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5: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薰蓉
研究生(外文):SHUN JUNG WANG
論文名稱:財稅人員在職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臺生黃臺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6
中文關鍵詞:訓練人力資源財稅人員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9
  • 點閱點閱:9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訓練的本質在於提升受訓人員的知能,而訓練的目標在於組織成效的提高,因此,對組織而言,為了確保組織的人力資源素質優良,除了要重視人力甄補之外,尚須對現有人力進行訓練,即使是甄補進來的人力,仍需透過訓練過程才可使人員為組織所用。
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以學者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估模式(Four Level Evaluation Model)最為學術界、企業界所常引用的訓練評估模式;因此,本研究亦以Kirkpatrick的評估模式為理論架構,並以郵寄方式對受訓財稅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俟問卷回收及整理後,先以次數分配、比率、平均數及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分析訓練成效整體輪廓,再以獨立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分析不同課程財稅人員在訓練成效評估差異的顯著性,俾助於研提改進之建議。
經由研究發現,受訓財稅人員在人口統計變數中,在訓練的整體滿意度甚高;在訓練實施反應、學習效果與工作行為改變部分有顯著差異。
最後,分別對訓練單位、受訓機關及受訓人員提出建議,並針對本研究未能探討不同訓練課程之研究與比較,例如,運用控制組與實驗組,將受訓者與未受訓者、受訓前與受訓後之工作行為改變加以衡量及對「結果層次」作評估等課題,提供後續研究之參考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訓練評估的意涵…………………………………………11
第二節 訓練評估的目的、功能與益處…………………………22
第三節 訓練評估的陷阱、障礙與限制…………………………31
第四節 訓練評估的時機、範圍與原則…………………………37
第五節 訓練評估的模式、途徑與方法…………………………44
第六節 訓練評估的程序與效標…………………………………62
第七節 相關研究的回顧…………………………………………70

第三章 現況分析…………………………………………………83
第一節 財稅人員訓練所的設立…………………………………83
第二節 財稅人員訓練實施概況…………………………………86
第三節 財訓所辦理訓練的特色與檢討…………………………107

第四章 研究設計……………………………………………………115
第一節 研究架構…………………………………………………115
第二節 研究假設…………………………………………………120
第三節 問卷設計…………………………………………………121
第四節 問卷調查…………………………………………………125
第五節 資料處理…………………………………………………128
第六節 效度與信度分析…………………………………………128

第五章 結果與分析…………………………………………………135
第一節 樣本基本特性……………………………………………135
第二節 各研究變項的統計分析………………………………140
第三節 個人屬性對訓練實施反應的差異性……………………161
第四節 個人屬性對學習效果的差異性…………………………180
第五節 個人屬性對工作行為改變的差異性……………………193
第六節 訓練成效評估間的關係…………………………20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2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2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219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227

參考書目…………………………………………………………………229
附錄………………………………………………………………………239
附錄一 「財稅人員在職訓練成效評估」問卷調查表(前測部分)239
附錄二 「財稅人員在職訓練成效評估」問卷調查表(正式問卷部分)…………………………………………………………243
圖 目 錄
圖 1-4-1 研究流程圖…………………………………………………8
圖 2-1-1 Blanchard & Thacker訓練的開放系統過程…………………13
圖 2-1-2 Blanchard & Thacker訓練過程的階段………………………14
圖 2-1-3 Bohlander & Snell訓練過程的階段…………………………16
圖 2-5-1 Kirpatrick 的四層次特性示意圖……………………………47
圖 2-6-1 訓練評估流程圖………………………………………………63
圖 3-1-1 財訓所的組織結構……………………………………………85
圖 3-2-1 歷年來訓練班次及人數統計圖……………………105
圖 4-1-1 研究架構圖……………………………………………………116

表 目 錄
表 1-3-1 財稅訓練課程名稱及參加人次……………………………6
表 2-2-1 訓練評估的功能………………………………………………26
表 2-4-1 訓練評估的時間架構…………………………………………39
表 2-5-1 Brinkerhoff 評估模式各階段評估內容………………………46
表 2-5-2 企業採四層次評估之情形……………………………………52
表 2-5-3 Kirkpatrick 四層次評估方法的優缺點………………………57
表 2-7-1 Kirkpatrick訓練評估模式之實證研究…………………………71
表 3-2-1 92年財訓所訓練課程分類表…………………………………87
表 3-2-2 93年財訓所訓練課程分類表…………………………………88
表 3-2-3 94年財訓所訓練課程分類表…………………………………90
表 3-2-4 歷年施訓人數…………………………………………………94
表 3-2-5 財訓所施訓對象的層級………………………………………95
表 3-2-6 近三年財訓所辦理各類別訓練人數及比例…………………96
表 3-2-7 財訓所教學設備…………………………………………98
表 3-2-8 財訓所休閒設備…………………………………………99
表 3-2-9 歷年來財訓所辦理國際班情形(資料截至92年止)102
表 3-2-10 近三年(92~94)財訓所辦理國際班情形……………103
表 3-2-11 88年至94年開班總班次、總訓人數、施訓總時數及訓練經費106
表 3-2-11-1 平均每人花費訓練經費……………………………………112
表 4-3-1 訓練實施反應的衡量變項……………………………………122
表 4-3-2 訓練學習效果的衡量變項……………………………………122
表 4-3-3 工作行為改變的衡量變項……………………………………122
表 4-3-4 其他相關訓練的衡量變項……………………………………123
表 4-3-5 個人屬性的衡量變項…………………………………………124
表 4-4-1 財稅訓練課程名稱、參加人次及訓練對象…………………125
表 4-4-2 問卷寄送及回收情形一覽表…………………………………127
