩作家與作品》,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0年初版。
湯一介:《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70周年紀念文選》〉,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9年初版。
楊江柱等主編:《西方浪漫主義文學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1989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理論架構的探討》,台北市,東大出版社,1988年初版。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市,彰師大國文學系,2001年初版。
劉菲:《評詩論藝》,台北縣新店市,詩藝文出版社,1999年初版。
鄭明娳、孟樊:《新詩批評:poetry》,台北市,正中出版社,1993年臺初版。
蔡英俊,劉岱著:《意象的流變》,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雅典出版社,1987年初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雅典出版社,1987年。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現代文學論》,台北,聯合報出版,1981年初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市,書林出版社,1999年初版。
簡恩定:《現代文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初版。
濟慈(Keats.John)著,馬文通翻譯:《濟慈詩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1995年。
蕭麗玉:《徐志摩及其作品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學出版社,1986年。
羅伯特・斯比勒著,湯朝譯:《美國的文學的循環》,北京市,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市,爾雅出版社,1978年初版。
蘇雪林:《中國文學史》,台中市,光啟出版社,1980年四版。
蘇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台北市,廣東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二)、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順為序)
金尚浩:《中國早期三大新詩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博士論文。林淑娟:《聞一多的原始主義》,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侯美珍:《聞一多詩經學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三)、電子網頁資料
一、《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
網址:http://readopac2.ncl.edu.tw/ncl3/index.jsp
二、《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網址: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