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1:0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麗雲
論文名稱:
閩南語教學理念的實踐
指導教授:
陳惠邦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閩南語
、
教學策略
、
情境圖
外文關鍵詞:
Taiwanese Language
、
Teaching Strategy
、
Situation Diagram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2
點閱:2108
評分:
下載:298
書目收藏:9
摘 要
閩南語教學理念的實踐
關於鄉土語言實施的迷思與困境,這幾年來已是老生常談。身為教師無法躲閃的是:鄉土語言已成為正式課程,教師得認真思考「如何經營與學生能夠共同擁有的課堂時間」此一問題。
本研究是從一位擁有多年教材編輯經驗的輔導員出發,在整理到校訪視服務及教室觀察經驗之後,回到自己的教學現場,以自己和教學對象為研究對象,經由與專家學者的對話,澄清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在於讓學生離開課本、走出教室之後有能力多說幾句閩南語,並以情境圖測試、問卷與訪談等方式,深入探究閩南語教學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瓶頸。為了解決教學困境,研究者以詞語教學、句型教學及情境圖教學為實踐策略,在實踐的過程中,透過行動後的省思,踏實而篤定地掌握每一個教學環節,藉以增進學生以閩南語進行表達與溝通的能力。
在研究歷程中,研究者善用自己參與編輯的教材「大頭仔明」的主攻重點--句型教學,並與學生共同建構貼近他們生活經驗的詞語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語言的重要關鍵--詞語。在課堂上透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熟悉可以蓋句子的骨架--句型,而這一切的鋪陳只為了讓學生有能力「產出」閩南語語句。「產出」閩南語語句的目的在於表情達意,而研究歷程所用的「大頭仔明」的情境圖恰巧提供表情達意、交際練習的機會。
根據研究發現:透過詞語教學、句型教學及情境圖教學這三種實踐策略的交互使用,學生在閩南語課堂的參與度以及表達、溝通能力方面,已有所進步。這可以從下列三方面來看:一、在詞語教學方面,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藉由小組討論與教師共同建構學習素材。二、當敘說情境圖的評量向度由「每人只說一句話」,提高到「每人至少要說三句以上」時,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達成此一目標。三、學生發揮想像力敘說情境圖,所表達內容漸趨豐富。
研究者也發現:除了每週一節的閩南語課之外,實在難以擴展學習版圖。鄉土語言彷彿是教育政策下的溫室花朵,若搬出教室移植於戶外,還有一段路要走。因此,如何讓閩南語教學從教室出發,擴展至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進而擴展到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其他社區資源人士的協同教學,這將是研究者下一個行動的開始。
關鍵詞:閩南語、教學策略、情境圖
Abstract
Practice of Taiwanese Teaching Ideas
Confuses and dilemma about the local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have already been the platitudes. The local language has become the official curriculum. Teachers have to earnestly pondered "how to manage the classroom time when getting along with students?”.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an instructor who has years of hands-on experience of teaching material edi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n-site observations at various elementary schools, researcher came back to one’s own teaching scene and took the teaching objects and oneself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dialogues with experts to clarify the teaching ideas to lie in, students can step out the classroom with the ability to speak Taiwanese without the textbooks. In assistance with the situation diagram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teaching issues as well as students’ study bottleneck are both available.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took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teaching and the situation chart teaching as the practice strategy. The researcher is steadfast but assuredly grasps each teaching link by the profound review after practice. The goal lies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express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Taiwanese.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s sentence pattern teaching as the tool which is also the key tactic as addressed in "The Big Head Ming”, one of the researcher’s pub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tudents can catch the key of studying language, words and expressions, via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chniques with them to draw close to their experience of life together. They also get familiar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s with lots of practice. All the efforts are trying to let the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deliver the Taiwanese language sentences. Goal of deliverable from Taiwanese language sentence, however, lies in the expression one's ideas. Situation diagrams from "The Big Head Ming” just provide the scenarios to express one's ideas and opportunities of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progressed with higher participation in class time and better expression ability by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y with words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teaching and the situation diagrams. The preceding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i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aspect, the students turned to be more aggressive from rather passive at the initial. They constructed the study materials together by group discussion with the teacher. Next, when measurable of the situation diagram was changed from "each person only to say one sentence" to "each person at least needs to say above three",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chieved this goal. And the last, the student displayed the imagination to narrate the situation diagram, expressed the content gradually to hasten richly.
