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車佳錚
研究生(外文):ChuChia-cheng
論文名稱:藝術與商業結盟限量流行商品之應用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opular Commercial Products of theCross-over Convergence between Art and Business
指導教授:黃琡雅黃琡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e-Ya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其他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流行商品跨領域跨領域藝術化
外文關鍵詞:cross-overartpopular commercial productsconverg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17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時尚與藝術的兩大領域結合有巨大的媒體效果,兩者可以創造消費時尚的意識,以敏銳的時尚嗅覺,成功結合藝術價值與商業考量,讓時尚藝術商品化變成一種現象、媒體,創造消費、傳播的潮流。現今潮流更替迅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和各種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除了彼此拉抬聲勢外,也企圖展現另一種風貌,讓物品成為另一項具高度美學附加價值的商品。
因此,本研究主要蒐集從2000 年至2005 年間當代藝術家跨領域與企業所進行異業結盟商品化的合作案例,試圖建立跨領域藝術之作者與作品之基本取樣,分為純藝術公益活動、設計藝術商品化及流行商品藝術化等類別,共約44 筆的基本資料,在過程中取得跨領域藝術之操作定義、特徵與共通點,藉由定義調查檔案、文宣資料,試圖建立可行之調查對象。採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透過受測者對產品客觀評估,建立「藝術商品」及「限量商品」屬性,並探討品牌、藝術與消費文化三者之間的交互效益,以建置藝術跨領域運作策略。最後利用行動研究,參與一藝術跨領域商品化企劃活動,深入了解商品藝術化之實際運作與市場消費互動的過程。
研究發現,可歸納出以下幾點:1.企業與藝術家欲共同合作進行藝企合作之前,藝術家之視覺風格成為影響聯盟適合度的主因;2.企業與藝術家之間存在著「藝術經紀人」協助藝術家創造機會,而時尚藝術流行商品則有「網路意見領袖」帶動買氣。3.時尚藝術流行商品以限量方式販售,目的是為保有藝術的稀有價值考
量。4.「藝術家視覺風格」與「商品品質」影響消費者購買時尚藝術流行商品意願。5.知名品牌與藝術家合作,間接協助開發新銳藝術人才,重點不在名牌而是藉由媒體宣傳的力量。
The combination of fashion and art can bring great media effectiveness. It can create the concept of fashion consumption. Applying unique sense of fashion, artistic value and business are combined successfully to design commercial products artistically and to make it become a trend of consumption. Nowadays, fashion changes quickly. More and more brands have tried to cooperate with artists in various fields. It can not only advertise the both, but also transform products into different styles. In this way, the commercial products will become aesthetic with value added.

Therefore, the study collects the cooperation cases of cross-over convergence between contemporary artists and business from 2000 to 2005 to construct the samples of cross-over artists and works. The patterns can be divided into artistic public service, designing art and popular artistic commercial products. There are about 44 data. In the process, the operating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n aspects of cross-over art are discussed. By defining the document and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inkable subjects. Through literature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collects consumers’ objective evaluation for products to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limited-edition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beneficial results between brands, art, and consuming culture to conclude the strategies of cross-over art. Using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commercial products designed artistically when actually carrying out a cross-over artistic activity.


The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before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artists and business, artists’ visual styles will become the main component which affects the fitness of the alliance. Second, there must be “art managers” between artists and business to help artists create opportunities, and there also must be “web opinion leaders” to increase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artistic popular fashion commercial products. Third, the purpose of the artistic popular fashion commercial products that are sold as limited-edition is to keep the rare artistic value. Fourth, “artists’ visual styles” and “qualit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will affect consum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artistic popular fashion commercial products. Fif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ous brands and artists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rtists. The key point is not the brands, but the advertising power of media.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 謝 v
