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書籍
[1]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2]Baudrillard, Jean,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時報文化,台北。
[3]Bill Wells、David Prensky原著,謝廷豪譯,2003,消費者行為,台灣西書出版社,台北。
[4]C.K. Prahalad,顧淑馨譯,2004,消費者王朝─與顧客共創價值,天下雜誌,台北。
[5]Doninique Waguet、Marion Laporte,楊啟嵐 譯,2002,法國時尚,麥田,台北。
[6]Michael J.Silverstein, Neil Fiske, John Butman 著,陳正芬譯,2004,奢華,正在流行:精品普及化、價值精緻化的消費新主張(Trading Up:The New American Luxury ),商智出版社,台北。
[7]Virginia Postrel著、閻蕙群、陳俐雯譯,2004,風格 美感 經濟學。商智文化,台北。
[8]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全華圖書,台北。
[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建會文化白皮書,視覺藝術,台北。
[10]何懷碩,1981,風格的誕生,大地出版社,台北。[11]李維菁,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商品.消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
[12]周文賢,1999,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智勝文化,臺北。[13]林子忻、劉盛雄,1999,藝術概論與欣賞,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14]星野克美,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初版,遠流社會趨勢叢書,臺北市。
[15]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揚智文化,台北。
[16]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揚智文化,台北。
[17]國立編譯館主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漢美出版社,台北。
[18]敖軍譯,《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台北:桂冠,1997。
[19]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揚智出版社,台北。
[20]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漢文:台北。
[21]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台北。
[22]楊裕富,2000,創意思境:視覺設計概論與方法,田園城市,台北。
[23]葉立誠、葉至誠編,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公司,台北。
[24]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風格者,台北。[25]熊鵬翥主編,2001,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九九專輯之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台北。
[26]劉育東,1996,建築的涵意,胡氏圖書,台北。
[27]羅蘭∙巴特,李維 譯,1998,流行體系 符號學與服飾符號,桂冠,台北。
期刊雜誌
[1]Bourdieu, P, 1984: Die feine Unterschiede. 3. Aufl. Frankfurt/M。轉引自: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2]dpi雜誌編輯部,2004,從一瓶油開始的經典藝術合作,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4年10月號,第66期,pp.16-23。
[3]尹立,2003,從廣告中視覺表現探討其傳達策略與符號消費觀,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4]王一芝、江逸之,2004,向南走向北走,遠見雜誌,第215期。
[5]王雅萍,1997,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期,宜蘭。[6]史孟康,2005,品牌導向的未來設計趨勢。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5年1月號,第69期。
[7]吳思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推動文化產業的契機與個案實踐國際論壇》研討會論文。[8]吳昭怡、洪震宇,2003,心動產業讓世界哈台,天下雜誌,2003年第228期。
[9]李雨珊,2003,文化創意品牌之定位及經營模式《二○○三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系列演講文。
[10]邢姍姍、蘇惠婷、曾詩岑,2005,唯物主義、符碼式消費與衝動性購買之關聯性分析,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北商學報,第8 期,2005年7月,pp.69-80。
[11]周郁文,2005,當消費品進駐博物館……,破報,復刊第382期。
[12]林宏璋,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委託世新大學林宏璋教授之研究案,研究報告。
[13]林志明,2003,D2台灣當代與後現代藝術,教育部第二梯次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大學校院通識教育巡迴講座。
[14]林志鴻,2003,時空延異•東方豔異:流行時尚的表面美學與意識縐騰,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42-449。[15]胡朝聖,2003,藝術與時尚結盟的新世代,藝術家,第341期,台北,pp.304-311。[16]崔延蕙,靈光是否再現:從村上隆到安迪•沃荷,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04-411。[17]張火燦,1988,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教育學院學報13期。[18]張恬君,2000,從藝術觀點看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藝術觀點第四期。
[19]莊麗娟,1999,物質主義傾向、消費者價值觀與產品涉入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八十八年度全國管理碩士論文研討會。[20]陳朝興,1997,,藝術產業的新貌:整合和策略,劉煥獻總編,一九九七藝術產業及藝術品經營系列演講活動演講專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北。
[21]陳嫣如,2003,村上隆+MARC JACOBS=卡哇伊X天馬行空,C’est moi 是我雜誌紀念特刊,第11期。
[22]陳瓊如,2005,純真有理 Kidult 萬歲,美麗佳人,第147期,2005年7月號。
[23]陸蓉之,2006,上海vs.虛擬的愛,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6年1月號,第82期。
[24]曾鈴雅,2005,New Designers DKNY英國旗艦店,設計雙月刊,第126期,p.22。
[25]黃海鳴,2002,藝術跨領域創意交流合作機制之形成,當代藝術風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台北市,p.21。
[26]黃惠如,2005,大聲喊Lohas!樂活族,2005年12月康健雜誌85期,台北。[27]新興熱門行職業介紹專刊-工作大贏家-時尚業,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專刊,2005年11月號,台北。
[28]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29]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第168期,2001年八月號,合志文化,pp.10-25。[30]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pp.113-136。
[31]劉維公,2004,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視覺藝術:從在地球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文化創意產業叢書08,台北,典藏藝術家庭,pp.7-17。[32]劉維公,2005,體驗的風格化,數位時代雙週,第99期, 2005年2月1日,p.83.
