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7: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淑亜
論文名稱:當代博物館展示的非洲呈現-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presentation of Africa in Contemporary Museum Exhibition – A case study of “Visions of Africa” in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指導教授:張婉真張婉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美勞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7
中文關鍵詞:博物館非洲藝術展示
外文關鍵詞:museumAfrican artexhibi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2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非洲大陸自成一格的社會、歷史、藝術背景,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我國因為地理上的遙遠和語言上的隔閡,使得我們對非洲地區認知,往往都是在西方所建構的框架之下形成。
由於地理上的便利和歷史因素,非洲成為西方帝國主義的犠牲品。在這個歷史脈絡下,非洲是政變、落後、貧窮的代名詞。當代西方國家對這些曾經被殖民國家的地位興起了一股反省的風潮,這種反省,包括了政治、外交、經濟及文化。在文化方面,則可透過博物館收藏及展示非洲物件的思考邏輯看出端倪。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03年12月5日至2004年2月22日舉辦了《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Visions d’Afrique),展出205件非洲地區日常生活用品及非洲王室藝術品。該展展品由法國戴皮爾博物館、比利時中非皇家博物館、奧地利民族學博物館和三十餘位收藏家提供,來自法國布蘭利岸博物館非洲部主任艾蓮.儒蓓為該展策展人。
本研究首先說明該展展示物件的內容、展品分類原則以及展示相關的說明,以了解該展如何呈現歐洲對非洲的觀點。其次探討西方接觸非洲的歷史過程、收藏及展示非洲物件的方式及議題,以了解西方社會對整個非洲概念改變歷程以及現況。再者針對我國與非洲各國接觸的歷史、文化往來的現況、以及我國展示非洲物件的情形,藉以了解我國社會對非洲整體概念的可能情況。最後從媒體所建構的非洲概念、參觀人次及網路留言版中觀眾留言對本展示的評價,檢討該展在台灣所引起的後續效應。
透過這個案例,本研究一方面從博物館的展示,了解西方對非洲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檢視我國對非洲概念、非洲文化、非洲藝術的了解。兩個脈絡的交會則可以說明我國與西方社會對非洲概念的差異。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出該展對於我國對非洲地區文化藝術的認知可能帶來的啓示。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inent Africa enriched the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its peculiar features of societies, histories and arts. Both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linguistic distance between Taiwan and Africa, we usually discover and understand this great continent under the context constituted by western world.
Western imperialisms also made Africa a miserable sacrifice because of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convience. Due to this dark history, Africa has long time been treated as a pronoun of coup d’état, under-development and poverty. But in recent years, facing these once colonized African countries, a climate of reflection prevailed in the modern western countries. Western scholars started to re-consider the status of Af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politics, diplomacy, and economy. The reflection from a cultural standpoint could be observed by the logics and the way that how museums collect and exhibit African artifact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held an exhibition—“Visions d’Afrique” from 5 Dec. 2003 to 22 Feb. 2004. This exhibition offered 205 items of artifacts related to African daily life and works of art from several royalties. The objects were provided by Musée Dapper (France), Africa Museum (Belgium), Museum für Völkerkunde (Austria) and more than 30 collectioners. The curator was Hélène Joubert from Musée du quai Branly, France.
For exploring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to Africa, this study firstly introduce the objects of the exhibition by their categorizing principles and related explanations. Secondly, for realizing the concept of “Africa” in western societies about its evolving path and status quo, this study discuss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Africa, and the methods and issues concerning the coll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African objects. Then, focus on Taiwan. By an overview of ou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Africa and the situation about the exhibitions of African objects, this study tries to describe and express the concept “Africa” in Taiwanese society. Finally, by means of the media reports about “Visions d’Afrique”, visitor numbers and comments left on the web message board, the impact and consequence of “Visions d’Afrique”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case,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to the concept “Africa” could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In addition, it’s also a case to explore our comprehension to the concept “Africa”, African culture and African arts in Taiwa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two contexts applie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concept “Afric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on our comprehension to African arts, this study generalizes several enlightenments brought by “Visions d’Afriqu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0

第二章 展示的基本資料……………………………………………13
第一節 展示源起及背景…………………………………………13
第二節 展示的呈現………………………………………………14
第三節 展品的分類與內容………………………………………21
第四節 展示的相關出版品………………………………………31
第五節 小結………………………………………………………34