表 4-6-1 訓練實施反應、學習效果和工作行為改變量表因素分析表129
表 4-6-2 訓練實施反應、學習效果和工作行為改變因素構面信度分析表132
表 5-1-1 受測者個人屬性一覽表………………………………………138
表 5-2-1 訓練實施反應之認知分析……………………………………141
表 5-2-2 受訓財稅人員對「教材內容的編排」之認知分析…………142
表 5-2-3 受訓財稅人員對「教學設備」之認知分析…………………143
表 5-2-4 受訓財稅人員對「訓練師資」之認知分析…………………143
表 5-2-5 受訓財稅人員對「課程設計」之認知分析…………………144
表 5-2-6 訓練實施反應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表……………………147
表 5-2-7 學習效果之認知分析…………………………………………149
表 5-2-8 受訓財稅人員對「受訓人員努力程度」之認知分析………150
表 5-2-9 受訓財稅人員對「符合訓練目標」之認知分析……………150
表 5-2-10 學習效果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表…………………………152
表 5-2-11 工作行為改變之認知分析……………………………………153
表 5-2-12 受訓財稅人員對「知識應用的程度」之認知分析…………154
表 5-2-13 受訓財稅人員對「工作改善的程度」之認知分析…………154
表 5-2-14 受訓財稅人員對「工作效率」之認知分析…………………155
表 5-2-15 工作行為改變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表……………………157
表 5-2-16 訓練課程之時間長短以多久為宜?…………………………158
表 5-2-17 參加受訓班次的人數安排是否感到滿意?…………………158
表 5-2-18 參訓加訓練課程之前對該訓練課程之訓練目標是否清楚?...159
表 5-2-19 參加訓練課程是由誰指派?…………………………………159
表 5-2-20 會向同事推薦該課程建議他去參加?………………………160
表 5-2-21 參加訓練課程主管是否支持?………………………………160
表 5-2-22 參加訓練課程對未來升遷考核有無影響?…………161
表 5-3-1個人屬性對整體訓練實施反應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2
表 5-3-1-1 訓練班別對整體訓練實施反應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2
表 5-3-1-2 服務單位對整體訓練實施反應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3
表 5-3-2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訓練實施反應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3
表 5-3-2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訓練實施反應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4
表 5-3-2-1 婚姻對教材內容的編排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4
表 5-3-3-1 訓練班別對教材內容的編排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5
表 5-3-3-2 服務單位對教學設備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6
表 5-3-3-3 訓練班別對訓練師資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7
表 5-3-3-4 服務單位對訓練師資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7
表 5-3-3-5 訓練班別對課程設計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8
表 5-3-2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69
表 5-3-2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0
表 5-3-4-1 性別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1
表 5-3-4-2 婚姻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2
表 5-3-4-3 教育程度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2
表 5-3-5-1 職務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4
表 5-3-4-4 職等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4
表 5-3-5-2 訓練班別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6
表 5-3-5-3 服務單位對訓練實施反應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77
表 5-3-6 訓練實施反應研究結果一覽表………………………………178
表 5-4-1 個人屬性對整體學習效果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0
表 5-4-1-1 職務對整體學習效果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0
表 5-4-1-2 訓練班別對整體學習效果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1
表 5-4-1-3 服務單位對整體學習效果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2
表 5-4-2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學習效果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2
表 5-4-2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學習效果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2
表 5-4-2-1 職等對受訓人員努力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3
表 5-4-3-1 訓練班別對受訓人員努力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4
表 5-4-3-2 服務單位對受訓人員努力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5
表 5-4-2-2 性別對符合訓練目標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5
表 5-4-3-3 訓練班別對符合訓練目標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6
表 5-4-2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7
表 5-4-2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7
