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龍(2005),「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善」,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3期。
余永定(2002),《日元貶值與中國的對策》,國際經濟評論,1-2月。
李明峻(2005),「人民幣升值 抑熱錢湧入 自主,趁此時」,新台灣新新聞週刊,第448期。
李紀珠(2004),「人民幣匯率調整與大陸經濟發展」,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3月。
李展宇(2005),「人民幣升值受益產業分析」,富邦投顧月刊,10月。
李榮謙(2004),國際貨幣與金融,三版,智勝書局。
周濟、彭素玲、蔡慧美(2005),中國大陸匯率動向對台灣經濟之影響,期中報告初稿。
金森俊樹、趙志君(2005),「人民幣的評估:日本經驗談」, 亞洲發展銀行研究策略摘要,第18期。
南琪、周彬、胡鈴(2005),「近期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第2期。
高長、蔡慧美(2003),「大陸外匯體制變遷及人民幣升值趨勢分析」,經濟前瞻,第64期。高長(2005),「當前人民幣升值風波之解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6期。許少強(2003),「從國際收支成長理論析人民幣匯率調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6月。
張欣(2005),「人民幣匯率的均衡值和中國匯機制的改革」,當代中國研究,第2期。郭恆慶(1988),我國外匯管理制度之演進與檢討,台北國際商學出版社,7月。
梁美琪(2003),「簡析人民幣匯率」,中國商銀月刊,第22卷第8期。連雋偉(2005),工商時報,A5版國際兩岸,11月27日。
賀曉波(1995),「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及其調控」,財貿經濟,第9期。
黃志剛(2005),「改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
童振源(2005a),「人民幣匯率調整:長期逐漸升值的第一步」,兩岸經貿月刊, 8月。童振源(2005b),「對人民幣匯率的評估」,兩岸經貿月刊, 3月。童振源(2005c),「人民幣將升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11月7日。
傅豐誠(2005),「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幾點觀察」,經濟前瞻, 9月。
蔡增家(2003),「如何達到最適匯率制度:美國與日本匯率政策選擇的政治分析(1985-2001)」,黃秀端主編,政治學的發展:新議題與新挑戰,台北:韋伯出版社,1月。
魏艾(2005),「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影響與意涵」,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8期。
簡淑綺(2003),「從台灣外匯管理制度之演進看中國外匯制度未來可能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11月。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www.safe.gov.cn
IMF Country Report(2005) No.05/41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ticle IV Consulation, 17 November.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2006), April.
Shigeyoshi Miyagawa and Yoji Morita(2005), “Lessons from Japan’s Prolonged Recession”, Tampere Economic Working Papers Net Series 44, Finland.
World Bank(2005), Beijing, China Quarterly, Nov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