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6.8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06 15: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軒仙
論文名稱:麒麟隊資源在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研究—以新竹縣新埔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on 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 of the 5th Graders— Take Hsinchu County Hsinpu Elementary School for the Example
指導教授:葉俊顯葉俊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8
中文關鍵詞:麒麟隊藝術與人文領域民俗藝術國小高年級
外文關鍵詞:unicorn team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folk custom art5th grad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要
麒麟隊資源在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研究
—以新竹縣新埔國小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新竹縣之麒麟隊資源充實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內容之教學研究,以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及提高學習成效。研究目的有三:
一、探討麒麟隊資源於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中的價值與新竹縣麒麟隊的教學資源。
二、建構國小高年級以麒麟隊資源為核心之統整藝術課程設計模式,並發展教材。
三、經由教學活動之實施,進行教學設計之實際驗證,探討課程之適用性。期望以教學研究之結果,作為國小高年級藝術課程設計、實施之參考。
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關於麒麟隊資源的價值方面:
麒麟隊起源自中國大陸廣東省客家人聚集地所傳承下來的「麒麟舞」。其蘊含視覺、音樂、表演形式及文化了解與傳統藝術之教育內涵。麒麟隊也具有實用、審美及教育的價值。
二、關於新竹縣麒麟隊的教學資源方面:
新竹縣麒麟隊有新埔國小和四座里社區麒麟隊,可供教學使用的資源分為三方面,在探索與表現方面:運用媒材及表現形式,從事民俗藝術創作與展演,豐富心靈,藉對麒麟隊活動的認識,進而了解民俗文化;在審美與理解方面:透過平面和立體造形之視覺、音樂聽覺及展演形式的藝術教學內容,理解客家族群製作麒麟的藝術理念與美感判斷及文化價值體系;在實踐與應用方面:透過體驗麒麟隊活動,瞭解麒麟隊的作法與內容,並且結合麒麟隊與學生生活經驗,確實實踐於生活之中,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
三、關於麒麟隊資源在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中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可行性方面:
藝術與人文課程中實施麒麟隊教學課程的地位:可發展技能,藉麒麟隊相關教學課程、情境,運用各種媒材,進行實作練習,引發學生的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兼顧學習傳統麒麟隊相關文化與銜接其他精緻藝術課程的教學概念。藉文化的認識課程,培養其尊重多元的藝術價值觀的態度,運用麒麟隊相關之藝術元素編寫之教學內容,形成豐富多元而彈性的教學方式。
在設計與實施麒麟隊教學課程方面:選出麒麟隊之藝術元素。從中重新思考設計,結合現代教育概念,將造形、音樂和表演技術融入到各課程中,設計有趣的學習活動,引起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
最後,根據教學研究之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未來課程實施之參考。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on 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 of the 5th graders
— take Hsinchu county Hsinpu elementary school for the exampl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discuss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5th graders on 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 in Hsinchu county, to expand students’ learning as well a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5th graders on 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
2. To find out the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in Hsinchu county,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and to develop the teaching materials.
3. By way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mplementation, to testify the teaching design, to discuss the fitnes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o give suggestion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1. In the aspect of the value of unicorn team's teaching resources:
Unicorn team originates from Mainland China, the Hakka people’s " unicorn dance." It has visual, musical and performance form. Besides, it contains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traditional arts. And it also has practical, aesthetic and educational value.
2.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re are two unicorn teams. One is at Hsinpu elementary school; the other is at Sihzuo Vlg. The unicorn team teaching resources are as follows: In the aspect of exploring and performance: We can utilize intermediary material and manifestation form to engage in folk custom art creation and enrich minds. By means of unicorn team activities, we can even understand more about folk custom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esthetic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plane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of visual, musical and performance forms in art teaching, we can understand the Hakka people’s artistic ideas of unicorn manufacturing, aesthetic judgment and the cultural value concepts. In the aspect o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unicorn team activities, we can understand how the unicorn team moves on, combine them with students’ experiences, truly practice them during the life, and respect their art creations.
