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3: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上霖
論文名稱:數學成長團體下一位資深在職教師數學教學知能成長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a senior teacher's intelligent growth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a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
指導教授:林碧珍林碧珍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資深在職教師實習教師數學成長團體書面案例教師自覺
外文關鍵詞:a senior teacherintern teachersa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research-based cases in a written formteacher’s self-awar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6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芳芳已經是在職場累積23年教學經驗的資深在職教師,又是板橋研習會培訓出來的64版數學課程教師。根據本研究的分析顯示,芳芳重視學生的先備經驗,重視教具操作,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重視教材分析,能利用擬題檢驗學生概念的理解。這些教學知能,顯示芳芳對課程、教學、評量自有一套行之多年的依循模式,而這些教學中的著重點,也正可以顯示芳芳是一位經驗老到,能實施有效教學的教師。
芳芳雖然在諸多方面都已表現稱職,而難得的是芳芳有一顆求進步、求成長的心,參與數學成長團體更是她求精進的表現。根據本研究的分析顯示,參與成長團體讓芳芳老師,在有關數學教學知識及學生數學學習知識上有明顯的改變與成長。芳芳的重大成長主要有三:1.發展促進學習者間互動的教學信念和能力2.發展學生多元解題策略3.成人算則教學策略的改變。如果從分析主題來看,芳芳在促進學習者間的互動、有效的方法和表徵、佈題類型、促進概念形成的佈題、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學生的學習困難、學生的解題策略、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思考方法、批判能力及溝通能力等主題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改變與成長。如果從成長團體討論會的焦點議題來看,無論在面積與體積的教學方面、分數的教學方面、線對稱的教學方面,以及案例討論「=」等號的多重意義方面,芳芳的數學教學認知都能得到強化或提升。所以只要教師有自覺,又有足夠的刺激,無論多麼資深的教師,都能獲得成長。而芳芳的成長,使其能勝任新課程的教學任務,也說明以實習教師為主的數學成長團體,在專家教師的帶領下,也能促進資深在職教師的成長。
本研究分析促進芳芳成長的因素主要有五項:1.成長團體的刺激與驅動2教學案例的閱讀與討論.3.學生解題激盪與正向回饋4.成長團體帶團者佩佩的引導5.教師的自覺。而在芳芳改變成長的過程中,也有六項拘絆她的因素:1.受64年版教學經驗的影響2.長期教學經驗已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教學準則3.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已成習慣4.顧慮無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預定的教材內容教學5.過於重視學生常規且討論式教學引導技巧不夠成熟6.受學生學習成果影響。
最後本研究提出四項建議:1.以成長團體深化教育改革2.鼓勵組織成長團體成為教師進修的方式3.由輔導團籌組跨校種子教師成長團體,培訓成長團體領導人4.以書面案例的閱讀及討論作為促進教師反思的引發點。
The subject, Fang-Fang, have accumulated 23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s, is a senior teacher trained as a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eacher of 64-year edition by Banchiau Teacher-Training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the teacher, Fang-Fang, paid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previous experiences, manipulation of teaching aid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who also utilized Problem Posing to test students’ concept of understanding. All those abilities of teaching intelligence displayed that Fang-Fang possessed a model of courses,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assessments for her to follow year after year. The emphasis on her teaching revealed that Fang-Fang is an experienced teacher and she could implement teaching effectively.
Fang-Fang is not only capable in many ways, but she also demanded herself to be progressive and to be more enthusiastic at participating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Fang-Fang has obviously progressed and change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lligence and also student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after she have participated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 There are three significant progresses of Fang-Fang: 1. to develop and promote interaction of teaching beliefs and abilities between learners; 2. to develop students’ various strategies for problem-solving; 3. to change teaching tactic of Mathematics Algorithm. Viewed from analytic topics, Fang-Fang was more or less changed and progressed in facilita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ers, ways of presenting a concept to students, layout of question types, layout of concept form,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assessment, students’ difficulty of learning, students’ strategies of solving problems,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recognition, students’ way of thinking, students’ judgment and students’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to the focal points from the discussion of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 no matter how it is important of the teaching of square measure, volume, fraction and line symmetry and cases discussion; however, Fang-Fang was always able to reinforce and promote her own teaching. Therefore, once teachers have self-awareness and sufficient stimulation, teachers can acquire growth no matter how senior they are. The growth of Fang-Fang led her to be qualified to teach new curriculum, it also stated that lots of intern teachers in Mathematics Growing Group conducting by expert teachers would promote and push forward a senior teacher’s growth.
On one hand, there are five factors promoted Fang-Fang’s progress: 1. stimulation and actuation of Growing Group; 2. reading and discussion of research-based cases in a written form; 3. the inspiration and positive response of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4. the guideline from the leader Pei-Pei of Growth Group; 5. teachers’ self-awarenes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ix certain factors to limit her teaching: 1. affected by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the 64-year edition; 2. developed a personal and specific format of teaching principle by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s; 3. teacher-center method became inertia of the teaching; 4. felt concern about not being able to complete the teaching material in limited time; 5. too much emphasis on students’ behavior and lack of techniques to guide students’ discussion; 6.affected by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 To conclude, this study proposes four suggestions: 1. developing Growing Group to support deeply i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2. encouraging and organiz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Growth Group for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3. associating different schools’ teachers to be Seed Teacher Growth Group via training by Compulsory Education Advisory Group, further to train leaders of Growing Group as well; 4. reading and discussing research-based cases in a written form as an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eachers’ self-reflec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課程改革 5
第二節 在職教師專業成長 9
第三節 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21
第四節 實習教師能促進實習輔導教師成長的相關文獻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和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情境和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研究者及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43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43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45
第六節 研究的效度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芳芳的常態性數學教學知能 55
第二節 芳芳老師的成長性數學教學知能 73
第三節 討論與成長 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62
第二節 建議 17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76
英文部分 181