表 5-4-4-1 性別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8
表 5-4-4-2 職等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9
表 5-4-5-1 職務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89
表 5-4-5-2 訓練班別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0
表 5-4-5-3 服務單位對學習效果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1
表 5-4-6 學習效果研究結果一覽表……………………………………191
表 5-5-1 個人屬性對整體工作行為改變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3
表 5-5-1-1 訓練班別對整體工作行為改變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4
表 5-5-1-2 服務單位對整體工作行為改變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4
表 5-5-2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工作行為改變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5
表 5-5-2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工作行為改變各構面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5
表 5-5-3-1 訓練班別對知識應用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6
表 5-5-2-1 婚姻對工作改善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6
表 5-5-3-2 職務對工作改善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7
表 5-5-3-3 訓練班別對工作改善的程度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8
表 5-5-3-4 職務對工作效率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8
表 5-5-4 個人屬性(個人因素)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199
表 5-5-5 個人屬性(工作因素)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0
表 5-5-4-1 性別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0
表 5-5-4-2 婚姻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1
表 5-5-5-1 職務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3
表 5-5-4-3 職等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4
表 5-5-5-2 訓練班別對工作行為改變各變項之認知差異分析表……205
表 5-5-6 工作行為改變研究結果一覽表………………………………206
表 5-6-1 訓練成效評估之相關分析摘要表……………………………209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民87,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法規彙編,台北: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王雲五,民70,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行政學(第七冊),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余品嫺,民85,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員訓練班薦任人事人員專業訓練課程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 定,民79,公共行政論叢,三版,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 定等,民88,公共政策(全),台北:華視。
吳秉恩,民73,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秉恩,民85,企業教育訓練策略與訓練成效之研究--以組織學習觀點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狄家葳,民88,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台灣跨國企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宏益,民85,員工培訓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沛霖,民78,我國國營事業機構訓練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民95,SPSS 10.0統計資料分析實務應用,台北:五南書局。
施能傑等,民91,績效導向理念應用於公務人員訓練規劃之研究,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委託研究,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未出版。
洪永泰,民83,綜合性績效指標權數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18卷第5期:42-48。
孫本初等,民90,公務人員訓練需求評估研究,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徐秀燕譯,民83,企業訓練的實施及其評估技巧,就業與訓練,第12卷第4期:10-15(Dr. Chales R. Hopkins 演講摘要)。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民95,財政年報,台北: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康自立,民74,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全華。
張火燦,民87,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張建忠,民70,我國中央公務人員在職訓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潤書,民93,行政學,修訂三版,台北,三民。
張潤書、吳 定、陳德禹,民78,行政學,初版,台北:空中大學。
許宏明,民84,高科技產業的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南雄,民91,人事行政學,增訂四版,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郭芳煜,民75,怎樣做好員工訓練,再版,台北:現代管理月刊雜誌。
陳水竹,民83,業訓練效益評估的規劃,就業與訓練,第12卷第4期:3-9。
