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6.8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07 01: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美娟
論文名稱:護理人員對病人安全措施認知、執行及相關因素因素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quiry into Nursing Staff’s Recognition, Execu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bout Patient Safety Procedures
指導教授:尹裕君尹裕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弘光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護理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護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病人安全病人辨識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中 文 摘 要
病人安全在世界各國之醫療機構亮起紅燈,病人安全的議題亦引起全國各界之視,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中縣市區域級以上醫院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作業的認知與執行現況,分析不同屬性護理人員對病人安全認知、執行的差異,瞭解護理人員對病人安全認知與病人安全措施執行的相關性與影響因素,並提供主管對病人安全措施之建議,以建構合乎病人住院的安全環境。本研究以病人安全委員會所推行的護理作業安全參考指引措施為涉入因子,以自擬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問卷經專家內容效度及內在一致性信度測試。研究對象之母群體採比例抽樣針對台中縣市一家醫學中心與五家區域醫院護理人員為對象,回收有效樣本共411份。本研究收集之資料經譯碼建檔後,以SPSS 10.0/PC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主要如下:一、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參考指引的認知,其中以備血輸血流程認知分數最高,平均值為6.85分;次為給藥護理作業認知,平均值為6.71分,較低分為病人辨識作業認知,平均值為6.65分。二、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參考指引的執行,其中以備血輸血流程執行分數最高,平均值為6.65分;次為給藥護理作業執行,平均值為6.32分,較低分為病人辨識作業認知,平均值為6.13分。三、護理人員僅性別與工作年資在給藥護理作業認知、年齡在病人辨識作業認知與給藥護理作業認知上有顯著差異(p<0.05)。四、護理人員之年齡、婚姻狀況、工作年資與醫院性質在病人辨識作業執行達顯著性差異(p<0.05);年齡、婚姻狀況、工作科別與工作年資在給藥護理作業執行達顯著性差異(p<0.05);婚姻狀況與工作科別在病人辨識作業執行達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結果可供護理主管瞭解護理人員對病人安全建議性措施的認知與執行現況,並可作為臨床實務、教學、研究來提升臨床照護的能力。建議醫院應營造安全照護組織,建立有系統、多元化的在職教育管道,提供合理的護理照護人力,以降低護理人員的流動率,制定護理業務標準工作流程,以提昇護理照護品質,減少醫療疏失的發生,保障病患就醫的安全環境。
目錄
致謝…………………………………………………………………………………..Ι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Ⅲ
目錄………………………………………………………………………………….Ⅴ
圖表目次…………………………………………………………………………….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假設……………………………………………………………5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一節 病人安全……………………………………………………………6
第二節 醫療錯誤……………………………………………………………7
第四節 常見的醫療錯誤……………………………………………………9
第五節 醫療風險管理………………………………………………………13
第六節 護理人員屬性相關研究……………………………………………16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一節 研究架構…………………………………………………………….18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19
第三節 研究工具……………………………………………………………19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信度及效度……………………………………………21
第五節 資料分析……………………………………………………………22
第五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24
第二節 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參考指引的認知………………………28
第三節 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參考指引的執行………………………32
第四節 比較不同屬性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認知的差異……………36
第五節 比較不同屬性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執行的差異……………47
第六節 護理安全作業指引認知與執行之相關性…………………………69
第七節 分析影響護理人員在護理安全作業參考指引執行的因素………72
第六章 討論
第一節 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指引的認知與執行……………………80
第二節 比較不同屬性護理人員對護理作業安全執行的差異………….8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6
第二節 建議…………………………………………………………………8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91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92
英文部份……………………………………………………………………….96
附錄一 評鑑問卷效度之專家名單……………………………………………..100
