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6: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美仁
研究生(外文):Mei-Jen Chiu
論文名稱:屏東東港東隆宮王船造形藝術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Style of Wang Boat in Tung-Kang
指導教授:高燦榮高燦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nn-Rong K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造船技藝王船彩繪東港東隆宮王船
外文關鍵詞:the Wang Boatshipbuilding techniquesThe Tung-Long Templecolored draw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9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東港東隆宮是台灣眾所皆知的王爺廟,主祀溫府千歲,由東隆宮主辦的王船祭典,不論是場面規模、王船大小、儀式,向來是台灣最負盛名的。木造王船,傳承古意,結合了造船技藝與彩繪藝術,用色豐富,其技巧、彩繪題材與構圖都有明顯的特色,可說是精緻的台灣民間藝術。
  由於東港地區原本就具有傳統優良的造船工業,因而由技術精湛的造船師傅打造出來的王船,更能呈現出東港王船特有的造船工藝價值。無論是垂直向上、輕盈修長的獨特船體形式,或是造形鮮明的裝置器物以及配備器物,如栩栩如生的木雕水手、充滿藝術趣味的兵器、造形特殊的五王府、多樣的日常器物等,都讓東港王船展現出獨特的風格。此外,極具裝飾機能的王船彩繪,除了可用來保護木造的船體表面,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王船的視覺美感。
  王船造形藝術是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下,所發展出來的民間工藝,因此長久以來王船的美學體系,就存在著濃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代表著台灣民間傳統為宗教服務的工具性器物與物化的精神,而東港王船本身存在著造船工藝與彩繪技藝的藝術表現,進一步突顯出王船的藝術性。
  Tung-Long Temple, the well-known Wang-Yeh Temple in Taiwan, is famed for the Worship Ceremony of Wang Boat. The Wang Boat is a kind of folk art which is made of wood. It also combines shipbuilding skills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us, the enormous Wang Boat is specifically famous in its colorful paintings, shipbuilding techniques, patterns and subject matters. We can also call it the traditional Taiwanese art.
  Being a seaside community, Tung-Kang is noted for its shipbuilding industry. For this reason, the value of the Wang Boat shows it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qualities. It made the Wang Boat become unique and unequaled with the special hull form and equipment. Furthermore the unequaled surface of the numerous carvings and painting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which can protect the hull from damages. More important is to increase the visual elegance of Wang Boat.
  The Wang Boat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art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religion. It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ts and culture with religion for a long time. Besides, the Wang Boat represents the higher spiritual level of object value which was served by Taiwan tradition. The Wang Boat is an art of life. Its artistic value and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artistry of the Wang Boat lies in its shipbuilding techniques and colored drawing
目次
圖目次
表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台灣王船信仰之源流與民俗意涵 4
第一節 中國王船信仰的產生 5
一、自然環境的影響 5
二、神祇崇拜的文化 6
三、祭典儀式的流傳 8

第二節 台灣王船信仰的源流 11
一、台灣王船信仰發展的背景 11
二、台灣王船信仰發展的系統 13

第三節 王船信仰的民俗意涵 19
一、王船的原始意義 19
二、原始功能的轉變 21
三、王船的深層意涵 23


第二章 台灣王船構造之演變與祭儀現況 24
第一節 王船的歷史 25
一、古代船舶的發展 25
二、王船的原型 28

第二節 王船構造演變 31
一、早期的木造王船 31
二、糊紙王船的出現 33
三、現今的木造王船 34

第三節 王船祭儀現況 34
一、王船六大信仰系統中的祭儀活動 35
二、六大信仰系統中的王船類型 43


第三章 東港東隆宮王船造形分析 46
第一節 王船的製作過程 47
一、造船儀式 47
二、王船建造過程 51

第二節 王船的造形特色 58
一、船體形式 58
二、裝置物 60
三、配備器物 63

第三節 王船的造形寓意 66
一、船體造形意義 66
二、裝置物造形意義 70
三、配備器物造形意義 72

第四節 王船匠師謝春成 73
一、謝春成的生平 73
二、王船造船工藝的傳承 74


第四章 東港東隆宮王船彩繪裝飾 75
第一節 王船彩繪類型與特色 76
一、裝飾部位與題材 76
二、彩繪的特色 78

第二節 王船彩繪圖象的意義 82
一、人物故事圖象 82
二、動物圖象 84
三、植物圖象 86
四、背景裝飾圖象 86

第三節 地域性風格的比較 88
一、題材的差異 88
二、構圖形式的差別 91
三、色彩的差異 92


第五章 東港東隆宮王船的藝術價值與意義 94
第一節 王船在台灣民間藝術中的價值 94
一、表現真善美中善的追求 94
二、體現社會藝術教育的功能 95

第二節 東港王船造形藝術美 96
一、東港造船師傅的歷史意義 96
二、王船造形之美 96
三、彩繪的裝飾美 98

第三節 東港王船造船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99
一、傳承的後繼無人 99
二、王船的保存與永續發展 100