陳明陽,民90,台電公司核能在職訓練評估之研究-以林口核能訓練中心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思均,民90,地方公務員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秀亞,民93,維修資源管理(MRM)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靜如,民88,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訓練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英,民82,產業訓練論,增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
黃臺生、任可怡,民84,中央政府機關訓練績效評估之調查分析,空大行政學報,第3期:227-251。
蔡良文,民88,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蔡錫濤,民89,訓練評鑑的焦點與模式,人力資源發展月刊,第156期:1-12。
鄭本竹,民92,中油公司在職訓練評估之研究-以中油嘉義訓練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戴幼農,民83,訓練評核的原則與方法,就業與訓練,第12卷第4期:16-22。
戴淑媛,民90,中高齡者職業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淑敏,民86,我國公務人員培訓制度之改進與提升人力資源之研究-兼論中山先生人才培育政策,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建忠,民83,訓練評鑑,台北:五南。
簡建忠,民84,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Blanchard, P.N. & Thacker, J.W., 2004, Effective Training:Systems,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Upper Saddle River, N.J.:Person Prentice-Hall。
Bohlander, G. & Snell,S., 2004,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ition, U.S.A.:Thomson South-Western Corp.。
Bramley, P., 1991, Evaluati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 Transla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London: McGraw-Hill Book Co.。
Brandenburg, D. C., 1982, “Training Evaluation: What’s the Current Statu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6(8):14-19。
Brinkerhoff, R.O., 1988,“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Model for HRD ”, Journal of Training & Development, 42(2):66-88。
Carnevale, A.P.,Gainer, L.J. & Meltzer, A.S., 1990, Workplace Basics Training Manual, Jossey-Bass Publishers.
Clegg, William H., 1998,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 An Update" Training & Development, Jan.:56
Dixon, N.M., 1990,Evaluation —a Tool for Improving HRD Quality San Diego, Calif:University Associates
Esterby-Smith, M., 1986,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ldershor:Gower。
Galvin, J. C., 1983,“What Trains Can Learn from Educators about Evaluating 91 Management Tra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8):52-57。
Goldstein, Irwin L., 1974, Trai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Monterey, Cali.: Brooks/Cole。
Goldstein, Irwin L., 1993 ,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 Need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rove, D.A. & Ostroff, C., 1991, “Program Evaluation”. In K. N.Wexley (Ed.),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PP.5-158 to 5-220) ,Washington, D.C.: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Guielford, J.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Hamblin, A.C., 1974,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Training London:McGraw-Hill。
Hilbert, John & Preskill, Hallie & Russ-Eft, Darlene, 1997, Evaluating Training What Works-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
Ivancevich, J. M.,1992,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Foundations of Presonnel, (5th ed.)New York:Irwin, Inc.
Kirkpatrick, D.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The Four Levels, CA:Publisher Group West。
Kirkpatrick, D.L., December 1960,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Directors, Training & Development, 13(12):21-26;14(1):13-18。
Kirkpatrick, D.L., December 1959,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Directors, Training & Development, 13(11):3-9;14(2): 28-32。
Kotler,P., Marketing, 1998,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ed.,Prentice-Hall Inc.