附錄
附錄一 183
附錄二 185
附錄三 186
附錄A 187
附錄B 188
附錄C 189


表 目 次

表 2-1:數學課程不同年代版本的特性 6
表 2-2:教師專業成長意義彙整表 10
表 2-3:理想的教師專業發展進程 13
表 2-4:在職教師階段的專業發展活動型態 16
表 2-5:數學成長團體研究對象、團體形成方式、觀察向度分析表 29
表 3-1:資料編號與意義對照表 46
表 4-2-1:芳芳促進學習者間互動的成長軌跡摘要表 84
表 4-2-2:芳芳促進學習者間互動的成長分析 88
表 4-2-3:芳芳發展學生多元解題策略的成長軌跡摘要表 …106
表 4-2-4:芳芳發展學生多元解題策略的成長分析 110
表 4-2-5:芳芳成人算則教學策略改變成長軌跡摘要表 127
表 4-2-6:芳芳成人算則教學策略改變成長分析 130
表 4-3-1:成長團體討論會焦點議題對芳芳的影響 161
表 5-1-1:芳芳在分析主題的成長 167


圖 目 次

圖 3-1:研究流程圖 36
圖 3-2:研究架構圖 38
圖 3-3:以學校為中心的協同數學成長團體之教師專業發展模式 40
圖 3-4:資料分析架構圖 47
圖 3-5:修正後的資料分析架構圖 48
一、中文部分
王玉珍(2004)。現職教師協助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專業成長之行動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富禎(2003)。校長帶領教師成長團體促進數學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錦漳(2000)。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佩昇(1995)。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型態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著,1990)(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清基、林淑貞(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做法。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1-32。
呂木琳(2002)。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呂勝瑛(1993)。成長團體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李文秀(2001)。國小數學科專家教師及新手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俊湖(1994)。專業成長涵義之分析。竹縣文教,83(01),85-90
李新鄉(2001)。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類別與辦理模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專刊第十一號,143-155。
李嘉珍(2000)。協同數學成長團體下之教師佈題—以三位二年級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筱亭、黃敏晃(2001)。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面積。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周筱亭、黃敏晃(2003)。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體積和角度。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春慧(2003)。國民小學團隊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財(1999)。有效的教育實習輔導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20-25。
林瑞欽(1993)。學習團體的理論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碧珍(2000a):在職教師數學教學專業發展方案的協同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三期,115-148。
林碧珍(2000b):一個以學童數學認知為基礎的小學教師數學專業發展模式。八十八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集,pp.1-34。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碧珍(2001a)。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2001b)。數學教學案例-低年級。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2002):協助教師撰寫數學日誌以促進反思能力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149-180。
林碧珍、蔡文煥(1999):以學校為中心的小學教師數學專業發展模式。1999 數學教師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系。
金鈐、林福來(1998)。準數學教師學習教學之前的的教學觀念及其緣起。科學教育學刊,6(3),219-254
柯藍婷(2004)。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中一位五年級教師的分數專業知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強華(1996)。教育實習輔導的有效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 ,頁29-32。
張維順(2003)。數學成長團體下初任教師教學行為轉變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1998)。以教師同儕合作化解教學專業的危機。教師天地,93 (87.04),12-16。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樂在數學–國民中小學數學教學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莫宗佑(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活動與教育變革接受度相關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修豪(2004)。由數學本質、哲學觀解析我國國小數學課程之內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四十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許德田(2001)。國小教師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之運作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利玲(2001)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成長—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1996-3(37),39-100。
曾華源和滕青芬譯(Bates,M.,Johnson,C.D.&Blaker,K.E.著,1982)(1988):小團體領導指南。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黃幸美(1997)。透析國小數學新課程與教學。研究資訊,14(2),29-34。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權松(2000)。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甯自強(1993)。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科學教育學刊,1(1),101-108。
楊玉琴(2002)。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一所國小週三進修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美伶(2003)。教師如何因應數學課程的變革。國民教育,44(2),27-31。
楊婷雅(2003)。數學成長團體中一位教師的教材分析對其教學佈題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瓊雯(1999)。探討四位一年級教師在協同行動研究取向的成長團體之下的數學信念。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世閔(1996)。教師專業成長與在職教育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 ,頁74-77。
蔡文煥(2001)。兒童每日活動中之數學文化化之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學年度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0-2521-S-134-004)