結論 102

參考文獻 104

網路資料附錄 110
田野訪談記錄表附錄 112
圖版附錄 114
一、書籍
(一)史料
王 充,《論衡》,台北:藝文,1967。
王瑛曾,《鳳山縣志》,台北:宗青,1995。
左丘明,《國語》,台北:台灣古籍,1997。
李 昉,《太平御覽》,台北:商務,1968。
何 晏,《論語集解》,台北:商務,1975。
林 豪,《澎湖廳志》,台北:宗青,1995。
高拱乾,《臺灣府志》,台北:宗青,1995。
施鴻保,《閩雜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莊 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陳文達,《臺灣縣志》,台北:大通,1984。
陳文達,《鳳山縣志》,台北:宗青,1995。
陳夢林,《諸羅縣志》,台北:宗青,1995。
陳壽祺,《福建通志‧祥異志》,台北:華文,1968。
黃公渚,《周禮》,台北:商務,1970。
蔡 邕,《獨斷》,台北:藝文,1965。
劉 熙,《釋名》,台北:商務,1966。
諸仁海,《福建省志‧氣象志》,福州:方志,1996。
鄭玄注,《尚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偉文,1977。


(二) 專書
王古山,《王船祭典》,台北:旗品文化,2001。
王冠倬,《中國古船圖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2000。
片剛巖,陳金田譯,《台灣風俗志》,台北:眾文圖書,1990。
成耆仁,《中國文飾及其象徵意義》,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全國佛剎道觀總覽王爺專 輯》,台北:道觀,1988。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78。
李亦園,《文化圖像》,台北:允晨文化,1992。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1998。
李亦園,《田野圖像》,台北:立緒,1999。
李豐楙,《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 祈安清醮》,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李豐楙,《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 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李奕興,《台灣民俗彩繪》,台北:漢光文化,1998。
李奕興,《台灣傳統彩繪》,台北:藝術家,1995。
享綠文化,《台南縣北門鄉三寮灣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導覽手冊》,台北:文建會,2001。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1996。
吳友如,《吳友如畫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林進源,《中國神民百科寶典》,台北:進源,1995。
林衡道,《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1991。
徐奎照,《船藝學》,台北:弘揚,2005。鹿耳門史蹟研究會,《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沿革誌》,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2001。
陳進成,《癸未正科東港迎王特刊》,屏東:財團法人東港東隆宮,2003。
曹坎榮,《古代能工巧匠》,台北:昭文社,1998。
康 豹,《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1997。
張靜芬,《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台北:商務,1994。
張 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淑馨,1998。
翁峰山,《台灣鄉土藝術》,台北:正一善書,2002。
喬繼堂,《吉祥物在中國》,台北:百觀,1993。
曾景來,《台灣的迷信與陋習》,台北:武陵,1998。
黃 奭,《禮斗威儀》,出版地不詳:藝文,1972。
黃文博,《台灣信仰傳奇》,台北:台原,1989。
黃文博,《南瀛王船誌》,台南:台南縣文化局,1990。
黃文博,《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台北:常民文化,1999。
黃典權,《安平縣雜記》,台南:海東山房,1958。
費爾巴赫著,林伊文譯,《宗教本質演講錄》,台北:商務,1969。
潘重規,《論語今注》,台北:里仁,2000。
蔡相煇,《台灣的王爺與媽祖》,台北:台原,1989。
劉盛佳,《中國地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7。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1983。
劉還月,《台灣民俗誌》,台北:時報,1986。
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台北:台原,1994。
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常民文化,1996。
劉還月,《台灣鄉土誌》,台北:常民文化,1997。
劉還月,《台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台北:常民文化,1999。
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2000。
劉還月,《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2000。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台北:常民文化,2000。
鄭志明,《宗教與文化》,台北:學生書局,1990。
鄭志明,《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台北:台原,1992。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 台灣篇》,嘉義:南華管理學 院,1998。
謝宗榮,《台灣傳統宗教藝術》,台中:星辰,2003。
謝宗榮,《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星辰,2003。
謝宗榮,《台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台北:博揚,2003。
謝宗榮,《台灣的王爺廟》,台北:遠足文化,2006。
魏淑貞,《台灣廟宇文化大系(四)五府王爺卷》,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
顧希家,《社會民俗學》,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二、期刊論文
丁志達,〈東港王船祭〉,《台灣月刊》,第 37期,1883,頁74-76。
石弘毅,〈台灣王爺信仰的歷史意義〉,《歷史月刊》,第87期,1995,頁4-13。
江 海,〈萬人矚目的東港王船祭〉,《文化生活》,第1卷第2期,1997,頁3。
江 海,〈王船陣頭與雕刻藝術〉,《文化生活》,第1卷第2期,1997,頁6。
李稚田,〈瘟神考〉,《民俗曲藝》,第82期,1993,頁179-196。
李翠瑩,〈火燒王船祭瘟神〉,《人間雜誌》,第38期,1988,頁45-60。
李豐楙,〈東港王船和瘟與送王習俗之研究〉,《東方宗教研究》,第3期,1993,頁229-265。
李豐楙,〈台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民俗曲藝》,第85期,1993,頁273-323。
李豐楙,〈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台南西港為主的考察 〉,《民俗曲藝》,第129期,2001,頁1-42。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腊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頁135-172。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分歧〉,《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刊》,1994,頁373-422。
東港鎮文史學會,〈船帆的製作〉,《東港采風》,第10期,2003,頁11-15。
吳廣義,〈東港與西港王船信仰之比較〉,《台灣宗教學會通訊》,第8期,2000,頁70-87。
洪懿妍,〈漁歌輕唱王船的故鄉-東港〉,《天下雜誌》,第33期,2001,頁318-320。
徐裕建,〈傳統建築大木構造設計匠藝之研究方法及傳承活化策略〉,《傳統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之理論與實務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260-275。
許惠萍,〈同樣的王船不同的文化〉,《文化生活》,第1卷第2期,1997,頁4-5。
陳進成,〈迎王平安王船祭〉,《歷史月刊》,第135期,1999,頁15-2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細說彩繪傳統戲台與太師屏〉,傳藝》,第62期,2006,頁16-45。
康 豹,〈東港漁民與溫王爺的信仰〉,《文化視》,第5期,1998,頁38-43。
黃文博,〈航向不歸海-台灣的王船文化〉,《民俗曲藝》,第52期,1988,頁5-16。
黃文博,〈王船祭典的一般過程信仰〉,《鄉城生活雜 誌》,第38期,1997,頁30-38。
黃文博,〈安平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2期,1997,頁29-36。
黃文博,〈澎湖標準型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 誌》,第43期,1997,頁33-41。
黃文博,〈東港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5期,1997,頁39-50。
黃文博,〈小琉球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6期,1997,頁45-56。
黃文博,〈將軍溪北岸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7期,1997,頁19-32。
黃文博,〈茄定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8期,1998,頁21-32。
黃文博,〈仁德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55期,1998,頁48-57。
黃文博,〈關廟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 誌》,第57期,1998,頁30-37。
黃文博,〈柳營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 誌》,第58期,1998,頁46-53。
黃文博,〈台南縣新豐區的王船信仰現況〉,《南瀛文獻》,第43卷,1999,頁167-189。
鄭志明,〈王爺傳說上〉,《民俗藝曲》,第52期,1988,頁17-37。
鄭志明,〈王爺傳說下〉,《民俗藝曲》,第53期, 1988,頁101-118。
鄭瑞明譯,〈神船之解〉,《台灣慣習記事》,第3卷第10期,1986,頁200-201。
謝宗榮, 〈東港迎王傳統與王船藝術〉,《歷史月 刊》,第124期,1998,頁14-22。
謝宗榮, 〈東港迎王祭典與王船藝術〉,《屏東縣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994,頁191-238。
顏立水,〈閩南的王爺信仰〉,《台灣源流》,第11期,1999,頁119-123。

