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發表於中日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
王定一(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教育改革接受度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小
王承先(1995)。國民小學組織發展狀況及策略與方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美玲(1997)。產業環境、組織特性、組織慣性與組織病症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振鴻(2000)。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代教育論壇,5,21-26。
田玲瑚(200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四期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c)。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三期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d)。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會議紀錄彙編(一)。台北:行政院。
吳 定(1984)。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
吳明清(1996)。選擇與控制:學校教育改革的理念爭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13。吳明清(1999)。國民教育的發展方向與重點措施。發表於中正大學主辦之八十七學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國民教育革新與展望研討會,嘉義。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隆(1999)。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9)。三頭馬車跑不動,三輪馬車跑得快-建立學校行政、教師會與家長會三者良性互動之探究。現代教育論壇,5,3-20。
吳清山(2000)。龐大的教育改造工程才開始:教育基本法與教育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2,1。吳清山、林天祐(1991)。教育名詞-課程決定。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8,50。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台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12,3,1-28。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2,68。
吳清山、林天祐(1997)。教育名詞-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8,62。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課程決定,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8,50。
吳靖國(1998)。誰有權力制訂與詮釋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5,31-35。吳燄修(1987)。組織文化之研究:理論與運用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寶珠(1996)。水到源頭活-教師組織的積極作為。教育資料與研究,8,20-21。吳耀堂(2002)。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行政決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杜岐旺(2001)。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周文欽(1995)。測驗的編製程序。輯於周文欽(編),心理與教育測驗(頁177-234)。台北:心理。
周珮儀(2001)。再靠近一點看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月刊,93, 32。林天祐(1996)。學校教師會與學校行政:競爭與合作?教育資料與研究,8,7-9。林文生(1999)。學校為本位的課程發展以一所學校課程發展的經驗為例,現代教育論壇(五),100-106。林文生(2000)。如何以行動研究來改變教師的課程地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5,21-28。林信榕(2001)。教育變革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郁絲(2000)。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振春(2002)。教師參與與學校內部社區的營造,教育研究月刊,95,57。林清江(1996)。我國教育發展動向之評析。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等(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121-145),南投: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6,2-30。林善樑(2004)。國民小學教師覺知學校組織變革對校園倫理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進材(2000)。從課程改革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輯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9-119)。高雄:復文。
林嘉彬(1999)。共謀締造校園金三角。師友月刊,381,75-78。
林聰地(2001)。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改革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邱錦昌(1994)。教育改革的省思與對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26。
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
柯禧慧(2000)。民眾聲喧譁論九年一貫課程-來自於官方、學者、小學教師三方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3,52-58。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徐大偉(1997)。全面品質管理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上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228,13-21。徐敏榮(2000)。從組織衝突談教師會與學校行政應有之觀念與作為-共創學校願景。教育研究月刊,81-82,63。徐超聖(1999)。發揮校長的課程領導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自主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與展望(頁27-56),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班教學精神」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0)。教學導師概念與設置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6,秦麗花(2000)。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台南:翰林。
高士嘉(1988)。態度衡量的尺度。中興大學法商學報,17,84-102。高永遠(1999)。關於學校行政、家長會與教師會三方合作的一些看法。現
高新建(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張明輝(1998)。年代的學校組織再造。輯於張明輝(編),學校行政革新專輯(頁45-67)。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輝(1999)。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8,2-21。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
張春興、楊國樞(1992)。心理學。台北:三民。張益計(1996)。學校教師會之時代意義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8,60。張鈿富(1996)。組織的目的與運作屬性。教育資料與研究,8,11-12。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教育部(1989)。國民教育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緣起。台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6)。94學年度各級學校數分佈概況查詢系統。2006年4月20日,擷取自http://140.111.34.69/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
7220001/94schooldata/schooldata.php?open&open
莊明貞(2001)。邵俊豪採訪,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做法。教育研究月刊,85,14。
許士軍(1983)。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文俊(民87)。服務品質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以台北戶政事務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台北。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昭佑與陳美如(1997)。學校本位的課程決定與管理-從澳洲三個學校的個案研究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14,78-82。
郭瑞芬(1998)。研修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分區公聽會資料。台北:教育部。
陳幼蓉(2004)。國民小學組織慣性與教師接受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和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頁247-251)。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奎熹(2002)。面對教改、關懷教育、迎向未來。教育研究月刊,95,5-10。
陳建東(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春金(2002)。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義勝(1998)。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陳鐘金(2001)。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單文經(1992)。專業知能的性質。課程與教學研究,23,245-272。
