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GMT+8:2024/09/17 21:29
Font Size: Enlarge Font   Word-level reduced   Reset  
Back to format1 :::

Browse Content

 
twitterline
Author:郭騰淵
Author (Eng.):Guo, Teng-Yuan
Title:《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三書教育蘊義之研究
Title (Eng.):A Study on the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of the Three Volumes of Religion Books
Advisor:馮朝霖馮朝霖 author reflink
advisor (eng):Fong, Chao-Lin
degree:Ph.D
Institution:國立政治大學
Department:教育研究所
Narrow Field:教育學門
Detailed Field:綜合教育學類
Types of papers: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Year:2006
Graduated Academic Year:94
language:Chinese
number of pages:396
keyword (chi):康德詹姆斯奧特宗教教育
keyword (eng):Immanue KantWilliam JamesHeinrich Ottreligioneducation
Ncl record status:
  • Cited Cited :4
  • HitsHits:1080
  • ScoreScore: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
  • DownloadDownload:358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Fav:4
本研究是在前人對康德、詹姆斯、奧特的研究基礎上所做的推進。本研究選擇前述三位作者思想成熟期所著的一本宗教專書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探討三本書的「宗教蘊義」、「教育蘊義」,由之建立一「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的理解架構(內涵)。
研究方法:1.在「宗教蘊義」方面,主要採取達奈爾「教育學詮釋」方法以掌握文本與外部脈絡關係,另為掌握文本的要旨,本研究設計了一套編碼系統以供分析、統整內容。2.在「教育蘊義」方面,本研究以學者馮朝霖教育「人類圖像」為理論基礎,分析文本寓有的教育蘊義。3.在建立「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的理解架構(內涵)方面,本研究以學者方永泉「臺灣實施宗教教育之理論建構」為基礎,發展出整合三本宗教專書教育蘊義的八個向度。
研究結果:1.《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以「反思的信仰」為要旨,可充分表達其具有的宗教蘊義。2.《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以「與【更高者】合一的經驗」為要旨,可充分表達其具有的宗教義蘊。3.《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以「同契共在」為要旨,可充分表達其具有的宗教蘊義。4.三本宗教專書的「教育蘊義」可經由對「人性(人的實然、人生存的條件限制、人的未確定性)」、「人的終極關懷」、「宗教中的命定(「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與產生信仰(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產生信仰)」、「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人的應然)」、「對信仰的個殊觀點」等主題的分析而獲得。5.本研究所建立的「【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內涵)」,可結構性地將三本宗教專書的教育蘊義納入,具有幫助閱讀者理解的實用性。
研究建議:1.選擇適當專書,運用本研究發展的系列方法,探討基督宗教以外其他宗教文明的教育蘊義,透過對各宗教文明的理解,增益本土對「教育人類圖像」理解較缺少的宗教部分。2.對所得之「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內涵),輔以各類研究途徑(例如,採用「量的研究方法」編製「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量表」從事實徵研究),以進行達奈爾「教育詮釋學」方法中要求的「交互合作的詮釋:做長期、密集地詮釋,以修正、證明關於意義關係之假設」。