Lawire, J., 1990, “Different between Train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onnel Journal:69。
Leonard, & Nadler, Z., 1990,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Milkovich, G. T. & Bourdreau, J. W., 199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6th ed.)”, Richard D. Irwin, Inc.
Newby, T., 1992, “Training Evaluation Handbook”, New York: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Newstrom, J.W., 1978,“Catch-22: The Problems of Incomplete Evaluation of Training”,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Nov.):22-24。
O’Connor, B. N., Bronner, M. and Delaney, C. 1996 Training for Organizations. Cincinnati, Ohio. : South-Wester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Phillips, J. J., 1991,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Method-Instructor s(2 nd ed). Houston, TX: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Phillips, J. J., 1990,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London:Kogan page.
Phillips, J. J., 1983,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Houston, TX:Gulf Publishing Company。
Pigors, P. & Myers, C.A., 1981,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9th ed., N.Y.:McGraw-Hill。
Rothman, J. L., 1989,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2nd ed,Harper & Row Inc.
Schmitt, N. W. & Klimoski, R. J., 1991,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Sims, R.R., 1993, Training Enhancement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Quorum Books,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Stufflebeam, D.L.,Foley, W.J.,Gephart,W.J.,Guba,E.G.,Hammond,R.L.,Merrima,H.O.,& Provus,M.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tasca,Illinois:F.E. Peacock Publicshers, Inc.
Swiercaek, F.W. & Carmichael,L., January 1985, The Quanity & Quality of Evaluating Training. Training & Development:95-99。
Targa-Vision International 1998, “Applied Standards for Costing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Executiv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 Report for the Canadian Center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acey, J.B., Tannenbaum, S.1. & Kavanagh, M.J., 1995, “Applying Trained Skills on the Job: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2):239-252。
Warshauer, S., 1988, Human Resources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3rd) New York:McGraw-Hill。
Weiss, C. H., 1998, Evaluation Research: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 Upper Saddle River, N. J.:Prentice-Hall。
Zaltman,G. & Burger,P. C., 1975, Market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 Dynamics. Dryden Press, Hisndale,Illinois.

三、網站資料
http://www.mofti.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秦葆琦(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媒體介紹。教學科技與媒體,32,14-21。
2. 陳美芬,施能木(1996)。教學媒體在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之運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8(2),17-27。
3. 郭麗玲(1991)。教學媒體在教學上的重要性。社會教育學刊,20,61-88。
4. 李宗薇(1997)。教學科技觀點的轉折對社會科教學的影響。教學科技與媒體,32,3-13。
5. 吳明隆、林義雄(2001)。高雄市國小教師使用教學媒體現況及改進途徑之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43(1),11-25。
6. 歐用生(1997)。教科書的評鑑標準與應用。國民教育,37(5),2-7。
7. 廖遠光(1999)。國小教師對教學科技使用效果的態度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5,32-39
8. 曾筱雯(2003)。社會領域教學資源運用之探討。國教輔導,42(4),24-27。
9. 陳嘉彌(1993)。現階段師院附小教師使用視聽教育媒體之認知態度及行為研究報告。視聽教育雙月刊,35(2),33-44。
10. 陳淑英(1992)。教學媒體之選擇。教學科技與媒體,4,40-44。
11. 陳素貞、邱士峯(1998)。屏東市國民小學教師自製與使用教學媒體現況研究(上)。國教天地,125,4-10
12. 陳素貞、邱士峯(1998)。屏東市國民小學教師自製與使用教學媒體現況研究(下)。國教天地,126,39-44。
13. 戴幼農,民83,訓練評核的原則與方法,就業與訓練,第12卷第4期:16-22。
14. 蔡錫濤,民89,訓練評鑑的焦點與模式,人力資源發展月刊,第156期:1-12。
15. 黃臺生、任可怡,民84,中央政府機關訓練績效評估之調查分析,空大行政學報,第3期:22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