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9:11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李品豊
研究生(外文):
Li-Pin Li
論文名稱:
紅毛港聚落主要街道兩側的民宅立面型式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Typological Study of House Facade on the Main Street of Hong-Mao-Gang Settlement
指導教授:
洪傳祥
指導教授(外文):
Chuan-Hsiang 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立面型式
、
紅毛港
、
聚落
、
民宅類型
、
主要街道
外文關鍵詞:
Facade Model
、
House Types
、
Main Street
、
Hong-Mao-Gang
、
Settlemen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393
評分:
下載:99
書目收藏:1
台灣西南沿海是漢人移民最早的開發區域,在荷蘭人統治的時代裡,既存在著相當數量的港埠聚落。隨著漢人持續墾拓與經營,開發範圍有了更進一步的擴增,因此此期間或多或少還包含著台灣本土聚落的基本型態。尤其所位於高雄外海岸的紅毛港,經由三百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後來基於高雄港務發展的政策性限制,使得紅毛港聚落保有本身獨特的發展樣貌。
基本上,紅毛港聚落內的主要街道,屬於聚落本身街道系統內的一個重要樞紐;其功能,主要用以服務當地居民在日常生活與通行上的需要,並且作為對外聯繫陸上交通的主要方式。這條所匯集形成聚落交通的主要動脈,不僅提供了地方居民在日常生活上的往來外,就沿街面兩側而言,更醞釀出豐富多樣的民宅類型。這些沿街面兩側所呈現的民宅種類,包含有合院、獨立護龍、街屋等三種主要民宅類型。
在這些沿街面兩側的民宅型式之中,以早期原有型式再歷經改建或重建後,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核心。本研究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系統化的整理民宅立面型式,進而分析比較同一類型以及不同類型之間的同質與差異性。企圖從現況沿街面兩側所呈現的混合林立景象之中,期盼勾勒出民宅型式的發展脈絡,以清晰的呈現紅毛港聚落主要街道兩側民宅之發展變程。
The coastal areas in southwest Taiwan were the first to become colonized by Han people. During the ruling period of the Dutch, these regions were pack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groups of people. With continued efforts, a slightly more advanced area emerged into physical forms, some of which are still visible toda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Hong-Mao-Gang region located just outside of Kaohsiung city. With more than 300 years of history, and the added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the Settlement is able to acquire its own unique developments.
In simple terms, the main street of the Settlement is a part of the entire street system, and acts as a key junction. It is mostly used to provide a route for the local house to meet their everyday needs, and is also the main communication means to areas outside the region.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artery for the community, this main street not only provides services to the local people’s everyday interaction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many styles of house along its either sides. The types of house include enclosures, standalones, and Fu-long.
Within these differing styles of house, most of them had been modified or rebuilt from the original model, and this serves as the core of this study. By field researching through this topic and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of house facade models, this study analyzes,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properties of each of the types mentioned previously.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current scenery alongside the main street to expos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s, and successfully illustrate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at the main street in the Settlement had gone through.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13
一、時間界定...................13
二、空間界定...................13
三、立面界定...................13
四、行文界定...................13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獻...............14
一、民宅型式研究...............14
二、民宅立面研究...............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6
一、研究方法...................16
二、研究限制...................17
三、研究流程...................18
第二章 自然環境與人文發展
第一節 自然環境...................19
一、地理位置...................19
二、氣候雨量...................19
三、地形與地質.................21
第二節 聚落發展脈絡...............22
一、發展沿革...................22
二、高雄港務局第二港口的開發...24
第三節 社會及經濟結構.............25
一、人口組成...................25
二、民間信仰...................27
三、產業經濟及結構.............28
第三章 聚落主要街道海汕路
第一節 聚落街道系統...............29
一、外環道路...................29
二、主要街道...................31
三、直巷、橫巷與合院內巷.......41
第二節 聚落性設施的分佈...........43
一、公共設施...................43
二、商業設施...................50