單文經(1993)。全方位的課程改革、期待真正落實教學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6,37-40。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4。彭 彬(2001)。國民小學組織慣性與教師對於九年一貫課程接受度的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季刊,6(3),1-5。曾榮華(1996)。談如何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6。游伯龍(1998)。HD:習慣領域,IQ 和EQ 沒談的人性軟體。台北:時報文化。
游家政(1999a)。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4-18。游家政(1999b)。統整的概念及其行動研究。花師院刊,29,19-25。
游家政(2002)。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其對教師的衝激。教育資料與研究,44,4-18。
湯梅英(1998)。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8,56。馮朝霖(1999)。世紀的新課程淺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6,43-45。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坤政(2000)。教評會之實施對國小校長權力運作策略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裕城(1996)。我對教師組織的期許。教育資料與研究,8,59。黃裕城(1999)。分級制與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1,57-65。黃嘉雄(2000)。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3,11-20。黃榮志(1998)。公共組織慣性之實證研究-以中央行政機關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楊振昇(2001)。九年一貫課程推動之困境與因應。輯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頁103-122)。高雄:復文。
楊振昇(2006)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台北,五南。楊樹槿(2000)。家長會功能之探索。師友月刊,394,50-52。
楊靜芳、賴其勳(1999)。員工對民營化變革之態度分析-以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表於1999 創新/興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340-355),彰化。
葉連祺(1998)。混沌理論對國小教師課程設計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5,36-43。葉連祺(1999)。中小學教師委員會之學校本位運模式。教育資料與文摘,43(4),93-114。
葉連祺(2000)。學校教師行動研究策略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5,10-15。詹志禹(1998)。當前中小學課程改革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月刊,22,24-30。
廖春文(1999)。變革與發展理論對當代教育革新的啟示。輯於教育部(編),第二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獎得獎作品選輯(頁283-291)。台北:教育部。廖春文(2000)。變革思潮對教育行政理論建構與實踐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題計劃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89-2413-H-142-001-S)。廖春文(2001)。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理念與模式。輯於廖春文(編),九年一貫統整課程:模式設計與實務(頁1-4)。台北:五南。劉秀芬(1998)。企業文化、組織變革技術及組織變革效益之研究-以推動ISO 9000系列認證公司為例。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春榮(1998)。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運作面面觀。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之現代教育論壇-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運作研討會,台北。
劉麗蓉(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國立台中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歐用生(1992)。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歐用生(1994)。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11(2),1-60。歐用生(1996a)。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b)。教育實習制度的盲點與突破。輯於中國教育協會等(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27-59)。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a)。新世紀的學校。台北:臺灣書店。
歐用生(1999b)。課程統整的概念評析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歐用生(1999c)。本位課程發展。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迎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屏東。歐用生(1999d)。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和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歐用生(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輯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頁8-1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歐用生、楊慧文(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與特色。師友,379,10-15。歐用生、楊慧文(1999)。從統整課程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101。蔡純姿(1998)。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蔡清田(1997)。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323-351)。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1998)。師即研究者的教育改革理念對新世紀師資培育「實習課程」之啟示。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之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蔡清田(1999)。行動研究協助教師因應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輯於中華民國教育學(編),中華民國教育學會1999年季刊論文專輯(頁453-469)。台北:中華民國教育學會。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念的專業行動。教育研究月刊,88,24。蔡清田(2002a)。過行動研究,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93,19。蔡清田(2002b)。課程。台北:五南。
蔡琇韶(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習型組織認知、九年一貫課程之接受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鄭仁偉(1995)。組織自主改變、組織慣性與改變績效的關係-台灣電子業推動ISO9000認證活動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鄭仁偉、陳家聲(1999)。組織慣性特徵研究。企業管理學報,44(3),1-38。鄭明長(2000)。統整教學的意涵與模式。輯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155-181)。台北:揚智文化。
鄭淑惠(2000)。學校組織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89-97。鄭新輝(2000)。從行政的觀點探究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因應之道-以台南市為例。輯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123-154),高雄:復文。
鄭錫鍇(1993)。公民意識與公共組織結構慣性之關連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鄭耀男(2000)。中小學組織慣性與效能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集刊,8,197-228。
謝文全(1988)。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的教師在職進修教育。國教之友,40(1),4-7。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台北:文景。
謝文全(199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文豪(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的變革抗拒。師友,413(11)10-15。謝棟梁(1998)。組織慣性與結合資訊科技的組織轉型之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鍾 靜(1999)。在數學課程改革下學校本位的教師進修模式。發表於1999數學教師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鍾邦友(2002)。學校組織慣性組織自主調適與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1-8。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見維(2000)。如何培養教師之課程設計能力以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4,1-17。西文部分
Ansoff, H. I., & Mcdonnell, E. J. (1990).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2nd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Amburgey, T. L., & Miner, A. S. (1992). Strategic momentum: The effects of repetitive positional and contextual momentum on merger activ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335-348.