目 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 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方法 3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對象 4
1.5 研究流程與架構 4
1.6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2.1 商品與消費的相關論述 20
2.2 跨領域藝術的脈絡 29
2.2.1 藝術,新的消費原動力 32
2.2.2 當代藝術與設計的交融 34
2.2.3 設計藝術趨向流行文化的脈絡 39
2.3 流行文化產業與消費心理 41
2.3.1 流行文化理論 41
2.3.2 流行的形成與內容 43
2.3.3 流行的社會特徵 45
2.3.4 流行時尚與藝術 47
2.4 小結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3.1 研究方法的選擇 51
3.1.1 文獻調查法(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51
3.1.2 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 52
3.1.3 行動研究法(Action Research) 53
3.2 研究步驟 54
3.2.1 資料來源與研究設定 54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57
4.1 藝術家跨領域合作模式趨向案例分析 57
4.1.1 小結 81
4.2 消費者問卷分析 84
4.3 藝術家跨界異業結盟合作模式與消費者偏好綜合討論 94
第五章 建置流行商品藝術化發展之策略 95
5.1 視覺風格與商品調性的關係 96
5.2 限量的消費心理 108
5.3 品牌與消費認同 111
5.3.1 消費的認同 115
5.3.2 時尚風格與品牌形象的建立 117
5.3.3 品味,是慾望的表達 121
5.4 網友評價創造消費革命 126
5.5 文化符碼與圖像的世代 130
5.5.1 文化符碼策略 132
5.6 小結 134
第六章 藝術跨領域計畫發展過程 139
6.1 前言 139
6.1.1 市場效益(SWOT分析) 146
6.2 過程 147
6.2.1 燈具藝術化說明 147
6.2.2 創作完成品 148
6.2.3 托盤藝術化說明 151
6.2.4 展場型錄說明: 152
6.3 執行上遇到之困難與分析 154
6.4 結果與建議 15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58
7.1 研究結果 158
7.2 研究建議 160
參考文獻 161
附錄一 169
附錄二 171
附錄三 173
中文參考文獻
書籍
[1]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2]Baudrillard, Jean,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時報文化,台北。
[3]Bill Wells、David Prensky原著,謝廷豪譯,2003,消費者行為,台灣西書出版社,台北。
[4]C.K. Prahalad,顧淑馨譯,2004,消費者王朝─與顧客共創價值,天下雜誌,台北。
[5]Doninique Waguet、Marion Laporte,楊啟嵐 譯,2002,法國時尚,麥田,台北。
[6]Michael J.Silverstein, Neil Fiske, John Butman 著,陳正芬譯,2004,奢華,正在流行:精品普及化、價值精緻化的消費新主張(Trading Up:The New American Luxury ),商智出版社,台北。
[7]Virginia Postrel著、閻蕙群、陳俐雯譯,2004,風格 美感 經濟學。商智文化,台北。
[8]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全華圖書,台北。
[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建會文化白皮書,視覺藝術,台北。
[10]何懷碩,1981,風格的誕生,大地出版社,台北。
[11]李維菁,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商品.消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
[12]周文賢,1999,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智勝文化,臺北。
[13]林子忻、劉盛雄,1999,藝術概論與欣賞,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14]星野克美,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初版,遠流社會趨勢叢書,臺北市。
[15]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揚智文化,台北。
[16]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揚智文化,台北。
[17]國立編譯館主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漢美出版社,台北。
[18]敖軍譯,《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台北:桂冠,1997。
[19]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揚智出版社,台北。
[20]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漢文:台北。
[21]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台北。
[22]楊裕富,2000,創意思境:視覺設計概論與方法,田園城市,台北。
[23]葉立誠、葉至誠編,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公司,台北。
[24]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風格者,台北。
[25]熊鵬翥主編,2001,藝術版圖•跨領域,藝術九九專輯之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台北。
[26]劉育東,1996,建築的涵意,胡氏圖書,台北。
[27]羅蘭∙巴特,李維 譯,1998,流行體系 符號學與服飾符號,桂冠,台北。
期刊雜誌
[1]Bourdieu, P, 1984: Die feine Unterschiede. 3. Aufl. Frankfurt/M。轉引自: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
[2]dpi雜誌編輯部,2004,從一瓶油開始的經典藝術合作,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4年10月號,第66期,pp.16-23。
[3]尹立,2003,從廣告中視覺表現探討其傳達策略與符號消費觀,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4]王一芝、江逸之,2004,向南走向北走,遠見雜誌,第215期。
[5]王雅萍,1997,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期,宜蘭。
[6]史孟康,2005,品牌導向的未來設計趨勢。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5年1月號,第69期。
[7]吳思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推動文化產業的契機與個案實踐國際論壇》研討會論文。
[8]吳昭怡、洪震宇,2003,心動產業讓世界哈台,天下雜誌,2003年第228期。
[9]李雨珊,2003,文化創意品牌之定位及經營模式《二○○三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系列演講文。
[10]邢姍姍、蘇惠婷、曾詩岑,2005,唯物主義、符碼式消費與衝動性購買之關聯性分析,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北商學報,第8 期,2005年7月,pp.69-80。
[11]周郁文,2005,當消費品進駐博物館……,破報,復刊第382期。
[12]林宏璋,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藝基金會委託世新大學林宏璋教授之研究案,研究報告。
