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4: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宇晴
論文名稱:低收入戶生活扶助對台灣各縣市所得分配的影響
指導教授:黃智聰黃智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財政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台灣吉尼係數所得不均度低收入戶生活扶助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9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分析台灣各縣市的所得分配,同時檢驗1994年至2004年的社會福利支出決算審定數及低收入戶生活扶助金額如何影響所得不均度。本研究利用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來計算各地區特定年度的吉尼係數,並進一步估計區域的所得不均度迴歸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為,社會福利支出及低收入戶生活扶助皆確實改善台灣的所得不均度。然而,低收入戶生活扶助的達成效率卻更優於整體社會福利支出。故本研究建議低收入戶生活扶助的增加可能為降低台灣所得不均度的有效方法。最後,由實證分析亦可看出其他可供參考的改善所得分配政策制訂方向。例如:鼓勵並輔導傳統農業轉型,往精緻農業,甚至是工業及服務業轉型,以減少農業人口比例過高帶來的所得分配不均。再者,應提供人民更完善,更普及的教育,讓人口間的教育程度差異,不再持續擴大。並可對婦女提供完善的職前訓練及對其工作的補助或配套措施,使其能更快速且無後顧之憂的進入職場,縮小社會因其產生的所得惡化現象。而促進北、中、南、東區域間經濟發展的平衡,不使因地理區域造成的所得分配差距持續擴大,亦是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需加以考量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成果與研究架構……………………………………….5

第二章理論模型與相關文獻回顧……………………….....8
第一節 理論模型………………………………………………….....8
第二節 以吉尼係數衡量不均度之相關文獻……………………....11
第三節 影響所得分配因素之相關文獻……………………………13
第四節 社會福利支出對所得分配影響之相關文獻………...…….19
第五節 本章小結………...………………………………………….24

第三章所得不均度及社福支出分析………………………….27
第一節 台灣整體所得不均度及社會福利支出發展趨勢…………27
第二節 台灣所得不均度及社會福利支出之國際比較……………34
第三節 台灣各縣市所得不均及低收入戶生活扶助分析…………38
第四節 本章小結……………………………………………………44

第四章研究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說明………………………………………………47
第二節 實證模型設定與資料來源…………………………………50
第三節 實證變數假設………………………………………………52
第四節 本章小結……………………………………………………56
第五章實證結果與模型檢驗 …………………………..….58
第一節 實證模型結果分析…………………………………………58
第二節 模型正確性之相關檢定………………………………...…62
第三節 本章小結……………………………………………………65