[33]劉鳳珍,2005,「限量」是門好生意?「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52期2005年1月,臺北。
[34]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第8期,2004年11月,pp.73-93。
[35]藍麗娟,2005,DIT(台灣原創設計) 讓台灣企業翻身,天下雜誌,第328期。
碩博士論文
[1]何凱凌,2003,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吳怡俐,2004,後現代模糊視覺設計風格之應用與意象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3]林文珊,2004,從跨領域合作趨向論視覺藝術產業之經營策略,元智大學藝術管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4]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5]邱誌勇,1998,消費藝術:電視廣告象徵符號的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論文。[6]侯佳宜,2002,台灣生活風格價值的變遷:汽車廣告再現,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7]紀佳嫻,2003,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張雅琪,2000,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9]郭李靖,2003,人格特質與品牌個性對品牌偏好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2002,碩士論文。[10]陳威羽,2002,產品意象統合策略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1]陳建勳,2002,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麻生沅,2002,全球化下的流行、建築與品味: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之空間生產與消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3]黃尹嬿,2004,品牌行銷中產品風格傳遞設計價值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4]黃文貞,1998,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5]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連性研究---台灣地區世代群剖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楊進福,1999,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7]潘靜中,2000,流行資訊的形成與影響,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
[18]賴文琳,2003,時尚插畫風格類型之探討與應用(1995-2003),崑山科技大學視傳所碩士學位論文。網路
[1]MaoPoPo,“焦點設計師.美──鬼才藝術家 Gary Baseman”,誠品好讀,93年八月刊。引自:http://www.eslitebooks.com/cgi-bin/eslite.dll/search/article/all_article_reader.jsp?ARTICLE_ID=1092800096359 (搜尋時間:2005年10月24日)
[2]今川祐子,2004,為什麼日本的「現代美術」會風靡世界?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網站,陽子的秘密花園,No.64。取自: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yoko-64.asp (搜尋時間:2005年8月6日)
[3]王建強、黃佳代,無日期,日本藝術界的新偶像村上隆。http://www.guxiang.com/yishu/others/dongtai/200301/200301170021.htm (搜尋時間:2005年4月4日),
[4]田裕斌,2004,村上隆來台演講,暢言文化藝術行銷,中央社新聞,取自http://www.gov.tw/news/cna/fn/news/200408/200408220045.html (搜尋時間:2005年3月6日)
[5]周美惠,2005,故宮、義大利Alessi 品牌結盟。聯合新聞網,2005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udn.com/2005/10/26/NEWS/READING/REA8/2972557.shtml (搜尋時間:2006年1月6日)
[6]陳建維,2002,異業結盟,聯合促銷,台灣廣告主協會行銷人員聯誼懋|座談會,會議紀錄講稿,2002年9月20日。http://www.brain.com.tw/taa/action/20020920.htm (搜尋時間:2005年9月15日)
[7]陸蓉之,2006,《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國際巡展》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教授策展理念,2006年3月5日。引自:http://61.172.245.56:82/gate/big5/www.cnarts.net/cweb/info/read.asp?id=158&page=&kind=-ifbase4-base20-w8DK9bndoaKyqcDAu+E~ (搜尋時間:2006年4月15日)[8]彭翠亭,行銷新寵,單身女性分析(三)─流行先鋒!(2005/07/18),東方線上,引自:http://211.75.90.29/cgi-bin/big5/file/pu50?&q1=v2&q22=2779&q7=20&q8=20060626-220.142.40.170(搜尋時間:2005年8月19日。)
[9]無作者,用藝術為生命注入力量,富邦藝術基金會網站。取自:http://www.fubonart.org.tw/art17/P7.htm (搜尋時間:2006年1月15日)
[10]馮文漢,2004,異業聯盟之行銷運作。取自:http://www.tfa.org.tw/plan/930820/930820_03.pdf (搜尋時間:2005年10月15日)
[11]馮應謙、陳心儀,女性消費與小傳媒角色,傳媒透視網站。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md9812/dec_04.html (搜尋時間:2006年2月6日)
[12]楊斌,2004,消費文化與藝術的時尚化。北方網網絡,2004年11月17日。http://ad.big5.enorth.com.cn/system/2004/11/17/000904996.shtml (搜尋日期:2006年1月19日)
[13]詹偉雄,2005,台灣瘋狂學美現象與新消費社會﹝電子版﹞,數位時代雙週,2005.04月01日。(搜尋日期:2006年1月19日) ,取自http://www.bnext.com.tw/mag/2005_04_01/2005_04_01_3114.html
[14]劉維公,創造一種感受,就是創造一個市場利基,聯合新聞網。 (搜尋日期:2006年2月5日) ,取自http://www.udn.com/2006/2/28/NEWS/READING/X7/3185986.shtml
[15]謝素貞,2005,非常厲害:藝術中的設計、設計中的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厲害,策展人的話。(搜尋時間:2005年12月23日),取自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01_about.asp?ID=35&aboutID=1
[16]蘇心平,2001,流行與藝術送作堆,自由電子新聞 生活藝文網,流行消費,2001年4月21日。(搜尋時間:2005年12月12日),引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apl/20/life/fashion-1.htm
英文書目
[1]Davis, F.(1985). “Clothing and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in M.” Solomon(ed.), 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15-27.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24.
[2]Dittmar, H., Beattie, J., & Friese, S. (1996).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and Self-Image in Men's and Women's Impulse Purchases. Objects, Acta-Psychological. 93. pp.187-206.
[3]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p.83.
[4]Fredrik L. Schodt, Dreamland Japan: Writings on Modern Manga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1996) pp.24-26.
[5]Michael Darling,2001,Plumbing the depths of superflatness . Art Journal. New York: Fall 2001. 60, Iss. 3, pp.76-90.
[6]Mike Featherstone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7]Raphael Rubinstein,2001,In the realm of the superflat. Art in America. New York: Jun 2001,89, Iss. 6, pp.110-116.
[8]Scott Lash/ John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9]Sobel, M. E. (1981).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 Definition,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0]Wicklund, R. A.,&Gollwitzer, P.M. (1982). Symbolic Self-Completion. Hillsdale. N. J.:Lawrence Er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