[13]林志明,2003,D2台灣當代與後現代藝術,教育部第二梯次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大學校院通識教育巡迴講座。
[14]林志鴻,2003,時空延異•東方豔異:流行時尚的表面美學與意識縐騰,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42-449。
[15]胡朝聖,2003,藝術與時尚結盟的新世代,藝術家,第341期,台北,pp.304-311。
[16]崔延蕙,靈光是否再現:從村上隆到安迪•沃荷,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04-411。
[17]張火燦,1988,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教育學院學報13期。
[18]張恬君,2000,從藝術觀點看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藝術觀點第四期。
[19]莊麗娟,1999,物質主義傾向、消費者價值觀與產品涉入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八十八年度全國管理碩士論文研討會。
[20]陳朝興,1997,,藝術產業的新貌:整合和策略,劉煥獻總編,一九九七藝術產業及藝術品經營系列演講活動演講專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北。
[21]陳嫣如,2003,村上隆+MARC JACOBS=卡哇伊X天馬行空,C’est moi 是我雜誌紀念特刊,第11期。
[22]陳瓊如,2005,純真有理 Kidult 萬歲,美麗佳人,第147期,2005年7月號。
[23]陸蓉之,2006,上海vs.虛擬的愛,dpi 設計流行創意雜誌2006年1月號,第82期。
[24]曾鈴雅,2005,New Designers DKNY英國旗艦店,設計雙月刊,第126期,p.22。
[25]黃海鳴,2002,藝術跨領域創意交流合作機制之形成,當代藝術風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台北市,p.21。
[26]黃惠如,2005,大聲喊Lohas!樂活族,2005年12月康健雜誌85期,台北。
[27]新興熱門行職業介紹專刊-工作大贏家-時尚業,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專刊,2005年11月號,台北。
[28]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
[29]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第168期,2001年八月號,合志文化,pp.10-25。
[30]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pp.113-136。
[31]劉維公,2004,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視覺藝術:從在地球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文化創意產業叢書08,台北,典藏藝術家庭,pp.7-17。
[32]劉維公,2005,體驗的風格化,數位時代雙週,第99期, 2005年2月1日,p.83.
[33]劉鳳珍,2005,「限量」是門好生意?「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52期2005年1月,臺北。
[34]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第8期,2004年11月,pp.73-93。
[35]藍麗娟,2005,DIT(台灣原創設計) 讓台灣企業翻身,天下雜誌,第328期。
碩博士論文
[1]何凱凌,2003,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2]吳怡俐,2004,後現代模糊視覺設計風格之應用與意象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林文珊,2004,從跨領域合作趨向論視覺藝術產業之經營策略,元智大學藝術管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5]邱誌勇,1998,消費藝術:電視廣告象徵符號的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論文。
[6]侯佳宜,2002,台灣生活風格價值的變遷:汽車廣告再現,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7]紀佳嫻,2003,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張雅琪,2000,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9]郭李靖,2003,人格特質與品牌個性對品牌偏好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2002,碩士論文。
[10]陳威羽,2002,產品意象統合策略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陳建勳,2002,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麻生沅,2002,全球化下的流行、建築與品味: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之空間生產與消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3]黃尹嬿,2004,品牌行銷中產品風格傳遞設計價值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4]黃文貞,1998,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連性研究---台灣地區世代群剖析,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楊進福,1999,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潘靜中,2000,流行資訊的形成與影響,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
[18]賴文琳,2003,時尚插畫風格類型之探討與應用(1995-2003),崑山科技大學視傳所碩士學位論文。
網路
[1]MaoPoPo,“焦點設計師.美──鬼才藝術家 Gary Baseman”,誠品好讀,93年八月刊。引自:http://www.eslitebooks.com/cgi-bin/eslite.dll/search/article/all_article_reader.jsp?ARTICLE_ID=1092800096359 (搜尋時間:2005年10月24日)
[2]今川祐子,2004,為什麼日本的「現代美術」會風靡世界?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網站,陽子的秘密花園,No.64。取自: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yoko-64.asp (搜尋時間:2005年8月6日)
[3]王建強、黃佳代,無日期,日本藝術界的新偶像村上隆。http://www.guxiang.com/yishu/others/dongtai/200301/200301170021.htm (搜尋時間:2005年4月4日),
[4]田裕斌,2004,村上隆來台演講,暢言文化藝術行銷,中央社新聞,取自http://www.gov.tw/news/cna/fn/news/200408/200408220045.html (搜尋時間:2005年3月6日)
[5]周美惠,2005,故宮、義大利Alessi 品牌結盟。聯合新聞網,2005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udn.com/2005/10/26/NEWS/READING/REA8/2972557.shtml (搜尋時間:2006年1月6日)
[6]陳建維,2002,異業結盟,聯合促銷,台灣廣告主協會行銷人員聯誼懋|座談會,會議紀錄講稿,2002年9月20日。http://www.brain.com.tw/taa/action/20020920.htm (搜尋時間:2005年9月15日)