第六章結論與政策意涵 ……………………………...……67
參考文獻 ……………………………………………………………...70
一、中文文獻
李淑榮(1997),「從SCI架構分析台灣社會福利經費及其分配效益-以1991年資料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頁189-223。
李國興(2004),「政府社會福利資源之配置」,《主計月刊》,577,頁52-61。
宋欽增、陳建志(1983),「台北市家庭所得分配之研究與實證」,《中國統計學報》,21(6)。
林金源、朱雲鵬(2000),「台灣跨期薪資所得不均度之研究-因素分析法的應用」,《經濟論文》,30(3),頁341-361。
吳慧瑛(1998),「家戶人口規模與所得分配1976-1995」,《經濟論文》,26(1),頁19-50。
施建生(1999),「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體認」,《一九八O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頁5-34。
郭婉容(1976),「台灣所得分配之過去與展望」,台灣經濟政策發展方向及策略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475-490。
張漢裕(1975),「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得分配變動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26(4),頁1-24。
張素梅(1983),「家庭所得分配之決定因素-台灣地區總體時間數列資料分析」,《經濟論文叢刊》,11,頁109-132。
陳隆華(2004),「政府在所得重分配所扮演的角色」,《主計月刊》,577,頁72-78。
陳慧圈(1997),「影響台灣所得分配之因素的探討 兼論台灣的財富分配」,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曹添旺(1996),「台灣家庭所得不均度的分解與變化試析,1980~199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2),頁181-219。
鄭淑如、饒志堅(2001),「我國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對家庭所得分配之影響」,《主計月報》,548,頁71-80。
劉瑞文(2001),「產業結構變遷對國內就業與所得分配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29(2),頁203-233。
劉錚錚(1978),「台灣地區家庭所得分配之多因素分析」,《臺灣所得分配會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139-176。
劉鶯釧(1982),「台灣的家庭生命循環與所得分配」,《社會科學論叢》,30,頁339-362。
劉鶯釧、張清溪(1987),「妻子勞動報酬對台灣家庭所得分配之影響-台灣個案研究」,《經濟論文叢刊》,15(2),頁509-533。
羅紀瓊(1998),「全民健康保險隊所得分配的影響」,《自由中國之工業》,88(11),頁1-41。
二、政府出版品
行政院主計處
1993-2004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1993-2004中華民國內政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1993-2004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個人所得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1993-2004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決算審核結果綜合報告,台北:監察院審 計部。
三、英文文獻
Alesina, Alberto and Dani Rodrik (1994),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9(2), 465-490.
Caminada, Koen and Kees Goudswaard (2001),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Income Inequalityand Social Policy.” Working Paper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on Social Security, 25-27.
Hu, Len Kuo (2001), “Income Inequality and Security Market.” Academia Economic Papers, 29(2), 185-220.
Hyclak, Thomas (1996), “Structural Changes in Labor Demand and Unemployment in Local Labor Market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36(4), 653-663.
Jao, Chih Chien (2000), “The Impact of Tax Revenue and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 onIncome Distribu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5(1/2), 73-90.
Kakwani, Nanok C. (1977), “Measurment of Tax Progressiivit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e Economic Journal, 87, 71-80.
Kim, Euijune (2003),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in Korea” 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33(3), 313-327.
Kuznets, Simon (1981), “Size of Household and Income Disparities.” Population Economics, 3, 1-40.
Lambert, Peter J. (1993), “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Press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Lehrer, Evelyn and Marc Nerlove (1984), “A Life-Cycle Analysis of Family Income Distribution.” Economic Inquiry, 22(3), 360-374.
Mincer, Jacob (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BER.
Mookherjee, Dilip and Anthony F. Shorrocks (1982),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Trend in UK Income Inequality.” Economic Journal, 92, 886-902.
Murray, Charles (1984), “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1950-1980.” New York:Basic Books.
Musgrave, Richard A. and Tun Thin(1948), “Income Tax Progression 1929-1948.”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6, 498-514.
Odedokun, Matthew.O. and I. Jeffery Round(2004), “Determinants of Income Inequality and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African Countries.” 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 16(2), 287-327.
Persson, Torsten and Guido Tabellini (1994),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3), 600-621.
Rillaers, Alexandra (2001), “Edu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The Role of a Social Protection System.”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4, 425-443.
Schram, Sanford (1991), “Welfare Spending and Poverty: Cutting Back Produces MorePoverty, Not L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50(2), 129-141.
Smith, James P. (1979), “The Distribution of Family Earning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7(5), 163-192.
Tachibanaki, Toshiaki (1981), “A Note on the Impact of Tax on Income Redistribution.”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7, 327-332.
Thurow, Lester C. (1975), “Lessening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and Wealth.”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New Jersey.
Wan, Guanghua and Zhangyue Zhou (2005),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Regression-based Decomposition Using Household Dat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1), 107–120.
Wilson, James (1985), “The Rediscovery of Character: Private Virtue and Public Policy.” The Public Interest, 81, 3-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訓誥(民77)。我國弱視學生的教育問題探討。特殊教育季刊,27,1-10。
2. 徐文志(民85)。弱視學生的漢字辨識。國小特殊教育,20,37-40。
3. 鄭漢文(民79)。弱視學生的教育輔導。國教之聲,23(3),26-29。
4. 劉佑星(民78)。「視」而可見—如何指導弱視學生善用光學輔助器材。國教之友,41(3),5-8。台南:國教之友社。
5. 張勝成(民84)。弱視兒童閱讀教學。特教園丁,10(2),36-38。
6. 張勝成(民84)。弱視兒童文字教學。特教園丁,10(3),12-13。
7. 張勝成(民79)。弱視學生閱讀書寫能力的探討。特殊教育學報,5,113-158。
8. 施能宏(民88)。淺談學童的閱讀理解。國教輔導,38(5),19-23。
9. 李連珠(民81)。早期閱讀發展釋疑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載於台中師範學院主編:幼兒教育年刊,5,109-126。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10. 劉鶯釧(1982),「台灣的家庭生命循環與所得分配」,《社會科學論叢》,30,頁339-362。
11. 劉瑞文(2001),「產業結構變遷對國內就業與所得分配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29(2),頁203-233。
12. 鄭淑如、饒志堅(2001),「我國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對家庭所得分配之影響」,《主計月報》,548,頁71-80。
13. 曹添旺(1996),「台灣家庭所得不均度的分解與變化試析,1980~199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2),頁181-219。
14. 陳隆華(2004),「政府在所得重分配所扮演的角色」,《主計月刊》,577,頁72-78。
15. 張素梅(1983),「家庭所得分配之決定因素-台灣地區總體時間數列資料分析」,《經濟論文叢刊》,11,頁1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