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9: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俊賢
論文名稱:高職電機科「基本電學」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研究
指導教授:趙志揚趙志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教學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學習成就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對高職電機科學生「基本電學」科目學習成就之影響。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之準實驗設計。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專業基礎能力分析、「基本電學」科目學習成就量表、「問題解決能力」(前、後測)量表及實驗組學生對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學後看法問卷等。本研究選取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94學年度電機科一年級甲、乙兩班學生共82人為研究對象,以甲班41人為控制組、乙班41人為實驗組,實施為期10週每週3小時共30小時的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前先對全體樣本進行專業基礎能力分析及「問題解決能力」前測,其目的主要在暸解實施實驗教學前學生在專業基礎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上的差異。實驗過程中,實驗組進行「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教學實驗處理,控制組則採傳統教學方式,教學10週後,實施「基本電學」科目學習成就量表、「問題解決能力」量表及學生學後看法調查問卷進行施測。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一樣本t考驗、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與建議分述如下:
一、高職電機科「基本電學」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在學習成就測驗之表現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方式。
二、高職電機科「基本電學」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在「問題解決能力」之表現顯著優於傳統教學。
三、學生問題決解能力與「基本電學」科目學習成就有顯著相關存在。
四、高職電機科「基本電學」科目實施「已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實驗組對授課教師教學知覺滿意度高於控制組。
五、對「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的看法,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此教學策略有顯著正向的看法。
本研究建議,高職電機科「基本電學」科目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成就有顯著差異;且實驗組學生對「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的教學接受度高,認為此教學策略值得在教學上推廣,並作為「基本電學」相關科目教學及後續研究參考。

關鍵字:教學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學習成就
目錄
頁次
中 文 摘 要 ………………………………………… I
英 文 摘 要 ………………………………………… Ⅲ
謝 誌 ………………………………………………… Ⅶ
目 錄 ………………………………………………… Ⅸ
圖 次 ………………………………………………… XⅡ
表 次 ………………………………………………… X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10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學習之理論基礎………………………………………………………………論……………………………………… 19
第二節 教學與教學系統設計之理論……………………………………………………論……………………………………… 30
第三節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39
第四節 高職電機電子群「基本電學」科目內涵 … 50
 第五節 相關研究探討……………………………… 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9
第三節 實驗設計…………………………………… 7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1
第五節 教學實驗的實施…………………………… 8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85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析………………………………………… 86
第二節 「基本電學」科目在不同教學策略學習成
就差異性之分析…………………………… 87
第三節 不同教學策略「基本電學」科目之「問題…
解決能力」差異性分析…………………… 90
第四節 「問題解決能力」與「基本電學」科目學
習成就之相關性分析……………………… 93
第五節 實驗組學生對「基本電學」科目實施「以
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之學後看法…… 94
第六節 研究假設考驗……………………………… 98
第七節 結果與討論…………………………………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6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 115
壹、中文部份 …………………………………… 115
貳、西文部份 …………………………………… 123
附錄 ………………………………………………… 129
附錄一 教學實驗教材設計單……………………
……………………………………………… 130
附錄二 教學實驗計畫表…………………………
……………………… 132
附錄三 單元學習單 …………………………… 134
附錄四 專業基礎能力分析預試量表…… ……… 136
附錄五 專業基礎能力分析預試量表難易度與鑑
…………………………………………
別度分析表………………………………
…………………… 155
附錄六 專業基礎能力分析正試量表……………
…………………………………………………… 159
附錄七 學習成就測驗預試量表…………………
……………………………………… 168
附錄八 學習成就測驗預試量表難易度與鑑別度
分析表…………………………………… 184
附錄九 學習成就測驗正式量表………………… 188
附錄十 「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前測評量試題…
…………………… 197
附錄十一 「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後測評量試題
…………… 199
附錄十二 「問題解決能力評量」評分表………
………………………………………… 201
附錄十三 學生學後看法問卷調查表……………
………………………………………… 203
附錄十四 富有「基本電學」教學經驗專家名單
……………………………… 209
附錄十五 實驗組授課教師心得…………………
………………………………………… 211
附錄十六 實驗組學生學後心得…………………
…………………… 213

圖 次
圖1-1 研究步驟………………………………………… 12
圖3-1 研究架構圖…………………………………… 64
圖3-2 「基本電學」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流程圖 66
圖3-3 「基本電學」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系統化
設計圖…………………………………………… 67
圖3-4 實驗設計模式…………………………………… 70

