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0: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慧娟
論文名稱: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研究-以桃園市檜稽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take Kuai-Ji area of Taoyuan city as example
指導教授:葉俊顯葉俊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7
中文關鍵詞:鄉土鄉土視覺藝術視覺藝術教育學校本位課程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locallocal visual artvisual art educationschool standard course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5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內涵與課程規劃。並進行教學實驗研究,以了解教學實施的情況,作為日後在教學上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探討、教學實驗、訪談法、觀察法、行動研究等方法完成。研究者設計鄉土文化在視覺藝術教學中運用,編寫設計六年級之教學活動,擬透過實際教學的驗証,加以修正,使此研究更臻於完善。綜合歸納分析得到以下三點研究結果:
一、鄉土視覺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由了解並認識鄉土藝術到欣賞並享受鄉土藝術,再到願意參與並關懷鄉土藝術的傳承之能力。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不是指那些傳統技藝、繪畫的再現,更不是解成人的鄉愁教育。而是找尋一個能夠適合台灣現況的鄉土視覺藝術教育。
二、適當的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步驟為:
(一) 探索和調查鄉土教材資源
(二) 選擇適合的教學主題
(三) 規劃教學活動
(四) 實施教學活動
(五)進行多元的評量
三、在國小實施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對學生有正面且良好的影響。經由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有助學生建構知識
(二)提供學生寬廣創作空間
(三)引發高度學習興趣
(四)課程具多科統整性
(五) 課程可統整社區的整體資源
(六) 達到藝術生活化的理想目標
(七)助於學生導正偏差觀念,重新培養人文素養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對教師方面、對學校行政配合方面、對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建議:
一、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
(一)教師需要採用不同的、適當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評量可採多元化與多樣性
二、對教學工作者之建議
(一)教師應具有省察的能力
(二)教師應具有專業成長的能力
(三)教師應具有掌握時間的能力
(四)教師應具備教學媒體的操作能力
三、對學校行政配合之建議
(一)教學環境應有足夠的教學資源供教學者使用
(二)提供教師進修、教學心得分享等研習活動
(三)協助教師協同教學之研究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可擴大研究對象延伸推展到全部年級,亦可以針對兩班或多班的學生來作比對性的教學研究。
(二)可擴大面向將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與現代科技做適切的接軌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a connotation and course plan of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In addition,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local visual art in teaching to ensure this research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is complet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eaching experiment,interview,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action research. To verify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plan through practical teachings, the researcher incorporated the local culture in the visual art teaching when compiling the sixth grad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the concluded after th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s:
1. The goal of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is from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zing our local arts to appreciate and enjoy them, moreover, to b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our local arts and be concerned about its inheritance ability. The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is neither the re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d drawings nor the resolution of the adult's nostalgia; instead, it is to look for a suitable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within Taiwan present situation.
2. The steps to design the suitable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course are:
(1) To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local art teaching resources;
(2) To choose suitable teaching subjects;
(3) To plan teaching activities;
(4) To perform these teaching activities;
(5) To carry out diverse evaluations.
3. After performing local visual art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it showed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through this research:
(1) To help students construct knowledge
(2) To provide students a wide creative space
(3) To induce students’ learning desire
(4) Courses are multi-disciplinary in nature
(5) Courses can combine the whole resources of the community
(6) To achieve the ideal education goal of art living
(7) To help students modify biased concepts and re-build humanis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teachers, the coordin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1. The suggestions to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1) Teacher needs to use diverse and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2) Diversification should be adopted in teaching evaluation
2. The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1) A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of examination
(2) A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raise his/her professionalism.
(3) A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schedule.
(4) A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operate teaching media
3. The suggestions to the coordin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1) A teaching environment should have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for teachers
(2) Opportunities to take advanced courses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sharing should be provided
(3) To coordinate the teaching study with an assistant teacher
4. The suggestions to future research
(1) May expand research candidates to the all grade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may aim at two classes or multi- classes' students to proceed comparative study.