Benson, J., & Nasser, F. (1998). On the use of factor analysis as a research tool.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3(1), 13-33.
Burgelman, R. A. (1991). Intraorganizational ecology of strategy 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 Organization Science, 2(3), 239-262.
Burke, W. W. (1994).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changing (2nd ed). Readings, MA: Addison-Wesley.
Crisafulli, D. A. (198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receptivity to change
and organizational school climat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George Peabody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USA.
Dessler, G. (1980). Organization theory: Integrating structure and behavior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lliott, J. (1998). 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Eggleston, J.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OEC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p75-105). Paris: OECD.
Fullan, M. G.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1993). Innovation,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Strategeies. In G.Cawelti: Challenges and American Education (Ed.) ASCD.
Gay, G. (198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 Husen and T.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pp. 1170-1179). Oxford: Pergamon.
Ginsberg, A., & Buchholtz, A. (1990). Converting to for-profit status: Corporate responsiveness to radical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3), 445-477.
Gresov, C., Havemen, H., & Oliva, T. (1993). Organizational design, inertia and the dynamics of competitive response. Organization Science, 4, 181-208.
Hannan, M., & Freeman J. (1977).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 929-964.
Hannan, M. T., & Freeman J. (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149-164.
Hanson, E. M.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 (3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elly, D., & Amburgey T. L. (1991). Organizational inertia and momentum: A dynamic model of strategic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mal, 34, 591-612.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Mellencamp, A. V. (1992). Making connections through voice: Receptivity to
chan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5030)
Middlemist, R. D., & Hill, M. A. (198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pplied concepts. Chicago: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Miller, D., & Chen M. J. (1994).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inertia: A study of the U.S. Airline indust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 1-23.
Nadler, D. A., & Tushman, M. L. (1980). Managing organizationalChange: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nce, 17(2), 191-211.
Nelson, R. R., & Winter, S. 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ystrom, P. C., & Starbuck, W. H. (1984). To avoid crises, unlear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2 (4), 53-65.
O´Connor, C. A. (1993). Resistance: the repercussions of chang.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14(6), 30-36.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198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adnofsky, M. L. (1994). Empowerment and the power not to chang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restru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 pp. 154-64. (EJ Document No: EJ 484870).
Sergiovanni, T. J. (1990). Adding value to leadership gets extraordinar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23-27.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uubeday Currency.
Singh, J. V., & Lumsden, C. J. ( 1990). Theory an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161-195.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Starbuck, W. H., & Hedberg, B. (1977). Saving an organization from a stagnating environment. In H. B. Thorelli (Ed.), Strategy + structure = performance (pp. 245-256).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tarbuck, W. H., & Milliken, F. (1988). Challenger: Fine tuning the odds until something break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5, 319-340.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Tye, K. (1994).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the principal: A key factor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chool chan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0244)
Waugh, R. F. (2000). Towards a model of teacher receptivity to planned system-wide educational change in a centrally controlled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8(4), 350-367.
Watson, G. (1973). Resistance to change. In G. Zaltman (Ed.), Process Phenomena of social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
Weick, K. E. (197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