3. In the aspect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n arts and humanities learning field:
By means of unicorn team teaching and utilizing many kinds of intermediary materials, we can let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to initi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We can pay attention to both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unicorn team and the other fine artistic curriculum teaching concepts. By means of the curriculum of culture understanding, w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minds of respecting plentiful and multiform arts value. By means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bout unicorn team, we can form rich and feasible teaching models.In the aspect of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unicorn team teaching curriculum, we can select the elements of arts on unicorn team, renew them and combine them with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 We can put the shape, the music and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a and design interesting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rouse students’ high study interest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future curriculum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麒麟隊的起源、價值與新竹縣麒麟隊教學資源之探討 7
第二節 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相關理論 15
第三節 麒麟隊資源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行動研究課程之設計 43
第四節 教學實施 54
第五節 研究工具、資料收集及處理 55
第四章 研究教學過程與結果分析 61
第一節 「文化面面觀」教學單元檢討 63
第二節 「浮雕之美」教學單元檢討 69
第三節 「照亮大地」教學單元檢討 84
第四節 「我的守護神」教學單元檢討 97
第五節 「咚咚嗆」教學單元檢討 107
第六節 「我們上場囉」教學單元檢討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8
附錄 151
附錄一 教學單元設計 151
附錄二 學生單元學習問卷 172
附錄三 觀察者記錄表 179
附錄四 家長問卷表 180
附錄五 學生自評、互評表 181
附錄六 「文化面面觀」單元學習單 183
附錄七 「創作理念發表」學習單 184
附錄八 節奏學習單 185
附錄九 「我們上場囉」表演學習單 186
附錄十 訪問記錄 187


附表目次
表2-1 第三階段的目標主軸及分段能力指標 17
表3-1 課程實施進度及課程設計理念表 48
表3-2 教學單元及相對應分段能力指標 49
表3-3 「文化面面觀」單元設計表 51
表3-4 教學學習單 53
表3-5 研究課程進度 54
表3-6 單元的內容、實施時間及順序表 55
表3-7 學生學習問卷表 57
表3-8 各單元教學資料與收集工具一覽表 59
表3-9 教學資料收集說明表 60
表4-1 各單元教學內容細目 61
表4-2 教學時間進度表 62
表4-3 「文化面面觀」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66
表4-4 「文化面面觀」學習問卷統計結果2 66
表4-5 「浮雕之美」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75
表4-6 「浮雕之美」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2 76
表4-7 「浮雕之美鑑賞教學」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3 77
表4-8 「浮雕之美鑑賞教學」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4 78
表4-9 「浮雕之美」單元學生作品評分資料分析 80
表4-10 「浮雕之美」學生作品品質分析 82
表4-11 「照亮大地—燈籠製作」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89
表4-12 「照亮大地—燈籠製作」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2 89
表4-13 「照亮大地」單元學生作品評分資料分析 93
表4-14 「照亮大地」學生作品品質分析 93
表4-15 家長問卷統計表 96
表4-16 「我的守護神」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100
表4-17 「我的守護神」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2 101
表4-18 「我的守護神」學生作品評分資料分析 104
表4-19 「我的守護神」單元學生作品品質分析 106
表4-20 「咚咚嗆」單元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110
表4-21 學習問卷統計結果 110
表4-22 「咚咚嗆」單元學生作品評分資料分析 115
表4-23 「咚咚嗆」單元學生作品品質分析 116
表4-24 「我們上場囉」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1 120
表4-25 「我們上場囉」學生學習問卷統計結果2 121
表4-26 「我們上場囉」單元學生作品評分資料分析 125
表4-27 「我們上場囉」學生作品品質分析 126
表4-28 學生對「單元設計」的學習滿意度統計表 127
表4-29 學生對「老師上課方式」學習滿意度統計表 128
表4-30 學生對「自己作品」學習滿意度統計表 129