關鍵字:康德(Immanuel Kant)、詹姆斯(William James)、奧特(Heinrich Ott)、宗教(religion)、教育(education)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Christianity based on the pioneers’ studies in Kant, James, and Ott. Three volumes of important religion books -Religion innerhalb der Blossen Vernunft ,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 and Das Reden vom Unsagbaren : Die Frage nach Gott in unserer Zeit-are chosen respectively for this research.
In this research, three methods are used:1. pädagogische Hermeneutik, and the code system for analysis. 2. The framework of the human- picture of education by scholar Feng Chao Lin. 3.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aiwan by scholar Fang Yuan Chuan .
We get three conclusions:1. The three books above have their religious core ideas. For Kant, he insists on the reflecting of belief. For James, he emphasizes the experience of integrity with higher beings. For Ott, he focuses on the loving solidarity in Christianity with the meaning of ethics in the secular world. 2. The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can be fulfil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uman nature, and ultimate concern etc. 3. 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suggestions to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
-To adopt the systematic methods established by this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 of other religious civilizations.
-To develop a scale for quantitative survey to enhance our local research related to religious education.
Key words: Kant (Immanuel Kant ) , James (William James ) , Otto (Heinrich Ott ) , religion , education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研究動機
貳、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4
壹、研究架構
貳、達奈爾「教育詮釋學」方法與「宗教蘊義」
參、馮朝霖教育「人類圖像」分析架構與「教育蘊義」
肆、方永泉「臺灣實施宗教教育之理論建構」與「西方基督宗
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5
壹、研究範圍與正當性
貳、研究限制與克服
第二章 對《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之分析……………………29
第一節 經典文獻與作者心靈再體驗的分析………………………31
壹、文本歷史的確定(一)
貳、對文本和研究資料來源的批判
第二節 經典的文法與文獻作者心理的重建 ………………36
壹、文本歷史的確定(二)
貳、預先準備的詮釋(一)
參、文本內的詮釋(一)
第三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一)………………………………………47
壹、預先準備的詮釋(二)
貳、交互合作的詮釋
參、文本內的詮釋(二)
第四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二)………………………………………63
壹、揭露作者先前關於「政治、宗教…」的假定
貳、不混淆作者與詮釋者間具體情境的差異
參、做長期、密集地詮釋,以修正、證明關於意義關係之假設
第五節 文本的教育蘊義……………………………………………66
壹、馮朝霖教育「人類圖像」理論的應用
貳、本節的小結
第三章 對《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之分析……………79
第一節 經典文獻與作者心靈再體驗的分析………………………81
壹、文本歷史的確定(一)
貳、對文本和研究資料來源的批判
第二節 經典的文法與文獻作者心理的重建………………………85
壹、文本歷史的確定(二)
貳、預先準備的詮釋(一)
參、文本內的詮釋(一)
第三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一)……………………………………112
壹、預先準備的詮釋(二)
貳、交互合作的詮釋
參、文本內的詮釋(二)
第四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二)……………………………………134
壹、揭露作者先前關於「政治、宗教…」的假定
貳、不混淆作者與詮釋者間具體情境的差異
參、做長期、密集地詮釋,以修正、證明關於意義關
係之假設
第五節 文本的教育蘊義…………………………………………138
壹、馮朝霖教育「人類圖像」理論的應用
貳、本節的小結
第四章 對《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之分析.163
第一節 經典文獻與作者心靈再體驗的分析…………………….165
壹、對文本歷史的確定(一)
貳、對文本和研究資料來源的批判
第二節 經典的文法與文獻作者心理的重建…………………….176
壹、文本歷史的確定(二)
貳、預先準備的詮釋(一)
參、文本內的詮釋(一)
第三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一)…………………………………….195
壹、預先準備的詮釋(二)
貳、交互合作的詮釋
參、文本內的詮釋(二)
第四節 文本意義的解釋(二)…………………………………… 239
壹、揭露作者先前關於「政治、宗教…」的假定
貳、不混淆作者與詮釋者間具體情境的差異
參、做長期、密集地詮釋,以修正、證明關於意義關係
之假設
第五節 文本的教育蘊義……………………………………………242
壹、馮朝霖教育「人類圖像」理論的應用
貳、本節的小結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277
第一節 人性…………………………………………………......279
壹、人性
貳、綜論「人性」
參、整合的「人性」論述
肆、將整合的「人性」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
蘊義」理解架構
第二節 人的終極關懷………………………………………………288
壹、人的終極關懷
貳、綜論「人的終極關懷」
參、整合的「人的終極關懷」論述
肆、將整合的「人的終極關懷」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
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第三節 宗教中的「命定」…………………………………………293
壹、「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
貳、綜論「【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
參、整合的「【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論述
肆、將整合的「【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論述納入「西
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第四節 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與產生信仰………………………..297
壹、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
貳、綜論「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
參、整合的「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論述
肆、將整合的「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論述納入「西方基
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伍、產生信仰
陸、綜論「產生信仰」
柒、整合的「產生信仰」論述
捌、將整合的「產生信仰」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
蘊義」理解架構
第五節 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313
壹、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
貳、綜論「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人的應然)」
參、整合的「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人的應然)」論述
肆、將整合的「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人的應然)」論述納
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第六節 對信仰的個殊觀點…………………………………………320
壹、對信仰的個殊觀點
貳、綜論「對信仰的個殊觀點」
參、整合的「對信仰的個殊觀點」論述
肆、將整合的「對信仰的個殊觀點」論述納入「西方基督
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
第七節 本章總結……………………………………………………33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337
第一節 結論……………………………………………………337
壹、三本「西方基督宗教」專書的宗教蘊義
貳、三本「西方基督宗教」專書的教育蘊義
參、「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的理解架構(內涵)
肆、其他
第二節 建議……………………………………………………362
參考文獻…………………………………………………………….363
附錄………………………………………………………………….373
附錄一 康德生平簡表………………………………………………373
附錄二 詹姆斯生平簡表……………………………………………377
附錄三 奧特生平簡表………………………………………………380