第三章 策展人的意圖………………………………………………39
第一節 非洲藝術…………………………………………………39
第二節 歐洲收藏非洲物件的歷史及現況………………………44
第三節 西方社會展示非洲物件的手法和取向…………………52
第四節 《前展》策展人理念的呈現……………………………58
第五節 小結………………………………………………………65

第四章 台灣與非洲的接觸…………………………………………67
第一節 台灣與非洲國家的互動…………………………………65
第二節 台灣文化環境下與非洲物件的接觸……………………76
第三節 小結………………………………………………………81

第五章 台灣社會對《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的回應………83
第一節 媒體所建構的《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83
第二節 從數據看台灣觀眾的回應………………………………91
第三節 觀眾對本展覽的評價……………………………………95
第四節 小結………………………………………………………99

第六章 結論…………………………………………………………101

參考文獻………………………………………………………………107

附件一: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辦人員張慈安小姐訪談紀錄………115
附件二:展示主題及展品的內容……………………………………119
附件三:與艾蓮.儒蓓之書信往……………………………………123
附件四:非洲國家獨立時間及人口概況……………………………127
附件五:我國與非洲國家交往概況表………………………………129
附件六:報紙媒體對《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相關活動之報導紀錄………………………………………………………………………135
附件七:聯合報系對《羅浮宮埃及文物展》報導紀錄……………141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
文建會主編,《2004年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2004。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1990。
王雅各譯,《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1998。Duncan Carol, 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s,1995.
王雅各,〈博物館與觀光文化〉,《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1998。
王嵩山,《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台北:稻鄉,2000。
史然譯,《藝術》。香港:三聯書店,1999。Julian Freeman, Art A crash Course,1998.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1988。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1992。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1997。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2000。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九十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2001。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2002。
外交部主編,《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2003。
吉林美術編輯委員會,《非洲藝術African Art》。吉林:吉林美術,1999。
Russell Ferguson, William Olander, Marcia Tucker, Karen Fiss 編,吳介禎譯,《藝術論述-後現代藝術與文化的對話》。台北:遠流,1999。Discourses: conversations in postmodern art and culture.
吳鴻慶,《超博物館》。台北:揚智,2003。
沐濤、張忠祥,《非洲的智慧》。台北:新潮社,2004。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1992。
何翠萍,〈原始藝術的研究〉,《文化人類學選讀》。台北:食貨,1980。
周金環.馬鍾元合譯,克萊夫.貝爾著,《藝術》。台北:商鼎,2000。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996。
姚宏翔,《藝術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高登第譯,科特勒原著,《科特勒談行銷》。台北:遠流,2000。Philip Kotler, Kolter on Marketing How to creat,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
孫小魯譯,《現代世界史》。台北:五南,1991。Robert. Roswell. Palmer & Joel Colton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1984
孫治本譯,貝克原著,《全球化危機》。台北:正中書局,1999。
張譽騰審訂,博寇原著,《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2000。Burcaw, G. Ellis,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一九五○~一九七二)》,台北:五南,1993。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一九七二~一九九二)》,台北:五南,199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非洲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陳錦芳等,《非洲藝術》。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1991。
陳慧玲,〈博物館兒童相關出版品解析〉。《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論文集,2004。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0。
喬宗忞,〈殖民.後殖民.民族誌博物館:「殖民地與宗主國」的經驗比較〉,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論文集,2004。
黃光男,〈文化行銷與博物館-條件與時機〉,《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1998。
黃光男,《博物館能量》。台北:藝術家,2003。