The results also discovered that it’s difficult to expand the study domain besides Taiwanese language class once per week. The local language is as if a greenhouse flower under current education the policy. Taiwanese language has a long way to run if stepping out of the classroom. How to let the Taiwanese language teaching embark from classroom and expand to the coordination teaching among teachers and the researcher, then expanding to teaching among the teachers, the guardians and other community resources public figures? This will be the next subject of the researcher’s study.
Key words: Taiwanese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y, Situation Diagram
目 次
第一章 遇見鄉土語言教學的心路歷程 1
第一節 結識閩南語教學策略 1
第二節 運用閩南語教學策略編寫教材 2
第三節 初探閩南語教學相關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問題的形成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閩南語教學策略 9
第二節 英語教學之教學方法 18
第三節 句型與戲劇教學在語文教學的運用 20
第四節 回顧文獻與後續探討 26
第三章 研究歷程 2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節 研究關係的建立與參與者的素描 31
第三節 研究前的相關經驗與準備 34
第四節 加入量化研究以收集資料 38
第四章 整理行囊再出發 41
第一節 歷程的轉變 41
第二節 美麗的錯誤:首測的啟示 45
第三節 正式登場:情境圖初測 48
第四節 心情故事:敘說接受情境圖初測這碼事 54
第五節 整帆待發:我的閩南語教學設計 55
第五章 教學理念的實踐 57
第一節 句型教學 58
第二節 詞語教學 67
第三節 情境圖敘說 78
第四節 學習評量 90
第五節 情境圖後測 98
第六章 行動、學習與省思 105
第一節 行動前的行動 105
第二節 行動中的學習 106
第三節 行動後的省思 109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18
附錄一:「句」「戲」靡遺的閩南語教學方案 120
附錄二:新竹市閩南語教學的班級組織型態及師資 130
附錄三:新竹市閩南語教材「大頭仔明」一至八冊詞語出現頻率統計表 137
附錄四:接受情境圖測試後的心情問卷 146
附錄五:敘說課本情境圖的心情問卷 147
附錄六:紙筆評量試卷 148
參考文獻
王玉川(1970)。國語的核心句型與變換句型(上)。中國語文。27.5,39-46。王玉川(1970)。國語的核心句型與變換句型(中)。中國語文。27.6,47-54。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萬清(1997)。國語科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王魁京(1998)。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慧勤(2000)。扮演遊戲---國語課的另一扇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真麗(2001)。協同教學知多少。國教天地,146,85-93。
王文信(2002 )。國小教師實施表演藝術戲劇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田奇玉(2000)。成長的足跡:「生活劇場」生活劇場的初步實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白麗娜(2001)。國小低年級國語教材句型教學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美如(2004)。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菁菁、陳秋月、楊錫溱、陳麗雲、黃玉梅、劉蘊儀、劉佩慈編著(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閩南語教材「大頭仔明」。新竹:新竹市政府。
李家樹(1989)。語文研究和語文教學。香港:商務。
李坤崇(2000)。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翠玲(2003)。戲劇性活動融入語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低年級為例。國立新
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君平、劉遠城、詹明峰、劉家禎譯(1997)。語言教學法。Jack C. Richards,
Theodore S. Rodgers著。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1986)。台北:五南。
吳玫芳(2000)。台華詞彙對比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光雄(2003)。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H. Douglas Brown 著,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1997)。台北:臺灣培生教育。
林武憲(1973)。怎樣教句型和句子的轉換。中國語文。32.5,10-15。
林基在(2001)。創作性兒童戲劇研究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文婷、吳珮詩譯(2002)。英語詞語搭配教學。Michael Lewis著,TEACHING COLLOCATION(2000)。台北:文鶴。
林雅雯(2002)。國小學生學習以羅馬字拼讀閩南語之實徵研究:針對是否與英語
拼音混淆做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周漢光(1996)。角色扮演在中文教學上的應用。Education Journal(教育學報)。24(2),121-146。
洪蘭譯(2002)。詞的學問。George Miller著,The Science of Word。台北:遠流。
姚榮松(2001)。談九年一貫課程本國語文閩南語第一階段的兩種教學策略。國文天地。第十七卷第七期,頁8-15。
高紅英(1999)。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驗,教育研究月刊,第77期,頁52-57。
張顯達(1998)。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台北:聽語會刊。第13期。頁36-48。
張清濱(1999)。怎樣實施協同教學?。師友,pp43-47。
張世忠 (2001)。協同教學模式的初探,教育研究資訊,頁66-82。
張英鵬(2001)。反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模式--協同教學、合作教學與同儕指導。屏師特殊教育,創刊號,頁41-53。
張維東(2003)。客語與英語比較研究:口語語音比較與語音教學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寶珍(2003)。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提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曹逢甫(1993)。應用語言學的探索。台北:文鶴。
黃瑞枝(1997),說話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黃 祺(2003)。全語文英語教學策略對智能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黃秋香(2003)。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
