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內政部刑事警察局(2003)。
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預防辦法(1999年11月17日修正)。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1年6月29日修正)。
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獎懲實施要點(1994年6月21日修正)。
佘曉清(1996)。國中生物老師的信念與其教學和不同性別程度學生互動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84-2513-S003-001),未出版。
佘曉清(1996)。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實驗課中與同學和老師之互動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 NSC85-2511-S032-008),未出版。
李旻陽(1991)。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長賦(2003)。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國中技藝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殷如(1999)。國中生物課室教學活動面貌與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知覺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清江(1984)。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7(25),17-26。吳武典、陳秀蓉(1978)。教師領導行為與學生的期待、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87-104。吳靜吉、楊蕢芬(1987)。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周愫嫻(2000)。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洪光遠、鄭慧玲(1995)。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
洪雅雯(2001)。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犯罪學期刊,2,15-48。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榮澤(198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報,30,225-256。
馮莉雅(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資料文摘,39(2),171-192。陳玉書(1988)。社會連結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實徵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陳佳琪(2000)。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奎□、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書局。
陳致嘉(1994)。國中學生性別、班級類型對師生互動、班級氣氛、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慧如(2003)。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馨蘭(1997)。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曹曉文(2001)。個案教師之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學生對科學態度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國小自然科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宗伊(1991)。社會工作辭典。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淑慧、盧玉娟、吳嫦娥(2004)。台北市90至92年少年犯案數值與空間分析。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台北市政府員工平時自行研究報告,未出版。取自http://jcc.tmpd.gov.tw/fram_06.htm
張惠君(2001)。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張輝政(2000)。千禧年談師生互動關係。技職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6,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各期雙月刊/56/index.htm
張慧文(1985)。國小師生領導類型、師生關係與班級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型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國立花蓮師範教育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黃政傑(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0,563-567。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德祥(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葉靜宜(1992)。高中生語文學習策略、師生互動與英語焦慮的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溫明晶(2001)。青少年偏差行為與整體學業自我效能及主觀人際環境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楊郁鴻(2002)。不同性別學生與教師之互動及其學習動機—國中理化課室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楊憲明(1988)。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成就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廖家興(1997)。國小英語教室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潘正德(1993)。小團體輔導之研究理論-測量方法之選擇。學生輔導通訊,27。潘志煌(1996)。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蔡松瑜(2002)。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蔡德輝、楊士隆(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鄭育青(1999)。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賴鑫城(199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小岑(1991)。性別與科學教育。載於「性別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謝臥龍、駱慧文和吳雅玲 (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 57-80。謝惠卿(2001)。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蘇靜芬(2004)。教師教學互動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劉福鎔(1996)。小學教師的A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學生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貳、西文部分
Barba, R., & Cardinale, L.(1991). Are Females Invisible Stud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tudent Questioning Interactions.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1(7), 306-310.
Charles S. Carver& Michael F.Scheier (1995). 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 (third edition).Allyn and Bacon.
Cospi, A. (1987). Personality in the life cour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1203-1213.
Diane, S., &Jane, S.H. (1996).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4), 796-809.
Digman, J. M. & Inouye, J.(1986).Further specification of five robust factor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1), 116-123.
Fisher, D. L. (1997).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7 400)
Flanders, N.A.(1970).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Goldberg, L.R.(1990).An Alternative”Descriptive of personality”: the Big 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16-1229.
Gottfredson M. & Hirschi T.(1990).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erry M. Burger(2003).Personality.林宗鴻(譯)。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
Norman, W.T. (1967).2800 personality trait descriptors: Norm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a university populatio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Peabody, D.(1987).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trait adjectiv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5-97.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7thed.), New York: John Wiley.
Quay, H.C.(1987). Patterns of delinquent behavior. Handbook of Juvenile Delinquent, 118-138.
Quay, Lorene C.; Jarrett, Olga S.(1986). Teachers' interactions with middle-and lower SES preschool boys and gir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6), 495-98.
Sadker, D., & Sadker, M.(1993).Gender and educational equalit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omas L.Good&Jere Brophy(1999).Com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李素卿(譯)。當代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Wubbels, T., Creton, H. A., & Hooymayer, H. P.(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 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60 040)
Wubbels,T.,Jack Levy,Mieke Brekelmans(1997).Paying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4(7), 82-86.
Wubbels, T.,& Levy, J.(1993). Do you know what you look lik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1),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