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千倖(1987)。落實資訊教育的首要工作:教師的在職進修及職前訓練。教師天地,91,45-47。王淑怡(2001)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耀誼(2001)。在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國中學生資訊素養之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天下雜誌(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94-102頁。
白慧如(2003)。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池增輝、張菀珍(1999)。以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
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93-32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汪成琳(2002)。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航申(2004)。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何志中(1999)。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何榮桂 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
資訊與教育雜誌, 77, 22~28。
沈永正(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學效能關係之探討—以桃園縣國小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吳美惠(1992)。在職成人之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振賢(2002)。教師網路融入教學態度、網路融入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慧鈴(2001) 。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實施現況與教師教學效
能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未出版。
吳麗花(2002)。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美和(1987)。如何利用圖書館撰寫研究報告。台灣教育, 443。
林炯炘(2005)。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進材(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024-010)。林進材(2000)。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曉妮(1997)。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地實驗研究。國立中央大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宣光(1996)。教師如何因應多媒體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教育實習輔導季刊, 2(2), 33-36。施郁芬(1996)。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與電腦。中小學教學革新研討會。
台北:教育部。
洪秀熒(2003)。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編印。
2005年2月12日,取自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network。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2005年2月2日,取自http://wwwnet.tmps.tp.edu.tw/edu/teacher/ teacher1.htm。.
馬蕙慈(2004)。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仲彥(1996): 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社教雙月刊, 73,19-22。
陳怜怜(2000)。高雄市高中教師電腦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靜(1999)。國中教師電腦基本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雪華(1996)。網路資源與圖書館利用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 25,18-21。
陳勝文(2003)。台北市市立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慕賢(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秋柑(2003)。彰化縣高職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雅君(2000)。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康春枝(1999)。培養中小學師生資訊素養之實際--以高師大附中為
例。 1999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
許癸瑩、李秀梅(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 2000
年11月,94~102。
莊奇勳(1992)。我國小學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八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69-103。
郭閔然(2002)。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溶入教學之研究-與大高雄地區為例。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麗玲(1998)。「學習社會中讀者終身學習的內容」。中國圖書館學
會會報,61, 147-159。
郭蘭(2003)。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俊紳(1997)。國民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雅玲(2000)。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雅芳、徐加玲(1998)。從系統的觀點規劃教師資訊素養之專業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40,3-11。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馮丹白(1994)。 專科學校技職教師教學倦怠、成因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教育資訊研究, 2 (5) ,73-89。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馮 雯(200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與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湯昶洪(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0-30。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楊瑞華(2001)。桃園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及專業成長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廖居治(2000)。國中生活科技科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劉淑娟(1998)。我國公共圖書館技術服務員資訊素養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潘文福(1996)。高雄市國小資訊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蔡麗華(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賴苑玲(2000)。以資訊素養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52,19-29。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魏韶勤(2004)。教學輔導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
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ggarwal,A .k(2006).A Modular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Literacy.Information Management. Hershey: 19(2), 5.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Chicago:ALA.
Bailey,L.J.(2005). Variabl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elementary schools in Texas. Texas Woman's University
Borich,G.D.(1994).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Macmillan.
Buskist, W. (2002). Effective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
from division two’s 2-and 4-year awardee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9,188-194. Retrieved March 3, 2005, fro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ection Database.
Cavers, L.(1988)﹒Teacher efficacy: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Dissertation Abstracts,49,3563A.﹒
Curran, C. C.(1990).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public librarian. Public Libraries,29, 349-355.
Doyle,C.(1992).Outcome Measur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with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Goals of 1990.Final report to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1003)
Dupont, C.M.(1990)﹒Effects of a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in science onparticipants, self-efficacy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1,356A﹒
Franklin, V.L.(1989)﹒Teacher efficacy and selected organization climatevariables in urban and suburban school setting﹒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0,06A﹒
Gibson,s.,& Dembo,M.H.(1984)﹒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76,569-582﹒
Gratch, A. (2000). Teacher voice,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als.The High School Journal, 83(3), 43-54.
Greenwood, G.F.,Olejnik, S.F.,& Parkay, F.W.(1990)﹒Relationships betweenfour teacher efficacy belief patterns and selected teacher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al,23,102-106﹒
Hancock, V. E. (1993).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ning. ERIC Digest.http://www.ed.gov/databases/ERIC_Digests/ed358870.
Harris, B.M.& Hill, J.(1981)﹒The Detek handbook﹒Nat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publishers Inc﹒
ISTE (1995).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for teachers. Retrieved May 18,2003, from http://cnets.iste.org/teachers/t_stands.html.
Killion, J. (2003). 8 smooth step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24(4),14-22.
Kuhlthau,C.C.(1987).Information Skills for an Information Society:A Review of Research.(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ED297 740)
Marsh, H. W.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efiles analysis. Australia, New South.
McClure,C.R.(1994).Network Literacy:ARole for Librarie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 13 (2), 116-117.
Medley, D.(1993).Teacher effectiveness﹒In H.E. Mitzel(ed),Encyclopedia
Modaff, W.M.(1992)﹒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Audit Teacher Behaviors﹒University of Missouri﹒
Money, S.M.(1992)﹒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survey of student and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1056)﹒
Newman,F.M.,Rutter,R.A.,& Smith,M.S(1989).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Sociology of Education,62,221-238.
Plotnick, E. (1999). Information Literacy. ERIC Digest.〔on-line〕
http://www.ed.gov/databases/ERIC_Digests/ed427777.html
Rader, H. B.(1990).Bring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academic curriculum.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News, 9, 880.
Revercomb, P. L.(2005). Internet information literacy: A study of older adults.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Robert T.Y.Wu.(2005).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Paper presente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Confer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90759)
Rosenshine,B.(1986).Teaching functions in instructional program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3(4),335-351.
Showers,B.K.(1980).self-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decision making(Doctoral Dissertation,Cornell University,1980).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41.08A.
Stephanie Sterling Brasley.(2006). Building and Using a Tool to Assess Info and Tech Literacy. Computers in Libraries. Westport:26(5), 6-7.
Stronge, J. H. (2002). Qua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
Alexandria, VA:A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