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雄主譯/校閱、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4)。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著,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嘉市:濤石文化。
曾瑞雲(2002)。國小三年級實施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喻云根(1994)。英漢對比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工業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1981)。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1993)。對比分析與語言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1,75-115。
楊嵐智(2001)。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惠元(2002)。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楊寄洲(2004)。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董峰政(2000)。台語文天地。台南:久成。
廖品蘭(1999)。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故事理解、回憶與學習動機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淑靜(1994)。「語句平均長度」在中文的效度。輔仁大學語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曉芬(1996)。台灣地區公立兒童劇團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明建、邱金滿(民2000):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特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林寶貴主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芳蕙(2001)。直接教學法與課程本位評量模式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肇錦(1980):語言與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臺北:省政府公報冬字第73期。
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臺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及評量指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Heaton(1989)。Beginning composition through pictures。臺北:文鶴。
Jack C. Richards , John Platt , Heidi Platt(1986)。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臺北:文鶴。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小三年級實施看圖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2.
扮演遊戲---國語課的另一扇窗
3.
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回憶與學習動機影響之實驗研究
4.
直接教學法與課程本位評量模式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
5.
創作性戲劇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6.
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
7.
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
8.
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
9.
國小低年級國語教材句型教學之探討
10.
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
11.
成長的足跡:「生活劇場」的初步實驗
12.
台華詞彙對比研究---以台南善化鎮自然事物基本詞為例
13.
客語與英語比較研究:口語語音比較與語音教學分析
14.
臺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
15.
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學實踐之研究
1.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49(3),63-93。
2.
蔡秀美(1999)。由終身學習論析大學推廣教育之推展。成人教育學刊,3,117-144。
3.
陳雪雲(2001)。自我認識與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47-80。
4.
吳慎慎(2001)。連結與婦女學習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30,81-116。
5.
林美和(1997)。女性觀點的成人婦女教育課程。成人教育,37,9-15。
6.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33-60。
7.
吳玉鈴(2001)。女性主義認識論與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3-24。
8.
王雅各、謝小芩(2000)。經驗、發聲與性別政治-通識教育中的女性主義教育學。通識教育季刊,7(2),47-76。
9.
王雅各(1996)。婦女研究對社會學的影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01-239。
10.
王舒芸 (1996)。父親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11.
張英鵬(2001)。反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模式--協同教學、合作教學與同儕指導。屏師特殊教育,創刊號,頁41-53。
12.
張世忠 (2001)。協同教學模式的初探,教育研究資訊,頁66-82。
13.
張顯達(1998)。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台北:聽語會刊。第13期。頁36-48。
14.
林武憲(1973)。怎樣教句型和句子的轉換。中國語文。32.5,10-15。
15.
田奇玉(2000)。成長的足跡:「生活劇場」生活劇場的初步實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研究之整合研究
2.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理論與實務
3.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現況研究-以台中市龍峰國小中高級為例
4.
鄉土語言支援人員實施閩南語教學的經驗與困境之分析研究-以雲林縣國小低年級為例
5.
國小三年級閩南語教學之研究---語言人權的觀點
6.
澎湖縣國小實施閩南語教學現況與困境之研究
7.
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
8.
鄉土語言教學現況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為例
9.
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
10.
任務為本教學法在閩南語教學之應用
11.
圖畫書應用於國小臺灣閩南語教學之研究
12.
高雄市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研究
13.
臺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
14.
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學實踐之研究
15.
文化素養融入國民小學四年級閩南語教學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