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七股鄉公所(2005)七股鄉簡介。
台南縣政府主計室(2003),台南縣人力資源摘要分析。
台南縣政府主計室(2003),台南縣農家戶口調查分析。
行政院經合會人力小組(1975),農業機器化對勞力利用之影響,李誠主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433-460。
李明 譯(1990),社會不平等、社會階級化與社會流動,丁庭宇教授主編,台北,桂冠圖書。
李朝賢(2003),台灣勞動力與農村人口變動之研究,九十二年度「農業經濟分組」補助研究計劃。
呂大樂、王志錚 (2000),亞洲金融風暴下的香港中產階級,劉兆嘉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431-459。
吳忠吉(1982)工資差異與勞工流動,于宗先主編,台灣的人力資源發展上冊:435-476。
吳忠吉(1989),中產階級的興起與未來經濟發展的導向,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吳乃德(1994),階級認知與階級認同:比較瑞典、美國、台灣和兩個階級架構,章韁艄D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吳逸驊(2004),圖解社會學,台北,易博士文化。
尚會鵬(2001),種姓與印度教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立忠(2002),中老年人力運用-轉業再就業與自願服務計劃-上,文化交流道第36期。
孫清山、黃毅志(1997),台灣階級結構:流動表與網絡表的分析,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孫清山、黃毅志(1995),教育、收入與社會資源和階級取得過程的關聯,林松齡主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台中,東海大學。
章韁?1986),社會階級化與社會流動,文崇一、葉啟政主編,台北,三民書局。
章韁?2000),台灣都會地區的階級結構、階級流動與再製,劉兆嘉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13-44。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 譯(1996)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陳建志(1999),台灣地區就業市場性別階級化之探討,台灣師範學院教育所碩士論文。陸洛 譯(1997),社會階級心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社會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之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教改叢書AB09。
郭玲惠(1999),台灣婦女權益白皮書。
黃毅志(1992),台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影響之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4期,125-162。
黃毅志(1994),台灣地區民眾主觀階級認同,東吳社會學報,第三期,265-292。黃毅志(1996),社會流動、社會網絡與工人意識,台灣社會學刊,第二十期:85-123。
黃毅志(1999),社會階級、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丘隆(1989),馬克斯 韋伯,台北,結構出版群。
華嚴(1982),台灣農家婦女勞動力運用的決定因素,于宗先主編,台灣的人力資源發展上冊:235-252。
彭華民等譯(1992),美國階級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廖正宏、林瑞碧(1982),影響農家勞動利用因素之分析,于宗先主編,台灣的人力資源發展上冊:659-690。
劉鶴群、連文山、房智慧 譯(2002)社會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蕭新煌、尹寶珊(2000)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中產階級的集體社會政治意識,劉兆嘉等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459-492。
譚天 譯(2002)階級-揭穿社會標籤迷思,台北,書林出版社。
英文部份
Berreman,G.D (1960), Caste i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20-127.
Bottomore,Tom (1965),”Classes in modern society.London:Allen and Unwin.
Blaw, P.M. and O. D. Duncan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New York: Wiley.
Duncan,O.D.(1966),”Ma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pp.51-97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Mobil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dited by Neil.J.Smelser and Seymour,M.Martin Lipset.Adline.
Elster,J.(ed) (1986), Karl Marx:A Read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man,David.(1981),”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Two Decades of Cumulative Social Scienc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Giddens. Anthony. (1973),”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 Harper & Row.
Goldthorpe,J.H.(1984),”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Formation:On the Renewal of a Tradition in Sociological Inquirty.”
Ho,Ping-ti (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v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Ho, Samuel P.S. (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Hauser, R .M., and Featherman,D.L.(1973), Socio~economico achievements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ugust.
Hauser R .M., P.J.Dickinson,H.P. Travis and J.M.Kofel (1975),
“Structural changes in occupational mobility among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0: 585-598.
Kelley.J. (1990), The failure of a paradigm: log-linear models of social mobility .
Kluegel, J. R. and E. R. Smith (1986), Beliefs About Inequalit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Sorokin,P.A.(1927), Social Mobility. New York:Harper.
Tsai, Hong-Chin. (1981),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aiwan.
Its Structure and Impact on the Rural Economy,” Industry of Free China.56 (6):17-32
Weber,Max (1978),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right, E.O., C. Costello, D.Hachen and J.Sprague (1982),“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6):709-726.
網站部份
http://www.chigu-house.gov.tw/new_page_6.htm
http://www.a-de.com.tw/node/46
http://ngis.zo.ntu.edu.tw/wetland/detail.asp?wl_id=wl09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HT44781.XLS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743971.xls
http://210.69.71.26/afa/afa_frame.jsp
http://www1.stat.gov.tw/ct.asp?xItem=959&ctNode=3214
http://www.idic.gov.tw/content/doc/c3407.xls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3522471.doc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manpower/w_uem_f.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