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彩鳳(2002)。中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全教會(2005a)。電子報。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maillist/mailing_list/admin.htm
全教會(2005b)。中華民國教師會簡介。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info.htm
全教會(2005c)。教育法令資訊網。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tpctc.tpc.edu.tw/law/view_top.asp?messageid=1595
全教會(2005d)。全國教師會章程總則第五條。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w130/cadre/orgine/940625a.doc
全教會(2005e)。章程第三章組織及職權。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w130/cadre/meeting.asp
全教會(2005f)。會員統計。2005年10月1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94member.htm
全教會(2005g)。過往會刊。2005年11月8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epaper/
全教會(2006a)。財務報表。2006年3月15日,擷取自 http://www.nta.org.tw/money/board.asp
全教會(2006b)。全教會2005年為您作了什麼。2006年3月15日,擷取自http://www.nta.org.tw/94ntaforyou.mht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教育專業。台北:師大書苑。
沈春生(1998)。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沈春生(2005)。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作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 斌(2003)。教師會發展模式之探討─工會主義與專業主義。教育資料與研究,51,62-67。
林 斌(2004)。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之規劃研究─衝突管理途徑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志成(2002)。行塑專業取向的教師組織文化。竹縣文教,28,52-55。
林松柏(2005)。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林香蘭(2004)。台中縣一所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的組織與運作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淑華(2002)。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的功能需求、運作策略與組織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吳宛真(2005)。教育政策制訂過程中壓力團體運作策略探討─以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侯楨塘(1996)。英國教師組織的發展與特性。教師天地,80,70-73。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1-24。姜添輝(2004)。各國教師專業組織發展取向與教師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10,498-522。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翁福元(2003)。香港教師專業組織及其專業權之運用。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高義展(1998)。國民小學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涂慶隆(1999)。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集體協商功能及其運作歷程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秀賢(1998)。教育行政學。台北:高點。
張容雪(1998)。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鈿富(1986)。我國教師專業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弘勳(2004)。教育組織集體協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教協會(2005a)。教協會歷史。2005年12月18日,擷取自http://www.hkptu.org/
教協會(2005b)。第十六屆理事會。2005年12月18日,擷取自http://www.hkptu.org/
教協會(2005c)。教協刊物。2005年12月18日,擷取自http://www.hkptu.org/
教聯會(2005a)。教聯會簡介。2005年12月19日,擷取自http://www.hkfew.org.hk/main.htm
教聯會(2005b)。教聯會任務。2005年12月19日,擷取自http://www.hkfew.org.hk/main.htm
教聯會(2005c)。教聯會各中心。2005年12月19日,擷取自http://www.hkfew.org.hk/main.htm
教聯會(2006a)。委員會。2006年1月20日,擷取自http://www.hkfew.org.hk/main.htm
教聯會(2006b)。組織活動。2006年1月20日,擷取自http://www.hkfew.org.hk/main.htm
梁忠銘(2003)。日本教育組織型態發展之探討。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連學淵(2002)。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對教師會組織功能之認知與期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大世紀。
陳文燦(1997)。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組織之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志力(2002)。教師會績效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金玲(2005)。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教師會組織定位意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奎憙(1993)。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彭富源(1996)。學校教師會與教師專業自主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坤錦(1995)。從教師專業論教師評鑑。輯於中國教育學會(編),教育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雅鳳(2000)。穩定與躍進─全國教師會的現況與發展。師友,394,15-18。黃嘉莉(2003)。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德祥、薛秀宜(2004)。世界各國教師會的問題與展望。現代教育論壇,10,572-578。
舒緒緯(2003)。台灣地區教師會教育專業權運作之探討。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詹鍾松(2004)。一個地方教師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趙一葦(譯)(J. S. Brubacher著)(1983)。現代教育哲學。台北:正中。
趙怡婷(2004)。學校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劉義勇(2005)。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與運作策略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蔣興儀(1997)。權力、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英文部分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 (2005a). About AFT . Retrived December23,2005,from http://www.aft.org/about/index.htm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 (2005b). Professnal development . Retrived December23,2005,from http://www.aft.org/teacher/index.htm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 (2005c). Education. Retrived December23,2005,from http://www.aft.org/aftplus/index.htm
Durkheim, E. (1933).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NY: The Free Press.
Education Week. (2005). A chorology of merger. Retrived December28,2005,from http://www.edweek.org/tm/index.html
Etzioni, A. (1969). Preface. In A. Etzioni (Ed.), 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 Teachers, nurses, social workers (pp.5-18).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oyle, E. (1980).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E. Hoyle & J. Megarry (Ed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80 (pp. 42-53). London: Kogan Page.
Jessup, D. K. (1988). Teacher, unions, and change: A comparative study. NY: Praeger publishers.
John P. Synott (2002). Teacher Unions,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in Asia. Burlington: Ashgate.
Lo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5a). Who's eligible to become a member of NEA. Retrived December 16,2005,from http://www.nea.org/aboutnea/index.html#join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5b).NEA's mission. Retrived December 16,2005,from http://www.nea.org/aboutnea/index.html#mission
Sokett, H. T. (1987). Has Shulman got the strategy right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20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