表 次

表2-1 學習階段與教學事件關係表………………………… 24
表2-2 以教師為中心派典與以學習者為中心派典之比較…… 43
表2-3 基本電學課程之教學大綱………………………………… 52
表3-1 「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電阻單元教材…………… 72
表3-2 「基本電學」前測試題雙向細目表……………………… 73
表3-3 「基本電學」專業基礎能力量表信度係數分析表……… 75
表3-4 「基本電學」學習成就量表雙向細目表………………… 76
表3-5 「基本電學」學習成就量表信度係數分析表…………… 78
表4-1 實驗教學組別人數分佈…………………………………… 86
表4-2 專業基礎能力(前測)t考驗分析摘要…………………… 87
表4-3 二種教學法在學習成就測驗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 88
表4-4 二種教學法在學習成就測驗共變數分析摘要…………… 88
表4-5 二種教學法在學習成就測驗平均數、標準差、調整後平
均數………………………………………………………… 89
表4-6 「問題解決能力」前測t考驗分析摘要………………… 90
表4-7 二種教學法在問題解決能力後測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 91
表4-8 二種教學法在問題解決能力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 92
表4-9 二種教學法在問題解決能力後測之平均數、標準差、調
整後平均數………………………………………………… 92
表4-10 問題解決能力與「基本電學」學習成就相關性分析摘要 93
表4-11 實驗組學生在對「基本電學」科目學後知覺問卷中各向
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95
表4-12 實驗組學生在對教師教學知覺問卷中各向度的平均數及
準差………………………………………………………… 96
表4-13 實驗組學生在對「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策略知覺問卷
中各項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9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1)。課程論。台北:五南。
王立行(1991)。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30,24-33。
王克先(1989)。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春展(1997)。專家與生手間問題解決能力的差異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5(2),80-92。
王國華(1995)。建構與學習。建構與教學,1,2。
方崇雄(1995)。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育問題解決模式課程設計與實驗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學會。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台北:師大書苑。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之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
朱湘吉(1992),新觀念、新挑戰─建構主義的教學系統。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0。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朱耀明(1999)。融入式的網路教學運用:以電腦在教育上運用課程為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報, 27(1),287-318。
李文瑞、陳梅生、戈敏娟等(1998)。系統化教學設計。台北:中國視聽教育學會。
李志忠(2004)。問題導向學習在高職電機科電工機械課程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咏吟(1993)。學習輔導:應用性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
李隆盛(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杜瓊英、王景政(2002)。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與支持服務系統模型建設。遠程教育集誌,153(6),43-47。
吳天方(1996)。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問題解決和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一九九六年國際技學素養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吳幸宜(1994)譯。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林生傳(1990)。革新教學的理論。台北:五南。
林政財(2001)。心理學歷年試題解析。台北:千華。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周曉虹(1995)譯。社會學習理論。台北:桂冠。
邱勤(2002)。初中生物課程以學習者為中心課程教學設計之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陝西。
柯華威(1993)。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之建立-以國小環境教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4(1),1-32。
范巽綠(2000)。國民教育行政會議開幕講詞。台北:教育部國教司。
范蟙文(2003)。斯泰納的改革教育學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2003年教育政策與行政學術團體聯合年會論文集。南投: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徐南號(1988)。現代化與技職教育演變。台北:幼獅文化。
徐崇誠(2004)。「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合作學習之影響。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徐照麗(1999)。教學媒體:系統化的設計、製作與運用。台北:五南。
陳玫良(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解決問題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台北:心理。
郭塗註、黃錦華(2000)。基本電學Ⅰ。台北:華興。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推廣終生教育建立學習社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工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台北:教育部技職教育司。
教育部(2005)。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技職教育司。
教育部技術與職業教育司主編(1999)。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康自立(1994)。技職教育課程基礎之理論研究─以工業教育為例。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康軒(2003)。自然與生活科技。台北:康軒。
莊秀麗(2005)。關於"教學設計"的迷思。2005年5月18日,取自http://guiyuanmm.blogchina.com/492979.html
游朝煌(2003)。不同合作學習模式問題導向教學對技職校院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程式設計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仁家(1999)。問題解決策略對高工學生低壓工業配線學習成效影響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天津(1983)。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三民。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
張玉成(1998)。教師發問技巧之外:論鼓勵學生發問暨教師回答技巧之重要性。教師天地,96,54-60。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祖忻、朱純(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霄亭(1997)。淺談「教學媒體」與「教學科技」的「定義、領域範疇」發展。台灣教育,560,2-7。
張靜怡(1995)。訪楊政務次長朝祥─談當前技職教育重要政策。技術職業教育,28,4。
張靜嚳(1995)。空間能力和認知需要對數學解題策略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彰化師大科教中心。
黃振盛(1998)。高職機械類科學生技能學習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耀寬(1998)。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高職電機科低壓工業配線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賈馥茗(2001)。把學習的主動地位交給學生。學校行政雙月刊,14,2-7
楊得明(2003)。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應用於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之研究-以高職電機電子群「微處理機實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開城、李文光(2002)。現代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構想。2005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edu.cn/20020416/3025055.shtml
楊家興(1993)。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28-39。
趙志揚(1998)。技職教育教學品質系統之建構與驗證-以高職數控機械科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516-S018-002。
趙志揚、劉澤宏、江紋彬、黃啟倫(2000)。高職教學品質視導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39。NSC89-2516-S-018-001。
趙志揚(2001)。技職教育學品質系統之建構與驗證-以高職數控機械課程為例(二)。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趙志揚、劉豐旗、莊智鋒、黃振盛(2003)。建構以學生為中心之高職新課程教學策略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廖文靖(1999)。影響高職電機科學生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朝洋(2002)。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高職電機科學生「電子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歐陽教(1986)。教學的觀念分析。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歐陽教(1988)。教學的哲學分析。現代教育,2(2),32-42。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
蕭錫錡、陳繁興(1998)。因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企業訓練之規劃與內涵。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編印。
盧雪梅(1991)。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心理。
謝小芩、范信賢(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
謝偉成(1992)。透析「學習行為」。師友月刊,299,10-11。