(2) May appropriately bridge the local visual art education and the modern scienc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鄉土教育之內涵與相關理論 9
第二節 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內涵 23
第三節 從視覺藝術教育的趨勢看鄉土視覺藝術教育 31
第四節 桃園市檜稽地區鄉土資源調查與分析 37
第五節 鄉土藝術教育實驗課程規劃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環境資源 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2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程序 74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77
第六節 教學單元設計 78
第四章 教學研究過程與結果分析 89
第一節 趴趴GO教學單元檢討 90
第二節 地圖大搜尋教學單元檢討 102
第三節 畫說南崁溪教學單元檢討 110
第四節 拜訪鎮撫宮教學單元檢討 119
第五節 打造理想中的家園教學單元檢討 127
第六節 鄉土視覺藝術教育學生意見調查表分析總結 1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結 論 145
第二節 建議 154
參考文獻 160
附錄 165
附錄一 教學單元設計 165
附錄二 學生學習單 180
附錄三 教學課程介紹 191
附錄四 學生校外教學實施計畫 194
附錄五 教學觀察評量表 195
附錄六 學生心得感想表 201
附錄七 學生意見調查表 203
附錄八 教師教學評量表 205
附錄九 學生作品舉隅 206
附錄十 學生學習單舉隅 210


表 次
表2-1 鄉土定義 10
表2-2 鄉土教學課程內容 27
表2-3 教學單元說明 45
表3-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69
表3-2 研究進度表 76
表3-3 單元實施時間及順序表 77
表3-4 本研究資料編碼意義 78
表3-5 單元設計與藝術元素轉化表 81
表3-6 單元設計與十大基本能力與六大議題關係 82
表3-7 教學單元與藝術與人文主軸目標及分段能力指標之關係 83
表3-8 教學單元設計 86
表4-1 教學單元名稱 89
表4-2 「趴趴GO」單元心得感想表整理 95
表4-3 「趴趴GO」單元心得感想表之回饋意見整理 96
表4-4 「趴趴GO」單元學習單之回饋意見整理 98
表4-5 教師教學評量表 101
表4-6 「地圖大搜尋」單元心得感想表整理 107
表4-7 「畫說南崁溪」單元心得感想表整理 117
表4-8 「拜訪鎮撫宮」單元心得感想表整理 124
表4-9 「鄉土視覺藝術課程」心得感想表整理 135
表4-10 意見調查分析表 138
表4-11 意見調查分析表 138
表4-12 意見調查分析表 139
表4-13 意見調查分析表 139
表4-14 意見調查分析表 139
表4-15 意見調查分析表 140
表4-16 意見調查分析表 140
表4-17 意見調查分析表 141
表5-1 課程單元名稱 149


圖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5
圖3-1 研究流程圖 74
圖4-1 鎮撫宮前合影 93
圖4-2 南崁溪河堤合影 93
圖4-3 地圖大搜尋製作過程 105
圖4-4 地圖大搜尋製作過程 105
圖4-5 畫說南崁溪製作過程 114
圖4-6 畫說南崁溪製作過程 114
圖4-7 觀看剪黏錄影帶情形 121
圖4-8 拜訪鎮撫宮製作過程 121
圖4-9 學生製作時開心的模樣 122
圖4-10學生製作時專注的模樣 122
圖4-11 打造理想中的家園製作過程 131
圖4-12 打造理想中的家園製作過程 131
丁金環(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新竹師院美勞教師進修網站:http:://www.aerc.nhctc.edu.tw/,新竹師院美勞教師進修網站,(2004/11/11)。
小川正行(1932)。鄉土教育。載於岩波茂雄主編。教育科學第三冊。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58-273,台北:康軒文教出版公司。
王秀雄(1995)。鄉土美術的範圍、內容與教育意涵。台北:國立師範大學。
王秀雄(2001)。「克里歐美術」與「之間理論」: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藝術教育研究,1,5-6。
王敏菁(2003)。國小鄉土美勞課程與教學的行動研究-以台南縣麻豆鎮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惠。建構台灣美術教育的主體性。http://www.aerc.nhctc.edu.tw/,新竹師院美勞教師進修網站,(2004/11/11)。
水汴頭網:http://content.edu.tw/local/tauyan/lonka,(2004/11/14)。
古秋平(2002)。國小二年級應用社區資源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研究。
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之意見調查。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吳明隆(2001)。行動研究-教育研究新趨勢-教育行動研究的內涵。南一書局。
吳俊傑(2002)。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統整設計之初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裕明編(1998)。鄉土藝術教育論談。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9-16。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問題。載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
周淑惠(1999)。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林保堯(1998)。鄉土藝術˙在於真情。刊載於杜明裕主編-鄉土藝術教育論談。台北:藝術館。9-22。
林曼麗(1995)。初探二十一世紀台灣視覺藝術教育新趨勢。1994亞洲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曼麗〈2000〉。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理念之思考。美育月刊,113, 71-80。
林清江 (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清江與蔡清田 (1997)。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嘉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委託專案。
林瑞榮(2000)。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師大書苑。
林瑞榮。實施鄉土教育的省思─ 不及與過。www.ntntc.edu.tw/~gac500/book/540-3.htm,(2004/11/9)。
邱美嬌(2000)。國小鄉土美勞課程與教學研究—以高雄市光武國小美勞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世澤(1995)。台灣鄉土藝術文化價值及其落實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中等教育,46(4),111-126。
姚世澤。「台灣鄉土藝術」文化價值及其落實教育的重要性。