表 次
表1-1文本「宗教蘊義」與內容主題一覽表………………………14
表1-2文本「教育蘊義」與內容主題一覽表………………………19
表2-1對《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之分析內容書寫結構簡表…29
表2-2研究者對於《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先前知識」一
覽表……………………………………………………………47
表2-3《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宗教蘊義」分析表…………59
表3-1對《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之分析內容書寫結
構簡表…………………………………………………………79
表3-2研究者對於《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先前知
識」一覽表 …………………………………………………113
表3-3《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宗教蘊義」分析表…123
表4-1對《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之分析內
容書寫結構簡表………………………………………………163
表4-2研究者對於《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
「先前知識」一覽表…………………………………………196
表4-3《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宗教蘊義
」分析表………………………………………………………213
表5-1《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人
的實然」分析表………………………………………………279
表5-2《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人
生存的條件限制」分析表……………………………………280
表5-3《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人
的未確定性」分析表…………………………………………281
表5-4整合的「人性」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
解架構分析表…………………………………………………285
表5-5《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人
的終極關懷」分析表…………………………………………288
表5-6整合的「人的終極關懷」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
蘊義」理解架構分析表……………………………………… 292
表5-7《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
【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分析表…………………………293
表5-8整合的「【上帝】是否與人有干涉」論述納入「西方基
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分析表…………………………296
表5-9《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宗
教施於人的可能性」分析表 ……………………………… 297
表5-10整合的「宗教施於人的可能性」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
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分析表………………………………300
表5-11《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信
仰的先天因素與人的實踐」分析表…………………………302
表5-12《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信
仰的後天因素與人的實踐」分析表…………………………303
表5-13《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信
仰(先天與後天合力)與人的實踐」分析表…………………305
表5-14整合的「產生信仰」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
」理解架構分析表……………………………………………310
表5-15《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宗
教中人的自我完成」分析表……………………………………… 314
表5-16整合的「宗教中人的自我完成(人的應然)」論述納入「
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分析表……………… 318
表5-17《理性宗教》、《宗教經驗》、《言說上帝》關於「對
信仰的個殊觀點」分析表………………………………… 320
表5-18整合的「對信仰的個殊觀點」論述納入「西方基督宗教
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分析表……………………………… 327
表5-19「西方基督宗教教育蘊義」理解架構(內涵)表………… 332

