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雅慧(1993)。社會常規的養成對學童解題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義傑(2004)。一個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室社會數學常規發展歷程之
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則剛(1994)建構主知識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
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3-14。
谷瑞勉譯(1999)L. E. Berk & A. Winsler原著。鷹架兒童的學
習。台北:心理。
呂玉英(2004)。國小教師實踐討論式數學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綠梅(2003)。一個五年級老師建構式數學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房昔梅(2004)。小學高年級教師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美玲(1993)。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30期,20∼45。柯登淵(1996)。國小四年級新數學實驗課程師生數學解題討論與共識發展之觀察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幸宜譯 (1994)。Margaret,E.G.原著。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柳 賢 (2003)。探討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程中代數能力指標轉化成教學素。
材之詮釋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學年專題研究計畫。(NSC 92-2522-S-017-005)
倪玫娟(2004)。一位國小教師實施乘法教學的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翁嘉聲(2001)。國小數學教學行成群體討論文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薰芳(1996)情境學習中教師角色的探討:共同調節師生關係模式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32∼40。
徐宗國(2002)。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74。台北:巨流。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Altrichter, Posch & Somekh原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張翠華(2000)。教師在引入文化概念教學活動下教學中社會常規改變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世平(1993)。行動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341-372。台北:師大書苑。
許馨月(2001)。國小教師實行討論式數學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伯彰(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淑敏(1994)。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頁119-114。陳淑敏(1996)。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暨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百年誕辰紀念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淑娟(1999)。透過合作行動研究探討一個國小班級的數學討論活動。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靜(2004)。一位五年級教師實踐分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黃光雄、簡茂發(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游麗卿(1999)。教室溝通活動的實施。班級經營,4卷3期,10∼21。
游麗卿(1999a)。Vygotsky社會文化歷史理論:蒐集和分析教室社會溝通活動的對話及其脈絡探究概念發展。國教學報,11,頁204-258。游麗卿(1999b)。小學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所表現出的溝通能力。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204-222。
游麗卿(2002)。從分析學生爭論解題記錄的合理性探討社會數學規範的內涵。第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1-21。
鄔瑞香(1994)。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省與成就。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68-196。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傅惠珍(1994)。奠定低年級數學學習基礎—快樂的數學課。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366-1375。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L. S. Vygotsky原著。社會中的心智。台北:心理。
蔡文煥(2004)。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之詮釋:國小連結部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文煥、林碧珍(2002)。發展數學課室之討論文化藉以提昇學童之智力自主性之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一學年專題研究計畫。(NSC92-2521-S-134-002)
蔡美華譯(2003)。Geoffrey E. Mills原著。行動研究法。台北:學富。
蔡清田 (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志超(2003)。一位低年級教師促進全班數學討論活動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如芳(2002)。一個國小數學教室之社會數學常規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錫麒(1994)。從國小新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談討論活動的重要。國教園地,50期,4∼7。鄭明長(2002)。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期,87∼114。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文粹」,18,頁18-29。英文部分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a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asearcher, 18, 32-41.
Cobb, P., Yackel, E., Wood, T. (1995).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Classroom.. In P. Cobb & H. Bauersfeld (Eds. ), Emergence of mathematical meaning: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cultures (pp.163-201). Hillsadale, NJ: Erlbaum.
Cobb, P., Wood, T., & Yackel. (1991).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In E. von Glasersfeld (Ed.),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157-176).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Cobb, P., & Yackel, E. (1996).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Argumentation, and Autonomy in Mathemat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4), 458-477。
Fraivilling, J. L., Murphy, L. A., & Fuson, K. C. (1999). Advancing Children’s Mathmatical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 148-170.
Kamii, C. (1997). Bas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n Piaget’s Constructivism.兒童發展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系。
Kamii, C., Clark, F. B. & Dominick, A. (1997). This Six National Goals ―A Road對著 Disappointmnt. 兒童發展與幼教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系。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mpert, M. (1990). When the problem is not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is not the answer: Mathematical knowing and teaching.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7(1), 29-63.
McCasline & Good. T. L. (1996) Listening in classroo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McClain, K. & Cobb, P. (2001). 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in One First-Grade Classroom.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2(3), 236-266.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91).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ston , VA : NCTM.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ucs : Pre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12 .
Richards, J. (1991).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E. Von Glasersfeld (Ed.),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13-51.
Smyth, J. (1991). Teachers as Collaborative Learners. Keynes Milton: Open University.
Tuedge, J., & Rogoff, B. (1989). Per influence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Piagetian And Vygotskian perspective. In M. H. Bornstein & J. S. Bruner(Eds.),
Interaction in human development (pp.17-40). J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Voigt. J. (1995). Thematic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and Sociomathematical Norms. In P. Cobb & H. Bauersfeld (Eds. ), Emergence of mathematical meaning: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cultures (pp.163-201). Hillsadale, NJ: Erlbaum.
Yackel, E., Cobb, P., Wood, T. (1991). Small-Group Interaction as a Source
of Larning Opportunities in Second-Grade Mathmatics .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5), 390-408.
Yackel, E. (1995). Children’s Talk in Inqui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P. Cobb & H. Bauersfeld (Eds. ), Emergence of mathematical meaning: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cultures (pp.163-201). Hillsadale, NJ: Erlbaum.