馮作民譯,《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81。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s.
楊逢泰,《非洲問題論叢》。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蔡百銓,《非洲現代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Basil Davidson, Modern Africa: A social &Political History , 1994.
寧騷主編,《非洲黑人文化》,台北:淑馨,1996。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台北:雄獅,2002。
劉根洪、周師迅譯,《非洲王室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Suzanne Preston Blier, Royal Arts of Africa,1998.
中文期刊
王玉齡,〈前進非洲-從非洲原始藝術特展看當非洲-專訪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張北齊〉,《典藏今藝術》,2004,頁101。
王嵩山,〈博物館的物觀〉,《博物館學季刊》,18(2),2004,頁5-6。
任海,〈表現的文化政治-解讀西方「非洲藝術」的話語〉,《當代》,89,1993,頁110-121。
吳翊麟,〈與社會生存本體相結合的非洲藝術〉,《雄獅美術》165期,1984,頁112-114。
杜若洲,〈藝術與工藝-藝術原理要義之一〉,《現代》,20,1988,頁42-43。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2),2004,頁67-104。
林慧嫻,〈臺彎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舉辦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2003,頁71-85。
胡家瑜,〈器物詮釋與文化展示:人類學的觀看角度〉,《博物館學研討會─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1999,頁61-76。
秦裕傑,〈再論博物館社會資源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19(1),2005,頁115-124。
曹之鵬,〈法國布利碼頭博物館的建館與展示構想〉,《博物館學季刊》,15(3),2001,頁59-63。
張婉真,〈博物館定義的再思考〉,《歷史文物》,12(8),2002,頁87-91。
---------,〈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2001,頁13-21。
張婉真、辛治寧,〈國立歷史博物館「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展示評量與觀眾調查〉,《史博物館學報》,7,1997,頁72-99。
張意曼、陳柏宏〈從區位理論的觀點探討電子報與傳統報在內容上的異同:以中時報系之電子報與報紙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2(2),2003,頁209-230。
陳欽育,〈大型借展文物之展覽行銷-以故宮博物院「畢卡索的世界」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3(2),1999,頁51-56。

曾信傑,〈博物館、報章媒體與觀眾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2(3),1998,頁59-64。
黃慧文譯,Thompsonn,Robert Farris原著,〈非洲文化-從現代道後現代〉,《當代》,70,1992,頁74-85。
楊進添,〈二十一世紀我國與非洲國家之關係〉。《國策期刊》,162,1997。取自國策研究院http://www.inpr.org.tw/publish/abstract.htm?id=20000260。
劉惠嫒,〈從藝術觀點談非洲藝術〉,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id=2003121836991844 (2005年2月)
賴素鈴,〈博物館的媒體運用與合作〉,《迎接博物館時代論文集》,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頁81-101。
羅致政,〈務實外交的的檢討與評估〉,《國策專刊》,3,1998,頁12-14。

報紙
艾蓮.儒蓓,〈簡化影像難掩非洲藝術魅力 視覺力量輔以混合材質運用令世人驚嘆〉,《中國時報》,2003年12月05日,藝術人文(C8)。
吳恭瑞,〈漫談非洲藝術圖騰〉,《中國時報》,2003年12月23日,藝術人文(C8)。
黃光男,〈文化非洲原相-生命中最純粹的本質〉,《中國時報》,2003年12月06日,前進非洲藝術專刊文化篇(E3)。
潘罡,〈策展人儒蓓 盼呈現非洲質感〉,《中國時報》,2003年11月28日,藝術人文(C8)。
潘罡,〈音樂師飾板 見證非洲創意〉,《中國時報》,2003年12月07日,藝術人文版(C8)。
〈激鼓樂團由大大藝術中心邀請,團員來自非洲剛果,於2003年12月15日開始在台北與高雄演出〉,《中國時報》,92年12月6日,焦點新聞(A5)。
〈埃及展告別台北 相約台中 近40萬人次觀展 台北最後一天大排長龍古文明魅力向中南部蔓延〉,《民生報》,2004年3月29,文化新聞(A6)。
〈埃及展 人氣沸騰 開展第一個周末 逾五千五百參觀者湧入排隊人龍從大廳綿延到戶外〉,《聯合報》,2003年11月23日,話題版(A5)。
〈民視主播看埃及展 大呼過癮〉,《聯合報》,2003年12月04日,娛樂大搜查(D2)。
〈非洲大展開箱 璀璨文物精美超過預期「前進非洲─原始藝術特展」12月6日開展透過大展可發現歐美之外還有廣大無垠的世界可供探索〉一文。參中國時報2003年11月28日,藝術人文版(C8)。

