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培、劉政良(2000),「土石流危險度之評判」,第十一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2.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1),「桃芝颱風災區土石流災害潛勢分析」。
3.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2),「土石流危險流調查計畫」。
4.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2),「土石流災害防救措施相關作業程序」。
5.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3),「濁水溪集水區聯合整體治理規劃」。
6.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3),「土石流特定水土保持區範圍調查及劃定計畫」。
7.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3),「集水區防災危險度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
8.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4),「集水區整體治理規劃作業研究及土砂生產量推估模式之建立」。
9.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2),「野溪自然生態工法評估指標及設計參考圖冊之建立」。
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3),「濁水溪集水區聯合整體治理規劃」。
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3),「土石流特定水土保持區範圍調查及劃定計畫」。
1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5),「水土保持手冊」。
13.何春蓀等(1954),「臺灣新竹北埔至苗栗南莊間地質礦產」,臺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第4號,p.1-20
14.李木青(2003),「集水區規劃及土石流防治實務研習講義」,中華民國水土保持技師公會。
15.李建華等(1996),「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效實施作業基礎成本與管理制度之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131期, p.88-93
16.李訓煌(2001),「棲地復育、保育與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之試驗研究」,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17.吳安妮(2000),「績效評估之新方向」,主計月報,第530期,p43-52
18.林信成等(2001),「Oh!Fuzzy模糊理論剖析」,第3波出版社。
19.孫本初(2000),「美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之研析-以政府績效與成果法案 (GPRA)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4卷第2期, p27-35。
20.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2001),「公司評價之探討--採用ohlson的方法」。
21.張正輝(2001) ,「公司評價之探討--採用ohlson的方法」,碩士學位論文。
22.陳宏宇(2000),「東埔蚋溪及出水溪之土石流的地質特性」,水土保持學報,第32卷,第4期, p.289-296。
23.賀長青(1995)「公共工程執行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4.楊錦釧等(2001),「洪氾區劃設準則及模式研究」,經濟部水利處水利規劃試驗所。
25.經濟部水利署(2001),「河川環境改善及管理計畫之研究」。
26.經濟部水利署(2002),「河川環境改善及管理計畫之研究」。
27.經濟部水利署(2003),「東埔蚋溪治理規劃檢討」。
28.經濟部水利署(2004),「濁水溪降雨組體圖(敏督利颱風)」。
29.經濟部水利署(2004),「濁水溪敏都利颱風洪水量分析」。
30.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九二一地震對水利設施災害防救之研究」。
31.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3),「東埔蚋溪中二高橋至延平橋河段右岸陳情案」。
32.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2001),「桃芝颱風濁水溪水系災害報告」。
33.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2003),「東埔蚋溪滯洪區生態景觀規劃設計」。
34.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2004),「東埔蚋溪初鄉橋上游段整治規劃設計」。
35.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2004),「東埔蚋溪初鄉橋上游段整治規劃設計─成果報告」。
36.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2005),「東埔蚋溪流域整體治理成效評估」。
37.經濟部水資源局(2001),「台北防洪淡水河警戒水位檢討」。
38.藎壚(1991),「實用模糊數學」,亞東書局。
39.Druck Peter(1973),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ew York:Harper & Row, pp.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