第三節 整合聚落活動的海汕路.......55
一、聚落交通的主動脈...........55
二、設施活動的集中.............57
第四章 海汕路沿街建物現況
第一節 建物類型...................59
一、民宅.......................60
二、廟宇.......................64
三、其他.......................64
第二節 分佈情形...................65
第三節 建築構造...................69
一、主要構造...................69
二、屋頂型式...................72
第四節 建築規模...................75
第五章 海汕路沿街民宅立面型式
第一節 基本立面型式...............77
一、合院型.....................77
二、獨立護龍型.................79
第二節 立面型式的改變.............80
一、改建.......................80
二、重建.......................86
三、街道介面形勢...............94
第三節 立面改變的原因.............97
一、街屋型式備具優勢...........97
二、複層化的發展趨勢...........98
三、營建施工法的演化...........99
四、產業發展歷程的影響........100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第一節 結論......................102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103
一、專書方面
1.郭肇立,〈傳統聚落空間研究發展〉,《聚落與社會》,田園城市文化出版,1998年。
2.李乾朗,《金門民居建築》,雄獅圖書公司,1987年。
3.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1980年。
4.拉普普,《住屋形式與文化》,境與象出版,1991年。
5.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6.胡振州,《聚落地理學》,三民書局,1976年。
7.陳正祥,《台灣地誌上、中、下冊》,南天書局,1993年。
8.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聯經出版社,1990年。
9.葉振輝,《打狗歷史圖說》,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0年。
10.《高雄市區里沿革圖誌》,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
二、論文方面
1.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藝術家出版社,東海大海碩士論文,1978年。
2.關麗文,《澎湖傳統聚落形式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84年。
3.蔡忠志,《安平六部社聚落與民居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
4.王唯仁,《澎湖合院形式及其空間結構轉化》,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987年。
5.何賢哲,《店屋立面文化形式分析—以鹿港為個案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
6.林明毅,《金門傳統聚落保存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1991年。
7.張振鐘,《傳統民宅營建方式變遷之研究—以二坎為案》,淡江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
8.林文隆,《望安島與將軍澳嶼住屋類型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9.文芸,《日治時期台北三市街店屋立面風格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10.彭康祐,《高雄舊港口之空間構成與住宅型式變遷》,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11.李家霖,《類型形式轉化之研究—已彰化縣八卦山山腳路民居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三、期刊方面
1.石在添 張瑞津,<台灣西部海岸沙丘之地形>,《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9期,1993。
2.曾玉昆,<高雄市各地區探源及其發展概況>,《高雄文獻》第9-10期,1982。
3.張守真,<荷蘭時期打狗史事初探>,《高雄文獻會》23、24合刊,1986。
4.丘奕松,<尋根探源談搞雄市開發史>,《高雄文獻會》28、29合刊,1987。
5.張守真,<明鄭時期打狗史事初探>,《高雄文獻會》32、33合刊,1988。
6.曾玉昆,<大高雄行政區域沿革誌>,《高雄文獻會》第一卷第四期,1988。
7.李明賢,<高雄市小港區的聚落沿革>,《高雄文獻會》第六卷第三期,1986。
8.張守真,<紅毛港地名的由來>,《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季刊》第5期,頁41-441,1994。
9.葉振輝,<紅毛港史蹟調查研究專輯>,《高雄文獻會》,1995。
10楊鴻嘉,<漁業文化—紅毛港漁村的蛻變>,《漁業推廣》第120期,1996。
11.高雄市紅毛港文化協會,《腳印創刊號》,1997。
12.楊鴻嘉,<回顧紅毛港之漁村及其漁業>,《漁友》第248期,頁26-35,1997。
13.楊鴻嘉,<紅毛港早期的漁村文化(一)>,《漁友》第248期,1998。
14.吳連賞,<紅毛港的聚落與社會變遷>,《環境與世界》第二期,頁85-136,1998。
15.翁浩建,<紅毛港舊聚落地區基礎慨況介紹>,1999。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安平六部社聚落與民居之研究
2.
澎湖傳統聚落形式發展研究
3.
日治時期台北三市街店屋立面風格之研究
4.
高雄舊港口聚落之空間構成與住宅型式變遷
5.
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
6.
望安島與將軍澳嶼住屋類型之研究
7.
紅毛港朝天宮祭祀活動變遷之探究
8.
高雄市紅毛港地區合院民宅空間型態之研究
9.
紅毛港聚落護龍式民宅的空間形式研究
1.
5.張守真,<明鄭時期打狗史事初探>,《高雄文獻會》32、33合刊,1988。
2.
3.張守真,<荷蘭時期打狗史事初探>,《高雄文獻會》23、24合刊,1986。
3.
2.曾玉昆,<高雄市各地區探源及其發展概況>,《高雄文獻》第9-10期,1982。
4.
8.張守真,<紅毛港地名的由來>,《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季刊》第5期,頁41-441,1994。
5.
12.楊鴻嘉,<回顧紅毛港之漁村及其漁業>,《漁友》第248期,頁26-35,1997。
6.
13.楊鴻嘉,<紅毛港早期的漁村文化(一)>,《漁友》第248期,1998。
7.
14.吳連賞,<紅毛港的聚落與社會變遷>,《環境與世界》第二期,頁85-136,1998。
1.
紅毛港聚落護龍式民宅的空間形式研究
2.
高雄市紅毛港地區合院民宅空間型態之研究
3.
高雄紅毛港聚落歷史性建築搬遷技術之研究
4.
地方工業與聚落產業、文化衝擊--以紅毛港聚落為中心研究1961~2011
5.
高雄市中洲地區的聚落空間構成分析
6.
高雄新厝仔之聚落空間構成與民宅型式研究
7.
應用於超寬頻無線射頻收發機之CMOS分散式主動射頻積體電路之設計研究
8.
台灣水泥業因應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策略之研究
9.
日治時期台灣州治城市的基礎空間型態比較
10.
台18線五灣仔地滑研究
11.
國家開發計劃與社區抵抗:以紅毛港遷村案為例
12.
紅毛港朝天宮祭祀活動變遷之探究
13.
陸軍航空部隊飛行官工作認知與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14.
適用於微處理器之低功率多工存取埠暫存器檔案電路設計與實現
15.
應用DQEM分析軸向力對承受任意側向力之樑的撓曲變形之影響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