附錄二 專家效度評定方法…………………………………………………….101
附錄三 專家效度評定結果…………………………………………………….102
附錄四 研究問卷………………………………………………………………..107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石崇良(2003)•92年病人安全現況調查•2004年12月13日取自http://mail.tjcha.org.te/tjcha-data/safe/92ssssi.pdf
石崇良、蘇喜(2004)•運用資訊提升病人安全•台灣醫學,8(6),807-816。
石崇良、侯勝茂(2004)•病人安全之現況與建議•台灣醫學,8(4),521-527。
李友專、郝德慧、王博彥、李彥良、龍安靖(2004)•病人安全理論與實務—建立醫院病人安全資訊基楚建設•台北:台灣醫務管理學會。
李麗華(2000)•公共衛生護士工作特性、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
何曉琪(2001)•醫療錯誤之國際發展與研究取向之優劣分析-美國、澳洲、英國及台灣之實證分析•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
吳東運(2003)•營造安全的醫療環境是醫界及民眾的共同責任•台灣醫界,3,7。
吳正吉、蔡振修、劉緒倫、劉曉頻(2002)•護病糾紛的預防與處理•於王憲華等著,護理業務與法律實務(pp.287-403)•台北:華杏。
李文銓(1991)•內外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身心健康間之關係•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
邱文達、石崇良、侯勝茂(2004)•病人安全與醫學倫理-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台灣醫學人文學刊,5(12),66-96。
邱文達、朱子斌、林曉蕾、林靖瑛、李友專、黃崇謙•病人安全指標之建置•台灣醫學,8(4),535-541。
邱正吉(1996)•護理人員如何預防與解決醫療糾紛•醫事法學,6(1),74-77。
邱秀環(1985)•醫院護理人員的工作滿足感•護理雜誌,32(2),71-83。
林宏榮(2003)•台灣病患安全之風險因素研究-以大型醫院急診部門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管理研究所。
林恆慶、陳楚杰、許銘恭(2003)•病人安全相關議題之探討•醫院行政管理,5,69-77。
胡文鈴(1987)•某醫院護理人員工作滿足感調查分析•護理雜誌,34(1),41-50。
柯適修(1994)•工作與家庭相關因素對已婚職業婦女工作投入之影響-以台中市公、民營銀行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
范紀安(1997)•個人之工作態度、組織公平認知及其工作表現之關聯性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2)•九十三年度醫院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執行建議參考•2003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tjcha.org.tw
徐南麗、汪蘋(2001)•如何預防及處理醫療糾正•於徐南麗編著,護理行政與管理(pp.575-588)•台北:華杏。
高靖秋、林富美(2004)•護理照護與病人安全•於侯勝茂總校正,病人安全理論與實務(一版,225-238頁)•台北:台灣醫務管理學會。
郝德慧、李友專、李彥良、王博彥、陳正怡、龍安靖、邱文達(2004)•建立醫院之病人安全資訊基礎建設•台灣醫學,8(4),542-548。
桑潁潁、徐月霜、張韻勤(2003)•某醫學中心急診護理人員工作表現之相關因素探討•榮總護理,20(4),338-346。
郭黎灩(1989)•已婚職業婦女性別角色態度、工作角色、家庭角色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玉枝(2004)•從護理照護層面談病患安全•台灣醫學,8(4),528-534。
陳正怡、簡嘉惠、郭家英、林曉蕾、邱佳惠(2004)•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於侯勝茂總校正,病人安全理論與實務(209-219頁)•台北市:台灣醫務管理學會。
許淑霞(2000)•健康保險制度下特約醫師的醫療責任簡述•法令月刊,51(2),99-110。
張美智、周美惠、林明芳(2003)•以病人為中心用藥安全照護之規劃•醫院藥學,20(3、4),115-122。
莊淑娟(2002)•北市醫學中心新進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專業社會化與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
莊惠敏(2000)•醫院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基督教醫院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
黃瑞蘭(2003)•住院病患給藥安全調查-以某區域教學醫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公供衛生研究所。
黃緯莉(1993)•醫院員工組織承諾、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士氣之研究-以國立台北護專附設醫院為例•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黃璉華(1981)•台北市公共衛生工作滿足感調查研究•公共衛生,7(4),75-83。
莊美華、林俊龍、王昱豐、曹汶龍、梁育彰等人(2003)•醫療機構用藥疏失之探討•慈濟醫學,4,247-258。
楊秀儀(2003)•醫院之醫療糾紛責任風險預料與因應策略探討•醫務管理,4,(2),37-55。
楊瓊珠(1992)•北中南三區護士工作滿意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公共衛生,17(4),335-347。
詹廖明義(2003)•醫療事故的風險管理•台北:安立。
廖秋月(2001)•X世代護理工作人員工作價值觀之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
潘依琳(1994)•基層護理人員之工作特性、成就動機與工作投入、工作滿足、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
謝明珠(2003)•教育訓練對護理長授權賦能之成效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台北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




二、英文部份
Abboushi, S.,(1990). Impact to individual variables on the work values of Palestinian Arab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53-68.
