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b669:e553:ec7:b9d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7: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當銘美菜
論文名稱:大學生個人網絡結構與社會支持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及在台之日、韓籍大學生為例
指導教授:林顯宗林顯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大學生社會支持個人網絡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到台灣求學的外籍學生人數逐年增加,雖然政府及各大學相繼提出吸引外籍學生的政策,但是,其關注焦點大多以針對外籍學生來台前後的短期就學期間的部分,但較少考慮到外籍學生來台後會面臨的問題。此外,台灣學生也面臨到與外籍學生同樣的問題,隨著台灣大學生人數不斷地增加,可能面臨的課業、人際關係等相關問題也隨之增加。因此,本文的研究焦點即是通過瞭解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探究其因果關係,更進一步研究解決之道。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有四:一、瞭解大學生個人網絡的結構特性。二、說明大學生個人網絡與社會支持之關聯性。三、比較外籍學生與台灣學生在前兩項上的差異性。四、針對外籍學生與台灣學生的個人網絡和社會支持的需求,提出適切的建議。本研究針對就讀於政治大學大學部的學生,其中包含台籍、日籍、韓籍各四名,一共十二名大學生進行訪談調查,以個別訪談為主,每次約略訪談一至兩個小時,每名訪談者約進行一至兩次的訪談。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三:一、台籍、日籍、韓籍大學生的個人網絡結構在規模、內涵的人員種類和節點數方面都有差異,但日籍學生的個人網絡屬於規模大、內涵的人員種類較多;而台籍和韓籍大學生的個人網絡結構在規模上以及內涵的人員種類方面並無太大差異,但韓籍學生部分,與個人網絡結構中網絡人員間的互動關係最為頻繁。二、在大學生的個人網絡裡,是否擁有豐富、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影響到大學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程度。三、若在個人網絡中,擁有不同種類的弱連帶關係之成員,大學生就足以獲得訊息性的社會支持。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針對大學生、政府與學校提出具體的建議,作為大學生建立良好個人網絡與獲得有效社會支持之參考。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個人網絡與相關研究回顧 …………………………9
第二節 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的關係 ………………………16
第三節 社會支持與相關研究回顧 …………………………20
第參章 研究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步驟與研究流程………………………………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個案選取 …………………………… 2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2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3
第五節 研究的可信賴度…………………………………… 35
第肆章 個案分析與比較 ………………………………………37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資料介紹 ………………………………37
第二節 台籍受訪者的個人網絡結構特性 …………………42
第三節 日籍受訪者的個人網絡結構特性 …………………48
第四節 韓籍受訪者的個人網絡結構特性 …………………55
第五節 受訪者的個人網絡與社會支持之關聯性 …………62
第伍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7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6

參考書目 ………………………………………………………… 87
附錄 本研究訪談同意書 …………………………………………96
本研究訪談大綱 ………………………………………… 97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2004年)。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王秀紅,社會支持與安適的相關性之統合分析(高雄醫學雜誌,14,1998年),頁717-726。
王者欣,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5年)。
王朝茂,社會支持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文粹」,第20期,1990年),頁230-247。
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Neuman, W. Lawrence著,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3th ed.(1997),台北:揚智,2000年)。
李金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3年)。
李怡娟、張萃民,社會支持介入措施對居家中風個案身心健康之影響—以宜蘭地區為例(護理研究,8,(4),2000年),頁423-433。
李欣瑩,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1年)。
李豐里,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0年)。
何雪珍,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來源、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8年)。
邱書璇,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3年)。
余育斌,藥物濫用少年與其社會網絡之互動要素分析:以高雄明陽中學收容少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4年)。
巫雅菁,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1年)。
林杏真,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2年)。
林佩璇,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2000年),頁199-221。
周月清,台灣受虐婦女社會支持探討之研究(婦女與兩性學刊,5,1994年),頁75-105。
柯姍如,家人及好友對高中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2年)。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996年)。
胡幼慧,質性教育研究(台北:巨流,1999年)。
陳一蓉,自閉症兒童的母親的壓力知覺、社會支持與其適應關係的探討(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3年)。
陳伯璋,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2000年),頁25-50。
黃春太,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9年)。
黃惠雅,生活壓力相關因素與女性少年犯罪關聯性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6年)。
黃慧貞,生活壓力、歸因組型及社會支援與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83年)。
張笠雲,吳英璋、故海國,生活壓力觀念與測量(中華心理學刊,2,1985年),頁125-140。
彭秀玲,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86年)。
曾秀卿,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98年)。
楊長苓,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6,2000年),頁2-7。
楊雪華,高中生的同儕關係與吸菸行為—社會網絡觀點(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畢業論文,2003)。
鄭秀足,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0)。
廖淳婉,台北地區高職學生生活壓力與適應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駱重鳴,生活壓力、適應方式與身心健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1982年)。
戴嘉南、鄭照順,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學生輔導,47,1996年),頁128-142。