圖 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5


附 錄
附錄一 康德生平簡表………………………………………………373
附錄二 詹姆斯生平簡表……………………………………………377
附錄三 奧特生平簡表………………………………………………380
壹、中文部分
方永泉,<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兼論對臺灣教育的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方俊人等編,《詹姆斯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
王曾才,《西洋近世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76。
孔恩(Manfred Kuehn),黃添盛譯,《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KANT:A Biolgraphy),台北:城邦文化商周出版公司,2005,頁7-17。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台北:正中書局,1989。
安杰利斯(Peter A. Angele),段德智等譯,《哲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北:貓頭鷹出版公司,2000。
朱建民,《詹姆士》,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杜文仁,<惡存在的非必然性>,《中國時報》,2002.2.10,版B2。
希克(J. Hick),錢永祥譯,《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台北:三民書局,1972。
汪文聖,<一解海德格之《何謂形上學》>,《哲學與文化》,1996,23卷第3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570-1577。
汪文聖,<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2001,第12期,台北:輔仁大學,頁49-76。
汪文聖,<對康德的自然科學哲學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004,31卷第2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43-161。
吳汝鈞,<康德論善與最高善>,《西方哲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a,頁18-25。
吳汝鈞,<康德的宗教哲學>,《西方哲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b,頁49-77。
吳汝鈞,<康德對上帝崇拜>,《西方哲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c,頁78-86。
吳汝鈞,<海德格與禪>,《西方哲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d,頁240-269。
李正秋,<威廉•詹姆斯徹底經驗論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李秋零,<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中譯本導言)>,《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頁xiii-liii。
李建儒,<海德格的存有與上帝問題>,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道生,《世界神哲學家思想》,台北:榮耀出版社,1992。
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評述》,臺北:三民書局,1996。
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蔡昌雄譯,《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2。
尚建新,《美國世俗化的宗教與威廉•詹姆斯的徹底經驗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柯志明,<惡的詰難—康德根本惡說的反思>,《哲學與文化》,2000,27卷第12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114-1128。
武金正,<從哲學觀點論宗教、神學和宗教學相關問題>,《哲學論集》,2002,35期,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25-174。
洛維什(K. Löwith ),朱雁冰譯,<現象學本體論與新教神學>,《生存神學與末世論》,上海:三聯書店,1995,頁53-82。
洪翠娥,<康德美學理論>,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侯鴻勛,《康德》,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00。
高宣揚,《實用主義和語用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4。
勞登(Larry Laudan),陳衛平譯,《科學的進步與問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張燦輝,《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黃慶明,《康德倫理學中之活的部份與死的部份》,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曾宗盛,<古代以色列宗教與迦南宗教傳統的結合—雅威融合諸神的特質及其神觀的轉化>,《臺灣神學論刊》,2003,第25期,臺北:臺灣神學院,頁48-113。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台北:漢威出版社,1998。
梁福鎮,<宗教教育學的內涵探究>,《教育科學期刊》,2002,第1卷第2期,台中:中興大學教育學程中心,頁77-97。
陳幼慧,<「無」在黑格爾辯證法之詮釋>,《哲學與文化》,2001,28卷第6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514-530。
陳利文,<(奧特)不可言說的言說>,《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下)》,台北:昭明出版社,2003,頁498-512。
陳春蓮,<詹姆斯的自我理論及其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陳應軍,《哲學的改造—從實用主義到新實用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康德(Immanuel Kant),《通靈者之夢》,李明輝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康德(Immanuel Kant),李秋零譯,《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innerhalb der Blossen Vernunft),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康德(Immanuel Kant),李秋零譯,<論神義論中一切哲學嘗試的失敗>,《康德與啟蒙—紀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頁2-15。
郭青青,<詹姆斯(W.James)宗教理論及其對當代宗教教育的貢獻>,《通識教育:理論與落實—兼論詹姆斯(W. James)宗教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頁99-124。
郭博文,<詹姆斯的道德與宗教哲學>,《經驗與理性—美國哲學析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頁55-86。
郭騰淵,<從思想發展脈絡探討康德與杜威知識論的異同>,《教育哲學札記(乙集)》,台北:師大書苑,2001a,頁3-41。
郭騰淵,<康德與杜威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教育哲學札記(乙集)》,台北:師大書苑,2001b,頁44-92。
郭騰淵,<康德「美學」與杜威「藝術即經驗」之比較研究>,《教育哲學札記(乙集)》,台北:師大書苑,2001c,頁95-166。
郭騰淵,《教育哲學札記(丁集)--研究計畫舉隅》,台北:師大書苑,2004。
莊信德,<巴特話語神學在講道神學中的評析>,《臺灣神學論刊》,2003,第25期,臺北:臺灣神學院,頁165-203。
黃瑞成,<(威廉•詹姆斯)宗教經驗之種種>,《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上)》,台北:昭明出版社,2003,頁72-99。
單中惠等,《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上)(下)》,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
傅啟學,《世界史綱(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斯塔伯克(E.D. Starbuck),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雲格爾(E. Jüngel ),林克譯<與上帝相宜的緘默—海德格爾的鄰近思的神學>《生存神學與末世論》,上海:三聯書店,1995,頁109-113。
馮朝霖,<主體性困境對教育的挑戰>,《當代教育哲學(二)》,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
馮朝霖,《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
馮朝霖,<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陳百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頁199-216。
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邁向後自由的批判神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
奧特(Heinrich Ott),朱雁冰等譯,《上帝》,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奧特(Heinrich Ott),林克等譯,《不可言說的言說—我們時代的上帝問題》(Das Reden vom Unsagbaren – Die Frage nach Gott in unserer Zeit),香港:三聯書店,1998a。
奧特(Heinrich Ott),孫周興譯,<從神學與哲學相遇的背景看海德格爾思想的基本特徵>,《海德格爾與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1998b,頁157-193。
奧特(Heinrich Ott),陽仁生等譯,<什麼是系統神學>,《海德格爾與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1998c,頁195-230。
奧爾森(Roger E. Olson),吳瑞誠等譯,《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twenty centuries of tradition & refom),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裘學賢,<詹姆斯的自我理論>,《現代心理學說》,台北:師大書苑,1992,頁73-93。
詹姆斯(William James),陳羽綸等譯,《實用主義—一些舊方法的新名稱》(Pragmatism a New Name for Some Old Ways of Thinking),北京:商務印刷館,1989。
詹姆斯(William James),吳棠譯,《多元的宇宙》(A Pluralistic Universe),北京:商務印刷館,1999。
詹姆斯(William James),蔡怡佳等譯,《宗教經驗的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臺北:立緒文化,2001。
鄺芝人,《康德倫理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黎重榮,<康德宗教哲學原理的探討>,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65。
駱俊安,<論海德格的真理概念—從傳統真理概念到存有真理>,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賴賢宗,<實踐與希望:康德的「道德信仰」及其爭議—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蕭宏恩,<康德與超驗方法(上)>,《哲學與文化》,1998,25卷第7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636-651。
蕭宏恩,<康德與超驗方法(下)>,《哲學與文化》,1998,25卷第8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720-736。
蕭圖(Russell Shorto),易之新譯,《聖徒與瘋子—打破心理治療與靈性的藩籬》(Saints & Madmen:Psychiatry opens its doors to religion),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1。
蘇永明,<「常規道德」與「非常道德」之教學>,《初等教育學報》,1999,第6期,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頁173-188。
羅素(B. Russell),《西方哲學史:及其與從古代到現代的政治、社會情況的聯繫》(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何兆武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羅賓遜(J. M. Robinson),陳仁生譯,<後期海德格爾與奧特神學>,《生存神學與末世論》,上海:三聯書店,1995,頁117-148。