論文
王文隆,《外交下鄉,農業出洋---中華民國農技援非洲的實施和影響1960-197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王雅玲,《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朱啟華,《中華民國務實外交之研究---1988-2000》。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房思宏,《關於全球化論述的知識對話》。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許慧真,《博物館超級特展之文化工業初探─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楊蕙如,《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英文部分
Betsy D. Quick, “What is African Art? A resource Pack for Africa’95”, African Arts, pp, 94-95. (1996).
Clarke, C.,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Exhibiting African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McCleellan, Anerew (Ed), Art and its Publics, M 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Court, E, “Africa on Display: Exhibiting art By Africans” in: Barker, Emma (Ed), Contemporary Cultures of Display, Italy: The Open University. (1991).
Daix ,P., “Picasso”, New York: Konecky & Konecky. (1990).
Dumor, E. K., “Human,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African”, 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 11(1). (1984).
Eyo, E., “African Art: The World Bank Collection”,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1998).
Fisher, A. and Beckwith, C. “African Gold”, National Geographic, 190(4). Washington DC.1996, pp. 36-47. (1996).
Gilbert, M. V., “Art: The Primitive View”,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22(2). (1982).
Le Petit Journal des Grands Expositions ,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Paris.
Pearce, S. M., “Museum objects”, in Pearce, Susan M. (Ed),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icton, J., “Desperately Seecking Africa” Oxford Art Journal, 15(2). (1992).
Phillips, R., “Where is ‘Africa’? Re-Viewing Art and Artifact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4(3), Pp. 44-52. (2002).
Schmalenbach, W., “Toward an Aesthetic of Black African Art”, in Schmalenbach Werner (Ed), African Art- The Barbier-Mueller Collection, Munich: Prestel-Verlag. (1988).

網站部份:
大英線上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01034 (19 Nov. 2004)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路(STS)之博物館虛擬社群http://sts.cthu.edu.tw/board/read.php?f=11&I=146&t=146 (01 May. 2005)
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xItem=11624&ctNode=123 (10 Dec.2004)
全球藝術教育網 http://gnae.ntptc.edu.tw/arted/forum_dtlist.jsp?fid=521 (03 Mar.2005)
明報 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lipo1/997.shtml (2 Dec. 2003)
國合會網站,http://www.icdf.org.tw/chinese/c_about_bg.asp (Mar. 2005)
Art History 
http://witcombe.sbc.edu/ARTHLinks.html (05 Nov. 2004)
Bayly Art Museum http://www.lib.virginia.edu/clemons/RMC/exhib/93.ray.aa/African.html (10 Nov. 2004)
Musées du quai Branly
http://www.quaibranly.fr/sommaire.php3?id_rubrique=20&R=2 (10 Oct. 20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羅致政,〈務實外交的的檢討與評估〉,《國策專刊》,3,1998,頁12-14。
2. 曾信傑,〈博物館、報章媒體與觀眾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2(3),1998,頁59-64。
3. 陳欽育,〈大型借展文物之展覽行銷-以故宮博物院「畢卡索的世界」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3(2),1999,頁51-56。
4. 張意曼、陳柏宏〈從區位理論的觀點探討電子報與傳統報在內容上的異同:以中時報系之電子報與報紙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2(2),2003,頁209-230。
5. 曹之鵬,〈法國布利碼頭博物館的建館與展示構想〉,《博物館學季刊》,15(3),2001,頁59-63。
6. 秦裕傑,〈再論博物館社會資源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19(1),2005,頁115-124。
7. 林慧嫻,〈臺彎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舉辦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2003,頁71-85。
8.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2),2004,頁67-104。
9. 吳翊麟,〈與社會生存本體相結合的非洲藝術〉,《雄獅美術》165期,1984,頁112-114。
10. 任海,〈表現的文化政治-解讀西方「非洲藝術」的話語〉,《當代》,89,1993,頁110-121。
11. 王嵩山,〈博物館的物觀〉,《博物館學季刊》,18(2),2004,頁5-6。
12. 曾振家、謝哲仁(2002)。多重表徵情境學習分數加法概念之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60期,頁94-102。
13. 胡瑞明(2001)。用探討五專生學習與二次函數相關數學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九卷第四期,401-416。
14. 左台益、蔡志仁(2001)。高中生建構橢圓多重表徵之認知特性。科學教育學刊,第九卷第三期,28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