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編排說明:
1.引用書籍及資料,按出版年序排列。
2.同一出版年序者,按引用先後排列;不以月份、日期或作者姓氏筆畫等為排序。
.中文部分:
胡育祥、陳逸淳譯(2006)。《大眾媒體的實在》。台北:左岸。(Die Realitat der Massenmedien. Luhmann, N. 2004.)
盧嵐蘭(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三民。
翁秀琪(1992,2005)。《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蔡念中與張宏源編著(2005)。《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台北:亞太。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82期。江淑琳譯(2005)。《網際空間的圖像》。台北:韋伯。(Mapping Cyberspace. Dodge, M. & Kitchin, R.1999.)
吳靖與黄佩譯(2005)。《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Media Studies :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Taylor, L. and Willis A. 1999.)
中馬清福(2005,崔保國、艾勤徑、高揚譯)。《報業的活路》。北京:清華大學。
張寧譯(2004)。《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L’e`criture et la differ`rence , Derrida J. 1967.)
李彬譯註(2004)。《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北京:新華。(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John Fiske et al. 1994.)
陶慶梅譯(2004)。《電視與日常生活》。江蘇:人民。(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Silverston, R. 1994.)
李幼蒸譯(2004)。《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
張錦華(200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曾慶春譯(2004)。《作為話語的新聞》。北京:華夏(News as discourse. van Dijk, T. A. 1988.)
吳潛誠總編校(2004)。《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The Dialectic of Ideology and Technology. 1976. Gouldner I. in Culture and Society : contemporary debates. ed. Alexander J. C. & Seidman S. 1980.)
熊宇澄等譯(2004)。《今日媒介:信息時代的傳播媒介》。北京:清華大學。(Media Now :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2000 , Straubhaar J. & LaRose R.)
郝明義(2004)。《東亞四地 書的新文化》。台北:網路與書。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期。馮建三(2004)。〈中國「市場社會主義」電視媒體的探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期,頁93-131。
向勇(主編,2004)。《北大文化產業關鍵報告》。台北:帝國文化。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王志弘與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A Glossary of Cultural , Brooker, P. 2002.)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Why Study the Media ? , Silverston, R. 1999.)
彭蘭等譯(2003)。《網路研究──數位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北京:新華。(Web Studies: 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 ed. Gautlett D. 2000.)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
殷曉蓉譯(2003)。《論述與社會變遷》。北京:華夏。(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Fairclough, N.1992.)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2003)。《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台北:亞太。
陳芸芸和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 4th ed. McQuail D. 2000.)
王嵩音譯(1993,2003.)。《傳播研究里程碑》。台北:遠流。(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Lowery S. A. and De Fleur M. L. 1983, 1988.)
蘇蘅(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Storey J. 1999.)。
小林一博(2001)。《出版大崩壞》。台北:尖端。
楊久穎譯(2001)。《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台北:貓頭鷹。(Marshall McLuhan and Virtuality , Horrocks, C. 2000.)
錢俊譯、曾慶豹校閱(1992,2001)。《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Michel Foucault :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Dreyfus H. L. and Rabinow P.)
倪炎元(2001)。〈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2000傳播論文選集》。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2000年)。《日本─姿與心》。台北:漢思。
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台灣商務。(Essential McLuhan , ed. Eric McLuhan and Frank Zingrone. 1995.)
顧淑馨譯(1999)。《電子媒介新論》。台北:時英。(Broadcasting in America : a survey of electronic media , Head, S. el , 1996.)
劉北城、楊遠嬰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 Foucault M. 1979.)
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台北:揚智。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Fiske, J. 1990.)
賴光臨(1981)。《七十年中國報業史》。台北:中央日報。
.英文部分: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Doyle,Gillian(2002). Understanding Media Economic. London: Sage.
Spiller, N. (2002,ED.) Cyber Reader : Critical writings for the digital era. London : Phaidon.
Andy Ruddock(2001). Understanding Audiences :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SAGE.