[7]陸蓉之,2006,《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國際巡展》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教授策展理念,2006年3月5日。引自:http://61.172.245.56:82/gate/big5/www.cnarts.net/cweb/info/read.asp?id=158&page=&kind=-ifbase4-base20-w8DK9bndoaKyqcDAu+E~ (搜尋時間:2006年4月15日)
[8]彭翠亭,行銷新寵,單身女性分析(三)─流行先鋒!(2005/07/18),東方線上,引自:http://211.75.90.29/cgi-bin/big5/file/pu50?&q1=v2&q22=2779&q7=20&q8=20060626-220.142.40.170(搜尋時間:2005年8月19日。)
[9]無作者,用藝術為生命注入力量,富邦藝術基金會網站。取自:http://www.fubonart.org.tw/art17/P7.htm (搜尋時間:2006年1月15日)
[10]馮文漢,2004,異業聯盟之行銷運作。取自:http://www.tfa.org.tw/plan/930820/930820_03.pdf (搜尋時間:2005年10月15日)
[11]馮應謙、陳心儀,女性消費與小傳媒角色,傳媒透視網站。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md9812/dec_04.html (搜尋時間:2006年2月6日)
[12]楊斌,2004,消費文化與藝術的時尚化。北方網網絡,2004年11月17日。http://ad.big5.enorth.com.cn/system/2004/11/17/000904996.shtml (搜尋日期:2006年1月19日)
[13]詹偉雄,2005,台灣瘋狂學美現象與新消費社會﹝電子版﹞,數位時代雙週,2005.04月01日。(搜尋日期:2006年1月19日) ,取自http://www.bnext.com.tw/mag/2005_04_01/2005_04_01_3114.html
[14]劉維公,創造一種感受,就是創造一個市場利基,聯合新聞網。 (搜尋日期:2006年2月5日) ,取自http://www.udn.com/2006/2/28/NEWS/READING/X7/3185986.shtml
[15]謝素貞,2005,非常厲害:藝術中的設計、設計中的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厲害,策展人的話。(搜尋時間:2005年12月23日),取自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01_about.asp?ID=35&aboutID=1
[16]蘇心平,2001,流行與藝術送作堆,自由電子新聞 生活藝文網,流行消費,2001年4月21日。(搜尋時間:2005年12月12日),引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apl/20/life/fashion-1.htm
英文書目
[1]Davis, F.(1985). “Clothing and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in M.” Solomon(ed.), 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15-27.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24.
[2]Dittmar, H., Beattie, J., & Friese, S. (1996).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and Self-Image in Men's and Women's Impulse Purchases. Objects, Acta-Psychological. 93. pp.187-206.
[3]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p.83.
[4]Fredrik L. Schodt, Dreamland Japan: Writings on Modern Manga (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1996) pp.24-26.
[5]Michael Darling,2001,Plumbing the depths of superflatness . Art Journal. New York: Fall 2001. 60, Iss. 3, pp.76-90.
[6]Mike Featherstone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7]Raphael Rubinstein,2001,In the realm of the superflat. Art in America. New York: Jun 2001,89, Iss. 6, pp.110-116.
[8]Scott Lash/ John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9]Sobel, M. E. (1981).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 Definition,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0]Wicklund, R. A.,&Gollwitzer, P.M. (1982). Symbolic Self-Completion. Hillsdale. N. J.:Lawrence Erlbau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0]何懷碩,1981,風格的誕生,大地出版社,台北。
2. [12]周文賢,1999,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智勝文化,臺北。
3. [24]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風格者,台北。
4. [1]Bourdieu, P, 1984: Die feine Unterschiede. 3. Aufl. Frankfurt/M。轉引自: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
5. [5]王雅萍,1997,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期,宜蘭。
6. [7]吳思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推動文化產業的契機與個案實踐國際論壇》研討會論文。
7. [14]林志鴻,2003,時空延異•東方豔異:流行時尚的表面美學與意識縐騰,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42-449。
8. [15]胡朝聖,2003,藝術與時尚結盟的新世代,藝術家,第341期,台北,pp.304-311。
9. [16]崔延蕙,靈光是否再現:從村上隆到安迪•沃荷,藝術家,2003年第339期,pp.404-411。
10. [17]張火燦,1988,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教育學院學報13期。
11. [26]黃惠如,2005,大聲喊Lohas!樂活族,2005年12月康健雜誌85期,台北。
12. [28]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台北,pp.1-51。
13. [29]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第168期,2001年八月號,合志文化,pp.10-25。
14. [31]劉維公,2004,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視覺藝術:從在地球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文化創意產業叢書08,台北,典藏藝術家庭,pp.7-17。
15. [7]陸蓉之,2006,《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國際巡展》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教授策展理念,2006年3月5日。引自:http://61.172.245.56:82/gate/big5/www.cnarts.net/cweb/info/read.asp?id=158&page=&kind=-ifbase4-base20-w8DK9bndoaKyqcDAu+E~ (搜尋時間:200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