蔡秉倫(1998)。國民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秉倫、湯維玲(1998)。實習輔導工作對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上的影響。教師之友,39(1),22-28。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與反思歷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崑瑜、林素嬌、吳淑銀、陳巧芬、林玉琴、王薏涵、林可欣、陳邵雯(2003)。由在職教師自組之教師數學成長團體之實踐活動—大竹經驗。李宗文、梁忠銘、熊同鑫編著,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實踐。台北:心理
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寶梅(1998)。國民小學輔導實習教師之理念與實務。發表於台中師院主辦「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新制教育實習制度學術研討會」。
謝寶梅(2002)。行動研究在課程與教學革新上之運用:九年一貫課程理念與實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主編。
鍾 靜(1999)。落實小學數學新課程之意圖與學校本位的進修活動。課程與教學,2(1),15-34+148-149。
鍾 靜(2000)。學校本位行動研究的實務。教育資料與研究,35,19-24。
鍾靜(2003)。論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之暫行綱要。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研討會」。台北市。
顏慶祥(2000)。臺灣地區新師資教育工作者--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29(2),269-292。
譚寧君(1995 )。面積概念探討。國民教育,35(7.8),14-19。
譚寧君(2001a)。一位國小數學師資培育者的省思。國民教育,42(1),60-67。
譚寧君(2001b)。「新課程」的經驗vs.「新新課程」的期許。國民教育,41(6),14-23。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Burk&Littleton,P.(1995).Reflective journals:enhancing mathematics staff development.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Vol. 1,No. 7,pp. 577-583.
Cooney, T. J.(1994). Teacher Education as an Exercise in Adaptation. In B. A. Douglas &A. F. Coxford(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94 yearbook(pp. 9-22). Reston,VA: NCTM.
Dawson, S. (1999). Charting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Jaworski, B., Wood, T., & Dawson, S.(Eds.),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Critical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p. 7-13). London: Falmer press.
Glathorn, A. A.(1987).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eer-centered options for teacher growth. Educational Leardership,45(3),31-35.
Hagger, H.(1990). The impact on the schools. In P. Benton (Eds.), The OxFord.
Holmes Group(1986).Tomorrow’s teacher : A report of the Holmes Group.East Lansing, MI: Author.
Jaworski, B. (1998). Mathematics Teacher Research: Process, Pract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7(1), 3-31.
Kelly, M., Deck, T.,& Thomas J. (1995).Mentoring as a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y . In T. Kerry and A. S. Mayes (Eds.), Issues in mentoring. .pp.253-259. New York: Routledge.
Lin,P.J.(1999).Processes supporting teacher change within a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Part D: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9(3),99-108.
Maxwell,J. A.(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USA:Sage Publications,Inc.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9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Rau, J.W.(1990).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ers through a co-development group proces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Schon,D.A.(1987).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London:Jossey-Bass.
Shulman, L.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Taylor, S. 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 tive research methods :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Waxman,H.C.(1995).Classroom observa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In A.C. Ornstein(Ed.),Teaching:Theory into Practice. Boston: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明輝 〈姓名學與儒家精神〉 國文天地 18卷8期 2003年1月 47-50
2. 蔡秀玲 〈論蘇東坡的人生觀〉 臺中商專學報 第29期 1997年6月 225-252
3. 楊秀宮 〈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 東海學報 第40卷 1999年7月 243-277
4. 黃致為 〈蘇軾〈寶繪堂記〉中的寓意觀研究〉 藝術論衡 2001第7期 2001年 37-57
5. 陳滿銘 〈蘇軾〈超然臺記〉篇章結構分析〉 國文天地 18卷 12期 2003年5月 96–100
6. 丁千惠 〈因名見義─論莊子的寓名人物〉 鵝湖月刊 第22卷第3期總號第255 1996年9月 23─31
7. 譚寧君(1995 )。面積概念探討。國民教育,35(7.8),14-19。
8. 蔡秉倫、湯維玲(1998)。實習輔導工作對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上的影響。教師之友,39(1),22-28。
9.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 ,頁74-77。
10. 楊美伶(2003)。教師如何因應數學課程的變革。國民教育,44(2),27-31。
11. 甯自強(1993)。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科學教育學刊,1(1),101-108。
12. 張德銳(1998)。以教師同儕合作化解教學專業的危機。教師天地,93 (87.04),12-16。
13. 高強華(1996)。教育實習輔導的有效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 ,頁29-32。
14. 金鈐、林福來(1998)。準數學教師學習教學之前的的教學觀念及其緣起。科學教育學刊,6(3),219-254
15. 李俊湖(1994)。專業成長涵義之分析。竹縣文教,83(0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