http://content.edu.tw/senior/music/tn_nn ,(2004/11/9)。
姚誠(199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人與土地的思考-論「族群意識」與「鄉土意識」,159-173。
洪若烈(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作法。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236-237。
袁汝儀(2000)。台灣藝術教育的問題是什麼「從教改的觀點來說」。
桃仔園的緣由網:http://www.taocity.gov.tw/defaulte01/def ,(2004/11/14)。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
http://teach.eje.edu.tw/,(2004/11/20)。
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學與師資培育(2000)。152-155。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 589,12-21。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教育研究資訊, 7 (1), 22-32。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鄉土藝術活動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民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草案)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育部:台北。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 7(1), 1-13。
陳弈愷(1998)。鄉土藝術教育論談-民間美術工藝與鄉土藝術教學的新視界。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朝平(1996)。鄉土教材在美勞課程上的地位及其發展研究方向。載於陳錫錄主編-兒童美術教育理論與實務探討。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朝平、黃壬來(1996)。鄉土美勞教材與教法研究成果報告。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騰芳•陳昭源。真情河川。http://contest.ks.edu.tw/~river/fell/fel ,(2004/11/14)。
郭榮瑞。談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http://www.jjes.tp.edu.tw/art/upload/art-chao-01.doc (2004/11/14)。
張素貞。從縣市發展之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到學校本位課程設計-以實踐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設計為例。http://www.sjps.tpc.edu.tw/school_based01.htm,(2004/11/20)。
鄉土教育概說。http://www.tmtc.edu.tw/~local/ceny4-1.htm,(2004/11/9)。
黃壬來(1993)。美術教育的理論基礎。社會美術欣賞教育專輯,25─28。
黃壬來(1994)。本土化兒童美勞教育理論的發展。國教天地,102期, 14-16。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欣(1991)。學校本位課程理念與實踐-專訪北市師院高新建教授。教育研究,88 ,15-23。
黃光雄 (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漢文書局。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黃毓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
黃嘉勝(2004)。台中縣社口國小「社區藝術地圖」課程與創新教學之行動研究。
楊冠政〈1993〉。台灣地區環境變遷與環境教育。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環境教育,19 ,2-14。
楊馥茹〈2001〉。從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中美術課程的改變─談美術教師的因應策略。台灣藝術教育館美育月刊 ,119 ,91-96。
葉維廉(2000)。全球化—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的思索。聯合報,89年3月7.8.9日版。
劉得劭(1998)。造形遊戲之理論與實踐-一個國小美勞的臨床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劉敏耀(1994)。鎮撫宮:http://www.ntut.edu.tw/,(2004/10/22)。
歐用生(1995)。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綱要專案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台北:教育研究資訊, 7(1),22-32。
歐用生。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http://www.nknu.edu.tw/,(2004/11/14)。
薛梨貞、游家政、葉興華、鄭淑惠等主編(1999)。課程統整手冊。教育部:台北。
魏水明(1997)。涵養鄉土情的鄉土教學活動。http://www.ntctc.edu.tw/crnp/stu-4.htm,(2004/11/9)。
鎮撫宮(http://www.fushantang.com/1004/d1014.htm,(2004/08/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鼎芬(1952),台灣之牛,臺灣銀行季刊,5(2),頁67~89。
2. 張鼎芬(1952),台灣之畜產,臺灣銀行季刊,5(2),頁1-16。
3. 施義章、劉立乾、蘇清全、程中江、戴謙、黃政齊(1993),台灣水牛肉用性能之研究,畜產研究第26卷2期。
4. 劉世婷(1994),犢牛飼養之管理,中國畜牧雜誌,第26卷第3期,頁101。
5. 黃潤之(1960),台灣稻作農家之畜力,臺灣銀行季刊,9(2),頁98-123。
6. 亨德(1955),山地放牧場的利益,豐年半月刊,第5卷第7期,頁7。
7. 李瑞宗(1989),自然與歷史交會的驛站-大油坑步道,大自然24:68-71。
8. 王鑫(2002),農業、農村、鄉村,大地地理雜誌,第169期,頁12。
9. 黃服賜(2000),鄉土襲產保育基本概念架構之建立,台大地理學報,第28期,頁91~110。
10.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台北:教育研究資訊, 7(1),22-32。
11. 黃壬來(1994)。本土化兒童美勞教育理論的發展。國教天地,102期, 14-16。
12.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 7(1), 1-13。
13. 林曼麗〈2000〉。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理念之思考。美育月刊,113, 71-80。
14. 王秀雄(2001)。「克里歐美術」與「之間理論」: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藝術教育研究,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