英文部分:
Barnes, J. A., “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Vol.7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1954), P.39-58.
Berndt, Thomas J., Hawkins, Jacquelyn A. & Jiao, Ziyi, “Influences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s on adjustment to junior high school”,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Bott, E.,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 (London: Tavistock, 1957).
Bourdieu, Pierr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London: Routledge, 1986).
Brown, Tomas Ford, “Theoretical Summary of Social Capital”, Working Paper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99).
Burn, R. B., “Study and stress among first year overseas students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10, No.1 (Abingdon, Oxford shire, U.K.: Taylor& Francis, 1991), P.61-77.
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plan, G. & Killilea, M., Support systems &mutual help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1976).
Cassel, J.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3) (Farmingdale: Baywood Publishing Company, 1974), P.471-482.
Choi, M., “Korean student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Intercultural issu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6 (Abingdon, Oxford shire, U.K.: Taylor& Francis, 1997), p.263-282.
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New York, 1976), P.300-314.
Cohen, S., &Will, T.A.,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Lancaster, 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5), P.310-357.
Coleman, J. S.,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utrona, C. E., &Russell, D. W.,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In B. R. Burleson. I. G., 1990).
Ell, K., “Social network,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status: A review”, Social Service Review 5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P.133-149.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I: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p215-239.
Goplerued, E. N., “Social support and stres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graduate school”,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1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0), p283-290.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p1360-1380.
Guba, E. G. & Lincoln, Y. S.,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1985).
Hanifan, Lyda, Judson, The Community Center (Boston, New York [etc.]: Silver, Burdett & company, 1920).
House, J.,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81).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65).
Klineberg, O., & Hull, W. F., At a foreign un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daptation and coping (New York: Praeger, 1979).
Laumann, E. O., “Friends of urban men: accuracy of description, mutual choice and attitude agreement”, Bonds of Pluralism: 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 (New York: J. Wiley, 1973), p.27-32.
Lim, H. S.,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Korea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 07A. 2694, 2002).
Lin, Na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Lipnack, J. & J. Stamps, The Networking Book: people connecting with peopl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6).
Lipnack, J. & J. Stamps, The Teamnet Factor: bringing the power of boundary crossing into the heart of your business (VT: Oliver Wight Publications, 1993).
Mallinckrodt, B. & Leong, F. L., “Social support in academic programs and family environments: Sex differences and role conflicts for 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Alexandria,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2), p716-723.
Marsden, P. V.,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Palo Alto: Annual Reviews, 1990), p435-463.
Mayo, E., The Hum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ambridge: Macmillan, 1933).
Moreno, J., Who Shall Survive? (New York: Beacon Press, 1934).
Newman, M. Barbara, Mary C. Myers, Philip R. Newman, Brenda J. Lohman & Victoria L. Smith, “The Transition To High School For Academically Promising, Urban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Youth”, Adolescence (New York: Wiley, 2000).
Parsons, T., “The Kinship System of the Contemporary United Stat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5 (Washington: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1943), p.22-38.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1995).
Reber, S.,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New York: Penguin, 1995).
Ruan, Danching,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China (Doctorate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3).
Sage, Nicole A. & Kindermann, Thomas A., “Peer networks, behavior contingencies, and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the classroom”,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oits, P. A.,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Albany, New Y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1982), P.145-159.
Thoits, P. A., “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4)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6), P.416-423.
Trice, A. D. & Elliott, J., “Japa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II. College friendship pattern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0 (Milwaukee, 1993), p.262-264.
Wan, T., Chapman, D. W., & Biggs, D. A. “Academic stres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tending U.S.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3 (New York: APS Publications, 1992), p.607-623.
Wellman, B. & B. Leighton, “Networks,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14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1979), p.363-390.
Wellman, B. &Berkowitz, S. D. (eds. ),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Wille, J. Heggins & Jerlando, F. L. Jackson, “Understanding the collegiate experience for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a Midwestern Research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Chula Vista, Calif., etc.: PROJECT Innovation, etc., 2003).
Wills, R., Supportive func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5).
Zheng, X. & Berry, J. W.,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ojourner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6 (Hove, East Sussex: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1), p.451-470.

日文部分:
日本文部科學省 平成17年版 學校基本調查速報。
日本文部科學省 平成17年版 教育指標之國際比較。
山崎瑞紀,「アジア出身の留學生及び就學生の日本觀」,學術研究(教育心理學編),44,(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1996)。
伊藤泰郎,「中國人就學生の生活とネットワーク」,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45(3)(札幌:北海道大学文学部,1997),頁1-20。
河村茂雄、佐々木ひとみ,「短期留學生の異文化接觸動機が適應感に及ぼす影響」,日本カウンセリング學會誌,33(東京:日本カウンセリング學會,2000),頁1-7。

網頁部分:
2006台灣年鑑
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8_008_021
台灣教育部 2005年版 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indicator/1-1-3.htm?ope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