貳、英文部份
Anderson, J. R.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NY: W. H. Freeman & Company.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1994).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J. Bryant, and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J: Lawrence Erlbaum.
Baron, J. B., & Sternberg, R. J. (Eds.). (1987).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 Theory and practice. NY: Freeman.
Bemak, F. (2000). Transforming the role of the counselor to provide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reform through collaboration.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3, 323-331.
Bettencourt, A. (1993).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 radical constructivist view. in Tobin, K.(E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AAAS Press.
Burden, P. R., & Byrd, D. M. (1999). 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mbs, A. W. (1981). Humanistic education: Too tender for a tough world? Phi Delta Kappon, 62, 446-449.
Dembo, M. H. (1988). 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3rd ed.). NY: Longman.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Doyal, G. T., & Forsyth, R. A. (1972). The effect of test anxiety, intellgence, and sex on children’s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Education, 41(2), 23-26.
Duncker, K. (1945). On problem solving.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58, No.5.
Dynneson, T. L., & Gross, R. E.(1999).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secondarysocial studies (2nd Ed). Columbus, OH: Prentice-Hall.
Gagné, R. M. (196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ágne, R. M. (1980). Learnabl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5(2), 84-92.
Gagne, R., Briggs, L., & Wagner, W. (1988).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NY: Rinehart and Winston.
Gradler, M. B. (1991).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Y: Macmillan.
Garvin, D. A. (1988). Managing quality: The strategic and competitive edge. NY: Free Press.
Gick, M. L., & Holyoak, K. J. (1983). Schema induction and analogical transfer. Cognitive Psychology, 15, 1-38.
Hamilton, R., & Ghatala, E. (1994).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NY: McGraw-Hill.
Herr, E. L. (2001).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olicies, economics, and school reform on comprehensive guidance program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4, 236-245.
Huba, M. E., & Freed, J. E. (2000). Learner-centered assessment on college campu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Kahney, H. (1986). Problem solving: A cognitive app-roach. Bristol,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ulatunga, N. A. (1996). The effect of visual analysisskills o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problem-solving in electrical circui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1995. Dissertation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 57/03), UMI: ACC9622720.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Harper and Row.
Macchia, J. P. (1992). Tot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uly, 7, 17-21.
Mager, R. F., & Beach, K. M. (1967). Developing vocational instruction. Palo Alto, CA: Fearon Publishers.
Mahoney, G. S. (1993). The efficacy of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rough technology education to eight-grade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Mayer, R. E. (1982). Learning. in H. E. Mitzel(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if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2nd ed. NY: W. H. Freeman.
McCombs, B. L., & Whisler, J. S. (1997). The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 and school: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cKeachie, W. J. (1974).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laws of learning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4, 19(2), 199-218.
Nelson R. B. (1993). Proofs without words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 NY: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Neves, D. M., & Anderson, J. R. (1981). Knowledge compilation: Mechanisms for the automatization of cognitive skills. in J.R. Anderson(Ed.), Cognitive skills and their acquis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Norman, G. R., & Schmidt, H. G. (1992).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cademic Medicine, 67(9), 557-565.
Oliva, P. F. (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rd. ed. ). NY : Harper Collins.
Passman, R. (2001). Experiences wit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stakes assessment environments. Education, 122(1), 189-198.
Perkins, D.N. (1991). Technology meets constructivism: Do they make a marria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3), 18-23.
Print, M.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Australia.
Resnick, L. B. (1981).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659-704.
Rinehart, G. (1993). Building a vision for quality education.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3, 260-268.
Robert, H. H. (1979). The moral 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U.S.A. Second edition.
Rogers, C. R. (1942).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 Merrill.
Romiszowski, A. J. (1989). Attitudes and affect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26(2), 85-100.
Schunk, D. H. (1996). Learning theories: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Prentice-Hall. NJ:Englewood Cliffs.
Schwaller, A. E. (1995).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G.E. Martin (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pp. 37-55).Columbus, OH: Glencoe.
Sheldon, S. (1991). Creativity is divers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7(1), 32-38.
Sink, C. A. (2002). In search of the profession’s finest hour: A critique of four views of 21st century school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5, 156-163.
Stroh, H. R., & Sink, C. A. (2002). Applying APA’s learner-centered principles to school-based group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6(1), 71-78.
Taba, H. (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mt. NY: Harcourt, Brace & Alorld.
Tobin, K. (1993).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AAS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