貳、西文部分
Augustine J Curley, A. J. (2002). Varieties of Religion Today: William James Revisited. Library Journal, 27(2),108.
Bridgers, L. & Snarey, J. R. (2003). From father to son: Generative care and gradual conversion in William James's writing of 'The Varietie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2(4),329.
Cabrera Villoro, M. I. (1990). The dark side of God: An essay o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Autonoma De Barcelona(Spain).
Coon, D. J.(1994). Submitting to Freedom: The Religious Vision of William Jame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81(2),715-716.
Cooper, W. (2003). William James's moral theory.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2(4),411-422.
Croce, P. J.(1987). The Education of William James: Religion , Science,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Belief Without Certainty in The Earl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William James (Charles Perice, Louis Agassiz , Chauncey Wright, Charles Darwin, Henry James, Sr.).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Brown University. (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715478)
Danner, H. (1994). Methoden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r Pädagogik.München:Ernst Reinhardt Verlag.
DeLue, S. M. (1997). The Embodiment of Reason: Kant on Spirit, Generation, and Communit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1(2),445-446.
Emery, G. A. (1991). Postmodern philosophical theology: The Barthian and Heideggerian origins of the hermeneutic dimension i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religious thought of Taylor and Caputo.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207852)
Ferrari, M. & Okamoto, C. M. (2003). Moral development as the personal education of feeling and reason: From James to Piaget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2(4),341-355.
Gadea I Gambus, E. (1990). Religion as an intention of illu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utonoma De Barcelona(Spain) .
Glover, R. A. (1984). Josiah Royce and William James: Philosopher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Individua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413780)
Graham, G. P. (1988). William James and the affirmation of Go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910632)
Hadley, M. A. (1995). Religious thinking in an age of disillusionment: William James and Ernst Troeltsch on the possibilities of a science of relig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540766)
Higgins-D'Alessandro, A. & Cecero, J. J.(2003).The social nature of saintliness and moral action: A view of William James's Varieties in relation to St Ignatius and Lawrence Kohlberg.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2(4), 357-371.
James, W. (1902).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ant, I.(1960). 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ed of Reason Alone. New York:Harper & Row.
Keljo, K. & Christenson, T. (2003). 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 Two Lessons from James's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2(4), 385-396.
Kuo, C. C. (1982). William James as an Exempla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223145)
Mills, J. C. (1985). Emerging Finite Aspects in the Concept of Go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524615)
Nnoromele, P. C. (1989). Rationality, justification and truth of religious beliefs: The philosophy of William Ja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003869)
Pawelski, J. O. (1997).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volition: The radical and integrated individualism of William Ja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802734)
Ramsey, B. H. (1985). An Apparition of Difference: the Religious Vision of William Ja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518795)
Roach, W. D. (1988). The rationality of non-cognitively justified religious belief.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818306)
Rochard, Michelle Ann. (1998).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clesiastical faith and reasoned religion (Immanuel Kant).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Concordia University(Canada).(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MQ39436)
Ro, Y. C. (1982). A Search for a Dialogue Between the Confucian 'Sincerity' and the Christian 'Reality': a Study of the Neo-Confucian Thought of Lee Yulgok and the Theology of Heinrich Ott (China, Europ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8310214)
Schneier, D. M. (1988). A Nietzschean critique of Kant's highest goo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906331)
Scott, B. J. P. (1979). Faith and Chaos: the Quest for Meaning in the Writings of Jonathan Edwards and William Ja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8013412)
Synnestvedt, D.A. (1997). Kantian religion: Relating humans, God, and natu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738004)
Taylor, E. I. Jr. (1992). Psychology as a person-centered science: William James after 1890.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PQDD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AAT 9222837)
Walker, L. J. (2003). Morality, religion, spirituality--The value of saintlines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2(4),373-384.
QRCODE
 
