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于泳泓、陳依蘋(2004)。平衡計分卡完全教戰守策。台北:會計研究月刊。
王榮祖(2001)。運輸產業營運績效評估架構建立及其應用之研究:以公路客運與國內線航空運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論文。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出版社。
朱道凱譯,Kaplan, R. S. & Norton, D. P.著 (1999)。平衡計分卡,初版5。台北:臉譜出版社。
朱家勳(2003)。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台經營績效之研究-綜合運用DEA與AHP模式。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新聞稿。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九十二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
余佩佩(2002)。全面品質管理、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參與、資訊運籌管理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台灣、香港之比較分析。成奶j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安妮(2003)。平衡計分卡之精髓、範疇及整合。會計研究月刊,211。吳怡銘(2001)。組織變革管理指標—平衡計分卡(BSC)。能力雜誌,8月號。吳萬益(2005)。企業研究方法,二版。台北:華泰。
宋文菡(1998)。電視新聞頻道策略群組與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宛靜(1998)。市場競爭對有線電視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湧清(1993)。警察績效考核之理論與實務。警學叢刊,24(2): 20。林孟彥譯,Stephen P. Robbins 、 Mary Coultert著 (2003)。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春妃(2002)。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國內公共電視績效評估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佳瑩(2003)。台灣電視廣告數位化製作流程之績效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進宗(2002)。以平衡計分卡建構策略績效管理。品質月刊,38(9)。林傑斌、劉明德(2002)。SPSS 11.0與統計模式建構。台北:文魁資訊。
高順賀(2000)。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無線電視台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翠霜譯,Peter F. Drucker 等著(2000)。績效評估。台北:天下文化書坊。
酗戭魽]2000)。企業導入ERP的成永鶬鉿]素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莊逸洲、黃崇哲(2000)。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台北:華杏。
張錦華(1997)。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3(1)。
張致遠(1994)。電視客語節目的現況與改進。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客家雜誌。
張學謙(2003)。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關懷與期? 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台北。
陳安僅(2002)。平衡計分卡與績效管理制度。會計研究月刊,196。
陳月針(2003)。媒體與文化之對話—析論客家電視台未來發展方向。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陳世鴻(2003)。台中港務局經營績效評核之研究。台中港務局九十二年度自行研究計畫。
陳啟榮(2002)。以全面品質管理建構教育行政機關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梁世武(1995):文建會八十四年度台灣地區廣播節目生態調查案。台北:世新民意調查中心。
陸正誼(2003)。蘭嶼原住民電台發展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程莉莉(2003)。無線電視公司建立策略性績效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彭維建(2004)。族群電視頻道節目走向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電子.口語.人-口傳教育的本土實踐與展望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黃金益(2000)。國內服務弱勢族群公益性電台的價值與生存問題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宣範(1999)。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葳威(1997)。原住民傳播權益與電視新聞節目:一個回饋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5:76-102。黃瑞祺(2003年7月6日)。讓客家電視台自主發展。中國時報,第15版。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管中祥(2002)。公共參與的電視政策與多元電視文化。「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戴文玲(2001)。台灣網站流量稽核指標之建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正當(1991)。集團企業之多角化策略、組織結構與績效之研究。成奶j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鄧國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台北:中國統計學報。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
劉姵君(2002)。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無線電視台績效評估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薛雲峰(2000)。電視傳播與族群語言的傳承以公共電視台之客家節目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蕭裔芬(2004)。有線電視台經營策略之研究--個案公司平衡計分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秀蓮(2003)。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蘇欣儀(2002)。電視媒體品牌權益衡量指標之建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Cameron, K. (1980). Critical Questions in Assess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utumn: 66-80.
Campbell, K. M. (1977). Effects of Extrinsic Financial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 (1), 9.
Goodman, P. S. and Pennings, J. M.(1980) .Critical Issues in Assess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Edward. E. Lawler et al.(eds.)Organizational Assessment. New York: McGraw-Hill.185-215
Hatten, K. J., Schendel, D. E. and Cooper, A. C. (1978). A Strategic Model of the U. S. Brewing Industry: 1952-1971,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 (4), 592.
Hax, A. C. and Majluf, N. S.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ttner, C. D., Larcker, D. F., and Randall, T.(2003),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Financial Service Firm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8, 715-741.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 —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January/February, 71-7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3).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5), 134-142.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1).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1).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1), p.81-89.
Kaplan, R. S. & Norton, D. P. (2004). Strategy Maps: Converting Intangible Assets into Tangible Outcome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stone, H. A., & Turoff, M.(1975). Introduction. In Linstone, H. A. & Turoff.
Murry, J. W., & Hammons, J. O.(1995) . Delphi :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8(4), 423- 436.
Niven, P.(2002). Balanced scorecard step-by-step.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Olve, N. G., Roy, J., Wetter, M. and Stockholm(1998). Performance Drivers: A Practical Guide to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John Wiley Sons.
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Free Press.
Powell, T. C.(1995).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6 (1),15-27.
Riggins, S. H. (Ed.) (1992). The media imperative: ethnic minority survival in the age of mass communication.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aaty, T. L.(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Saaty, T. L., & Vargas, L. G.(1991). Prediction, Projection and Forecasting. Boston: Kluwer Academic.
Schaefer, R. T.(1984).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2th ed.)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Smith, K.G. and Grimm, C. M. (1987).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strategic change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tudy of railroad deregul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363-336.
Tushman, M. and E. Romanelli(1985). Executive succession, strategic reorien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Technology in Society,7, 297-307.
Venkatraman, N. & Ramanujam, V.(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1, 801-814.
線上資料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online], Available: www.hakka.gov.tw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h16.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