表4-31 學生對「活動參與度」反應統計表 129
表4-32 學生「喜歡擔任設計的主導者」反應統計表 130
表4-33 學生對「課程難易度」反應統計表 130
表4-34 學生對「最喜歡的活動」反應統計表 131
表5-1 藝術元素分類表 136
表5-2 藝術元素與教學內容相對表 137
附圖目次

圖2-1 麒麟隊藝術元素分解圖 33
圖2-2 教學單元設計緣由圖 35
圖3-1 研究流程圖 40
圖3-2 課程設計研究模式 44
圖3-3 教學單元設計理念圖 45
圖4- 1~ 6 第一單元「文化面面觀」教學活動照片 …………………………… 64
圖4- 7~14 第二單元「浮雕之美」教學活動照片 ………………………………71
圖4- 15~20 第二單元「浮雕之美」學生作品照片 ……………………………… 82
圖4- 21~26 第三單元「照亮大地」教學活動照片 ………………………………86
圖4- 27~32 第三單元「照亮大地」學生作品照片 ………………………………95
圖4- 33~44 第四單元「我的守護神」教學活動照片 …………………………… 98
圖4- 45~50 第四單元「我的守護神」學生作品照片……………………………106
圖4- 51~53 第五單元「咚咚嗆」教學活動照片…………………………………109
圖4- 54~62 第六單元「我們上場囉」教學活動照片 ………………………… 118
參考文獻

尤福(2004.1.30)。吉祥的瑞獸--麒麟。http://www.wfdn.com.tw/9301/040130/news/013014-1.htm ,人間福報。(2004.10.1)
王宏隆(1994)舞獅。八十三年度民俗傳統藝術,2。王宏隆民俗民俗技藝工作室。
王秀雄( 1995)。鄉土美術的特質與其鑑賞要點探釋。多文化與跨文化視覺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王瑞蓉(2003)。低結構性素材應用於國小藝術統整課程之研究-以國小低年級為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韶瑩(1989)。民俗及有關文物調查評鑑制度初探。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台北:文建會。
江韶瑩(2000)。當代台灣傳統工藝的轉化與發展機制。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台北,國立藝術學院。
吳瀛濤(1990)。台灣民俗。(再版)。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吳騰達(1996)。台灣民間陣頭技藝。台北。東華書局。
呂燕卿(2000.8.2)。如何使美勞科教學更活潑更實用 。http://www.aerc.nhctc.edu.tw/。新竹師院數位藝術學習網。(2004.8.1)
林坤隆(2004)。鄉土藝術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研究--以布袋戲教學為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席德進(1976)。台灣民間藝術。(再版)。台北市。雄獅,91-97。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分科研習美勞科參考資料(1986)。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教育部(1993)。美勞科課程標準。(初版)。台北市:教育部,261~262。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郭楨样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文景書局。
陳正之(2004)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台灣省政府出版http://64.233.167.104/search?q=cache:-_mXDVmaxx4J:folk.cyes.ylc.edu.tw/acrobatic/elephant_lion_term.html+%E9%BA%92%E9%BA%9F%E7%9A%84%E7%94%B1%E4%BE%86&hl=zh-TW&lr=lang_zh-TW 。(2004.9.3)
陳朝平( 1994)。鄉土美勞教材與教學的研究發展方向。美勞科鄉土教材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9~56。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朝平(2002)。視覺藝術教學研究。藝術與人文教育(下冊),437-460。
陳朝平、黃任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初版五刷)。台北。五南圖書。黃文博(2000)台灣民間藝陣。(一版)。台北市。常民文化。吳騰達(1998)。台灣民間雜技。台北縣。漢光。
陳錫祿( 1998)。談美勞科鄉土教材的開發。研習資訊,6 期,42-46 。
陳瓊花譯(1998.6)。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游家政(1999)。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期,4-18。
游家政(1999.12.03)。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領域。http:// edu.nt1.isst.edu.tw/item8.htm。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萬煜瑶(2002)。民俗藝術教學研究。藝術與人文教育(下冊),559-578。
舞麒麟。http://water.tacocity.com.tw/S/A6.htm。新網頁1。(2004.7.21)
趙心玫(2002)。葫蘆藝術在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應用研究。屏東師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三(1992)。台灣宗教藝術。(再版)。台北市。雄獅圖書。
歐用生( 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101 期,15-.24。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羅清水。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觀。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6n2/1.htm。(2004.2.10)
麒麟。http://www.china-artistry.com/unicorn-01.htm。國藝店。(2004.8.30)
麒麟傳說。http://www.kirin.com.tw/corp/about_kilin.html。台灣麒麟啤酒公司。(2004.7.1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