 
 
 
 
                                                                                                                                                                                                                                                                                                                                                                                                               
First Page Prev Page Next Page Last Page top
1. 武金正,<從哲學觀點論宗教、神學和宗教學相關問題>,《哲學論集》,2002,35期,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25-174。
2. 曾宗盛,<古代以色列宗教與迦南宗教傳統的結合—雅威融合諸神的特質及其神觀的轉化>,《臺灣神學論刊》,2003,第25期,臺北:臺灣神學院,頁48-113。
3. 柯志明,<惡的詰難—康德根本惡說的反思>,《哲學與文化》,2000,27卷第12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114-1128。
4. 汪文聖,<對康德的自然科學哲學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004,31卷第2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43-161。
5. 汪文聖,<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2001,第12期,台北:輔仁大學,頁49-76。
6. 汪文聖,<一解海德格之《何謂形上學》>,《哲學與文化》,1996,23卷第3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1570-1577。
7. 梁福鎮,<宗教教育學的內涵探究>,《教育科學期刊》,2002,第1卷第2期,台中:中興大學教育學程中心,頁77-97。
8. 陳幼慧,<「無」在黑格爾辯證法之詮釋>,《哲學與文化》,2001,28卷第6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514-530。
9. 莊信德,<巴特話語神學在講道神學中的評析>,《臺灣神學論刊》,2003,第25期,臺北:臺灣神學院,頁165-203。
10. 蕭宏恩,<康德與超驗方法(上)>,《哲學與文化》,1998,25卷第7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636-651。
11. 蕭宏恩,<康德與超驗方法(下)>,《哲學與文化》,1998,25卷第8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頁720-736。
 
system icon system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