Sosnoski, J. J.(1999.)Configuring as a Mode of Rhetorical Analysis. In Jones, S.(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pp.127-143). London : Sage.
Wertheim, M.(1999).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In Spiller, N. (2002,ED.) Cyber Reader : Critical writings for the digital era. London : Phaidon. (中譯本,薛絢譯(1999),《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空間》pp.182—198,台北:商務。)
Plant, S.(1996)On the Matrix : Cyberfeminist simulations.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網路及報刊、雜誌資料:
龐文真(2006)。〈告別電視機,迎接網路影音時代:四年成長180倍的新影音市場〉。《數位時代雙週刊》。2006/04/24。童儀展(2006)。〈手機的下一步:行動電視〉。《數位時代雙週刊》。2006/04/10。
那福忠 編撰(2006)。〈大陸的電子雜誌〉。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2006/04/19。
潘勛(2006)。〈塑膠螢幕 無線接收 名副其實電子報 輕薄問市〉。中國時報,2006/04/25。
黃玟君(2006)。〈媒體亂象〉。聯合報C7教育版,2006.4.4.。
新新聞採訪組(2006)。〈台灣社會新壓迫者─媒體〉。《新新聞》雜誌(996期)。
那福忠(2006)。〈報紙的最後優勢〉。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2006.1.11.。
那福忠(2006)。〈嚴峻的一年〉。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2006.1.25。
資策會(2006)。資策會IDEAS-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
資策會網站FIND(2006)。〈電視廣告效益式微 搜尋引擎成為行銷主要管道〉。(2006/4/4)。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206
那福忠(2006)。〈塑造報紙未來〉。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 2006.6. 14.。
那福忠(2006)。〈中央日報熄燈〉。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 2006.5. 31.。
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2006)。〈中國報刊業 結構雜 發展快〉。(2006.03.27)。
中央社(2006)。〈北京正在採取措施限制外國媒體進入中國〉。(2006.04.09)。
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2006)。〈傳媒藍皮書:報業經營現危機〉。(2006.04.14)。
那福忠(2006)。〈美國報業的破壞創新〉。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 2006.3. 8.
中時晚報(2005)。〈燦爛十七年 獻給台灣〉。2005年10月31日。
聯工月刊。第197期,2005年10月31日。
聯合報系刊。2005年10月份。
那福忠 編撰(2005)。〈印刷業也患了恐中症?〉 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2005年8月10日)。 https://eip.udngroup.com/eip/info/info_spcol.jsp?f_MAIN_ID=10&f_SUB_ID=29&f_ART_ID=434
那福忠 編撰(2005)。〈股東利益與社會公器〉 ePublishing 電子出版通訊(2005年11月16日)。
https://eip.udngroup.com/eip/info/info_spcol.jsp?f_MAIN_ID=10&f_SUB_ID=29&f_ART_ID=453
聯合報系刊。2005年11月份。
中央社(2005)。〈縮小數位落差 救救第三世界〉。(中時電子報11月14日)
黃彥達(2005)。〈網際網路投資什麼好?〉。《數位之牆》。2005/08/01。
聯合報(2005)。〈沙茲伯格:網路是未來的生活方式 報業面臨挑戰〉。2005/06/04。
台灣年鑑(2005)。第九章:媒體與文化。翁秀琪執筆〈當前媒體生態的省思〉。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
張錦華(2004)。〈耕耘一方「創造性批判觀眾」的園地〉。中國時報,2004.8.1.A4版「名家專論」。
陳徵蔚《從碎裂到重組─漫談書寫空間的演進歷史》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history-1.htm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history-2.htm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history-3.htm
陳徵蔚《破碎的故事─從紙本、影像到超文本》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fragment-1.htm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fragment-2.htm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fragment-3.htm
陳徵蔚(網站Blue Crescent)。電腦網路文學,數位戀物? (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第211期)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fetish.htm
黃彥達(2000)。網路媒體的生意經(一)至(六)。《數位之牆》DIGITALWALL 2000/07/30至2000/09/03
蘇峰山〈論述分析導論〉南華大學授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