Adams, D.(2003).Florida Bill 2084,which became law取自:www.fisenate.gov/data/session/2003/senate/bills/billtext/pdf/s2084er.pdf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1998).Suggested definition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medication misadventures, medication errors, adverse drug events, and drug reactions AMj Health-Syst Pharm,165-6.
Anonymous(2002).Publications highlight patient safety and medical errors. Massachusetts Nurse,71,14-16。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2003).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 Available http://www.jcaho.org/accredited+organizations/home+care/sentinel+events/position+statements/index.htm
Bates DW, Cullen DJ, Laird NM, Nan M(1995).Incidence of Prevention. JAMA,274:29-34.
Blegen, M. A., Goode, C.S. & Reed, L.(1998).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s, Nursing Research,47(1),43-50.
Bown, MM.(2001). Managing medication errors by design. Critical Care Nurses ,24,77-97.
Brenna, T. A., L. L. Leape, N. M.Laird (1991).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egligenc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Results of the Harvard Medical Practice StudyⅠ,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al,324,370-376.
Clark P, Rennie I, Rawlinson S. (2002). Education and debat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23. 18-20.
Classen, D. C., Pestotnik, S. L., Lloyd, J.F.& Burke, J. P.(1997). Adverse drug event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excess length of stay, extra cost, and attributable mortality,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277(4),301-306.
Cooper JB(2000).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patient safety. 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2-14.
Eichelberger, & Hewett, (1999). Competency Model 101: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re Competencies. Nursing & Health Care Perspectives. 20(4),204-208.
Ellen, O(1999).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edication errors: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8,496-505.
Hackel, R., Butt, l., & Gaurdia, B.(1996). How nurses perceive medication errors, Nursing Management,27(1),31-34.
Kohn, L.T.,J.M. Corrigan and M.S. Donaldson (1999). 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Institute of Medicine Report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LeRoy,L., Treanor, K.M.(2001). Patient safety:grant makers join the effort to reduce medical errors. Health Affairs, 20:287-90.
Leape, L.L.(1995). Error in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272(23):1851-1857.
Lesar, T. S., Briceland, L. & Stein, D.S.(1997). Factors related to errors in medication Prescribing,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 277(4),312-317.
Liang , B.A., & Coulson ,K.M.(2002). Legal issues in performing patient safety work. Nursing Economics,20:118-25.
Lorazou, J.,B. H. Pomeranz & P. N. Corey(1998).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78,1200-1205.
Meurier, C.E., et al.(1997). Learning from errors in nursing Practi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6:111-9.
Phillips J, Beam S. Brinker A, Holquist C, et al(2001)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ortalities associated with medication errors.Am J Health Syst Pharm: 58:1835-41.
Quality Interagency Coordination Task Force(2000).Doing what counts for patient safety: Federal actions to reduce medical errors and their impact. Report to the President.2003年12月15日6取自http://www.quic.gov.
Rockville, M.D.(2000): Medical errors: the scope of the problem. An epidemic of errors. Available http://www/ahrg.gov/qual/errbacl.htm
Roseman, C., & Booker, J. M.(1995). Workloa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ospital Medication errors, Nursing Research,44(4)226-230.
Reed, L., Blegen , M .A.& Goode, C.S.(1998). Adverse patient occurrences as measure of Nursing care quality,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8(5)62-69.
Sekaran, U., & Mowday, R. T.(1981). A Cross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al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on Job Involvemen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Psychology,30,51.
Thomas, E. J., D.M. Studdert, J.P. Newhose(1999). Costs of Medical Injuries in Utah and Colorado,Inquiry,36:255-264.
Wolf, Z. R., McGoldrick, T. B., Flynn, E.R., & Warwick, F. (1996).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perceived harmful outcome from medication errors: A pilot study,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27(2):65-7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6).International drug monitoring:the role of the hospital.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425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ite, G. B.(2002).Patient safety: an ethical imperative .Nursing conomics.20:195-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