三、學位論文
王芳姿,《台灣鄉土體育之研究─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2004。
徐秀玉,《小琉球王船信仰之研究》,台東: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品秀,《台南市糊紙工藝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四、網路資料
走讀台灣─花蓮縣花蓮市 花蓮市的節慶
http://public.cm-media.com.tw/
wrtweb/c_wrtweb/1001501/hu08_3.htm
東森新聞報東港東隆宮迎王祭序幕中軍府安座監造王船
http://www.ettoday.com/2004/10/03/329-1694341.ht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進成,〈迎王平安王船祭〉,《歷史月刊》,第135期,1999,頁15-22。
2. 許惠萍,〈同樣的王船不同的文化〉,《文化生活》,第1卷第2期,1997,頁4-5。
3. 洪懿妍,〈漁歌輕唱王船的故鄉-東港〉,《天下雜誌》,第33期,2001,頁318-320。
4.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腊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頁135-172。
5. 李豐楙,〈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台南西港為主的考察 〉,《民俗曲藝》,第129期,2001,頁1-42。
6. 李豐楙,〈台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民俗曲藝》,第85期,1993,頁273-323。
7. 李豐楙,〈東港王船和瘟與送王習俗之研究〉,《東方宗教研究》,第3期,1993,頁229-265。
8. 李稚田,〈瘟神考〉,《民俗曲藝》,第82期,1993,頁179-196。
9. 石弘毅,〈台灣王爺信仰的歷史意義〉,《歷史月刊》,第87期,1995,頁4-13。
10. 黃文博,〈航向不歸海-台灣的王船文化〉,《民俗曲藝》,第52期,1988,頁5-16。
11. 黃文博,〈安平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2期,1997,頁29-36。
12. 黃文博,〈東港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5期,1997,頁39-50。
13. 黃文博,〈小琉球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6期,1997,頁45-56。
14. 黃文博,〈將軍溪北岸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7期,1997,頁19-32。
15. 黃文博,〈茄定地區的王船信仰〉,《鄉城生活雜誌》,第48期,1998,頁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